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2024-04-28 16:10
南风窗 2024年9期
关键词:眼界电工公众

我和文中的主人公完全相反,我是来自广西的小镇做题家,毕业时凭借一纸985文凭很容易就落户深圳,但是囿于小时候只知道刷题,眼界窄小,很多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刻往往没有足够的阅历和眼界,生活里也多是战战兢兢亦步亦趋。看到黄妹芳带着儿子上击剑课、学游泳,去户外运动,参与各种有趣的教育项目,实在是很羡慕,即使儿子以后在学业上不见得有十分突出的成就,但是他的人格成长和生活体验可能早就超过了我。

—momo(读微信公众号文章《妈妈决定忍下去》)

追更“城阳电工”好几年了,文章里提到的每一个视频都看过,有的还要反复研究。同为配电专业出身,一开始把这些视频当成典型案例来学习,慢慢就脱离技术层面,逐渐当成了纪录片来看。前些年大家常说“工程师思维”(近年不大有人提了,现在都说“互联网思维”),感觉王工就是典型的工程师思维,很像以前干运检时的老同事们。这也许就是爱看他视频的原因吧,一方面是对他技术的认可与学习,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經历的怀念。

—春和景明(读微信公众号文章《电工“福尔摩斯”,1000万人围观》)

今天才看了一个视频,戴锦华谈到了影视剧里的普通劳动阶层正在消失,可正是这些在户外的劳动者、服务者,让宅家一族的生活成为可能。有人曾说,上一次以劳动阶层为主角的电影还是周星驰的《长江7号》。在我们的国家,这样一个庞大的,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的群体不应该被遗忘,不应该只是一块模糊的时代背景板,他们的喜怒哀乐应该被更多人看到。只有他们活得有尊严,这个社会才会有尊严。

—蝴蝶(读微信公众号文章《10元一顿饭的生活真相》)

在我看来情绪价值是自己给予自己的,我没有老婆,老妈也不在身边,长期单身一个人生活,也没有需要通过另一个男性获取情绪价值。对于我来说,通过看书、听音乐、看剧、玩游戏、吃美食、独自旅行等许多活动都可以获得情绪价值。在我看来,只有情绪不稳定的人才需要别人提供情绪劳动。

—海天(读微信公众号文章《情绪劳动真的存在,为何男性感受不到》)

猜你喜欢
眼界电工公众
《电工电气》征订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特变电工
大开眼界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大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