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思政元素 提升育人实效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例谈

2024-04-19 08:07安徽桐城市实验小学231400金仲梅
小学教学参考 2024年7期
关键词:外国人中华读书

安徽桐城市实验小学(231400) 金仲梅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大部分都来自家庭和学校,其中,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引领尤为重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挖掘教材蕴含的思政元素,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语文要素之一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如何避免空洞说教,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有机融合,润物无声地渗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下面,笔者以本单元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立足教材,实现双线融合

教材是育人的载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字、词、句、段的学习和运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写了三件事:新学年的修身课上,少年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十二岁那年,周恩来在奉天上学,伯父告诫他不要到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去,并感叹“中华不振”,周恩来不是很明白;一个星期天,周恩来来到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亲眼看到一个中国妇女的亲人被汽车轧死却无处说理的场面,这使得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在本课学习中,学生要把握这三件事的内容,理清这三件事的脉络,理解周恩来立下志向的原因,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并思考读书的意义。教学时,教师不能脱离语言文字和学生实际,喊口号似的向学生硬性灌输思政理念,而是要采用多种方法,润物无声地渗透思政教育。

(一)梳理文中事件,知晓立志缘由

要把握一件事的主要内容,就要抓住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主要人物的言行等要素进行梳理。教师要求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批注,完成以下表格。

事件事件一事件二事件三时间地点人物言行

在学生完成表格后,教师向学生提问:“这三件事,哪件事是原因?哪件事是结果?”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很快就发现这三件事的因果关系,知道周恩来是因为目睹了当时“中华不振”的现状,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所以才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同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把握一件事的主要内容。本单元要求把三件事串联起来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在此基础上的提升。在表格的梳理和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运用因果关系来概括归纳这三件事。这样,不仅让学生习得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将人文主题的教育渗透在语文要素的教学之中,实现了双线融合。

(二)抓住关键语句,感受“中华不振”

“中华不振”是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只有围绕这个词去了解当时中国的现状,学生才能与文本、人物产生情感的碰撞,思维品质也才能得到发展。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中华不振’?”学生勾画后相互交流。

1.原文:“伯父告诉他,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感想:中国的地盘,中国人却不能随便去,也没有地方说理,这就是“中华不振”。

2.原文:“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感想:中国的街道上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这就是“中华不振”。

3.原文:“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反而训斥她。”

在麻城市石桥垸村,共同缔造活动实施了村庄环境提升、垃圾分类评比等工程,清理了杂乱的建筑,生活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更加规范,村里的水塘也通过专业的环保企业进行了治理,村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感想:警察本应该维护公平正义,中国巡警却不敢得罪外国人,只会训斥自己弱小的同胞,丧失了正义和责任,这就是“中华不振”;外国人不把中国人的生命当回事,中国人的生命被无视、被践踏,这就是“中华不振”。

4.原文:“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感想:围观的众人面对这个悲惨的事件,敢怒不敢言,这就是“中华不振”。

教师引导学生在交流后进一步思考:“少年周恩来看到这一幕,他是什么样的心情?他会想些什么?”这一问题唤醒了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激起了他们对当时现状的思考。学生特别关注“一团烈火”这个词,从“一团烈火”中感受到了周恩来对“中华不振”的悲愤,以及要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的决心,更深刻地理解了周恩来为什么会有这样伟大的志向。

(三)找准朗读着力点,走进人物内心

朗读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能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形成语感、传递情感。教师要找准朗读教学的着力点,以读代讲,组织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谁又敢怎么样呢……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教师引导学生走进这个不幸的女人的内心,猜测被轧死的可能是这个女人的谁:是她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是她挑起家庭重担的丈夫,还是她活泼可爱的孩子……从而深刻体会她失去亲人的悲痛。面对这悲惨的一幕,中国巡警反而训斥她,此时这个女人是什么样的心情?围观的中国人看到这个不幸的女人,看到这些可恶的巡警,看到这一幕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女人悲痛的心情,更能感受到周围人愤怒、绝望等情绪。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感受文字所蕴含的情感,体会女人的悲痛欲绝、巡警的面目可憎、围观众人的敢怒不敢言的情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促使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一步步深化,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

二、利用资料,丰盈情感内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于文中发生的故事距今已有百年之久,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认知障碍。教师适当补充资料可以让学生跨越时空,走进那个时代,拉近与文本、作者的距离,产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在思维碰撞中引发情感的共鸣。

