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祛湿化瘀方联合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的临床观察

2024-04-16 09:05张建香单文艳要海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6期
关键词:腰骶下腹化瘀

张建香,单文艳,要海红

(1.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中医院,山西晋中 030800;2.山西省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晋中 030800)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子宫、输卵管、卵巢、盆腔腹膜等部位发生慢性炎症感染的一类疾病,多发生于25~40岁的女性,患者出现下腹坠痛、月经紊乱等症状,可伴发不孕、异位妊娠等,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1]。临床上对于本病多采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但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复发率较高,且长期应用抗生素有发生细菌耐药性的风险[2]。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得到肯定,和抗生素联合应用可取长补短,协同增效,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探讨清热祛湿化瘀方联合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对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患者炎症指标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7月晋中市太谷区中医院妇科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年龄23~48岁,平均(35.78±7.25)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3年,平均(1.64±0.58)年。观察组年龄22~47岁,平均(35.26±7.48)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年,平均(1.70±0.4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相关伦理原则[3]。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妇产科学》中相关标准制定:有典型盆腔疼痛症状,如下腹疼痛、坠胀或腰骶部酸胀疼痛,疼痛程度在劳累、月经前后和性交后加重;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全身低热,易感疲倦,部分患者有精神不振、失眠、心烦等症状;妇科检查提示子宫活动受限或粘连,单侧或双侧出现片状增厚,有压痛;子宫单侧或双侧可触及条索状增粗输卵管,有压痛;盆腔单侧或双侧可触及囊状肿块;宫骶韧带增粗变硬且有触痛;B超检查证实存在盆腔积液,且输卵管增粗或出现盆腔炎性肿块[1]。根据以上临床症状、体征结合病史即可确诊。②中医辨证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湿热瘀滞证的辨证标准制定:主症为下腹刺痛或胀痛,发热恶寒,带下增多,颜色发黄,质稠;次症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经色暗红,劳累、性生活或经期腹痛加重,胸胁、乳房胀痛,小便短赤,大便溏而不爽或秘结,舌质红或暗红,或见瘀点或瘀斑,苔黄腻,脉弦滑[4]。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20~50岁的非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患者;近期无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或激素类药物用药史者;治疗依从性良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有腹部手术、盆腔手术、子宫手术史者;因阑尾炎、盆腔出血、卵巢囊肿破裂、肠胃炎、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疾病引起盆腔炎类似症状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异常、盆腔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疾病者;对中药治疗有明确过敏史者;入组前曾采取相关治疗措施者;先天生殖功能异常者;有不明原因阴道出血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左氧氟沙星片联合甲硝唑片治疗。左氧氟沙星片(长春海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307,0.5 g/片)每日1 次,每次0.5 g;甲硝唑片[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947,0.2 g/片]每日3次,每次0.4 g,嘱患者餐后服用,用药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清热祛湿化瘀方治疗。清热祛湿化瘀方组方如下:金银花15 g,山药15 g,泽泻15 g,茯苓15 g,薏苡仁15 g,黄柏12 g,连翘12 g,赤芍12 g,枳壳12 g,川芎15 g,莪术9 g,大血藤15 g,甘草片6 g。以上述药物组成为基础方,患者3~5 d 复诊1 次,随证调整药物剂量,每剂水煎20 min,取汁300 m L,早晚温服,用药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经期停服,经后继续服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中医证候积分。主症:下腹疼痛分为无下腹疼痛,下腹轻微胀痛、时作时止,下腹明显胀痛、频繁发作,下腹胀痛、持续存在4 个等级,分别计0、2、4、6分;腰骶胀痛分为无腰骶疼痛,腰骶轻微不适但不影响学习和工作,腰骶明显疼痛且影响学习和工作,腰骶疼痛难忍且严重影响学习和工作、需卧床休息4个等级,分别计0、2、4、6 分;带下量多分为带下正常,带下量增加量不超过治疗前的1/2,带下量增加量为治疗前的1/2~1 倍,带下量增加量超过治疗前的1倍、需用垫纸4个等级,分别计0、2、4、6分;带下色黄分为带下正常、带下色黄白相间、带下色黄、带下色黄绿4个等级,分别计0、2、4、6分[4]。次症:胸胁、乳房胀痛分为无胀痛,经前出现轻微胀痛,经前、经期出现胀痛不适,持续出现、胀痛明显4个等级,分别计0、1、2、3分;经色暗红夹血块分为无血块、经色暗红夹少量血块、经色暗红夹中量血块、经色暗红夹大量血块4个等级,分别计0、1、2、3分;劳累、性交、经期腹痛加重分为无、偶有加重、常有加重、每次加重4个等级,分别计0、1、2、3分[4]。各项症状积分相加即为中医证候总积分,总积分越低表明疗效越好。②炎症指标水平。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晨起空腹肘静脉血并分离血清,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NE)。

