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情感劳动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中的应用

2024-04-14 18:15刘俏芝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一站式辅导员劳动

刘俏芝

(南京审计大学 澄园书院,江苏 南京 211815)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提升新时代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的系统化、精细化的重要改革举措。自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响应、大胆探索[1]。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一支重要队伍,是“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中的前沿力量,其核心作用是下沉到学生社区,在搭建学生与社区、学校及老师的情感纽带的过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因而,提升辅导员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中的思政工作能力和水平,增强辅导员职业热情,提升职业幸福感,让辅导员工作真正聚焦主责主业,助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逐渐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就其本质而言,辅导员工作不仅是技术性和认知性的工作,更是一项情感性的工作,具有丰富的情感意义和情感需求。辅导员的情绪及情感感知、自我情绪管理和调节、情感联结以及情感教育工作,在其日常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发挥着持久而深入的作用。因而,辅导员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中大力开展情感劳动,对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情感劳动:理论来源及运行机制

(一)理论来源

20世纪末,在经济全球化、信息革命和劳动形式变化的社会背景下,意大利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非物质劳动”的概念。21世纪初,随着迈克尔·哈特(Michael Hardt)和安东尼·内格里(Antonio Negri)的《帝国》(Empire)和《大众》(Multitude)两本极具影响力的著作的出版,“非物质劳动”这一概念再次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和关注。非物质劳动有两种基本方式,在实际的劳动实践中,它们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第一种基本方式主要涉及智力或语言的劳动,如解决问题、处理象征性或分析性的任务以及语言表达方面的工作等。这种非物质劳动产生想法、符号、文本、语言单位、形象和其他诸如此类的产品。第二种基本方式称为情感劳动。情感不仅涉及精神,也涉及身体,揭示的是个体现实的生命状态,它在表达某种身体状态的同时,也表达了某种思维模式。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任何形式的劳动都需要变得更为可交流化和情感化。情感劳动是非物质的,是一种轻松、友好、满意、激情的感觉,甚至是一种联系感和归属感,是非物质劳动最重要的子范畴,生产的最终形式为社会网络、组织形式和生命权利。维尔诺(Virno)对哈特和内格里的观点进行总结,他表示,非物质劳动主要是关于非物质的服务、无形的情绪和沟通行为的生产[2]。

由此看来,教育工作是一种典型的非物质劳动。如果说“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属于非物质劳动中的第一种基本劳动方式,更加注重教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那么,辅导员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日常思政工作则更多是情感性的非物质劳动。辅导员不仅自身需要高度的情感卷入,而且需要掌握学生的生命状态,增强学生的社会联系感和集体归属感,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区、融入学校,与师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构筑起成长成才必备的土壤——社区物理环境和人文支持系统。可以说,辅导员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在进行情感劳动。

(二)运行机制

格兰迪提出了系统性的情感劳动模型,以此来说明情感劳动的工作机制。他将情感劳动分为前因、过程和结果三个阶段。一是前因,即有可能诱发情感产生的各种情境因素。二是情感调节过程。在情感调节过程中,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是影响人们选择情感调节策略的两个重要变量。三是结果。工作满意度、工作倦怠水平、组织的绩效、职业生涯发展空间、职业晋升途径等是情感劳动的结果变量。依据格兰迪的情感劳动模型,情感劳动的工作机制包括自我情感调节机制和人际情感调节机制两种类型[3]。据此,我们将辅导员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中的情感劳动机制分为自我情感劳动机制和人际情感劳动机制两种类型。

1.自我情感劳动机制

辅导员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情感劳动,不仅是组织的要求,更是辅导员对职业认同和热爱的具体体现。但是,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下,辅导员需要入驻学生社区,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工作琐碎,责任重大。当辅导员在工作中产生的内心感受与组织要求的情感规则不一致时,辅导员需要努力调整自我情感以达到工作中所要求的情感需要,要努力利用各种心理资源的唤醒或抑制以实现更有效的工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职业倦怠感,提升职业热情和职业幸福感。一般来说,辅导员自我情感劳动机制包含表层表演和深层表演两种形式。表层表演调节的是外显行为,包括面部表情、语音语调、手势、体态等情感表现。表层表演策略可在一定程度上规范辅导员的外显行为,强化职业道德。深层表演调节的是认知及内部感受。辅导员只有充分认识到工作的价值及意义,愿意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找到职业归属感和认同感,使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和组织要求的情感需要保持一致,才能真正胜任辅导员这份工作,因此,深层表演是辅导员提升工作满意度的有效策略。

