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育的价值研究

2024-04-14 21:47赵桂英郑锦阳
关键词:建党主体思政

赵桂英 郑锦阳

(1.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2.川北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价值从本质上说显然是一个关系范畴,它是在客体同主体的需要发生关系时才产生的。”(1)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3页。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之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守人民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来唤醒主体的合理需要从而增强其内在驱动力,用初心使命强化主体担当责任意识,同时明确指出依靠革命、改革等斗争形式来提升客体的内在属性功能,二者统一于实践活动中而实现价值最大化。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揭示了高校思政课程教育的价值来源,丰富了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价值体系,促进了高校思政课程价值实现的最大化,引领大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一、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揭示其价值的来源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主张采用新指导思想、依靠新斗争力量、走新革命道路等来完成伟大的奋斗目标,在伟大斗争实践活动中形成建党精神。建党精神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充满活力,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时期形成的各种具体精神的本源。“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居于建党精神内容之首位。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育,科学地揭示了思政课程教育价值的根本思想来源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价值学说,重要思想来源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论,直接来源是实践活动。科学地揭示价值源头,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一)建党精神明确指出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价值的思想来源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价值论是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价值的根本思想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建党精神的思想灵魂。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更加明确地指出其最根本思想之源。“人在把成为满足他的需要的资料的外界物,作为这种满足需要的资料,而从其他的外界物中区别出来并加以标明时,对这些物进行估价,赋予它们以价值或使它们具有‘价值’属性。”(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09页。价值主体“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乐需要、发展需要”对应价值客体“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2页。。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具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内在属性统一于对象性活动中,给价值下了科学的定义,揭开了高校思政课程教育的思想来源。其一,他们从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出发,指出人有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但是自然界不可能直接满足这种需要,人为了满足需要就必须认识和改造客体,需要就成了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动力,也是价值生成的动因。其二,他们认为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只有被主体所认识,存在才有意义。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被认识和被改造,这是价值生成的基础。其三,他们提出价值在主客体双向运动中得以实现。“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1页。,需要无限性,参与实践活动的动力也永无止境。也正是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价值论的长期指导,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价值理论主要集中在主体无限需要和客体内在属性统一于实践活动中得以实现价值的大致框架中形成、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

2.中国共产党价值论是思政课程教育价值的重要思想来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提出了价值论,但是只是初步提出了一个大致的框架。这是由于他们所处时代的限制和社会主义革命尚未在一个国家范围之内成功,他们不可能提出一些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价值理论。中国共产党沿着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理论轨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发展了价值论,这成为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价值的重要思想来源。其一,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出需要意识可以调节,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开展宣传教育可以唤醒人民群众的需要意识,改善人民群众的整体精神面貌,进而提高人民群众参与革命、建设、改革等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其二,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明确指出了解与实现人民根本需要必须坚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走群众路线。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致,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真正地走群众路线。党只有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才能了解他们的真正根本需要,进而制定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科学政策,政策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从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其三,党进一步强调实现人民群众从物质需要扩大到“五位一体”的需要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同时将其转化为治理效能而实现人民群众需要。其四,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根据国内外发展形势来调整经济内外循环的地位,既利用国内统一超级大市场,又利用国际市场。这样增加进出口贸易总量,促进人员的交往和流动,将更多客观事物纳入认识、改造的新对象,依靠先进的理论和工具深化对原有对象内部属性的认识,总体上增加满足人民群众根本需要的客体。

中国共产党价值论是思政课程教育价值的重要思想来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校思政课程通过教育唤醒大学生的需要意识,以提升合理需要来刺激其内在发展的驱动力,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树立正确“三观”,力争做一个优秀的新时代青年。其二,高校经常开展师生座谈会、师生共同集体备课、问卷调查等形式来了解大学生的需要,再依据收集与分析的需要信息,进行教学方法、教学载体、教学形式等改革创新,就是为了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其三,大学生的需要多样化、个性化、层次化、复杂化,实现思政课程教育价值难度较大,需要建立按师生配备比例制、课程课时标准制、教师教育培训制、责任制、专项津贴制等,以制度化的形式来强有力推进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育人效果,实现其教育价值。其四,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始终是以开放的姿态来吸收借鉴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不断丰富其内容,优化其知识结构,协同育人,发挥其育人功能。

