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治理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生动力及其激发路径*

2024-05-07 20:40陈伟王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6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课程

陈伟 王佳

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昆明 650500

0 引言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和培养高质量学生的重要途径。然而,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机制不健全、条块分割、信息鸿沟等问题,严重制约着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切实贯彻与有效推进。因此,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各主体需要按照协同治理的理念,加强各主体的互动性与协同性,积极协同各方育人主体、整合各种育人资源形成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努力构建新时代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1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生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主体的需要是发展进步的自觉动力[3]。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参与者主要是高校、教师和学生,三者的自身发展需要构成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内在动力。其中,高校的制度设计引导着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教师在课堂上融入思政元素积极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学生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积极将思政知识融会贯通,践行到实际学习和生活之中。三大主体从宏观到微观,共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1.1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战场

高校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主体,是高等教育阶段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战场,具有切实推进具体建设工作的多重动力。

1)政策落实的需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各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针政策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各高校必然需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新时代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2)自我建设的需要。各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肩负为党和人民教育事业服务的时代重任,迫切需要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而实现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发展之路。这就要求高校集中一切有效资源和力量,夯实立德树人基础,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到实处,使高校的育人工作有高度、有力度、有效度[4]。

3)培养目标的需要。高校担负着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着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需要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稳步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致力塑造大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和敬业奉献的优秀道德品质。

4)社会发展的需要。新时代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多新要求,更加注重人才的政治素质。高校需要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努力为现代社会培养政治正确、思想理论素养高、了解国家战略与政策、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和关注社会问题的复合型时代新人。

1.2 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

对高校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5],因而广大教师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具体执行者,无疑是具体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并蕴藏高效推进建设工作的诸多动力。

1)职业道德的要求。《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高校教师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而教师需要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践行教书育人和敬业爱生职业道德要求的重要载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为学、为事和为人道路。

2)法律规范的要求。我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第八条还规定教师应当履行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治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等义务,为此,教师应围绕落实相关法规要求,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努力塑造学生健康品格,启发学生把对祖国的热爱、以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意志贯穿学业和追求事业的全过程。

3)教学任务的要求。高校教师以教学和培养人才为工作中心,致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许多高校还将课程思政建设情况纳入教师职务晋升甚至年度考核之中,故而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也需要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所教授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朝着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现代化人才培育方向迈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好人才储备。

1.3 学生: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引擎

如果说高校和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供给侧”,那么大学生就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需求侧”,他们不仅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直接作用和受益的对象,自身也因追求和满足成长与发展的强大内在需要而具有反作用并驱动课程思政建设的磅礴动力,从而使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长为有理想、肯学习、敢担当和能吃苦的新时代大学生。

1)人才成长的需求。在校大学生除了需要加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以掌握较复杂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远大抱负,自觉增强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主动把“小我”融入“大我”,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精神追求与自觉行动。

2)公民道德的需求。大学生作为社会公民,也应是一个符合社会规范的人,是一个有社会主义道德的新时代公民。为更好地成长为有较高道德素质的合格公民,学生也需要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大力贯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教师要把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到各学科教育中,使传授知识过程成为道德教化过程,教育引导学生明大德、守公德和严私德,筑牢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和守道德的职业品格与行为习惯。

3)自我发展的需求。高校学习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借助课程思政建设,能够更好地树立献身社会主义事业和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培植昂扬向上和奋发有为的意志,构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和经世济民的意识与能力。

4)响应时代的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呼吁广大青年包括在校大学生应具有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过硬的担当本领,故此学生需要凭借课程思政构建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融通专业教育知识和思政教育知识,更加有效地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和塑造品格,力争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发有为,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任。

2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内生动力的现实困境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力量协同参与。但遗憾的是,目前部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并不显著,关键原因是高校作为一个层次分明的组织机构,各主体之间在协同育人机制上存在诸多待解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高校统筹谋划不周

2.1.1 顶层设计不完善

目前,各大高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但并未在人才录用、选拔培训、评奖评优等方面得到明显体现,使得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设计存在一些不足。1)缺乏竞争机制。高校教师多为事业编制人员,拥有较稳定的工作和薪资,这种安稳的工作氛围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的自我追求与进步,也影响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高。2)激励机制不完善。高校教师通常更加注重追求社会地位的提高和高级职称的评选,这些精神层面的追求大都因高校对激励因素认知不够而在激励机制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3)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是整个教学流程和运行系统的重要环节,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薄弱环节[6],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标准总体难以量化,评价主体单一,评价要素简单。

