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改革研究

2024-04-11 03:58王晓楠熊悦含
科教导刊 2024年8期
关键词:文科应用型思政

王晓楠,熊悦含

(沈阳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辽宁 抚顺 113122)

1 研究背景

教育部文科建设工作组在工作会议上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建设新文科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财务管理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需要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新文科建设对财务管理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谷良俊(2023)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财务管理课程改革中,课程思政理念较为淡薄,教学模式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习热情不足。李玥、费莎研究发现,财务管理课程的思政教育缺乏对数据的理解和定量分析,学生的数据挖掘能力不足。

当前信息时代下,财务管理学教学的转型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适应新文科建设的要求,并及时抓住机遇、跟上改革步伐、迎接新的挑战。

2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各种先进的信息科技迅速发展给财务管理教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1 教学改革是适应新时代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学改革是高校适应时代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经之路。会计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领域,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会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而不断变化。财务管理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其教学工作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构建等方面的工作。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培养高质量的财经类人才。

2.2 教学改革是提升应用型财经类人才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同研究型大学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办学经费和生源质量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财经类人才方面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财经类人才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对财务管理课程进行科学的定位,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注重实践教学。通过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应用型高校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3 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3.1 课程思政目标不明确

新文科建设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推动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强化价值引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应用型高校在财务管理教学上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全面推进财务管理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然而,目前一些应用型高校在财务管教学中,课程思政目标还不够明确,导致课程思政建设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部分教师的课程思政理念淡薄,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中涉及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

3.2 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孙朝磊(2023)研究认为,学生难以接触企业实际运营管理是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会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财务管理的实际应用和意义,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尹艳梅(2021)发现,很多应用型高校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引入了计算机、电子白板、PPT 等辅助工具,但往往只是形式上的现代化,没有真正实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现代化。

3.3 实践教学环节基础设施不到位

文科教育中,理论知识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但也不能忽视实践环节。实践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汤伟发现,很多应用型高校已经开设了相关实践课程,很多会计学专业建立了智慧财经实训室,使学生能够在其中进行模拟实践操作。但是大多数高校只是投入资金购置电脑和软件,而忽略了财务管理的课程体系建设。

3.4 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旨在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而会计学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尚没有有机融合。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案例,其数学模型是理论上的推导,而在实际应用中,人的行为和决策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甚至是非理性的。除了理论模型的应用,还需要考虑人的因素、市场环境、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工具,而不是简单地套用某种模式或理论。将理论创新与实践相结合,使其更符合实践的需要,确实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4 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学课程改革的对策

4.1 确立课程思政目标

新文科建设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推动文科教育的创新和发展,适应时代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课程目标为导向,旨在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达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的。财务管理目标与个人目标类比,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个人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个人的经济目标和价值的提升,引导学生学习财务管理,领悟人生道理。

4.2 利用网络平台丰富课程教学手段

将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引入财务管理课程中,可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使用超星学习通进行线上辅助教学,结合电子课件和教学视频,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通过“互联网+混合”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效果。在课堂上,引入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和情景模拟等现代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利用线上平台,高效地布置、批改和反馈作业,促进师生的交流互动。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引入真实的、复杂多变的财务活动现场,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3 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的实用性

为了确保应用型高校的实践教学课程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人才,需要不断地优化和更新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手段。实践环节在财务管理教学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是独立的教学模块,而是与其他课程单元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专业的人才培养。具体教学实施方案如下表1,为确保实践环节的落实,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教学质量监督和考核体系。

表1 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相关课程具体教学实施方案

学校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时,在创设虚拟实验室如涉及企业财务数据的保密性方面,需要谨慎处理。通过打造仿真的财务管理环境、引入真实案例、角色扮演与团队协作、综合实验设计、引入现代技术以及持续改进,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与企业相仿的财务管理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财务管理知识,提高其实践能力。

4.4 注重提升学生的财务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

通过“案例—问题—理论—应用”的研讨式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创新创业能力和反思能力。引入实际案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财务管理的实际应用和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可以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石,将创新创业知识融入现有的财务管理教学内容,通过深入学习财务管理理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财务管理的原理和规律,为实践提供指导。通过实践和研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将课程打造成“大数据+创新创业+财务”融合的模式旨在将财务管理、大数据和创新创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全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5 结语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用型高校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并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学生是教育的接受者和受益者,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对社会的贡献是教育成果的重要体现。应用型高校应该引导学生建立对专业的准确认识、让学生了解行业和职业发展的趋势、强化和提升其专业技能。教师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念,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强化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勇于尝试和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此外,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职业规划,帮助其明确未来的职业方向,确保学生的长远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猜你喜欢
文科应用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思政课“需求侧”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豆文科作品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