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有效渗透

2024-04-15 06:14高学文
考试周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初中教育历史教学

高学文

摘 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将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作为核心目标之一,因此,文章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有效渗透进行了探索分析,希望能发挥家国情怀教育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感,使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得到针对性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教育;历史教学;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2-0105-05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对家国情怀的内涵进行解析,积极探索多维度渗透教育的科学设计和规划,能形成良好的教育引领效果,使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创新推进。因此,新时期历史教师应该解读家国情怀教育的要求,根据历史教学的特色和新课标的要求,重新探索多元化家国情怀渗透教育的实施,争取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形成比较科学的家国情怀渗透教育模式,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优化,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深度逐渐增加。

一、 新课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的新要求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家国情怀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并基于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需求,对教学实践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这也为历史教学的创新设计提供相应的参考。具体而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能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放眼世界,以服务于国家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要求教师教育学生形成对家乡、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具有国际视野,有理想、有担当;要求教师能指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国情,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教师带领学生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求教师能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崇尚英雄气概,传承民族气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师要以上要求为指导,系统践行新课程标准,构建全新的历史课堂组织模式和教学指导体系,助力学生未来获得全面发展。

二、 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有效渗透措施

历史教师在创新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准确定位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将家国情怀的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积极探索构建合理化渗透家国情怀的历史教学体系。下面对家国情怀渗透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进行细化分析。

(一)创设情感驱动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家国情感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方法引发高度重视,特别是虚拟化教学情境的模拟和创设,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和感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渗透效果。一方面,历史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历史实地考察、模拟历史事件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感受家国情怀的价值和意义,也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历史人物对家国的忠诚与奉献,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感。另一方面,历史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虚拟仿真教学情境,使历史故事、历史史料等在虚拟化的情景模拟中还原,方便学生对历史故事内容的深度探索和学习,有效支持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多元化探究学习,保障家国情怀教育的系统渗透,真正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家國情怀的力量。

例如,历史教师在讲解“红军长征”历史史实的实践活动中,可以依托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创设真实的历史情境,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背景中。在课堂上,历史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视频、音频等,同时配上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为学生营造一个虚拟的历史情境,展示红军长征中的艰苦历程、英勇战斗,以及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等,然后在虚拟情境中与学生共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红军的战略转移、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等历史故事,使学生能真实感受到红军长征中的艰难困苦和英勇奋斗,进而在组织学生模拟红军行军、战斗等场景并体验历史人物情感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感的初步激活。在借助虚拟情境创设渗透长征历史教育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虚拟情境中设置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长征的意义、价值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等,也可以介绍一些本地红军将士的事迹,或者展示一些反映当时普通人民生活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长征精神的深入思考。在此过程中,以虚拟情境的创设为载体,构建家国情怀教育的虚拟空间,并设计相应的讨论和探究活动,能在情境教育中实现对初中生家国情怀的有效激活,可以更好地夯实历史教育的基础,保障学生的历史综合探究能力得到相应的训练。

(二)整合网络视频资源,深化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识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整合网络视频资源,深化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识。教师应从家国情怀教育的视角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主题视频,如国家建设、英雄人物等,向学生展示家国情怀的重要性和影响。在观看视频后,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引导学生表达对视频中所展示家国情怀的感受和思考。同时,教师也可以选择生动有趣的视频资源,如历史动画片、纪录片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历史相关视频,如历史悬疑解谜、历史趣闻等,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探索欲望,确保学生的家国情怀能得到有效的渗透。

例如,在初中“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可以网络资源的整合为基础,在智慧教育模式下探索家国情怀教育的科学渗透,从而引发学生对明朝对外关系的思考。在教学指导环节,教师可以从海量的网络视频资源中,挑选与明朝对外关系相关的、高质量的视频,如关于明朝的对外贸易、外交政策、国际影响力等的视频。在开始授课前,播放一段选定的网络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出明朝对外关系这一主题,如可以播放一段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视频,让学生对明朝的对外活动有直观的了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网络视频的内容与课本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比如,在讲述明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可以播放一段关于明朝与日本外交关系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明朝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所采取的策略。在视频播放后,教师可以让他们分析视频中展示的明朝对外政策的优缺点,以及其对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影响等,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明朝外交政策对国家形象和地位的影响,确保能通过明朝与其他国家的交往故事,促使学生感受到国家的发展与每一位国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此过程中,为了优化爱国情怀教育的综合渗透效果,在课后延伸阶段,历史教师也可以推荐学生观看其他的网络视频资源,如关于明朝与其他国家外交冲突的历史解读等,引导他们在课外自主探究,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如此,借助网络资源的开发应用和历史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明朝的对外关系”这一主题,还能在授课过程中巧妙地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三)导入典型史料分析内容,激活学生家国情感

在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导入典型的史料分析内容,通过典型英雄人物事迹和典型历史故事等激活学生的家国情感。在具体课堂组织规划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献或文物,同时,组织学生对选定的史料进行分析,引导他们思考史料背后所蕴含的家国情怀,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在学生能对典型历史资料进行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应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分析史料,互相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和合作精神,并将他们的分析成果进行展示和分享,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家国情怀的理解,优化历史课堂教育实践中家国情怀的综合渗透效果。

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史知识点的综合解析中,教师就可以从典型史料分析入手,促进家国情怀教育的科学渗透,使学生的家国情感得到适当的激活,保障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训练。在系统解读历史课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知识内容时,教师应先对历史背景、历史要点以及历史意义等进行分析,对本节课的历史课程内容作出初步的判断。然后,教师可以从多维度对典型史料进行分析和整合,构建完善的教学内容支撑体系。具体而言,可以搜集历史图片和影像资料,在教学中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历史照片和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可以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相关历史文献,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相关的人物故事,如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烈的事迹,展现老一辈革命家的家国情怀。此外,还可以对现实社会的资料进行整合应用,根据教学需求适当地介绍当前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情况,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引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探究,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高效化培养。在此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整合典型的历史资料,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同时,在教学中设置讨论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形式,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认识,可以增强他们的历史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