2.人际情感劳动机制

情感需要的满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际互动,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都是被关系性地建立起来的。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下,辅导员承担了许多角色,是学生与各部门联系沟通的桥梁,这进一步增加了辅导员人际互动性的工作,因此,辅导员在社区开展人际情感劳动有着先天的优势,但同时对辅导员社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辅导员人际情感劳动机制主要包括共情和情感共同体建设两种策略。共情原本是一种心理咨询技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在论述优秀心理咨询师必须具备的条件时提出的三个条件之一。罗杰斯表示共情不仅是一种咨询技术,更是一种个人素养。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下,辅导员必须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分析问题,因学生个体的不同而不断优化教育方式方法,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情。共情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被理解、看见、关怀、欣赏、尊重的感觉,能激发学生更积极健康的生命状态。情感共同体建设是现代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辅导员在社区的日常思政工作中,在遵循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首先需要致力于情感共同体建设,促进学生与社区及学校形成情感共同体,让表达爱、分享爱、传递爱和享受爱成为一种校园文化,从而激发学习热情、丰富师生心灵、激发生命活力。因此,辅导员要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释放积极情感、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结、培养团结凝聚的社区环境等方面着手,大力推进情感共同体建设。这些复杂的人际情感劳动机制是隐形的德育手段,是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三全育人”的基本要求。

二、辅导员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情感劳动的主要内容

辅导员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的日常思政工作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服务于高等教育“三全育人”体系。辅导员思政工作分散在班会、团日活动以及社区日常教育管理中,缺少课程体系上的系统性、强制性和专业性。但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下,辅导员入驻学生社区,整合育人资源、管理育人空间、落实育人举措,开展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4]。因此,辅导员在社区有太多机会走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与学生有着频繁深入的互动,通过深入互动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心理特征、情绪变化,在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及时给予学生引导、教育、关心和帮助,这个过程承载了辅导员情感劳动的时间空间、内容与形式[5]。辅导员情感劳动的内容包括情绪及情感感知、自我情绪管理和调节、情感联结及情感教育等。情绪及情感感知是辅导员触及学生心灵的基石。自我情绪管理和调节是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情感联结是辅导员与学生建立关系进而深入开展思政工作的桥梁。情感教育是完善学生人格,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环节。

(一)情绪及情感感知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任何劳动都需要变得更为可交流化和情感化。因为情感是一种相遇的产物,并作用于相遇过程中不同参与者的行动能力。辅导员在社区与学生频繁互动,首先考验的是辅导员的行动能力,即辅导员的情绪及情感感知能力。情绪及情感感知包含“去感知”和“被感知”[6]两个维度。“去感知”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行动力量,而“被感知”则是辅导员自身的情感能量。

在辅导员与学生相遇的过程中,师生关系在彼此之间进行互动和关联。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下,辅导员是学生在学校与各部门及各类教育管理人员进行联系的纽带。在隔着屏幕或者面对面与学生的日常互动中,辅导员要敏锐地感知到学生的精神状态,捕捉他们的精、气、神,要将国家的、学校的以及自己的积极的、健康的、主流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传递给学生,为学生营造健康向上的生命状态和社会氛围,这就是辅导员的“去感知”能力。同时,辅导员自身需要具备足够强大的情感能量,在走近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的内心的过程中,在把握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个性特点、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中,在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情感需求中,学生能感知到被辅导员真正发自内心地理解和爱护,辅导员是真正在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思,这是辅导员的“被感知”能力。通过这样的“去感知”和“被感知”,辅导员才能真正接纳学生的喜怒哀乐,真正与学生达到情感的共鸣。而能够被以许多不同方式感知的心灵是可以做许多事情的有力量的心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可以更真实地感受到,辅导员在社区的工作虽然是日常的、琐碎的,虽然不具有“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老师在课堂教学上的严肃性和强制性,但却是细水长流且直击心灵的。辅导员自身也在这一过程中收获更多力量,从而反哺职业热情和职业幸福感。

(二)自我情绪管理和调节

自我情绪管理和调节,也叫情绪劳动,是指人们在工作中为符合组织需要和期望而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提升、掩盖、压抑或改变的过程[7]。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辅导员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影响着学生对学校、社区、老师、班集体以及学校各部门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例如,无论内心感受如何,在面对学生时都必须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而不是板着面孔;不管学生的情绪有多低落,辅导员都需要表现出关爱、共情和耐心,而不是疲倦和压抑;在面对傲慢无礼或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时,辅导员更需要以耐心和诚心去教导学生等。

辅导员在工作中首先需要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积极的情绪状态,其面部表情、语音语调、举手投足等外显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因为辅导员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助力高等教育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人才,在“三全育人”的大背景下,辅导员这种隐形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比如,在面对一个学业受挫的学生时,辅导员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包容的话语就是温暖的教育力量;在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面前,辅导员优雅的举止和良好的情绪表达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因而表层表演能力是一名辅导员的基本素养。

