农村饮用水发展思考及对策

2024-04-11 21:06杨立来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水源地饮用水饮水

杨立来

(永昌县水利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甘肃 金昌 737200)

1 水资源概况

永昌县,隶属金昌市管辖,位于祁连山腹地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永昌县境内主要的水资源是石羊河水系东大河和西大河两条河流,主要是依靠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和基岩裂隙水等作为水资源的补充。同时还有马营沟等18条小河流,构成永昌县内的分流枝干。数据显示,该县水资源占有量达5.77亿m3以上。其中,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5.003亿m3,地下水0.371亿m3,引调水工程0.4亿m3。全县现有各类机井1 546眼,累计完成地下水指标取水量1.24亿m3,累计完成年度许可取水量1.23万m3。随着全球变暖,祁连山冰川出现融化的现象,雪线出现上移河川径流面积减少点情况。该市地表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1 087m3(含外市、县人口),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的严重缺水现状相近,低于全省年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 150m3。水资源在空间上方分布不均,供给与需求无法平衡,已成为制约全县乃至全市工业、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瓶颈”问题,水资源短缺对全县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至关重要。

2 农村饮用水发展历程

2.1 肩挑畜驮,依水而居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永昌县群众大多依水而居、依水而耕,人畜饮水紧靠河沟泉源,人挑畜驮,饮用河水、泉水,在地下水较浅的地方挖小水井石、木箍儿保护饮用井水,但大部分地区群众存在人畜共饮一池水、全家共洗一盆水的饮水模式。上世纪80年代初,为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着力改变广大农村群众生活饮用水落后面貌现状,结合区域内自然地理实际和各地区饮水困难程度,筹资金、定目标、抓落实,大力开展了水窖工程建设,到1988年底,全县共建成水窖4 467座,结束了肩挑畜驮的时代[1]。

2.2 抢抓机遇,惠及民生

进入21世纪,国家号召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实现全国脱贫攻坚战,既是国家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发展趋势,更是“两不愁、三保障”和乡村振兴的必然目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项目,在党和各级政府强农惠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农村人畜饮水跨区域,解决了吃水难,安全饮水难。到2020年底,永昌县共完成72处(其中5处水厂为万吨以上人口)农村饮水供水工程,铺设各类管线3 800km,累计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17.98万人。全县自来水入户率达97%,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达100%。

2.3 饮用水监管安全现状

根据《水利部关于建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的通知》,永昌县建立健全安全用水工作机制,做到落实“三个责任”,确保安全用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县政府出台了《永昌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永昌县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和管理使用办法》等涉及安全用水的文件,健全安全用水管理制度,保证了生产、检查、监管、质检等各项工作的优质开展。同时,建立保障供水用水安全运行的三项机制。在供水站点中设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标志公示牌、用户明白卡等设施。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农村安全用水整治宣传工作的开展,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用水意识。在公示栏上面公开运行管理单位、员工和计费等信息,实现安全供水用水的透明性。

3 农村饮用水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1)机器设备是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对机器设备的处理力度不够,缺乏消毒措施,那么很容易造成水资源污染。此外,集中供水存在二次污染的安全隐患,如供水管道腐蚀生锈后,易造成水质污染,难以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2)缺乏完善的水质检测体系农村地区很容易忽视对饮用水的消毒杀菌工作,甚至缺乏完善的消毒杀菌设备体系。部分农村地区的水质监测工作由县(区)疾控中心负责,但由于县(区)疾控中心工作任务多、管理范围广,难以对水源地水质进行及时的跟踪监测,给农村饮水造成安全隐患,一些乡镇(区)疾控中心、乡镇(镇)疾控中心忽视对部分农村地区的饮水情况,使其存在安全隐患[2]。

4 发展农村饮水存在问题

4.1 水源安全无法保障。

当前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是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居民生活污染。这些污染隐蔽性极强,危害性极高,对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点多面广、单个规模较小,各地在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时,对取水规模在千人以上的集中式水源地关注较多,对分散的小型水源地关注较少,水源保护区建设仍有薄弱环节。农户自行取用的河湖、山溪、坑塘水及地下水更是缺少严格的检测[3]。

4.2 饮用水含毒量超标

经过实际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农村饮用水中含有的氟超标、砷超标等有毒物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最终引发一系列的健康安全事故。在我国西北以及华北等部分地区的人民经常饮用含氟量较高的水,长此以往会产生氟中毒的现象,并且还会使人患上一系列的疾病,严重危害到生命健康。

4.3 供水设备不完善

早期人饮解困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有限、建设标准低,入户工程由受益群众自筹资金建设,入户设施和计量水表配套不全,无法实行按表计量、按量收费,末端用水管理难度较大。据调查统计,全县未安装计量水表的户数约为16 775户,占自来水入户总户数的36%(其中西河灌区达到80%)。这些自来水设备的管理维修,主要是村社区自己负责管理和提供的供水工程。

