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视域下乡村短视频的地方想象与空间建构

2024-05-07 15:54韦意吴肖潇
传媒 2024年7期
关键词:短视频自媒体

韦意 吴肖潇

摘要:旺盛发展的自媒体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建立了一个“拟态空间”。本文以人文地理学为研究视角,以短视频平台上农村短视频为研究对象,从唤醒地方情感和乡村眷恋,到提升景观乡村的视听感知与归属认同,进而再到进行虚拟乡村的空间构建三个维度,阐述了人文地理视角下虚拟乡村的时间与空间、地方与人文、实践与事件的内在逻辑与构建思路,提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自媒体 短视频 人文地理学 乡村认同

在人文地理学领域,人与地方互感互动,地方不仅为人提供生存条件,人也在地方中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变,城乡人口开始大面积流动,故土焦虑成为现代人的普遍性症候。旺盛发展的自媒体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建立了一个“拟态空间”,自然环境、乡村家庭、日常生活等文化实践为人们构建起一个可观测、能想象、有意义的数字故乡。

一、从具象到想象:可唤醒的地方眷恋

对于地方的研究由来已久。1947年约翰·基尔特兰德便将地方与主观联系在一起;段义孚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恋地情结”这一概念,以人与环境的情感纽带为主题,经由人的感知、态度和价值观,从而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阿格纽·约翰在1987年提出,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看,地方经由文化实践创造,成为一个 “有意义的区位”。在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中,地方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借由不同的位置、地形和地貌形成一个个不同的表征空间,这些空间承载着地域文化、族群归属和情感记忆。

抖音2022年9月发布的《2022丰收节抖音电商助力乡村发展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的乡村短视频数量增加了4.3亿条,384亿人次为短视频里的乡村点赞。家乡,这一概念在短视频时代不仅是一个具象概念,平台上展示出的层山溪流、乡村瓦舍和人际往来逐步成为虚拟宇宙中数字空间的故乡象征。乡村短视频中展示的地方是一个充满地方色彩和乡土文化的拟态环境,透过基础元素、人物关系、叙事方式、互动设置构建起一个全新的想象地域。

竹篓、调料、猪草、镰刀、柴火垛、服饰、美食等符号构成影像内叙事的意象基础。伴侣、亲戚、乡邻、朋友、师生等人物成为叙事的主体并构建起角色关系。不同事件的内容呈现表达出创作者对该地的认识和体验。短视频传递着强烈的“在地感”,以具有强烈地域特征的人物、语言及生活习俗为根基,昭示着影像内部人与家乡的意义关联。实时弹幕、争议内容设置、引用热点话题、回复评论等互动设置方式在影像外唤起人与家乡的共情程度与参与意识。用户透过屏幕所能感知到的地方是满足想象或勾起记忆的家乡,引发人们对乡村生活、农村文化、乡村记忆等诸多方面的回忆与情感。地方与人的互动,个人与归属群体的互动,人在地方的生活,都成为短视频建构地方认同并强化人们地方想象的主要方式。

二、从想象到认同:可感受的景观乡村

乡根何处?从土味视频、精神小伙到回村vlog、张同学,蓬勃数年的乡村短视频从猎奇、夸张的自我呈现到归园田居式的东方叙事,乡土文化与大众文化,粗放与专业,传统与现代都在数字空间形成了互融与自洽。在短视频中,山峰、河流、村屯不再是单一意义的自然符号,而是承载了文化、认同和情感记忆的地点与景观的象征。短视频通过对乡村景观的视听呈现和隐喻表达,能唤起具有特殊形式感、叙述框架和影像风格的集体认同。

1.地域认同:视频化的时空意象与家园归属。在列斐伏尔的现代空间视角下,在同一时间线性发展中不同地理区域的空间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相对应不同地域空间又呈现出各个地区的差异离散特征。短视频可以以近乎原样的方式再构时空,可以还原地方样貌,突出地方的特征与特质,同时又能呈现出同一现代进程和文化系统下的相同特征,产生不同地方相同的家园归属观念。

新疆伊犁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贺娇龙一袭红色斗篷策马疾驰在昭苏雪山脚下的视频引发全网关注。在她的视频中雪山、草原、花海、牧场、天池等可观看的景观体现出新疆独特而丰富的地貌特征,也满足了观众对中国西部的壮美河山的期待。民间话语是个体视角的外化呈现,它是地方记忆与个体感受的連接,也是人们寻找地方认同的现实路径。在“延边恩妮”的短视频中,积雪的长白山脚下农村平房,充满朝鲜族特色的房间、土炕,制作当地美食使用的铸铁锅、泡菜、牛肉粉这些意象,呈现出一个边境村庄内和乐融融的朝鲜族家庭,浓重的东北口音与鲜艳的朝鲜族服饰形成一种冲突的视听体验。创作者在展现北国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同时,也体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强化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身份认同:隐喻性的人物角色与关系。中国人对于故土有着难以忘却的情怀,伴随着现代化的压力与焦虑,回望过去成为纾解情绪的出口,人们美好的记忆依旧来源于乡村、土地与人物。柴火、铁锅、土房、田地、牲畜、留守的老人与小孩都已成为强烈地方符号的代表。人物的参与,使短视频中的乡村充满了象征意义,地方承载了亲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用地方勾连家庭与感情。乡村成为“向往的生活”的想象空间。

