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与服务的分析

2024-04-21 16:32刘艳菊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1期
关键词:社会教育博物馆

刘艳菊

【摘 要】博物馆作为承载着诸多文化展物的公益化公共场所,本身在自身文化保存和文化展示的基本职能上,也肩负着对社会大众传播文化思想、开展教育引导的作用,这也就需要当下的博物馆工作注重强化自身的社会教育宣传服务职能,促进社会大众可以基于博物馆的参观和活动参与,提升自身文化思想水平和素养内涵。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服务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1—247—03

博物馆有着诸多功能,其自身作为具备公益性属性的文化机构以及教育机构,所体现出来的教育形式自然丰富多元,可借助精美的文物展陈活动以及历史文献资源等,彰显出国内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以及各民族发展历程,以上都是促进社会教育价值良好体现的关键点所在,使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和掌握一系列文化知识,让博物馆社会德育教育工作得到质的提升[1]。

一、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与服务基本概念

在我国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博物馆的定义发生着相应的转变。国务院在2015年所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中明确指出博物馆是欣赏、研究、教育为目的的公共场所,博物馆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发展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博物馆是登记管理机关依法进行登记的非营利性组织。此次会议首次提出了博物馆具有教育职责,教育职责更是放在了博物馆的首位。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于精神需求越来越迫切。博物馆是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新媒体的背景下,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博物馆结合多媒体技术做好社会教育模式的改革,整合各项资源,保障博物馆教育的质量。从社会角度上来看,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需要专业人员结合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开展各项教育活动,教育活动要面向全社会,有效地做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补充工作”。

二、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与服务的开展价值

(一)拓展大众文化视野

博物馆不仅是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青少年获取大量课外文化知识的最佳场地之一。博物馆是学校教育以外的“第二课堂”,学校教育过程中,往往对理论知识的传授颇为重视,家庭教育则同时注重于引导孩子成长,而社会教育则注重提升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社会决策、文化传播等责任感。所以说,博物馆社会教育要使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文物展示,让人们在参观体验中掌握更多知识,尤其是要助力青少年受众的视野得以开阔。譬如说博物馆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展示出来,如此便可让更多受众感受到人类文化发展历程,如此便可深度强化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功能及效果[2]。

(二)坚定社会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是体现我国作为文明古国文化底蕴的重要保证。而如今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征程的路上,优秀传统文化仍旧是我们重要的精神价值标杆,博物馆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的主要承载者。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社教活动中,加强公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1]。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博物馆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文化传承功能,激发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豪感、民族自豪感是刻不容缓的。

(三)发挥有效协调作用

在博物馆的发展体系中,社会教育宣传与服务工作始终位于首位,通过做好以上工作便可全面了解大众需求,进而由工作人员向各部门反馈信息,这将会有益于后续工作方案的调整,然后工作人员再去执行方案,进而惠及于民。负责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和服务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恪尽职守,认真对待岗位工作,还需要和博物馆其他部门进行通力协作,对多样化的信息进行反馈,如此才能促进博物馆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下去。

