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脾散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便秘食积型60例临床观察

2024-04-16 07:45郑祝华陈凤翠孙雪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5期
关键词:食积主症鸣音

徐 媛 李 筱 郑祝华 陈凤翠 孙雪飞

乳山市中医院儿科,山东 威海 264500

小儿便秘是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的病症,一般以粪便排泄困难,排便量降低,排便频率下降等为主要特征,目前也是小儿中高发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1-2]。便秘虽然不会对儿童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但是若长期不进行干预也会对生活质量造成干扰,比如对患儿的饮食,睡眠等形成干扰,在情况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发生痔疮,肛裂,便血等问题[3-4]。西医对于儿童便秘的处理方法十分有限,大多使用药物实施对症处理,虽然取得的效果十分明确,但是西药干预所造成的不良反应等也一直待解决[5]。利用中医的方法对便秘儿童实施调理,成为目前值得探讨的一个方向。中医强调从整体的角度对人体实施调理并进行辨证施治,并且具有操作便利,价格低廉等明显的优势。乳山市中医院将运脾散联合小儿推拿的方法应用到小儿便秘的治疗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过程以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乳山市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诊的便秘食积型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过乳山市中医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全部入组患儿的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依据随机数字表格的方法分为对照组(n=60),观察组(n=60)。对照组的年龄分布在3~7岁,体质指数分布在12~ 22 kg/m2,病程分布在3~7个月。观察组的年龄分布在2~7岁,体质指数分布在9~ 22 kg/m2,病程分布在3~7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表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罗马IV:功能性胃肠病肠-脑互动异常》[6]中功能性便秘的诊断:①每周排便次数低于3次;②可以自行排便,但每周出现1次大便;③粪便潴留史阳性;④出现排便困难或者排便疼痛;⑤直肠内有大量粪便团块;⑥粪便排出后堵塞冲水马桶。符合以上任意2项且持续1个月,可诊断为便秘。

中医诊断参考《中医儿科学》[7]的便秘食积型,主症为①儿童排便时间延长;②大便干结;③排便困难;④腹部胀满。次症为①不思乳食;②口干;③口臭;④手心脚心发热;⑤恶心、呕吐;⑥小便量少,色黄。舌象:舌红,舌苔黄厚。脉象:脉沉而有力。主症中具有至少2项或者次症中至少具有3项,结合舌象和脉象可诊断。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西医以及中医诊断标准;②患儿年龄大于1周岁且低于14周岁,不限性别;③本次治疗前3 d未使用治疗便秘的药物;④患儿可以配合医院所提供的干预方案,家长的干预依从性良好;⑤患儿具有研究中所使用方法的良好适应症。

排除标准:①患儿具有直肠或者肛门的解剖结构异常;②属于其他疾病继发性的便秘;④合并有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其他系统疾病,可能对本研究结果造成干扰;⑤目前正在服用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干扰的药物。

1.4 方法 患儿入组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保证每日的科学饮食,提升水摄入量以及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保证每日的活动量。保持良好的起居习惯,连同家长配合进行心理干预等。

对照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联合使用推拿方法:依据《小儿推拿学》[8]中所记录的方法,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六腑,脾经,内八卦,板门,脾俞,胃俞,足三里等位置。让患儿选择采取俯卧,坐位,平卧体位等,用滑石粉作为推拿的介质,推拿脾经2 min,运内八卦2 min,退六腑1 min。对板门,胃俞,脾俞分别按揉0.5 min。对足三里按揉15 s。按摩腹部5 min。捏脊30次。隔天进行一次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联合使用中药运脾散:药物组成如下,炒麦芽、炒谷芽、神曲、莱菔子各15 g,陈皮、木香、茯苓各10 g,五谷虫9 g,青皮6 g,三棱、莪术、胡黄连各3 g;若合并具有嗳气纳差,则加入焦山楂6 g;若合并具有小便色黄,加入淡竹叶3 g,滑石3 g;若合并具有口臭口干,则加入麦冬3 g、知母3 g。将全部药物混匀后放入沸水煎煮0.5 h。患儿每日均早晚各在饭后服用一次。年龄低于3岁的患儿,每次服用60 mL;年龄在3岁到6岁的患儿,每次服用100 mL。年龄超过6岁的患儿,每次服用130 mL。两组的治疗时间长度均持续1个月。

1.5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主症积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中的相关中医主症积分,评分在0~20分之间,以分数低表示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轻微。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肠鸣音频率。③对比两组治疗后1个月内的复发情况。④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⑤对比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