长久且过多的表层表演容易导致辅导员认知失调,产生职业倦怠感,因而辅导员情绪劳动需要更多地朝着深层表演的方向努力。只有具备良好的深层表演能力,才能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的认知,调节自己的内在感受,真正看到其工作的价值及意义,找到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才会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让自己在工作中的情绪体验和内心想法保持一致,满足社会及学校对辅导员工作角色的需求。因此,深层表演能力是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内生动力和重要心理资源。

(三)情感联结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在任何情境下,我们都需要情感联结并与他人互动。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下,辅导员是第一批入驻学生社区的教育管理队伍,是学生与学校建立情感联结的桥梁,是学生对学校及社区产生归属感、建立母校情结的第一道窗口。因而,辅导员与学生建立的情感联结关系到一所大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影响着一所大学的人文氛围。有人做过一个实验,调查校长是否关爱学校的老师。校长说非常关爱。然后,他调查老师们,发现老师们感受到的来自校长的关爱微乎其微。在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调查依然这样。这就是典型的情感联结出现了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空心病”越来越凸显,情感淡漠,人际交往能力较弱,集体生活能力欠佳,等等,这就导致大学班级管理越来越难,班级集体凝聚力不足,学生宿舍矛盾凸显,学生母校情怀不深等。因而,“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因为社区一直是高等学校育人的盲区,而当代学生也越来越关注学习生活体验。但这同时也越来越考验一名辅导员的情感联结能力。辅导员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中的日常思政工作很大一部分是要让学生有一种归属感,感受自己在社区的主人翁地位,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分子,喜欢自己的社区、学校,愿意与老师和同学一起维护和共建社区环境,感受到老师是支持和关爱自己的,并且在社区能获得良好的学习生活体验,在学校里能找到好朋友,相信学校的纪律是公平、有效的,从而能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致力于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学业进步。总之,辅导员要有将学生与社区、学校、老师紧密联系起来共同努力共同进步的能力,打造一个情感共同体[8]。

(四)情感教育

内尔·诺丁斯认为,教育应该围绕关心主题来重新组织。普通教育应该面向所有学生,指导他们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世界上所有的人[9]221。我国情感教育研究的开拓者朱小蔓指出,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的情感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状态[10]15。由此可见,情感教育主要关注学生情绪、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其宗旨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健全成长。情感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教育过程,而是学校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11]。辅导员作为日常思政工作者,没有系统和规范的课程体系作为教育载体,除了依托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来开展工作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放在情感教育层面去直击学生心灵,这样才可以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形成有机融合,培养更加健全的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已经不需要为学费和生活费担忧,甚至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可以不着急就业,但随之而来的情感需求却前所未有地上升。网络生活也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活的常态,大学生在虚拟网络世界中更容易表现出健谈、慷慨、积极、主动的状态,而在现实世界里,大学生的情感日趋荒漠化,显示出冷漠、自私、孤僻、抑郁等情绪状态,在情感层面表现出更多的矛盾和冲突。因此,“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充分挖掘育人资源,打造情感共同体,提升学生的归属感。辅导员在社区的日常思政工作中可以近距离地面对真实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注到不同生存境遇下的学生个体,为教育学生学会表达爱、接受爱、给予爱以及如何爱自己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是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学生更加积极、健康、向上的重要时空平台,是提升学生生命状态的重要育人资源。

三、辅导员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情感劳动的主要途径

随着“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不断走深走实,辅导员在社区的情感劳动已成为高校管理部门赋予辅导员这一角色必须要完成的一项工作。辅导员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情感劳动主要有以下几种途经。

(一)空间前置,拓展社区情感劳动环境

情感是一种相遇的产物,需要在现实的关系中建立和加深。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下,第一步即是队伍入驻学生社区,而辅导员则是队伍入驻中最前沿的力量。很多高校的辅导员将办公区域搬到了学生社区内部,与学生同吃同住,在空间上有更多机会与学生相遇,拓展了传统的在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空间设置,让曾经只有物业宿管人员和学生的社区,有了更多常驻的育人力量。辅导员作为常驻学生社区的老师,不同于物业宿管人员,他们的知识水平更高,育人能力更强,空间前置不仅拓展了辅导员情感劳动的环境,还增强了辅导员日常思政工作的亲和力,让高校“三全育人”更加立体化。辅导员在学生社区办公,深入学生社区举办的各种活动现场,与学生一起互动和学习,对学生的精神面貌、第二课堂活动参与情况、宿舍关系等有了更多观察视角,为情感劳动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环境。

(二)时间延伸,创造社区情感劳动机会

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情感的增进,都需以现实的时间为基础。 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下,辅导员将办公时间延伸到了8小时之外,让曾经只有物业宿管人员值班值守的地方,常态化增加了辅导员24小时值班值守。传统模式下辅导员在8小时之外更多使用线上方式开展的工作,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下得以有更多机会走出云端。正所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辅导员用24小时守候在学生身边的方式,极大地创造了情感互动的机会。与传统模式相比,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下,辅导员是最先常驻学生社区的管理、服务和教育力量,也是在第一课堂之外,参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最多的人。因此,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下,辅导员的工作更加繁忙,责任更加重大,但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具体表现为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加了解,与学生的关系更加紧密,日常思政工作拥有了更多抓手。