“山村小杰”讲述了一种世外桃源式的乡村回归故事。青年返回家乡,从一砖一瓦开始建房传承手工技艺,为爱人等打造栖息空间。视频中构建的农村小院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居住空间,更是一个对自我创造产生认同的场址,隐喻着当下年轻人对融洽的亲缘关系的向往,也寄托着对田园隐居生活的认可。“大表哥vlog”的视频都和水塘有关,他分赴野外水塘和阿姨、大叔、爷爷奶奶等养殖鱼塘,与塘主比赛抓水产,这是幼时下河摸鱼游戏的成年人加强版延续。水塘在这个语境下不仅是远离都市的空间位置,还是勾连童年回忆、乡村邻里和农业技能的象征。乡村短视频制造了虚拟空间中的人物角色与互动关系,召唤出大众的乡土记忆与情感想象。

3.文化认同:日常化的实践与生活。蒂姆·克雷斯韦尔在《地方:记忆、 想象与认同》中提出,地方也可以被认为是“日常生活实践的产物”。在自媒体的视频实践中生活被解构为与地方相关的农忙、节庆、家务、食物等事件,人们在数字空间的土地上生产生活,与现实时空形成互文,相互关照,成为易获得的现实生活替代体验。

甘孜文旅局局长刘洪结合角色扮演、网络热点等方式将甘孜州的景区地点和历史事件短视频化。他将318川藏国道沿线的雪山、冰川、海子、藏寨、金沙江、泸定桥串联起来,在推广藏区文化的视频中他参与藏戏击鼓,在丹巴着藏装,在甘孜山川中徒步、骑行,生活化的行为带来更为强烈的亲切感与参与体验。通过对区域内的民俗仪式和人文景观的记录,重现先烈事迹,抒发对家乡的自豪,表达出地方与国家、历史和现实的紧密关系。民间话语实践中的生活事件更为丰富,“圆脸妹得得”视频中回应“全国人民等广西砂糖橘”的热点,全家在果园中剪砂糖橘,顺应节气挖马蹄、砍甘蔗、拔慈菇,长辈生日传统节日制作流水席发红包等。家庭协作中都市化的元素与乡土环境带来反差的幽默感,女儿的耍宝,母亲的吐槽,亲戚的配合合奏出耍趣逗乐的生活组曲。他们的日常生活扎根在地方之中,不管是向往的都市生活还是居住的田间乡里,家乡始终是支撑视频片段意象中的内在骨架。

三、从认同到互动:可构建的拟态家园

乡愁何纾?对于乡村短视频的传受双方而言,对乡村的认同与依恋在数字空间中得到实现。地方建构的核心在于不断重复的空间行为与空间体验内化为自我的惯习,人们在日常栖息之地与地方持续互动,使其成为定义自我的一个关键元素。乡村短视频多以个体的视角展开对于日常生活和复杂世界的记录,将生命历程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影像中的乡村成为记录客体的实践空间,参与主体在此间的活动生产出完整的家乡符号,通过仿真的事件内容进而完成拟态家园的建构。

1.人地互动:创造的影像时间与实践空间。短视频不仅展现了乡村独特的地势地貌,更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重塑乡村的观看方式。在乡村短视频中,构建时空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按照现实时间的线性发展以系列片段跳跃剪辑仿真时空,二是借助地貌特征和文化活动强调地方差异的离散特性。

“西藏兄妹”索珍与加措的视频以分享西藏生活为主。他们的系列视频内容包括结伴春天上雪山搭帐篷挖虫草,冬季在高原雪地里冷冻牛肉,秋天牧区草场放牧捡牛粪,夏季穿过高原拜访阿佳等,这些在乡村领域中完成的群体互动与劳作体现出虚拟空间的时空变换。加上搓藏香、织藏布、打藏器、做藏食等具有强烈地域属性的事件穿插,依照时间顺序发生的日常生活与民族特色的地方构成了拟态家乡的时空框架。在他们的视频中,西藏的蓝天、雪山、湖泊、花原和草场随着生活事件和四季更迭切换,展现出模拟空间的空间感和時间感。父母兄妹以家庭为单位的持续往来互动,人物角色的关系和参与使得人与地方的历时协作更具真实性和可感性。短视频在内容上强调人与人、人与地方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剪辑与时空拼贴构建起日常生活与族群归属重要连接的实践空间。

2.人人互动:模拟的人物角色与关系。短视频构建的乡村与现实时空对应,以亲缘关系的家庭和地缘关系的邻里朋友共同成为数字生活中的参与角色,人与地方的互动得以延续。在媒介社会,虚拟乡村空间的关系构成仍然参照传统中国社会设置,形成“核心家庭—复合家庭—非亲缘关系”的人物模式,用户可获得更沉浸的代入感和共情体验,并将这种角色与故事融入于日常生活之中,借此寻找属于自己的地方记忆。

