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し缦展芾砉叵捣治

2024-05-08 21:55申坤
中国市场 2024年12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企业内部控制大数据

摘 要:在大数据支持下,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之间的关联得以展示,基于大数据可以为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持,以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增强企业的综合营运能力。文章基于大数据的内涵、特征,对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概念与意义进行论述分析,展现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在大数据模型下的关系,并明确当下大数据支持对于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提升的价值,同时对当下普遍存在的问题给出一定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实际工作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内部控制;财务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12-0171-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12.042

1 引言

近十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随着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现代信息化社会已基本完成架构,在信息化社会中,各行各业实现了质的飞跃,尤其是在企业经营中,信息化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经营门槛与压力,强化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与财务风险管理[1]。但同时,因为我国企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开展时间有限,存在各类问题,且整体科学性不佳。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一些隐藏问题开始凸显,尤其是企业内部控制措施不规范、执行不到位,考虑到财务风险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一般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不佳,会造成财务风险管理出现一些问题,如果是财务风险管理出现质量问题,也会影响企业内部控制。企业需要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需要明确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大数据视角下,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到了一定的展现,而且大数据为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2]。因此,针对大数据视角下的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应当予以分析,以为新时代背景下企业把握大数据带来的控制技术提升提供思想指导,以寻求更为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策略与财务风险管理方案。文章尝试以个人理解为基础,整理相关文献,以本地区企业为参考,对大数据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关系进行梳理分析,并基于此对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提出一定建议。

2 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具体指在信息时代人类活动(如经营、工作、学习、生产、娱乐等)产生的综合性数据,其包含各类有用与无用信息,数据量庞大,会随时间持续增加,且呈多样性表达,系密集度信息。企业大数据一般指代企业在经营活动,以及员工在企业工作期间所产生的数据。大数据技术即针对此类密集型、持续高速增长型的信息数据资产进行分析、处理的技术。企业的大数据则是指企业在各项活动、项目、生产、经营等过程中出现的数据,对此类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可以了解企业活动偏好、财务工作的风险、员工工作情况,并基于此展开一定的判断。现代行业中,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大批量研究对象的偏好、行为,可以形成一定模型,基于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明确某些工作、行为、操作风险以及后果,为进行某些方面的调整提供参考[3]。

3 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概述与意义

3.1 企业内部控制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专业的企业控制管理制度,该制度在设计时具备辅助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运行中的风险进行监控,以防止风险发生,提升风险预防效能,提升企业运行效能的功能。而随着企业管理研究与工作的开展,企业内部控制中其逐渐要求建立全方面体系,通过健全的管理体系,了解、掌握在企业运转过程中的关键控制节点,以形成流程式展现企业生产、经营、运转的整个过程。因此,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其可以促进企业领导层对企业运行现状、人员现状、财务有显著的认知,提升企业自身对于自我状态了解与风险的评估效能。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主要在于以下三点:①企业内部控制有利于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控,使企业管理层能够直观了解生产情况,从而合理地分配相关职位,明确职工职责与职权,同时合理地调整生产运营的工序,作出合理的生产计划,以提升工作效率,并增加相互之间的配合度,从而实现协调生产、协调发展[4]。②企业内部控制对于财务信息具有较高的监控效能,正常运转的企业内部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财务体系的正常运转,及时了解财务风险,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③企业内部控制可提升企业运转過程中各单位与各部门的协调能力,有助于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无效操作、无效流转,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3.2 财务风险管理

财务风险管理是当下企业基本的财务管理措施,该措施可通过了解财务信息以及相关企业管理信息,明确自身财务状况,合理地进行支出设计,明确相关款项,提升财务规范性,以减少企业资金在经营过程中的无效支持,同时提升财务安全性,以避免或降低财务风险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5]。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财务风险管理,及时有效地了解到企业运营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财务因素,对于经营活动进行及时调整,或实行其他措施,以达到规避或降低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不利财务因素,最终达到降低不利因素对于企业造成的经营损失或直接经济损失,以提升企业运营的持续性,降低运营风险,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大数据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关系

4.1 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本质

企业经营活动主要目的在于盈利,盈利需要企业能够正常的开展持续性的生产活动,且可以良好、稳定的盈利,因此企业内部开展的各项预防风险、管理制度的核心点就在于维持或加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为核心目的盈利提供基础。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是当下最为重要且常见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两种管理系统的直接领导者与最终领导者一般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其本身的目的具有趋同性,实际上具有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作用,同时其中任意一项工作开展的质量不佳,或者运行不佳,都会对另外一项工作造成严重影响[6]。例如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开展得不佳,财务风险管理就难以得到有效、准确的企业经营生产;运行过程中财务信息无法明确必要支持与非必须支持以及具体的财务信息,继而无法准确地判断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时,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的核心成员都是企业各级、各部门的核心领导人员,因此企业控制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需要高度相互配合。大数据技术下,企业可以通过持续、高效、全面的采集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形成全员机制,使得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信息风险管理的信息来源不再仅局限于单个部门的领导人员个人信息,而是可以直接了解基层一线员工在生产、工作、生活中的情况,进而可以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的效能,同时提升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的真实度。而领导层可以依据真实的信息对企业经营、生产活动进行对应调整,并且可以加强企业领导层与一线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效率,合理地规划生产、经营活动,降低生产经营风险[7]。