(四)开展历史评鉴活动,引发学生对家国情怀的思考

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开展历史评鉴活动,让学生更加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史实,从中吸收和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引发学生对家与国的思考,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提升。具体而言,历史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历史评鉴任务,如撰写历史故事、制作历史展板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思考和表达对家与国的理解,并为学生提供评鉴任务的指导和支持,包括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评鉴活动等。在系统开展历史评鉴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组织学生进行评鉴成果的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激发他们对家与国的思考和关注,并对学生的评鉴成果给予肯定和奖励,培养他们对家与国的热爱和责任感,实现对学生历史素养和国民意识的充分激活。

例如,对初中历史“三大改造”知识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历史评鉴作为切入点,带动学生对家国情怀进行思考,使学生能对家与国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有效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指导的质量。在教学活动中,为了系统推进历史评鉴活动,历史教师应先详细介绍“三大改造”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其发生的原因和必要性,可以重点讲述国民经济的恢复、土地改革以及抗美援朝的胜利等历史事件,让学生明白这些事件为“三大改造”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然后,教师要将“三大改造”内容的分析作为重点,主要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进行讲解,比如,对农业的改造,可以讲述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和作用;对手工业的改造,可以讲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过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可以讲解公私合营等历史事件,让学生理解其改造过程和目的。在学生对“三大改造”的历史史实形成初步认识后,历史教师就可以组织开展历史评鉴活动,即组织学生学习改造内容,對“三大改造”进行评鉴和判断,具体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改造的目的是否达到?改造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和困难?改造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有何影响?通过这些问题,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在学生能系统参与历史评鉴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就可根据学生参与历史评鉴的结果,向学生提出引导性的问题,使学生结合史料评鉴和历史知识的深度探究,从多维度思考“三大改造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有何影响?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应该如何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等方面的问题,确保能基于历史评鉴的实施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是紧密相连的,促使学生的历史综合素质得到针对性的锻炼。在此基础上,历史教师要注意评鉴活动中应确保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和探究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借助历史评鉴引发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切实保障历史核心素养教育得到科学渗透。

(五)推进社会拓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

历史教学与社会实践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从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视角,历史教师应该积极推进社会拓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等相关场所,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让他们了解社区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培养他们对家乡、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在社会拓展探究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调查研究,例如,让学生走访老一辈人,听取他们的亲身经历和见证,了解历史事件对他们的影响和感受,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和国家的历史,增强对家国的情感认同和自豪感。

例如,在初中历史“科技文化成就”课程指导实践中,历史教师就可以将拓展探究教学作为切入点,在历史实践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有效的激发。在历史教学社会拓展实践中,根据初中历史“科技文化成就”的教学主题思想和学生爱国情怀的激发要求,教师可以从多角度探索拓展实践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确保形成良好的综合实践教育指导模式。具体初中历史“科技文化成就”主题拓展探究活动的设计如:①参观科技文化展览。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科技文化展览,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科技发展历程。在参观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科技发展的亮点和优势,以及科技对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贡献。②开展社会调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与科技文化相关的主题进行社会调查,比如,组织学生调查当地企业的科技创新情况,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通过社会调查,让学生深入了解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③创作科技文化作品。安排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创作与科技文化相关的作品,如海报、短片、模型等。作品内容可以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成就和未来展望等,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祖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和成就,逐步实现对学生家国情怀意识的高效化训练。④开展校际交流活动。与其他学校或地区的历史学科进行校际交流,分享彼此的科技文化成就教育经验和资源。通过校际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学习思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对家国情感的认知更加深刻。⑤参加科技文化讲座和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知名企业家,为学生举办科技文化讲座或研讨会,让学生了解科技前沿信息和我国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同时,可以设置与讲座或研讨会相关的问题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关注科技文化与家国情怀的联系。在此过程中,借助多种类型拓展探究活动,不仅能辅助学生加深对“科技文化成就”历史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还能激发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家国自豪感,从而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教育渗透效果,为初中生在历史探究中实现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 结论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通过创设情感驱动的教学情境、推进社会拓展探究活动、导入典型史料分析内容和开展历史评鉴活动等措施,可以有效渗透家国情怀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并能够显著激活学生的家国情感,深化他们对家与国的认识,并引发他们对家与国的思考。此外,借助情感教学、多媒体资源、史料分析和評鉴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和国民意识。因此,历史教师应该探索多种课堂教学模式的规划设计,促进家国情怀与历史教学的多元融合,保障提高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培养实效,助力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李冬梅.论家国情怀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巧妙渗透[J].试题与研究,2023(12):81-83.

[2]孙永红.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有效渗透[J].试题与研究,2023(10):4-6.

[3]宿雅宾.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的有效路径[J].家长,2023(7):75-76.

[4]逯彩霞.家国情怀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家长,2022(33):120-122.

[5]何元珍.探索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渗透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2(22):77-78.

[6]许晓宏.刍议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J].新课程,2022(11):1.

[7]钟勇强,张芬芳.浅谈家国情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以抗日战争史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34):61-63.

[8]张卫民.家国情怀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亚太教育,2021(23):56-57.

[9]李晓飞.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方法[J].试题与研究,2021(25):161-162.

[10]杨艳.探索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渗透策略[J].考试周刊,2021(69):151-153.

[11]张伟欣.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渗透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11):153-154.

[12]任静娴.有情怀有力量:家国情怀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界,2021(5):74-75.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初中教育历史教学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课的应用研究
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