小倩的爷爷,滇西小哥的外婆,这些角色的出现使得传统中国家庭的复合组织结构在此空间内更为完整,三代或四代同堂的家庭结构保留了根植土地的生活习惯和道德观念。随着现代社会的高流动发展,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非血缘的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逐渐占据重要位置。“闲不住的阿俊”拥有一群童年老友,“康仔农人”的康仔与老小孩,真挚的友情更能引发年轻用户群体对于自由选择的人物关系的共鸣。在浙江丽水的非洲媳妇Rose的视频中,她与丈夫、儿子构成了紧密的核心家庭,大伯和小叔组成了亲缘关系的复合家庭,闺蜜英子等建构了地缘关系的朋友角色群。视频中Rose与闺蜜一起去采茶卖茶吃饭,为丈夫儿子制作乌干达美食和中国菜饭,与邻居互赠肉蛋粮食等人情往来,使得虚拟的空间充满人情温度,各类人物角色的参与使得虚拟空间内人与人,人与地之间的互动更为真实与可信,投射出现代人对于和谐关系的憧憬。

3.叙事互动:解构的日常生活与象征事件。人与地方的互动事件是地方空间内容的主要提供者。短视频借由碎片化的影像,将乡村日常生活拆解成系列叙事片段,生活被解构成一个个可视化的主题事件。用户借助短视频平台的即时反馈机制,可以在已完成的叙事影像基础上以评论、合拍和二次创作等方式介入叙事。在数字空间中进行交流和互动,形成“叙事—互动—再叙事”的参与叙事模型。

抖音“新农人计划2022”的话题已有1941亿播放量,视频内容多以走进农村生活为主,如节庆与节气,年夜饭、吃元宵、对山歌、泼水节、放水灯等,生产与劳动,播种、挖笋、砍猪草、采蘑菇、收麦子等,拟态的地域仪式和影像化的生活实践成为群体认同的重要节点。“背景太假哥”刘元杰凭借与新疆风光格格不入的形象走红网络,许多网友将他“假背景”的视频二次创作为“鬼畜”影像,引发一场全民的参与狂欢。他的视频中有攀登雪山、采蜜被蜇的生活场景,还有对网友评论的回应,对创作视频的反馈,与网友的互动和网友的再创作共同完成了一个虚拟空间内的互动叙事过程。这场全民参与的互动狂欢是作者、用户和内容三者互动的叙事再构建,成为虚拟乡村空间影像的主要内容。

四、从互动到发展:可持续的虚拟乡村

虚拟乡村不仅是数字时代的人文景观,也是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环节。虚拟乡村的未来正是用影像话语去连接短视频内容的生产与消费,引入外部平台延伸空间,拓展意义深度,持续规范制度、技术与价值导向,使得整体发展路径更为健康,协调和高效。

发展路径之一是短视频内部的可持续想象力生产与消费。乡村短视频领域的想象力消费既是对虚拟乡村地方图景、人地互动内容的消费,是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认同,也是对农村经济消费的再生产。2022年,抖音平台上有78万人发布了“乡村游”主题视频,视频累计播放63亿次。据《抖音2022丰收数据报告》显示,古村成为许多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美食土特产也是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的重点品类,各地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李子柒的螺蛳粉、疆域阿力木的蜂蜜、乡愁沈丹的茶叶,都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助力了当地农业产业良性发展。发展路径之二是外部平台的可持续空间延伸与拓展。媒介社会中,人们正经历着数字化的生活,虚拟乡村同时可存在于视频网站和电视台的影像时空中。媒介领域的不断延伸可以给乡村影像时空注入更强烈的生命力。爱奇艺从2023年2月起播出以种地为主题的综艺《种地吧》,嘉宾在半年时间内经历耕种劳作,从育种发芽开始经历生长、抽穗、灌浆,直至收获的全过程。湖南卫视《云上的小店2》节目中,明星与当地创业青年一起完成乡村振兴的创业计划。央视推出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立足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差异大、各地文化特色不尽相同的特点,探寻不同地域的乡村风情与文化故事,地方性成为叙事时空的核心要素。跨平台不同体裁和内容的拓展,可以在深度和广度上持续挖掘地方与人的人文价值,丰富现有的乡村空间,补足短视频内虚拟世界碎片化和拼接化的缺陷。

作者单位 广西艺术学院

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受众的媒介使用与国家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019KY05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柴冬冬.话语生产、视觉建构与再媒介化——当代中国短视频文化的乡村叙事实践[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2).

[2]简贵灯,周佳琪.制造乡愁:乡村短视频中“拟态家园”的空间转场与符号建构[J].当代电视,2021(12).

【编辑:陈强】

猜你喜欢
短视频自媒体
“去阅读”时代短视频自媒体发展现状及其文化解读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浅谈自媒体的生存与发展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