(二)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强调其价值的实践来源

1.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价值在实践活动中生成

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对象主要是大学生,是一项将大学生培育成优秀的时代新人的目的性实践活动,其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其价值在实践活动中生成。其一,目的是实践活动的前提,关系到生成价值的大小。高校思政课程育时代新人目的是以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为基础而制定,对教育主体、教育工具、教育环境、教育方案等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主体的需要必须考虑到世界发展潮流与趋势、国家发展的阶段任务、个体的能力等,全面考虑需要才能制定合理的目的。目的科学合理,实践活动的效果就好,其所生成的价值就大。其二,确立的目的是一种观念上的形态,惟有借助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独特的直接现实性特征,才能将主体观念上的目的作用于对象性事物从而创造出新的物化结果,而从客观事物可能的属性创造性地转化为现实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其价值最终得以生成。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为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必须事先制定包含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等方案,此时的教育目的仅仅停留于方案之中,是属于观念形态,仍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思政课程教育方案必须付诸教学、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内化到大学生大脑之中,并通过外在的言行表现出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2.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价值在实践活动中持续上升

价值在实践活动中生成,但是价值生成并不是一次就完成,这是由于主体需要的无限性、广泛性和将其他客观事物纳入新对象或者对原有对象的内在属性的认识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共同决定的。价值随着主体需要越来越高和客观事物纳入新对象的数量越来越多或对原有对象的内在属性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而在实践活动中螺旋式上升。建党精神的价值不仅仅是局限于建党时期的价值,而且是在贯穿于党治国理政的整个过程之中,其价值不断上升。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指出了思政课程教育价值随着实践活动不断发展而提升。从整体上讲,随着大学生的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逐渐走向高层次,同时思政课程教育内在功能属性提升,其价值在实践活动中持续上升。

其一,从主体上看,原有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满足,但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视野更开阔,需要越来越多,旧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新的需要,需要无穷无尽,产生实践活动驱动力也源源不断。大学生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所表现出来的需要有很大差异,但是总体上来说需要都是从单一到全面、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动态上升过程,因此,开展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实践活动内在动力也越来越强劲。

其二,从客体上看,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自身认识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条件等制约,不可能一次性将所有客观事物纳入主体的认识范围,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充分认识原有对象的内在属性。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主体认识到越来越多的客观事物或者原有客观事物的潜在属性能够被开发利用而满足其需要,这也是实践活动不会停止的重要原因。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活动中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介体等不断创新发展,可供选择的教育方案越来越多,教育效果越来越好。

其三,主体需要走向高级,其内在驱动力越来越强,纳入对象性事物数量不断增加和对原有对象性事物的内在属性的认识增多而对象性事物所能提供的内在属性总和上升,主客体在无数次双向运动中价值越来越高。大学生的需要越来越高,其接受思政课程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强烈。同时思政课程教育除了通过增强师资力量、教学改革创新、学科建设等提高其教育效果以外,还提出其他各门课程也要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特别是“三全育人”的提出,更多主体和课程共同参加铸魂育人实践活动。主体需要不断提升和客体的内在属性的认识深度、认识广度不断增加,其双向实践活动而产生的价值也逐渐上升。

二、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丰富了其价值理论体系

一方面,“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建党精神的重要内容,其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凸显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基本要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守住政治底色和把握住政治大方向。另一方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第1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评价基本方法从一般到个别,坚持自我评价和群众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收集、整理、总结评价信息后,发现问题,寻找差距,纠正偏差,调整行为,在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成长。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育,点明了价值评价的重要作用,指出价值评价必须标准科学化、指标专业化、方法综合化,评价结果才能精确化。

(一)凸显坚守价值取向的重要作用和基本要求

1.凸显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作用

课程价值取向受到主体对课程属性、自身需要、时代条件等认识的影响,关系到课程活动的方向正确性、进程调控有效性、方式多样性、评价科学性等,在整个课程活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建党精神是党的性质、宗旨的综合反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征,其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更彰显课程政治属性和“铸魂育人”的本质,更容易被主体所认识。主体据此科学选择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制定活动方案等,进而保障在整个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政治大方向。另一方面,建党精神是中国精神谱系之母,贯穿于不同时期围绕发展阶段任务的实践活动而形成一系列新的具体精神品格,因具有鲜明时代性特征而显得更有生机活力,能够满足主体广泛的精神需要。这些会影响主体制定合理的课程目标、课程大纲、课程评价等,关系到主体进行课程教学活动方式的多样性,最终关系到能否满足大学生多层次、个性化的需要。

2.明确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中保障其正确价值取向的基本要求

“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第1版。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之中,指明了保障正确价值取向的基本要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思想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其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思想,守住思政课程教育最鲜亮的底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7)《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508/t20150811_199379.html.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等要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思想,守住其最鲜亮的底色。

