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花莲地震致超千人死伤

2024-05-07 05:20周游陈威敬赵雨萌王春晓刘甜甜
中国新闻周刊 2024年14期
关键词:花莲县花莲余震

周游 陈威敬 赵雨萌 王春晓 刘甜甜

台湾花莲县花莲市区街景,红色房屋为在强震中发生严重倾斜的天王星大楼。图/视觉中国

4月3日早上7时许,台湾花莲县居民洪伟下楼到客厅坐下准备泡咖啡,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摇晃,紧接着家中的许多物件开始坠落、倒塌,顶楼用来储水的水桶也被震倒,楼顶开始漏水。洪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地震是花莲的日常,但平常震感没这么剧烈。有震感后不久,他听到了消防警笛声。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当日7时58分,台湾花莲县东部海域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随后监测到多起余震。据悉,此次震中位于海域,离台湾岛最近约14公里。地震造成台湾全岛震感强烈,大陆东南沿海多省份有震感。花莲县出现多处房屋倒塌、倾斜。当日,原可以观赏清水断崖的著名景点崇德隧道口,因为地震,出现大量落石。有地震专家表示,这次地震等同于32颗原子弹爆炸的威力。

据台湾相关部门的最新数据,截至4月6日14时,此次花莲地震已造成13人遇难、1145人受伤,360人受困,目前仍有6人失联。

为何又是花莲?

“车在开,突然晃动,还以为是车子坏了。”一位在台湾世新大学交换的上海某高校学生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地震发生时,她正在新北市,原计划去花莲县环岛游。新北市距离花莲县不到200公里。当日,前往花莲的路段出现了崩塌。她注意到,附近的一座桥也出现了剧烈晃动。之后,她的手机里弹出了地震警报。

据台媒报道,本次地震造成台北、新北、桃园、基隆等多地震感强烈,民众却未提前收到地震预警简讯。对此,台湾气象部门于3日解释,其在7点58分18秒发布了警报,且强震即时警报的主要通报管道(学校通报、电视台插播等)均有对外发布信息。但上述多地最初的预测震级低于官方警报门槛,也就是4级地震,因此未提前发布警报。最终,上述多地的实际震级达到4级以上。

台湾气象部门表示,这是台湾1999年“921”地震发生25年后的最大规模地震。“921”地震震级7.6级,震源深度8千米,震中位于台湾南投县集集镇,地震造成2321人死亡,39人失踪,8722人受伤。国家自然灾害研究院院长、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徐锡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3日的地震震中位于海域,与陆地地震所造成的地表触动产生的破坏有本质区别,虽然真正的灾害仍来自陆地的震动破坏,但其影响规模相较“921”要小很多。

历史上台湾花莲地区多次发生强震。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高孟潭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1945年来,该地区有仪器记录的6.5级以上地震有54次,7级以上地震有17次,最高震级达到7.8级。1951年,花莲地区还连续发生了两次7级以上地震。

为何台湾多强震?高孟潭表示,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在花莲东部海域相撞,形成俯冲带,台湾岛的形成本身就是这种地质运动的结果,这种俯冲作用在最近10万年都非常活跃。由于强烈的板块相互作用,山体隆升和地震活动非常频繁,花莲地区正好位于俯冲带的前缘,是变形和构造活动最剧烈的区域,所以花莲是台湾地区地震活动最强的区域。本次地震并未突破该区域地质构造所决定的地震强度格局,是板块边界正常的能量释放过程。

徐锡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除了板块活动造成的径向挤压外,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还形成了左旋走滑断层和逆冲断层,这些强烈的地壳变形类型决定了该区域强震频发。2018年以来,花莲附近6级以上地震几乎每一两年就发生一次,2018年发生的6.4级地震曾造成17人死亡。

高孟潭认为,虽然此次震级较高,但对比历史上的多次强震,本次释放的能量规模偏小,这与地震能量释放机理有关。对地震的破坏作用起決定性因素的是地壳破裂。破裂传播到什么地方,这一地方就会释放强烈的地震波。7级地震的破裂面长度可达50~100公里,7级以上地震的破裂面一般已经十分靠近地表,可能会在远离震中的区域形成较大破坏力。

