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件中山装

2024-05-01 09:02何金海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4年3期
关键词:中山装橘园西服

何金海

小时候,每到过年,父母亲都会提前买好几块布,请缝纫师傅来家中做衣裳,记忆里给我们做的都是中山装的款式。

我上初三那年,母亲凭她多年纺棉的积累和同村的姨妈一起,用传统织布的形式做成棉布,再用传统染布法使白色变成深色,过年前就用这块布给我做了套新中山装。厚厚的、粗粗的,冬日里穿着倒是暖和,但当我看到同龄邻居穿着光鲜发亮的洋布中山装时,心里既是羡慕又是嫉妒,可是那时的我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穿着它用功读书,以求日后穿得上正宗的中山装。

终于,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初中专。母亲在给我准备衣裤时,将这套棉布中山装放进了父亲特意为我买的皮箱。入秋后,天气渐凉,我就穿起这套中山装。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农村显得土里土气的棉布,竟然被同学们说成是纯棉的、高级的布料,说他们穿的是化纤布、纤维布,还说我们家是不是很有钱啊!

暗地里,我从每月十九元的菜票中节省五元,积累的钱,去市区买了套光鲜发亮的西服,想象着会很风光地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可是在风光了一段时间后,我却越来越对西服产生了反感。是受常年穿中山装的影响,还是受同学们的“你不适合穿西服”的影响?这种影响分明告诉我,是我结实的身材不适宜穿细腰瘦腿的西服。

在金华农校读初中专的三年,也是我当劳动委员的三年,它对我的锻炼是其他班干部难以体会到的。农校的劳动课不仅有割稻种菜、施肥除虫,也有修剪嫁接、采集标本,还有采摘水果和种子。每次我提前从老师那里领到任务后,根据课的内容和工作量对四十个同学作出安排,对一些体力活,要兼顾男女同学和个子大小的区别,特别是城市出生的没有干过农活的同学,对农事可谓一窍不通,这给了农家出身的我莫大的机会,我总是在同学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他们面前,给他们帮助,从而顺利完成劳动课程。正因为此,每学期我都以高票当选劳动委员,对我来说,那份奖学金才是实实在在的。

其间认识了承包学校橘园的徐姓老板,年龄不大,个子不高,但脑子很灵,难怪年纪轻轻就赚了钱。修剪、施肥、病虫管理、采摘等,一年里有好几次劳动课都在他的橘园里,因而就和他熟络上了。他看我朴素实在没有架子,我也觉得他朴实干脆不像个大老板,言谈中知道,他也是金华农村人,家里困难读不起书,初中毕业就在社会混了。好在农村改革开放了,他靠做小商品生意赚了人生第一桶金,在老家造了几间新房娶了媳妇,去年承包了学校的橘园,平时生意场上跑跑,日子过得算是惬意。

一次,劳动结束后,我把工具拿到徐老板在学校的工作室,里外两间,外间放置一些橘园耕作管理用的工具,里间是两张高低铺,供管理人员休息时用。我看到床边的衣架上挂着一件灰色的中山装,眼睛一亮就穿了起来,还挺合身的,就对他说,这件衣服是谁的?借我穿穿吧!他爽快地答应了。

到期末要放假回家过年了,也没有等到他来要这件衣服,我就一不做二不休,穿回家过年了。

父母以为我买的新衣服,看着那么合身得体,还说买的衣服就是比做的好。我说我哪来钱买这么好的新衣服啊!是学校一个承包橘园的老板的,是借来穿的。那年,学裁缝的姐姐出师了,过年了给我们全家人做了一身新衣,这是姐姐第一次用她辛苦赚来的钱为一家人做新衣,也是我家条件好转的一个标志。

除夕和外出拜年,我没有穿姐姐给我做的新衣,而是天天穿着那件中山装。村里人和亲戚家的人看了,都说我考上了中专就是不一样,有干部的模样了,我听了喜滋滋的。可是姐姐有意见了,我说,姐,来年给我做一件这样的中山装,我天天穿着。姐姐知道,自己刚学好裁缝,还没有达到那个水平。当然,放假结束回学校时,我就带着姐姐给我新做的中山装,迎接新的学期。回校后,我就联系了徐老板,将中山装归还给他。

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新年,我用自己的工资,在县城的百货市场买了件相对便宜的中山装,其时,西服、牛仔服、夹克服充塞市場,中山装已少有人买了。

上世纪80 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装和其他时装逐渐流行起来,中山装逐渐被人们遗忘。

当几亿中国男人穿着相同的衣服走进20 世纪80 年代的时候,改革开放让中国人见识到了世界的新样子。西风东渐,西服、牛仔服等几乎让所有的中国男人一夜之间换了中山装。从牛仔服到紧身装,从西服到休闲服,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二三十年时间里,中国人服装换了一款又一款,却始终没有一款可以让国人像汉服、唐装、中山装那样的定调。当我们能静下心来回头看看思考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被我们遗弃一边的“中国风”原来才是最适合我们的美,就像黑头发黑眼睛配黄皮肤那样的自然。

直到那个时候,我才真正关注起中山装来。

中山装,以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的名字命名,20 世纪20 年代起源于中国。

1919 年,孙中山请上海亨利服装店将一套英国陆军制服改成便装。这套便装在保留军服某些式样的基础上,吸取了中式服装和西服的优点,造型均衡对称,外形美观大方,穿着高雅稳重、活动方便、保暖护身。由于孙中山先生的提倡以及他的名望,这种便装式样很快流传,发展成为中山装,获得人民群众的欢迎。

后来,通过百度知道,中山装竟有七个特殊含义:四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四个口袋上的四粒纽扣则含有人民拥有的四权——选举、创制、罢免、复决;前襟的五粒纽扣代表立法、司法、行政、考试权、监察权,这就是五权分立;衣袋上面弧形中间突出的袋盖,似笔架山,代表重视知识分子;袖口上的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生、民权;衣领为翻领封闭式,表示严谨的治国理念;背部不缝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中山装,刻画出了中国男人的坚毅。

猜你喜欢
中山装橘园西服
可变形自收纳便携西服设计研究
造型多变的中山装及派生服装
高定西服在消费者视域下的色彩应用与发展趋势
中山装团体标准首次发布
谈谈中山装的前世今生
也析中山装的政治含义
丰收的橘园
橘园话丰收
卖西服
橘园生草栽培的生态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