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双重属性。意识形态性是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之上,同时引领科学性发展方向,二者紧密联系是坚守思政课程教育的正确价值取向的最大保障。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科学性赋予思政课程教育丰富的学理性和强大的知识性。这既让大学生感受到其逻辑严谨性、知识科学性、理论辩证性等,更容易被真理所蕴含强大的学理性力量所震撼和认同,又能够给大学生传授新知识、新思维、新方法、新观念等,实现立德与树人相统一,有利于用理论的全面性和彻底性征服大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理论的强大力量,产生理论自信。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给予其明显的政治性和价值性。这既能够真正地回应学生困惑,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展方向,又能满足大学生求知欲,形成一定认同感、归属感,树立坚定信仰,满足精神需要,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此外,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武器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坚决斗争,才能揭开其虚伪面目和重大危害性。同时通过自我批判和反思来获得思政课程发展内生动力而促进其内涵式发展,更加彰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性,提高其强悍的时代感召力。

其二,坚持党对思政课程教育的全面领导,把握育人“四个服务”大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居于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第一位,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8)《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一方面,坚持党对高校思政课程教育的领导,有利于加强思政课程内容建设;有利于将思政课程建设放到“两个大局”的新高度,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有利于遵循“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9)《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8/14/c_1124876294.htm.基本原则,推动“在教材中及时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最新研究进展”(10)《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不断完善与丰富其教材体系。另一方面,坚持党对高校思政课程教育的领导,统一制定教学大纲、课时量、师资配备比例等制度,明确主体分工与责任,壮大师资力量,保障专项发展资金投入,统筹各种资源,协调各个机构,各个专业教师协同,创建大思政格局,实行课程思政,保证思政教材内容得到贯彻落实,并及时转化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之中,内化为自身的理论体系。此外,党和政府制定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完善劳动保障机制等有利于其将内在知识价值体系外化于实践活动之中,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因此,坚持党对思政课程教育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二)推动价值评价改革全面系统化,提高评价结果精准度

1.点明了思政课程教育价值评价的重要性

思政课程教育价值评价是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结果有没有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大学生需要进行主观上的认识、判断、评估,在整个教育实践活动中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于提高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其一,通过全面评估,将思政课程教育潜在的价值以直观具体的形式反映出来,彰显了其存在的必要性。其二,通过科学评价,发现了思政课程教育价值的大小,认识到与预定目标的差距,诊断出薄弱环节,探寻出问题的关键原因,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升教育效果,更好地满足大学生需要指明了方向。其三,在价值评价的过程,能够重新认识或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各种需要,为完善和修改评价标准奠定基础。其四,通过全面合理的评价,得出科学评价结果,便于以奖励的方式来强化某些正确行为或者以处罚的方式来纠正某些错误行为。

2.促进价值评价标准科学化、方法综合化,评价结果精确化

其一,价值评价标准科学化、可操作化。一方面,从教育评价总体方案到高校思政课程建设标准,评价标准从一般走向个别,评价指标精细化,评价标准明确,评价方案可操作性强。新时代教育评价总体方案中,纳入教育评价改革的主体齐全,制定各个评价指标,确立两个阶段评价目标,落实改革责任,营造评价改革氛围,能够科学地指导各个课程进行评价改革(1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10/13/c_1126601551.htm.。基于此方案,制定出新时代思政课程建设标准,分为三个层级指标,三大指标类型,明确各类权重配备,并指明归属负责部门。同时将高校分为本科和专科两大类,设置了有差异的合格标准,规定了不合格的整改与处罚方案(1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2112/t20211214_587183.html.。另一方面,先后提出了“四好”教师标准(14)《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全文)》,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14/09-10/6575002_3.shtml.、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15)《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02/201811/t20181115_354921.html.、高校思政教师“六要”标准(16)《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等,对主体的评价从一般到个别,不断细化对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主体的评价标准,凸显思政教师的特殊性,价值评价专业性提升。

其二,价值评价主体多元化和方法综合化。一方面,吸引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主体参与思政课程教育价值评价,多元主体利用不同的评价工具,从不同的视角参与评价,评价结果比较全面客观。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价值评价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但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较多,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优劣势和适用条件、范围,必须在坚持党性、全面、客观等原则下综合运用定性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系统分析法、纵横比较法等,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价值评价主体多元化和方法综合化,逐渐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评价制度,评价结果精准化,再依据评价结果进行物质与精神奖励,促进其创造出更高价值,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三、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促进实现价值最大化

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既有利于激发与提升大学生的需要,又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政课程教育的实效性,主客体统一于实践活动之中而实现其价值最大化。