破裂面的大小决定了地震造成显著地面损害的区域。据高孟潭分析,目前花莲地震的破裂面从震中向南延伸了10公里,向北约50~70公里,东西方向长度约30~40公里。因此,破裂面覆盖区域既有海域,也有花莲县所在的陆地部分。花莲震动非常强烈,最大的震动加速度可达0.4个重力加速度,与地震视频画面中体现出的震感相仿。

余震频繁,救援存在挑战

台湾气象部门统计,截至4日20时4分,此次地震的余震数累计超600次。主震后24小时内,几乎相隔不到10分钟就会有一起余震发生。据中国地震台网最新消息,4月8日6时49分,花莲县海域再次发生4.0级地震,这是最近发生的一次4级以上余震,此前最大余震为6.0级。

徐锡伟表示,地震后局部不稳定的破裂面和后续地壳破裂过程,使得震后余震不断,且还可能出现与主震级相当的后续地震。在高孟潭看来,只要地壳挤压力还存在,能量没有完全释放,就可能造成更多地震。历史上相似等级的大地震后,两三天内继发较大规模地震的概率很高,需要做好防范。

长期来看,台湾地区地震依然高发。2023年11月,《地震学报》刊登的一项研究分析了台湾地区强震活动特征。研究显示,台湾地区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活跃平静交替现象,也即周期性特征,该地区未来可能进入新的活跃时段。高孟潭则认为,从1945年有记录以来,该地区地震活动非常频繁,没有明显的安全期,研究周期对灾害响应的意义不大。

地震时常带来多种次生灾害。3日震后,国家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曾于当日上午9时许发布了海啸橙色警报,预计地震引发的海啸会对台湾局部沿海区域造成灾害性影响。台湾花莲站于8时许监测到105厘米的海啸波。到上午11时,预警中心解除了海啸警报。在徐锡伟看来,“921”地震曾在日本局部海域激起超过20米的海啸波,相较而言,此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还不足以引发大规模的海啸灾情。

此次地震中,距离震中较近的福建、江西、广东等地震感明显。广铁集团官方微博3日表示,为确保列车及旅客安全,铁路部门安排畲龙线、漳龙线、梅汕线等线路临时封锁,沪昆高铁部分列车调整运行区段,途经上述线路的部分旅客列车出现了不同程度晚点。徐锡伟表示,大陆东南沿海一带省份有震感,不代表会造成破坏性灾害,一些紧急措施是为了保险起见,当地民众不必恐慌。

据台媒4日报道,跨花莲、台中、南投三县的太鲁阁景区有部分酒店员工和自驾民众受困,景区的山脉上到处都有滑坡迹象,路边还有一些落石。当日上午,救援人员在附近隧道内共发现59名受困人员。4日傍晚,台消防署搜救指挥所向媒体表示,花莲地震第二天的搜救工作告一段落,太鲁阁区域共救出约150名受困人员。

台湾灾害应变中心4月7日的通报显示,由于失联6人所在的砂卡礑步道及中和矿场不易展开搜救,当地已调度大型机械设备进场,继续进行搜救。另据台湾灾害应变中心7日统计,太鲁阁天祥地区受困人员超280人,天祥地区西北方的西宝小学有受困师生50多人,这些被困人员于7日晚间全部完成撤离。

徐锡伟提醒,花莲地区由于地表切割作用形成了许多峡谷和山地,震后可能会有滑坡、坍塌等次生灾害。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理事、四川省地震预警与应急研究会会长顾林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未来的次生地质灾害与台湾的天气息息相关。据中央气象台7日预报,花莲地区当日出现阵雨。顾林生表示,如果有明显的降水,那么滑坡、泥石流、塌方、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风险很高,需要重点防范。此外,由于现场余震频发,救援时要注意房屋坍塌等二次灾害,对于危险建筑周边要划定紧急区域,兼顾快速救援和人员安全问题。

(文中洪伟为化名)

猜你喜欢
花莲县花莲余震
“超长待机”的余震
花莲的那朵莲花
花莲的山风海涛
生死之间的灵魂救赎——《余震》和《云中记》的伦理问题
“总统瓜”
花莲强震!
三次8级以上大地震的余震活动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