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英语教育戏剧,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2024-04-26 10:20叶淑瑶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4年3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叶淑瑶

【摘   要】英语戏剧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整体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开发戏剧脚本,丰富文化内涵;开展戏剧教学,形成文化认同;延伸戏剧主题,彰显文化自信”。

【关键词】文化自信;英语戏剧;传统文化;拓展课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文化意识确定为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并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为“能够了解不同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发展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树立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英语戏剧教育是一种通过戏剧形式来教授英语的教学方法。它将英语学习与戏剧表演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在戏剧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机会。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整体发展。在英语戏剧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渗透语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本文以英语戏剧课Sharing the pears为例,阐述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开发戏剧脚本,丰富文化内涵

语篇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载体。完整的英语戏剧能够展现人物的语言、动作和表情,而这离不开教师对戏剧脚本的开发。

(一)确定故事内容,实现学科融合

英语学习中渗透的跨学科知识大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在开展戏剧教学前,充分开发脚本资源。本课教学中,笔者提供了三个选项:A fable story(寓言故事)、A myth story(神话故事)、A folk story(民间故事),供学生选择。这些故事与语文学科紧密联系,能够激活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实现学科融合。学生选择了A folk story。经过进一步讨论,师生决定以《孔融让梨》为故事范本,确定了戏剧Sharing the pears,并进行脚本设计。

(二)借助故事插图,营造戏剧冲突

《孔融让梨》的故事内容丰富,文本容量较大。笔者在开发戏剧脚本时依托故事插图,以孔融父亲的情感变化为主线——父亲先因兄弟们抢梨而感到愤怒,再因孔融拒绝大梨而感到疑惑,后因孔融说出让梨的原因而感到欣慰,营造戏剧冲突,将文本划分为三个部分。清晰可行的阅读路径不仅能让后续的戏剧表演更具逻辑性,还能让学生在戏剧冲突中领会孔融谦让懂礼的优秀品质。

(三)放大故事细节,增补脚本内容

Sharing the pears取自中国民间故事《孔融让梨》。五年级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对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较为熟悉,但对孔融的年龄(四岁)、梨的个数、周边人的反应等细节较为陌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孔融具备的美好品质,笔者对脚本进行了修改:一是增加旁白部分的人物介绍,交代孔融的年龄;二是增加兄长们的台词,通过周边人的反应制造戏剧冲突。在后续的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注意细节,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积极思考并挖掘故事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正确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

二、开展戏剧教学,形成文化认同

《课程标准》要求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教育戏剧强调让学生在戏剧课堂中找到学习乐趣,从而挖掘和释放学生的潜力。教学中,教师可以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主要任务,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朗读表演和迁移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整合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积极参与到戏剧表演中。学生从体验式学习中获取知识,同时增强对正确价值观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一)利用戏剧热身,引发感知注意

文化的学习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涉及几个步骤的演进与融合:通过分析与比较感知文化知识;通过赏析与汲取认同优秀文化;通过认知与内化加深文化理解;通过行为与表征形成文明素养。为了使学生初步感知文化,教师应将本课涉及的文化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唤醒学生的文化经验,充实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

空间行走(Space Walk)即“走—听—做动作”,是典型的教育戏剧学习活动。在做空间行走动作时,全体学生起立。听到教师击鼓后,学生在教室内任意行走。再次听到教师击鼓后,全体学生停止行走,做出人物的动作。在教学Sharing the pears一课时,为了营造故事氛围,笔者结合场地和学情,对传统戏剧教学的空间行走模式进行了调整,以孔融所处的东汉末年为戏剧背景,将这一活动分为四个步骤。笔者说出以下口令:“Walk, walk, walk, happy.” “Jump, jump, jump, angry.” “Run, run, run, make a house.” 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空间行走活动作为戏剧课的开始,带领学生回到了古代的情境中,一方面使学生放松了肢体,产生了学习兴趣,快速进入课堂,另一方面在课堂中融入了与文本相关的情境、人物、动作等,促使学生在表演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后续理解故事人物和感知文化打下了基础。

(二)组织角色扮演,了解人物个性

与其他研读活动不同,戏剧的研读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学生在研读戏剧素材或其他与戏剧有关的材料时,会自发地将注意力集中于既定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研读活动,借助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对人物进行分析、质疑等,并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探寻故事蕴含的寓意,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教師入戏