1.6 疗效判定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0]中的相关标准进行疗效测评。痊愈为患儿的症状以及体征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为患儿的症状以及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90%且>70%;有效为患儿的症状以及体征出现好转,疗效指数≤70%且>50%。不满足以上的则为无效。疗效指数=[(治疗前中医主症积分-治疗后中医主症积分)/治疗前中医主症积分]×100%。治疗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主症积分、肠鸣音频率对比结果 两组在术前的中医主症积分、肠鸣音频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主症积分均降低,肠鸣音频率均增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主症积分低于对照组,肠鸣音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主症积分、肠鸣音频率比较表

2.2 两组治疗后1个月内的复发情况对比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1个月内的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10%)(P<0.05)。

2.3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 (86.67%)(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表 [例(%)]

2.4 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表 [例(%)]

3 讨论

小儿发生便秘的原因构成较为复杂,一般可以分为饮食,消化道环境,遗传,内分泌等多个维度,西医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主要可以分为药物干预以及非药物干预[11-12]。其中药物干预主要包括给予化学类倒泻剂促进排便,调节肠道内的酸碱度以及菌群构成等,虽然效果是肯定的,但是此类方法若长期使用可能造成药物依赖,且不良反应也十分明显,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的干扰[13]。而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有心理干预,培养健康的饮食以及作息习惯等,该种方法的见效速度慢,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多只用作药物治疗的辅助,且患儿的复发概率较高[14]。采用中医的理论和方法对儿童便秘进行干预成为当下值得分析的一个方向,这也是我国民众认可中医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良好等优点基础上所做出的选择。

中医理论中认为儿童人群发生的便秘主要病机在于乳食积滞,气机瘀滞而导致邪热伤津,气血不足等,其中乳食积滞属最为核心的原因。小儿脾胃发育不足,乳食亦不知自足,如果家长的喂食不当,则为乳食所伤。其中胃主受纳,胃气主降,脾主运化,脾气主升。乳食不节则脾胃均受损,导致脾胃运化受纳失常,升降失职等,宿食停滞而不化,体内气机阻滞,便秘而生。本研究中对于两组分别采用了推拿法和推拿联合汤药的方法。其中小儿推拿为目前较为推崇的干预方法之一,其操作简单,属于无创伤性操作,儿童的接受程度很高且价格相对低廉。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小儿推拿方法主要为推人体脾经,运脾行气,促进小儿脏腑排泄的功效。其中运内八卦可以理气宽胸,消食行滞;退六腑能够清理胃肠积热;板门属人体脾胃之门,刺激板门可以开胃运脾;足三里、脾俞以及胃俞能够起到补益气血,和胃健脾的功效。人体腹部为阴阳气血发源之地,对其按摩可以活血行气,导滞推陈;捏脊能够调节脏腑阴阳之气,健脾和胃;各穴位刺激联合应用,清补兼施,通腑气,利气机,起到化积消食,健脾助运的功效。

观察组所使用的运脾散为汤药调理脾胃的方法。药方中的炒麦芽、炒谷芽、莱菔子以及神曲能够开胃消食,此4种药物共为君药。木香、陈皮、青皮、茯苓4药共为臣药,其中木香可以醒脾,其余3药能够行气运脾。莪术以及三棱为佐药,起到活血行气的功效。胡黄连可以清人体虚热,五谷虫可行滞,化食,消积,两药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发挥开胃健脾,导滞消食的功效。

从研究结果可见,两组经过为期1个月的治疗后,其效果均较为显著,无论是临床表现,症状的积分以及肠鸣音频率等方面的数据,均发生较为明显的改善,说明了两种干预策略均较为成功。其中观察组在各个方面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在两种中医策略联合干预的情况下,效果出现了明显的叠加效应。推拿以及中药内服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患儿实施干预,达到了内治外服的联合作用,两者可以相互促进。观察组在治疗后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也说明了联合治疗的方法可能产生更为持久的作用效果。而两组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也十分接近,说明两种策略的安全性均是可以接受的。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观察组所使用口服汤药的方法操作更加麻烦,患儿需坚持每日用药且药物的口感也不是很好,这就要求家长投入更多的耐心以及精力,因此该种汤药口服方法的性价比是否可以在今后通过部分措施进行改进,也需要继续的研究。

本研究中纳入的样本量较小,希望今后可以增大样本量,利用设计更为严密的,纳入更多指标的多中心的大样本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运脾散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便秘食积型,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症状,提升肠鸣音频率,降低复发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食积主症鸣音
郭淑云“抓主症”诊疗特色简析*
肚子总是“咕噜噜”叫是怎么回事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食积的危害性及防治的必要性
小儿夜间湿咳多食积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小儿推拿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四十四)——小儿食积莫担心
食积病证治汇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