2.1.2 政策执行不到位

许多高校通过举办系列活动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但落实情况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缺乏经费支持。高校经费一般来自财政拨款,主要用于科研与教学,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小,许多项目甚至需要教师自行承担研究经费,使得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缺乏足够的热情。2)建设常流于形式。高校围绕课程改革以项目形式来推动课程思政建设,项目成果多以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予以呈现,而这些成果更多地从理论上探讨课程思政,并没有多少内容能够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看似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却难以真正达成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3)存在信息鸿沟。各教学单位之间课程思政资源没有互通,教师之间缺乏相互学习和借鉴,造成课程思政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不佳。

2.1.3 思政文化氛围不足

校园文化能够激发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辅助工具。然而,目前校园文化因存在一些问题没有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比如,受社会娱乐的影响,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越来越趋向于娱乐化,严重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导致优秀文化难以深入大学生内心;再者,校园文化活动缺乏创新和特色,活动内容缺少吸引力,而少有的一些思政活动也多是停留在浅层次的实践活动中,思政元素融入较弱,使得大学生缺乏深度学习和思考的机会,在校园中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和造就健康人格的思政文化氛围还远未形成。

2.2 教师教学水平不高

2.2.1 部分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不重视

有数据表明高达86.8%的高校专业课教师认为,在日常专业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属于自身职责范围[7],这种认知决定了部分教师在落实课程思政过程中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重教书轻育人。再者,部分高校教师政治素养薄弱,对课程思政的内涵及价值意义理解浅薄,对课程思政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甚至简单地将“课程”与“思政”进行堆叠,难以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找准教学切入点。此外,大多数高校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知识讲授和相关科研项目上,对课程思政建设重视不足,应付课程思政教学任务,甚至敷衍了事。

2.2.2 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不足是制约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素,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讲授能力不高。部分教师对思政元素的敏感度不高,不清楚如何将思政元素合理和有效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容易出现“两张皮”现象,未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导致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明显。2)课堂教学设计能力不足。课程思政注重潜移默化地将政治教育、专业教学与学生成长有机融合,但在一些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思政痕迹过于明显,无法起到深入人心和“润物细无声”的效果。3)教学手段创新不足。由于教材更迭比较迟缓,教材内容滞后,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难以有效融入与时俱进的新时代思政元素,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3 教师职业素养不够

高校课程思政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专业课教师良好人文素养和政治素养是决定其高质量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要素。当前,部分教师在追求自我发展过程中,过于满足完成常规教学和科研任务,缺乏担当奉献精神,没有站在铸魂育人的高度审视自身责任,缺乏对新时代育人使命的深刻思考。此外,部分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政治立场不坚定,对社会热点问题也缺乏政治敏感,而教师作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引者,缺乏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难以切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立场。

2.3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2.3.1 思想观念不成熟

当今社会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疯狂膨胀,大学生深受这些思想的影响,更加关注自身专业学习和各类证书的考取,而忽略甚至漠视自身政治素养的培育,对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不关心,不了解国家现实,也不愿参与国家建设。此外,在专业课程学习时,他们注重抓取专业课程本身的重点内容,忽视教师在知识讲授过程中对思政元素的渗透。这样,一方面学生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不敏感,只能进行浅显化的理解,不能透过现象思考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碎片化传授难以形成系统的思政知识体系,学生对思政知识的学习较为薄弱,难以实现知识学习、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相融合的高质量学习。

2.3.2 学习过程主动性缺失

大学生本应出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但仍有部分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淡薄,主动性相对较低,课程思政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1)由于高校相对自由的学习氛围,部分学生在专业课堂上经常心不在焉地听讲或者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如玩手机或写其他课程的作业,这种一心多用的学习态度严重影响了课堂知识的消化与吸收。2)部分学生认为课堂的思政知识对自身发展作用不大,加之有些教师授课比较呆板无趣,于是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的态度也变得消极,对于课程考试也多是临时突击和应付过关。

2.3.3 学习能力有待提升

应试教育过分注重学生成绩,而忽视思想素质的培育,使得大学生在思政方面的学习能力有待加强。1)由于课程思政是隐性教育,学习效果更多地体现在学生的理解、感悟和实践中,而学生往往没有掌握正确的课程思政学习方法,单一地学习理论知识,并不能深入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思政知识。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学习渠道逐渐多元化,但许多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迷失方向,沉浸在游戏等虚幻世界难以自拔,在校学习的自控能力弱,专业课程包括课程思政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3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激发内生动力的紧要路径