教师入戏(Teacher in Role)即教师亲自参与到戏剧活动中。此时,教师不再是个旁观者,而是剧中人。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已经基本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但对文本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未能体会孔融所处的情境及孔融的情绪。课堂上,笔者以孔融父亲的情感变化为依据,将文本划分为三个部分。笔者三次扮演孔融父亲,引导学生依托孔融父亲的表情变化梳理故事情节,体会角色情感,为后面的演出打下基础。

2.定格画面和思路追踪

定格画面(Still Image)又叫作静止画面,简称“定格”,是指用身体构建一个“定格”的“雕像”,将抽象的概念和场景变得直观具体,方便学习者对文本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思路追踪(Thought Tracking)则是一种对角色进行提问的方法。第一次分梨时,孔融将大梨让给哥哥们。笔者让一个学生表演孔融,其余學生扮演孔融的哥哥,完成定格画面。同时,笔者对其他学生进行思路追踪:Now you are the big brothers, what do you think?(看到孔融将大梨让给自己,哥哥们会怎么想呢?会说什么呢?会怎么做呢?)本剧共包括三次分梨的情节,笔者设计了三次定格画面和三次思路追踪,询问角色扮演者的感受。学生积极思考,参考其他同学的观点,探究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及做出这些行为的意义,体会孔融身上的谦让美德。

(三)组织演绎作品,提升综合能力

教育戏剧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教师要以生为本,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表演的机会。

1.读者剧场

读者剧场(Readers Theater)是一种丰富学生阅读实践,提升阅读效果的课堂形式。教师要通过戏剧表演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对阅读和戏剧表演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磨炼演技,又能提升理解能力及口语水平,真正成为主角。课前,笔者先将本课内容转化成剧本,再根据学生人数给每一句台词编上序号,最后将需要学生共同演绎的部分标上记号。在学完文本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序号朗读对应的台词,并加上表情动作。生动的演绎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2.环形剧场

在环形剧场(Circular Theater)的表演中,教师需要先根据情节内容和学生人数划分场景。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想表演的场景,并进行角色分配。角色确定后,学生加入自己的话语与动作进行排练。在本课中,笔者将故事分成三个场景,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表演。学生对文本主人公的心路历程进行了细致的探索,对故事的情节和转折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对有难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了突破。为了使表演取得成功,小组成员在排练过程中认真分析人物情感,相互纠正错误,自主设计动作,商量站位,增强了合作意识。演出的成功和排练过程中的谦让合作都得益于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学生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四)实施过程评价,落实培养目标

教学评价应贯穿英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充分认识评价的作用,明确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并基于评价目标选择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本节课,笔者基于戏剧课的表演任务,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如表1)。

评价要贯穿教与学的全过程,随着表演内容的增加,评价标准也应要相应增加。在过去的英语戏剧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度关注对台词的模仿,缺乏对整体情境、人物心理表现和学生创造力的关注。笔者尝试优化评价效果,如:表演时鼓励学生增加创造性台词,并以此为评价标准之一;在最后的环形剧场表演中,加入团队合作的评价标准。学生在学习中接受文化熏陶,又将中国传统谦让美德运用到学习中,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三、延伸戏剧主题,彰显文化自信

小学英语戏剧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围绕主题,挖掘文化内涵,结合生活实际,联系课内外资源,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一)联系生活实际,发扬传统美德

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迁移,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实现深度学习。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关爱家人,践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现了本课的育人价值——触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德育自觉,做到言行一致。

(二)联读主题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笔者结合学生的认知和已有的语言基础,以及他们对主题的兴趣,以主题联读的形式拓宽学生的英语阅读面。本课结束时,笔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向学生推荐了多部关于谦让的英文绘本,为学生提供了开放、多元的素材,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之后,笔者开展了“英语读书交流会”“说出中国故事”等活动,鼓励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戏剧课堂,让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师可设计融语言、思维、文化于一体的教学活动,以戏剧的形式让学生在内化语言的过程中感知、理解、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宽文化视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升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武和平.作为核心素养的文化意识培养及文化教学[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5(12):12-14.

[2]付钰.中小学教育戏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20.

[3]李静纯.中小学英语戏剧教学指南[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20.

(浙江省乐清市城南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