三、博物馆社会教育宣传与服务的对策要点

(一)注重创意发挥,提升宣传服务效果

一些现代主题博物馆强调在博物馆大型活动展览的场景空间中所呈现出的三维、四维和立体场景空间的艺术还原,注重给观众营造沉浸式的博物馆氛围情境的互动艺术体验,增加给现场观众开放的拍照打卡留念场地,开发品类也更为多元化丰富化的主题文创及活动展示周边,让展览现场的观众都可以现场购买博物馆门票如“旅行护照”门票、收集展览场景卡点上的盖章或签集处戳签等,在目前我国当前的博物馆市场已然开始成为下一个网络时代文化潮流的象征。博物馆社会宣传机构应确保能准确充分利用好当前海内外各类大型博物馆大型指向性事件,同时还应该确保积极适应迎合和当代的社会教育和发展活动新规律,例如抓住大型博物馆社会宣传中的历史机遇把握和制造出社会话题点事件,或者找准时间点和空间节点,打造博物馆的“网红”公众身份,或者可以抓住如今虚拟人物的风向,为博物馆打造一个“网红”代表形象。社会民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身都是应该有这么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短期示范效应作用也许就会相对并不明显,所以博物馆自身还更应承担起着社会公益性教育宣传服务及公益性信息收集传播利用等基本职能,提升整个社会公众自身的道德公共理念和道德文化素养理念,需要博物馆慢慢去用心来耕耘;同时不断尝试通过博物馆开展一系列内容精彩、形式新颖多样、思想创意独特的信息征集发布活动,带动扩大其社会关注度。而博物馆自然也就是要自己积极策划打造的这种多元化的收藏展示活动,不仅自身需要既充分善于深入挖掘博物馆文化自身优势和博物馆藏品特色,还要善于积极地运用博物館这种多元的收藏活动思维,保证其开展出来的博物馆藏品活动能真正做到具有社会前瞻性[3]。

(二)提升人员素养,优化社会教育效果

讲解是一项极具生命力的工作,讲解工作人员是博物馆的一线工作者,其专业素养与博物馆的文化传承质量、参观者的满意度直接挂钩,在实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因此提升博物馆讲解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刻不容缓的。讲解员不仅需要为参观者提供专业性地讲解,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与亲和力,以便及时了解参观者的观赏需求。因此各大博物馆应当加强工作人员的人才建设,与时俱进,推动博物馆社教活动的顺利展开。一方面,博物馆可以定期组织并开展讲解人员的集中培训会,促进讲解人员之间的思维碰撞,讲解人员在互相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培育出博物馆所需要的拥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优秀讲解人员;另一方面,讲解人员在进行工作时,要以参观者的角度、感受出发,不能只顾自己的观念输出,充分发挥好纽带作用,提升参观者的体验感与满足感,吸引更多参观者的驻足观赏;其次,博物馆没有固定的参观群体,各个年龄、学历、职业的人群都有。因此,讲解人员的讲解方式要与参观人员相匹配,做到因人施讲。针对成年参观者需要及时捕捉他们的微表情,得到情绪反馈,详略得当地讲解,而针对青少年则需要注重讲解方式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合理的组织体验更能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而针对一些文学爱好者,则需要将参观者自身对展览文物的了解考虑在内,讲解人员此时扮演的角色则是辅助者,促进双向输出,使自身的知识也得以提升,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讲解技巧[4]。

(三)联合社会多方,构建广泛合作体系

博物馆工作者应该多寻求与多种社会媒介途径进行联合合作,在进一步增强其自身文化社会影响力作用的前提条件下,做好博物馆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教育传承工作。一方面,博物馆应注重强化与所在地区学校的联系,从面向国家专业教育布局战略需要的整体高度去定位深化博物馆与学校进行全面合作办学的工作目标,同时注重克服目前馆校全面合作教育形式发展的相对单一性,在坚持不断进行各类馆校全面合作示范单位的拓展探索同时,推动学校合作培养模式发展的实践创新,在校外实践服务、教育主题陈列展览建设等各个博物馆与学校区域层面的合作领域深度开展专业化馆校合作。近年来,教育部中国行动计划从宏观战略层面入手大力实施推动馆校间合作,先后继发布落实了七十多项能够有效推进馆校教育合作交流的重要政策意见和系列教育改革专项意见,为博物馆进行社会教育宣传与服务工作定下来了良好的基础。在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这一背景下,馆校共建合作机制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未来国内大型博物馆积极开展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时的一种重要实践内容途径之一。另一方面,博物馆同时也应该大力拓展自己与博物馆其他领域行业伙伴的深度合作机会,在更为多元有效的合作沟通渠道机制中积极构建出博物馆机构与各合作教育单位的互利双赢局面。

