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4-04-14 09:03王立娜都百丽
关键词:爱国主义作文评价

王立娜 都百丽

(农安县第二实验小学,吉林 长春 130200)

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语文作文教学一直被视为重要的部分,然而许多教师在教授学生写作技巧和文章构造时,忽略了作文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定义和内涵

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国家充满热爱、忠诚和责任感的教育,它旨在通过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引导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成为有志气、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国家公民。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历久不衰的原因,也是维护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纽带,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意义和目标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和热爱。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可以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良的传统、伟大的民族精神,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其次,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意识到自己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逐渐懂得担负的责任,从而努力学习,立志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作文是学生展示自己思想和创造力的重要方式,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学生可以在作文中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关注,激发创造力,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达风格。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一)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过多地注重作文技巧,忽视了在文章中融入爱国主义情感的表达。一些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虽然有意识地融入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但往往缺乏深度和广度。很多教师在讲解作文题目时,只从文字表面进行解读,没有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诸多原因导致在教学过程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和落实。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侧重于教师的讲解,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难以行之有效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合作学习、情境模拟等,并配合学生感兴趣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由于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安排相对紧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无法形成连贯的爱国主义情感表达,也无法在作文中充分体现其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

(四)学生缺乏兴趣,参与度不高

作文教学不仅是教师头疼的问题,也是众多学生和家长头疼的问题。特别是有关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写作,大多数学生会感觉距离自己的生活较远,对内容缺乏兴趣,总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笔。

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结合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结合课文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

例如:讲解《长城》这篇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活动,比如参观圆明园遗址、观看纪录片,写读后感、观后感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技艺,了解圆明园灿烂、辉煌的历史和被摧毁的遗迹,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祖国的荣耀和屈辱,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2.结合习作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

例如:在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写作练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社会的进步等,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让他们在观察中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生只有认真思考和具体分析家乡的所见所闻,在写作中才能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此时,教师将爱国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学生便能更好地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本地文化的认同。

3.课中反复阅读,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

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

(1)抓关键词句,朗读感悟。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思考和感悟。如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小年纪的周恩来有如此远大的志向?找出相关词句,写写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这是在探寻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学生能在一步步挖掘中深度品读,品出周恩来内心的变化和立志的原因,品出文本的语言以及人物感情。学生完成这一系列步骤后再读课文,能更深刻地认知文本,感受其中洋溢着的爱国主义情怀。

(2)角色体验,小组合作揣摩。文章中数次出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深悟文章内容后进行角色体验,学习就不再止于浅层的朗读,而是学生在揣摩“言”的基础上领会“意”,通过朗读以及角色扮演的方式,使文章形象化、具体化,甚至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文中人物形成心灵“共振”,这种情境中写作更能达到水到渠成的境界。

4.结合关键节日,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国人民共同欢庆的时刻。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春节的由来、传统风俗和家庭团聚的重要性。同时,教师结合历史事件和文化传承,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加深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再如,积极组织学生讲红色故事、唱红歌曲、看红色电影、读红色经典、走红色道路,激励学生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学校把家国情怀融入校园文化,通过活动体验、环境渗透等,营造家国情怀的浓郁文化氛围,更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

(二)组织学生参加爱国主义主题实践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国家的重要纪念地和文化遗址,这不仅是一种富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重要方式。亲身感受国家历史的厚重和文化底蕴,学生会深入了解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参观过程中,学生走进纪念馆,了解国家英雄事迹和奋斗精神,这种直观体验和亲身感受,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更能加深对人物以及红色精神的理解,将红色精神根植于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这样的文章才会妙笔生花。

(三)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的办法之一,教师要鼓励他们经常收看《新闻联播》,主动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学生通过分析重大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能更深入地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角色,这种思辨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世界,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相关主题,引发学生思考,促使他们更加关注国家大事,同时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比如,教师定期组织讨论班级、学校或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关注乌克兰、俄罗斯、叙利亚等国家的战况,让他们深刻体会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幸福;关注日本排放核污水的事件,适当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写关于生态环境的作文时,引入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和成果,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强大和担当,让学生真正领略“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的真谛。

(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文化的自信心。如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如诗词、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等,加深学生对文化传统的认知和理解,使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活动,这些传统文化活动可以涵盖诗词比赛、书法展览、绘画比赛、传统乐器演奏等。亲身参与这些活动,学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学校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定期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文化名人来校讲座、演出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这些讲座和演出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这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以上活动将有助于他们在写作中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展现自己的独特风采。

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评价体系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有效评价学生的作文,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包括内容、语言表达、情感的表达、写作技巧等方面。内容方面,评价学生作文内容是否真实反映出祖国的文化、历史和现状,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表达方面,评价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爱国情感是否真挚、深刻,是否能打动人心;写作技巧运用方面,评价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写作技巧的能力,如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是否得当、熟练;创新性思考方面,评价学生在作文中是否能独立思考,提出有创新性的观点和建议。总之,评价标准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以便教师能准确评估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制定合理的评价方法

1.教师评价:教师根据评价目标对每个学生的作文进行认真阅读和评价,给出具体的评语和建议。

2.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作文,通过交流和讨论,相互学习和提高。

3.家长评价:家长参与评价过程,了解孩子的写作情况和爱国情感表达,促进家校合作。

4.社会评价: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征文大赛,使学生的作文得以在社会范围内进行展示,接受社会的评价和监督。

(三)捕捉学生闪光点

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除了关注问题和不足外,教师还应注重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教师通过对比学生之前的作文,发现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进步和提升。对于学生的优秀表现,教师应给予及时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四)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

为进一步评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教师可以进行多校调研和问卷调查。多地调研可以观察教学过程中更多学生的参与情况、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等,同时收集同行教师的教学反馈和意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让小学作文教学平台为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发挥出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作文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