3.2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治疗后患者下腹疼痛、腰骶酸痛等中医症状和体征消失,妇科检查恢复正常,中医证候积分降低>95%,停药后1 个月未复发。显效:治疗后患者下腹疼痛、腰骶酸痛等中医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妇科检查有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70%且≤95%。有效:治疗后患者下腹疼痛、腰骶酸痛等中医症状和体征减轻,妇科检查有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30%且≤70%。无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中医症状和体征无改善,妇科检查无改善或症状加重,中医证候积分降低≤30%[4]。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x±s)

(3)炎症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RP、IL-6、WBC 和NE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IL-6、WBC和NE 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水平比较(x±s)

4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慢性盆腔炎发病主要与感染有关[5]。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一方面引起机体感染,另一方面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建立对病原体的抗感染免疫机制,但当抗感染免疫无法阻止病原体入侵后,则可引起免疫异常,诱发病理性变化。目前临床上治疗本病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左氧氟沙星是一类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甲硝唑对厌氧菌的抗菌作用较强,为了发挥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的治疗方案是目前推荐的治疗方案[6]。

中医中无慢性盆腔炎的病名,但对于本病相关症状和体征有类似的描述。《素问·骨空论》中提到“女子带下癥瘕。冲脉为病,逆气里急”,《黄帝内经素问》提到“厥气容于阴股,寒气上及上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描述本病下腹疼痛的主要病理特征。中医认为,在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湿、热、瘀是关键的病因病机。湿性趋下,而女子盆腔位于下焦,内湿和外湿的共同作用使水湿停于下焦,凝结成痰湿,湿郁日久而化热,阻滞气机,搏结化瘀,阻滞胞宫,影响冲任带脉,导致本病发生。基于湿、热、瘀的病因病机,清热利湿化瘀为本病的治法治则。西医认为,慢性盆腔炎患者由于生殖器、盆腔腹膜及周围结缔组织炎性反应的存在具有组织粘连现象,这也与中医痰湿、血瘀的病机认识具有类似的观点。

清热祛湿化瘀方为本院自拟方,具有清热祛湿、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效。方中黄柏、金银花、连翘为君药,其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金银花性味甘寒,气芳香,其中甘寒可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且可祛邪,有宣散风热、清利解毒的功效;连翘可去上焦诸热,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功效。臣药为茯苓、薏苡仁、泽泻,其中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为治痰主药;薏苡仁善利水而不损真阴之气,可健脾止泻,利水渗湿;泽泻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益气的功效,三药联用,在君药清热解毒的基础上祛湿利水。佐赤芍活血化瘀,枳壳理气宽中,川芎活血行气,莪术消积止痛、破血行气,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共奏清热解毒、利水渗湿、活血化瘀、止痛理气之功。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柏中的生物碱活性成分具有抗炎作用[7];连翘中的连翘苷、连翘酯苷等成分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或结核杆菌具有抑菌作用[8];金银花中的化学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多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9]。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清热祛湿化瘀方联合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患者疗效较好。治疗后,观察组下腹疼痛、腰骶胀痛、带下量多、带下色黄、胸胁乳房胀痛、经色暗红夹血块,以及劳累、性交、经期腹痛加重等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清热祛湿化瘀方联合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对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患者中医症状的改善效果较好。

CRP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当机体发生创伤、炎症感染或肿瘤等疾病时,其水平急速上升,IL-6 是临床常见的评价机体炎性反应的促炎因子指标,而WBC和NE水平偏高则反映机体处于炎症感染状态,大量WBC 和NE 被分泌并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10-11]。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CRP、IL-6、WBC和NE 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清热祛湿化瘀方联合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有助于降低机体各项炎症指标,减轻感染程度。潘丽华等[12]采用清热祛湿化瘀汤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结果显示联合组中医证候、血清炎症因子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本研究基于慢性盆腔炎的感染发病机制,选用金银花、黄柏、连翘等清热解毒的中药进行配伍,并根据药物的抗炎药理作用对患者的炎性指标进行观察,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特点。本次研究样本较少,同时受限于研究时长,缺乏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长期随访,今后研究应扩大研究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

综上所述,清热祛湿化瘀方联合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患者疗效较好,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指标水平。

猜你喜欢
腰骶下腹化瘀
Huoxue Jiedu Huayu recipe (活血解毒化瘀方) alleviates contralateral renal fibrosis in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rats by inhibi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crophages to myofibroblast
脊髓腰骶膨大扩散张量成像参数评估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损伤程度和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研究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腹直肌子宫悬吊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研究
腰骶移行椎患者腰骶交界区冠状面倾斜畸形发病特点的临床研究
擦胸揉腹增强免疫力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睡懒觉会让智力下降吗
多层螺旋CT在急性右下腹疼痛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直肠癌患者的永久性和临时性肠造口部位选择与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