(四)优化管理机制,完善宣教服务机制

在博物馆进行社会教育宣传与服务工作中,公众不仅仅是博物馆服务对象,为博物馆带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是博物馆持续发展的最坚定的力量,在现实大博物馆服务模式中,应该提高社会服务的深度,为参观者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同时还要优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服务管理模式,为社会教育的宣传与服务工作奠定基础。首先,博物馆在开展社会教育宣传与服务工作中,对参观者的服务工作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模式。在开展讲解工作时,讲解员应注意创新讲解方式,针对不同参观者的观赏需求,适当转变讲解方式,并定期开展免费的讲解服务。同时,博物馆还可以在大厅内设置多语种的咨询服务方式,建立导游图或者是导游手册,结合现代技术方式使用自动语音功能为游客提供讲解等。在服务工作中,博物馆内还应该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需要,配备轮椅或者是婴儿车,为特殊人群提供便利的参观服务。博物馆还可以直接开展专家讲座等,鼓励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志愿者团队中,为更多的人提供社会公益服务。博物馆还应该坚持对外开放的服务模式,将公众放在第一一位,可以组织学校的学生前来参观博物馆,或者是将博物馆中的信息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传递到外界,在对农村地区文化知识宣传活动中,也应该提供文物宣传服务和咨询方式。除此之外,博物馆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或者是建立联谊活动等,并且结合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模式,培养更多的志愿者讲解员,为学校提供科研场所,使博物馆成为学校的实践场地之一,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发挥博物馆的优势,同时也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其次,博物馆在自身服务理念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强自身的管理体制,构建完善的服务管理模式,通过科学有效的竞争机制或者是绩效考核机制等,博物馆员工进行激励机制,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这种激励机制的建立下,能够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以饱满的热情面对每一位游客,与此同时,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游客出现问题时,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当第一时间解决问题,通过博物馆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为社会的教育宣传与服务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五)构建数字模式,提升宣教时代效应

随着如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因此,博物馆应将社会教育与科技充分融合,打破以往传统博物馆的局限性,创新数字化博物馆模式,充分发挥出互联网技术与新兴媒体等的价值与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做传统无法实现、无法做好的博物馆互动体验效果,以此来挖掘出博物馆的影响力与文化价值。比如在网络平台建立数字化博物馆,将馆藏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类、归纳、整合,提升博物馆展览的有效性,便于社会公众的学习与了解;又或是借助最新的光影声电技术,让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全方位展示出博物馆的历史风貌,拉近参观者与文物之间的距离,增添展览的趣味与生动。以我国的故宫博物院为例,它是国内最早与微博、抖音等新媒体技术合作做宣传推广的博物馆,截至目前故宫博物院的微博粉丝高达1000万,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也高达10万+,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走进博物馆一探究竟。可见通过这些新兴媒体的有效推广,不仅广泛地吸引了社会公众的关注,还增强了社会公众的互动体验,使得社会公众能够借助新媒体平臺感受故宫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历史底蕴。除此之外,故宫博物院还在网上开设了“故宫淘宝”店,以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作为载体,将故宫的历史文化精髓充分展现,将中国审美与现代科技充分结合,一经上市就成为当下年轻人最为青睐与追捧的产品,掀起了一波“故宫热”[5]。

四、结语

为实现博物馆在新时代新环境下的社会教育宣传和服务功能的发挥,本文建议相关博物馆应当注重在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过构建数字模式、优化管理机制、联合社会多方、提升人员素养、注重创意发挥在内的措施应用,实现高质量社会教育宣传服务工作落实。

参考文献:

[1]何成宁.从十九大报告看党的建设理论新进展[J].兵团党校学报,2019(6).

[2]余莹博.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博物馆社会教育模式探索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9).

[3]赵娟.办好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8).

[4]栗明伟,崔淑萍,熊英飞.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的应然逻辑、实然困境、适然之策[J].黑河学刊,2023(2).

[5]韩贝贝.“高质量发展”理念下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路径的探索与实践[J].东方收藏,2023(2).

猜你喜欢
社会教育博物馆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博物馆里的“虎”
博物馆
论幼儿园社会教育与数学教育的融合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谈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形式的结合与创新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浅谈社会教育中的古筝教育优化
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浅见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