一方面,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唤醒大学生的需要意识,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其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驱动力。“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建党精神的重要内容,其动力来源于与时代发展水平相一致的需要。党及时用真理唤醒人民的国家和民族意识,提升个人需要意识和社会需要意识,增强其为党、为国、为个人而参与革命斗争的驱动力,汇聚斗争力量,赢得革命胜利。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就必然发扬唤醒主体需要意识,增强其内在驱动力的优良传统。这有利于大学生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相统一,获得勇立潮头、攻坚克难、敢于担当的持久深层的精神力量。

另一方面,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有利于思政课程教育改革创新体系化,实现内涵式发展,教育方法科学化,增强实效性。 “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建党精神的重要内容,指出实现价值的基本路径。党进行的伟大斗争不是局限于阶级斗争或者为个人利益而斗争,而是从哲学的高度,指出斗争存在于所有领域和各个时期,强调斗争需要科学指导思想、组织机构、奋斗目标等,才能在斗争中实现价值。改革也是斗争的一种形式,斗争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也是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要求从内容体系、主体体系、方法体系等方面全面改革创新,尽可能发挥高校思政课程育人功能属性,为实现其价值奠定基础。大学生需要广度持续增加和高度不断上升,高校思政课程教育实效性快速提升,二者统一于实践活动中实现其价值最大化。

(一)合理地激发与提升大学生的需要,增强其驱动力

1.合理地激发与提升大学生需要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人只有从外部世界中获得意识,只有意识到自我的价值需要和外部世界的价值存在……使人的这种意识觉醒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将会有效地促进人的价值实现。”(17)唐志龙、罗剑明:《思想政治工作价值论》,蓝天出版社2003年版,第291页。合理地激发与提升大学生需要具有重要意义,主体的需要与欲望、行为动机紧密相关,从而影响到其内在驱动力和行为习惯。主体需要太大则欲望和动机过于强烈,短期的驱动力强,但是所取得的成果与预期结果相差大,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将会产生挫折感,最后会消沉颓废。主体需要太小则欲望和动机弱化,内在驱动力不足,得过且过,毫无奋斗拼搏的生机活力。中国共产党都是激发和提升人民合理需要,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等时期才能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并积极主动地奋斗拼搏,创造两大奇迹,取得四个伟大成就。这给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借鉴意义,要求其合理地激发与提升大学生的需要,增强其内在动力,强化其行为动机,避免出现“佛系”“躺平”等思想观念,形成良好习惯。合理地激发与提升大学生需要,大学生有理想有动力,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寻找与改造对象,依靠创造满足自身需要。这个实践过程中大学生既提升了自身的本领能力,又产生了更多样更高质量的需要,产生新的实践活动。大学生在“需要——创造——新需要——新创造”的无限循环之中,逐渐提升其对高校思政课程教育的求知欲,这为提高其实效性奠定基础。

大学生需要受到其生理、社会发展水平、对象性事物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及其心理、文化等主观条件的影响,表现出社会历史性和可变性特征。这既表明合理地激发与提升大学生需要从主观方面下手具有一定可行性,又指出其应做到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正是由于其受主观条件影响而具有变化的可能性,可以通过科学的社会文化来有效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心理状态,这就能够合理地激发其潜在需要和提高其需要的层次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要做到合理地激发与提升大学生需要必须做到合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大学生的需要受到客观条件制约,满足其需要有限制性,这决定着其需要的满足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性,但是大学生需要也受到主观条件影响,这决定着其需要可以结合人的各种利益要求进行适当调整,显示出其目的性。这也成为判断大学生需要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标准。

2.合理地激发与提升大学生需要的广度和高度,增强价值生成动因

按照不同的标准大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就横向而言,大学生有包含生理和心理的个人需要,同时大学生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也有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社会需要,体现出其需要的广泛性。从纵向看,大学生有包含生存、享受、发展等层层上升的需要,体现出其需要的无限性。

一方面,要合理地激发大学生潜在的需要,增大其需要的广度。大学生社会经历少且“三观”尚未定型,其个人需要容易局限于处于显性地位的生理需要,忽视处于隐性位置的心理需要,而其社会需要容易局限于短时间能够直接满足的经济需要,忽略政治、文化、生态等需要。合理地激发大学生的需要既要帮助大学生认识到个人的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同等重要,又要帮助大学生意识到其政治需要、经济需要、文化需要、生态需要等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大学生需要的全面性、丰富性、广泛性,为促进其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另一方面,要合理地提升大学生需要的层次,提升其需要的高度。当代大学生物质生活相对富裕,拼搏奋斗的动机和抗挫折能力都较低,经常停留于生存性需要和享受性需要的较低层次。合理地提升大学生从生存性需要、享受性需要上升到发展性需要,提高其需要的高度,增强其向上奋斗的内在驱动力。从横向提升需要全面性,从纵向提高需要层次性,共同构筑大学生立体性需要,大学生才能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形成强烈接受思政课程教育的欲望,这是提高思政课程教育接受程度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改革创新系统化、科学化,促进内涵式发展,增强实效性