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充分激发各主体的内生动力,尽力协调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其中,党的领导是课程思政建设必不可少的指路明灯;学校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应制度体系建设;教师应当贯彻党和国家政策,积极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而学生也要主动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增强对课程思政的认同。同时,各主体还要积极利用社会这个大课堂,高效地把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最终形成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的协同育人整体效应,努力造就高素质时代新人。

3.1 加强党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领导

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课程思政建设关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和把握意识形态主旋律,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党对高校工作的统一领导,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坚强阵地。

1)加强党委对课程思政的组织领导,把握高校政治工作的主动权。校党委要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责任,统一领导和筹划本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机制建设,持续优化建设工作的保障体系,建立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和院系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教学共同体,构建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不断提升建设工作的实效性。

2)各院级党委负责落实、谋划和推进具体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重视院系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定期开展师生交流会和座谈会,推动将课程思政落实到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修订、教案课件编写等方面,并在教师、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等方面支持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升党委领导思政工作的协同一致性。

3)动员基层师生党员的力量,开展各种党团活动,营造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积极鼓励广大师生对建设工作建言献策并充分听取他们的建议,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并深入探索和创新课程思政建设工作。

3.2 完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面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系统性工作,需要以实现价值引导与知识传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有机结合的原则,逐步完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和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

1)通过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和规划建设进程来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学校各专业基于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实现课程思政覆盖所有课程和各个培养环节,深入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强化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各课程思政之间的同向同行,探索打造涵盖多个专业的课程思政示范群,致力形成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

2)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相应配套资源,深入发掘高校所在地区可利用的思政教育基地,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投入力度,打造探讨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项目,保障课程思政建设稳步有序推进。

3)通过开展研讨会、讲座等形式,增强教师的政治素养,使教育者先受教育,不断提高教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和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与能力。

4)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评价体系,制定恰当的建设质量和成效的评价标准,对学院和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情况进行考核,并将测评结果作为学院党建思政与教学绩效考核以及教师工作量计算、年终考核、评优奖励和岗位聘用等的重要依据。

3.3 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

教师是决定课程思政建设水平及其成效的关键因素,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增强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提高教师思政建设能力。

1)在校级和院级层面加强专业教师思政素养能力的培养,依托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基地资源和网络学习平台,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教学能力培训等方面,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强化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和正确价值观的再塑造。

2)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管理能力,引导教师做好课程教材和教学案例的编写、选择和使用工作,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大纲,主动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授课、实验实训和作业论文等教学全过程。

3)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充分激发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业使命感,激励引导教师积极投身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运用案例教学、混合教学、第二课堂、实训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课程思政的隐性渗透,善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增强课堂教学魅力,努力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样板课堂”或“示范课”。

4)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要“契合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课程思政工作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8],进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动力,形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融洽与互动,促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

3.4 增强学生对课程思政建设的认同

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追求独立,课程思政建设要基于学生特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内生动力,引导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进而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主动求变、积极进取和完善自我。

1)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思政氛围,在各自领域与学生接触交流中明确表达思想政治的重要性和相关内容,而非仅某一方重视而另一方漠视甚至贬低,努力形成多主体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同频共振和“大合唱”,进而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使课程思政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并予以高度重视。否则,即便高校和教师千方百计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在缺乏学生“需求侧”这一重要主体的认同、参与和入脑入心之下,建设工作往往会变成“独角戏”,建设实效也必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2)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意识,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意识转变为课程意识,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主动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展示,积极探索、发现和领悟思政元素的丰富内涵,使课程思政教学成为生动活泼、主动融入和富有创造性的多彩学习过程。

3)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教师结合课程内容深入挖掘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波澜壮阔的革命文化、璀璨夺目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自觉接受和赓续中华文化,主动增强个人献身民族复兴伟业的信念与能力。

3.5 发挥社会大讲堂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作用

激发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进而主动将科学知识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高校才能更好地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1)学校或学院层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三下乡”活动、寒暑假支教活动以及“美丽中国”等社会调研项目,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奉献社会和充实自身;此外,教师也需引导学生参加课程思政的实践活动,延伸课程思政教育链,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未来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发展的荣誉感与自豪感。

2)开展校外合作,将大学生分配到企业、社会组织、党政机关开展实习、见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将自身专业所长应用到工作之中,激发对专业和行业的自信心与责任心,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从而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

3)让大学生自发走进社会基层,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了解基层百姓的真实诉求,进而明确自己的时代担当,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塑造良好思想品德,增强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与满足感。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课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