(一)课前查阅资料,奠定情感基调

在时代背景方面,学生查阅了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侵略战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旅顺大屠杀、海兰泡惨案、火烧圆明园等悲惨事件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让学生深刻了解到一百多年前中国贫穷落后、备受欺凌的社会状况,体会到当时中国同胞的悲惨和屈辱,以及中华是如何“不振”的,为他们的课文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

(二)课中补充资料,加深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离不开信息化手段。教师利用多媒体补充相关资料,能丰富教学资源,增加课堂活力,更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学生交流周恩来的相关资料后,教师展示周恩来从童年到老年的一组珍贵照片,讲述他少年立志读书,青年参加革命,为中国、为人民奉献一生,被誉为“人民的好总理”。照片和教师的语言使人物变得立体化、具象化,吸引了学生的目光。

在品读“中华不振”的环节中,学生产生了很多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土地被外国人占据?”“为什么中国巡警和围观的中国人都怕外国人?”“为什么中国人不把土地夺回来,不把外国人赶出去?”于是,教师相机播放中国百年屈辱史的视频,一分多钟的短片讲述了从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近代中国所遭受到的侵略战争以及战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等史实。这些史实让学生心里充满了对侵略者的憎恨,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无奈和悲愤,进而得出问题的答案:中华不振,列强入侵,中国战败,是因为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经济、军事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

(三)课后拓展资料,激起情感共振

本课的课后练习第2 题要求:“结合下面周恩来写的诗(《大江歌罢掉头东》),理解他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要理解这首诗,就要了解它的创作背景。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拓展相关资料:这是1917年,十九岁的周恩来赴日本留学前写下的诗歌。再引导学生思考“周恩来去日本求学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这样,学生就能明白周恩来东渡日本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为了探索拯救中国的道路,这与他的志向是息息相关的。

课后小练笔提问:“如果今天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在生活安逸的今天,四年级学生可能还未认真思考过自己的理想,只是单纯地按照家长和教师的安排好好学习。因此,语文教师要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其中,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思考爱国、理想和读书的关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为祖国发展鞠躬尽瘁的桐城人的事迹。

资料一:汪文斌,安徽桐城人,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外交部发言人。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外交战场上唇枪舌剑,坚定不移地捍卫祖国的尊严和利益。

资料二:毛万标,从文都桐城走出来的航天人。他默默耕耘,为祖国的航空事业无私奉献。家乡桐城中学的校训“勉成国器”是他一生奉行的准则。

资料三:吴曼青,安徽桐城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一名雷达技术和网络信息体系专家,他将自己的归宿定位在国家需要上。

教师适时提问:“这样心系祖国和人民,将个人的理想追求和祖国的繁荣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还有很多。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的祖国才有了今天的强大和繁荣。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你们有什么样的理想和追求,又是为了什么而读书呢?”由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不同,学生的读书志向也有所不同:有的想当教师,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人才;有的想当警察,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有的想当科学家,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基于此,教师出示《少年中国说》的片段,让学生在诵读中再次感受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密不可分,让学生心中充盈着浓浓的爱国情。

三、课外延伸,促进品格发展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教育要渗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人物的爱国情怀,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新时代少年儿童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但正确价值观的塑造不能一蹴而就,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仅仅停留在学生的思想认识层面,学生在课后很难真正付诸实践,这就要求教师的思政价值引导必须有持续性和持久性。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要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因此,教师要把学习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发展学生的必备品格。

(一)课外阅读

单纯的课文教学略显单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课外阅读,以进一步深化课文的教学,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使思政教育扎根在学生心底。在本课教学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理想照耀中国》一书,并开展阅读笔记大比拼活动。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活动,并将自己对人物的敬佩、对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的思考都书写下来,呈现出的作品丰富多样,如“作品人物点评”“精彩故事分享”“我来推荐这本书”等,这一活动真正实现了思政教育的渗透,促进了学生品格的发展。

(二)读书分享

阅读后,教师可以在班级举办“《理想照耀中国》读书分享会”。在阅读书籍、搜集资料、形成表达的过程中,学生既提高了语文能力,又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正确价值观。在分享会上,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分享,树立了自信心,提高了表达能力,在受到精神洗礼的同时,也获得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进一步发展。

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教师要立足教材、以生为本,强化育人导向,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以实现学生语言文字学习和思想品德成长的同频共振。

猜你喜欢
外国人中华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外国人如何阅读王维
街上遇见外国人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我们一起读书吧
怎么跟外国人推荐《琅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