1.深化内容体系创新:学科建设与课程设置双向良性互动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思政课程设置提供思想理论根基和人才队伍支撑,同时思政课程设置和教学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培育的人才提供岗位,又为进一步开展学科建设提供大量的一线教学实践活动的感性材料。二者在双向良性互动的过程之中,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一方面,高校思政课程设置为了顺应其内容综合化趋势,强化以学理性、科学性来提高说服力、影响力,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来提供系统化科研成果支撑和人才队伍力量,才能用学科的新高度、新观点、新结论、新材料等来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程的全面改革创新。通过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纳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总体建设规划、增加学科建设经费、加大科研扶持力度等措施,提升学科建设意识、质量,完善学科建设方案,巩固学科建设基础,优化学科结构,凸出学科带头人作用,强化学科的学术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增强该学科的服务功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有利于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调整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内容建设,加强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18)《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另一方面,加强思政课程教学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供了科研所需要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和为学科建设所培育的人才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刺激其培养人才的动力,同时思政课程教学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功能发挥,也是衡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思政课程教学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成果,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总结新资料、使用新载体等反馈到学科建设的科学研究之中,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是学科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基础。同时思政课教学需要大量的高水平师资力量,这也激发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动力。

2.强调主体体系改革:纵向主体完整,横向主体协同

一方面,从纵向上看,从中央到基层,从机构到个人,都建立起完整的教育主体系统,有力地推动思政课程教育全面改革。教育部、中宣部牵头抓思政课建设,严格落实地方党委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推动建立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水平,规范建设教研室(19)《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804/t20180424_334099.html.,规定思政教师的职责要求、配备选聘、培养培训、考核评价(20)《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2002/t20200207_418877.html.等。其一,关于高校思政课程建设方面,明确具体三级指标和责任主体,内容包含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等,责任明晰,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其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方面,明确二级指标,内容包含组织领导与管理、课程教学、学科建设等,要求详细、具体、科学,容易参照执行。其三,关于高校思政教师要求方面,明确岗位职责和岗位要求,按照比例配足师资力量,定期组织培训,支持科学研究,完善考核评价等,打造一支“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21)《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103/07/WS60441ca6a3101e7ce9742a00.html.的高质量思政教师队伍。另一方面,从横向看,高校的教务处、人事处、团委、学生处、科研处、宣传部等,在其所处的岗位上,积极主动配合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活动。同时其他各类课程教师挖掘其课程内的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程教育同心同向同行,产生良好的协同育人效应。因此,高校思政课程教育的主体越来越多,实现全主体育人,带动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其育人效果越来越明显。

3.推动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理念更新、工具方法多样、组织形式灵活

教学方法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围绕着教学内容的中介桥梁,服务于教学目标,其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思政课程教学方法是主体根据教学内容、大学生认知能力水平、现有的教学工具和教学环境等作出的选择,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特征。为了增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至少要做到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工具方法多样,教学组织形式灵活等。

其一,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科学运用教学方法。思政课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团队合作、研究性、学科性等教学理念,真正地从传统单一灌输到现代双向交往互动转化。

其二,高校思政课程内容整体性、大学生需要多样性、教学工具广泛性、教学环境复杂性等客观上要求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育科学技术工具,灵活、综合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方法运用体系化,实现教学有“魂”引导人、有“理”说服人、有“情”打动人、有“趣”吸引人等高度统一,真正提高教育实效性。目前高校思政课程教学通常的方法主要是讲授法、混合式教学法、专题教学法等,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优势和局限性,在实际复杂的教学活动中依靠某一种教学方法难以取得很好的成效,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尽可能在每个教学环节都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其三,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优化教学人员组合、教学程序步骤、教学时空组合等,促进教学方法科学化。学生分组开展活动,教师分段上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合理组合等是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处于教学过程各个要素组合而成的结构之中,结构是否合理影响到运用教学方法所取得效果大小。教学组织形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而灵活调整,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实现思政课程教育的价值。

建党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决定其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随着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其越来越清晰地揭示出其价值的根本来源、重要来源、直接来源,不断丰富和发展包含价值取向的意义、基本要求和价值评价的作用、方法等价值体系,更是明确地指出要从主体需要全面合理提升和客体体系化改革创新来提升实效性而实现其价值最大化。

猜你喜欢
建党主体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