4.4 群众安全用水意识薄弱

农村群众安全用水意识淡薄,无序用水和浪费水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夏季用水高峰期,存在自来水浇菜地等现象,导致部分用水户供水压力不足,群众投诉反映问题较多。加之镇村两级对单村单社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村级水管员发挥作用不够,不能及时发现、反馈、解决出现的问题。

4.5 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困难

随着社会的变化,农村居民开始向城镇流入,农村“空城化”、“留守老人”趋势加剧,农村供水工程服务对象不断减少,收取的水费只能在日常运转中勉强支付,农村居民的生活负担越来越大。特别是村社自管自用的小型供水工程,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无法及时维修,影响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大多只进行电费或临时维护费的分摊。

4.6 供水工程缺少监督

各部门联动配合不到位,各乡镇、村社缺少长远规划,尤其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部分村社大拆大建,原有供水管网基本废置,而由村社自建的新管网,随意性较大,且缺乏专业人员监督,部分新建管网存在埋深不够、冬季冻管等现象,急需相关部门大力协调。

5 关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5.1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供水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快推进。积极掌握国家投资导向和政策倾向,充分应用地方专项债券、政策扶持性金融贷款、民间资本经等多渠道资金,按照四步原则,稳步实现供水融资。推进管网延伸、并网改造、以大带小等项目建设,实现以点带面、以点带面。提升水厂处理能力和管网供水水平,改进供水基础设施,将单村单社供水工程并入千吨万人水厂统一管理。实现农村供水规模化、信息化,引进配套供水设备和计量水表。

5.2 建立和完善供水项目运行管理长效机制

健全完善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三个责任”,督促指导各供水管理单位、村级专管机构健全完善供水保障、应急抢修和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同时做到管理监督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进一步靠实镇村级管护责任,加强村级水管员监督管理,持续开展农村供水工程风险隐患排查和动态监测,加大对设施设备和供水管网的日常巡查和维修养护,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饮水安全问题。

5.3 推进水费收缴工作

农村老龄化和空巢化逐渐严重,供水水费收缴工作也出现很多困难。所以需要规定合理的水费收缴工作,督促指导各供水管理单位、村级专管机构明确水费收缴标准,规范管理工作台账等工作内容。对水价成本核算基础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供水成本进行全面分析,积极与发改部门协调沟通,及早开展水价成本核算和重新定价工作,形成群众能够接受、供水单位能够操作、保障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维护能力的合理水价。抓好安全用水宣传引导工作,提高农村居民节水意识,转变村民用水观念和意识,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防患于未然。逐步树立节约用水习惯和按时收缴水费的安全用水意识。同时还可以完成供水站的目标,实现供水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5.4 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强水质监测。

加大水源地水质监测和保护力度,确保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喝上放心水。①按照省水利厅检查的标准和要求,定时对供水站点的水源地、出厂水等水质检测。包括21项指标开展分次分批的水质检测化验,切实保障水质安全。②督促指导各供水管理单位(水厂)加强水源地保护,严格执行水厂净化消毒工艺,规范使用净化消毒设备和药品;采取封闭管理措施,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水厂运行重地无关人员不能逗留,避免与病毒感染人员密切接触;同时配备专门的员工巡查监督水源地、取水口和蓄水池等地方的安全,及时清理水中垃圾,防止水污染等情况的发生。在源头上面控制水资源的安全。

5.5 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质安全检测

水质检测工作是能够有效控制农村居民的饮用水水染问题都是由于工厂违规排放工业废水造成的,这些含有多种重金属物质的工业废水,靠传统的物理方法或者简单的化学方法,根本无法满足当前严峻的水污染检测,因此除了建立健全农村水质检测条款细则,组建专业的水质检测人才队伍外,还需要建立完善农村水质检测的条款细则,建立更应该投入专项资金,购买现代化的水质检测设备,这样才能做到精细化的水质检测。相关水利部门应根据本地的资金支持水平以及水污染情况进行合理分析,选择适合的检测方式实现对水质的检测,至少要保证化学分析法的顺利进行。对检测所需的相关化学试剂、实验用容器、检测人员防护设备如口罩、护目镜等进行及时补充,确保设备资金的有效使用,为检测人员进行供水水质检测提供基本的硬件支持。

6 总 结

多年以来,我国许多学者都非常重视农村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且回顾农村饮用水的发展历程,饮用水水源搜寻、输送、供水工程的建设都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是整个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的关键和核心环节,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保护工作的成效事关广大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各地区要进一步采取技术、经济、管理等措施,提升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平,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各地区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确保农村安全饮水。

猜你喜欢
水源地饮用水饮水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简易饮水鸟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基于因果分析图法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探讨
饮用水污染 谁之过?
防丢干伞饮水杯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估算
吉林省供水水源地问题探讨
矿山疏干排水对地下水源地影响的数值模拟
我国将整合公布包装饮用水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