(三)多元互动,丰富社区情感劳动力量

教育部大力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改革,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落实党中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一线规则”,将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真正下沉到学生中间,推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需要明确的是,辅导员是“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核心团队,是学生社区多元协同育人主体的综合实施者,是“一站式”学生社区各项工作的关键切入点。辅导员需要在多种育人力量下沉的社区充分发挥多元互动角色,协调联动,避免多元主体下沉过程中结构性不匹配、重叠性较多、秩序性不够、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学校管理部门要密切围绕辅导员制定详细的权责机制,优化工作方案,并配以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将上述四种力量统筹到辅导员周围,形成以辅导员为核心的有组织有规划的相对稳定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工作队伍[12]。社区多元主体在工作中做到各司其职、多元互动、协同共进的时候,就是情感共同体形成的开始,这是学生对学校、对社区产生归属感的重要基础,可进一步推动各种育人力量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扎根。

四、辅导员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中的情感劳动能力提升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要求辅导员将自己的心灵和情感尽可能多地投入工作中。在社区科学有效地开展情感劳动既是辅导员工作的技巧,也是辅导员工作的动力。辅导员情感劳动能力的强弱,不仅跟知识和技巧有关,还跟辅导员本身的个性、态度、职业认知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因此,辅导员情感劳动能力的提升,不仅要有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需要辅导员对这一职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其能力提升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深度挖掘情感资源

在“三全育人”的大环境下,辅导员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日常思政工作不是孤立的,辅导员要敏锐地挖掘各类情感资源,协同联动开展情感劳动,将有形无形、有意无意的情感性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比如积极挖掘任课老师、行政管理人员、物业宿管人员等育人力量加强情感联结,在社区协调推动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圈,畅通学生在社区学习、生活、体验等各方面的交流沟通渠道;充分抓住当代大学生的情感需求特点,以大学生所喜欢的诙谐、幽默、活泼的方式,给予学生以宽容、理解、共情、关怀、陪伴、信任、自主等;敏锐抓住国庆、校庆、学生个人生日等重要节点强化社区德育建设,促进情感共鸣;充分利用学生社区各类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从教室、宿舍到食堂,从学校官微、部门虚拟社群到学生个人朋友圈等渠道深度挖掘情感性因素,为情感劳动提供素材和土壤。

(二)合理把握情感表达

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中,辅导员扮演着引导者、教育者、关怀者、照顾者、欣赏者和协调者等各种各样的角色,不仅需要与学生频繁互动,还需要与学生家长、任课老师及学校各行政部门协调联动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因此,何时何地使用何种强度的情感,如何持续性地赋予工作以积极情感,是一项技术性工作,也是辅导员个人情感素养的体现,更是考验辅导员对这一职业是否具有敬畏之心的体现。情感劳动要注意频率和强度,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忽冷忽热,要依据不同对象、不同事件、不同时机灵活应变,持续开展。

(三)积极拓展情感劳动方式

情感劳动贯穿辅导员社区工作的方方面面,其劳动方式要符合现代大学生特点和需求,讲究多样性,注重实效性。如既要表达兴奋、惊讶、欣喜、亲近等正向情感,也要表达批评、失望、苦恼等负向情感;既要有直接的显性的情感表达,也需要间接的隐形的情感培养。总之,要以学生为轴心,在时间和空间上充分展开与延伸,灵活选择合适的切入口开展情感劳动,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四)有效减少情感失调

辅导员基于组织要求或个人职业热爱进行情感劳动,尽可能多地投入自己的心灵和情感以实现组织目标或个人职业理想。一般来说,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可提高辅导员的情感唤醒水平,帮助辅导员更好地展示职业要求的情感表达,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满意度。但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下,辅导员角色多样,任务繁重、琐碎而又充满挑战,辅导员高度的情感卷入并不一定能获得对等的情感回报,甚至很多时候会消耗较多的情感资源,辅导员常常因工作需要,有必要隐藏真实的内心感受或压抑负面情绪,这就会引发情感失调,增加辅导员的情感负荷,使其产生职业倦怠感。因此,有效减少情感失调,需要辅导员个人及组织双方共同努力,及时补偿情感资源。首先,辅导员要积极主动提升自身情感劳动能力,优化情感劳动策略,增强自身情感素养。其次,高校管理部门应深入了解辅导员社区工作的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升辅导员情感劳动能力及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政策和情感支持。

猜你喜欢
一站式辅导员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热爱劳动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