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博物馆教育,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2024-04-27 15:41张倩徐莎
教育家 2024年11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博物馆科学

张倩 徐莎

幼儿园教师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过程与方法、科学精神态度、科学能力,其形成、培养和提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探索、总结与反思。北航幼儿园依托园所拥有丰富科学教育资源的特点,开展了提升教师科学素养的实践探索。

博物馆教育实践现状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的馆藏均为各种航空航天飞行器,距离幼儿生活较远。为更好地开展博物馆教育活动,教师需要对博物馆展品及背后的原理有清晰的认识,对带领幼儿探索博物馆中有趣的现象及问题有积极的态度。

通过幼儿教师科学素养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81%的教师提到参与式培训、沉浸式体验、实地观摩等灵活的培训方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习兴趣;86%的教师提到十分喜欢幼儿园周边丰富的大学资源,这些资源有助于感受科学家精神。同时,大学内的雕塑文化,深深触动了教师。浸润式、体验式的培训方式推动教师的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

宏观摸排培训资源

为更好地推进教师科学素质的培养,幼儿园针对可利用的大学资源、家长资源开展了全面的调查。

大学资源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人力资源包括科学家、各行业的专家等,场所资源包括博物馆、各类实验室等,自然资源包括学校的绿园、晨读园等,文化资源主要指空天报国的精神。

家长资源主要包括大学各学院教师及其他行业的家长。幼儿园对家长的工作类型及从事的具体领域进行了摸排,了解其分布专业、研究领域,并对家长参与课程共建的意愿等信息进行了统一搜集、宏观统筹,为充分利用资源开展培训做好铺垫。

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丰富教师的科学知识。我们每年分批次、定期组织教师参观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并诚邀馆长和讲解员对馆内展品进行系统介绍。我们还与大学离退休处联动,聘请退休教授结合教师的培训需求和兴趣,开展灯塔领航系列培训,涵盖航空航天概论知识、科学家故事等,极大满足了教师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实践需求。此外,我们还组织开展了“空天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实现了教师在空天科普知识与空天精神文化两方面的储備积累,为开展博物馆相关活动做好准备。

充实科学教育素材。我们开展了跟随教授学习大学雕塑知识,实地参观实验室、月宫一号等活动,使教师在耳濡目染中了解资源以及背后的故事。比如,教师与北航老教授报告团的常务副团长郑彦良一起畅游北航大学,探寻北航大学中的12座雕塑景观艺术品。相关科学故事成为教师开展博物馆教育的生动素材。

提升科学教育能力。第一,开展博物馆教育活动,在班级活动中学以致用。教师发现幼儿在飞机机翼的探究活动中,对客机和战斗机的机翼异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基于培训时学到的知识,教师鼓励幼儿观察大自然中鸟的翅膀,拍摄鸟儿起飞时翅膀平展和降落时翅膀紧缩的不同形态,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了客机机翼较大是因为需要平稳、战斗机机翼较小是因为作战需要速度的原理。

第二,成立博物馆“明皓团”,在馆园实践中学以致用。随着博物馆教育的深入开展,我们形成了一支既了解幼儿又懂博物馆教育的“明皓团”。教师利用周末时间设计科学小实验、研发展览相关玩具、用动画片的角色讲解。“明皓团”教师还注重观察幼儿在场馆中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行为,并将观察记录带回幼儿园,分析幼儿在博物馆游戏中还需要哪些支持。

我们转变了传统的科学素养培训以大班制、讲授为主,对教师需求“一刀切”的做法,从教师实际困惑、需要出发,有效提升了教师的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博物馆科学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博物馆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露天博物馆
科学拔牙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