4.2 财务风险管理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其具体包含了生产经营风险监管、生产经营流程控制、生产经营监管控制、员工控制等具体内容,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本身属于生产经营风险监管的内容之一,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因为财务风险管理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其被单独列出。在实际企业管理中,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强有力支撑,企业内部控制通过了解财务风险管理,明确生产流程、检验流程、员工情况等,进而分析企业内部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控制管理。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的财务信息高度信息化,通过财务数据波动、指数变化以及其他财务信息,企业管理者可以基于内部控制管理信息与经营计划较为准确地评估与预判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人员风险等,进而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有效性与科学性[8]。同时掌握财务数据并进行大数据化建设,可以提升财务信息的传输效率、提升财务管理效率,防止财务风险发生,同时对财务信息进行大数据化,可以提升财务信息对于企业经营活动的预测。提炼大数据信息可以更为清晰地发现财务风险管理中的不足,并进行优化,进一步增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活动的效能。

5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

5.1 对于大数据的应用能力较差、建设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的中大型企业都构建了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小组与财务风险管理小组,但是实际上,参与工作的人员的工作重心在于领导自身部门与项目经营,人员管理工作与杂项事务一般是组外人员来做。受企业发展因素影响,大多数工作人员对于风险识别、评估、判断以及应对的能力均相对一般,对于一些事件的恶性影响或者后续后果均缺乏前瞻观察。大数据属于新兴技术,多数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小组与财务风险管理小组人员结构偏向中老年群体,领导决策层相对信任资历较深的员工,缺乏对于专业素养的认知,导致整体性的内部控制工作在大数据环境下开展较差。另外在一些企业中,领导层进行了大数据内部控制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计划,而且购置了相应的设备,但是实际必须参与的各部门领导层因为各类原因,对于此类工作参与度较低,同时对于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未能完全掌握或者未掌握,导致基于大数据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小组与财务风险管理整体不健全[9]。

5.2 内部控制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的理论陈旧

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理论在近年有很大发展,但是主要工作参与人员的年龄普遍在40岁以上,同时工作人员本身主要工作是其他事务。因此工作者主要的学习精力放置于主要工作中,导致管理工作参与者对于形式理论的接受度普遍不足,造成当下的内部控制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一般基于早期理论进行,其与大数据存在一定的矛盾与不匹配情况,实际工作开展困难[10]。

5.3 管理体系混乱

大多数的企业基于人力成本、管理成本以及其他因素考虑,一般没有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监督,同时管理层忙于其他工作,领导层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求员工部门或者人事部门对于员工进行评价与监督。事实上,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对于企业员工本身的工作开展与质量、风险并不具备判断能力,员工本身部门的领导与员工自身之间存在重要关联,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会形成只要在工作上不出现重大失误,不造成恶劣影响,就不会进行管控。另外,财务风险管理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情况下是依据各部门的数据进行分析,要想精确分析,就需要真实信息,各部门汇报的信息会进行一定的优化。

6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建设的建议

6.1 构建健全的大数据管理组织架构

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设,需要有两个重要的支点,即完善的组织架构与高素质人才。完善的组织架构是确保各级机构能够正常履行职权、进行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同时健全的组织架构是管理層面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因此企业管理的领导层应当及时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组织进行学习,更新自身思维,了解大数据被应用于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优势,明确其组织架构所需的素养,组织企业内的相关领导进行学习、研讨。针对自身企业实际情况,合理进行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规划,构建健全的组织架构,保证大数据背景下内部控制建设中必须各岗位有专人负责,且其能够了解并完全掌握基于大数据的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技能。积极展开的直接参与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专业素养、工作流程培养,要求在进行各项内部控制过程中,合法、合规、符合流程,尽可能地降低风险、规避风险[11]。

6.2 合理分配职权与责任

进行组织架构时,恪守“三权分立”原则,从严监理,完善设置各机构的职权范围,切实按照“定职能、定编制、定机构”的三定原则,完善内部控制管理的各部门岗位,保证权责一致。除此之外,尽可能多地从各方面支持内部控制的牵头部门的职权,以确保其能够顺利地整顿优化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在构建健全的组织架构时,应当引入行政监管,设立监管、审计工作部分,以保证内部控制组织的正常运转,并予以监督,提出相关意见。

6.3 建设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

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是大数据财务风险管理的基础,因此企业应当对企业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升级,包括相关的软硬件以及工作人员,要求财务系统充分信息化,而且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大数据技术。在建设过程中,企业的财务需要具备各项财务数据的收集、录入、存储、整理、修改、增减、统计、分析、处理等功能,而工作人员则需要具备对此类数据进行整理、整合,并进行大数据分析的能力,以达到良好掌握、鉴别企业财务风险,满足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要求。另外,在大数据财务风险管理系统良好的应用后,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开发,使财务风险管理可以基于大数据进行精算、建模,以进一步增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效能,最终财务风险管理需要逐渐形成预算管理模块、风险预测模块、投资管理模块、成本核算模块等[12]。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过程中应当注意信息防护,加强企业财务数据保护,实施网络防护措施或者进行物理断网等措施以保证安全,避免数据泄露、篡改等情况出现。

6.4 建设健全的预算管理

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中,风险的确认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基于预算的预测,企业的财务预算、项目预算工作准确、健全的展开是良好开展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基础支持。在大数据背景下,大数据工作人员可以基于企业预算与财务会计核算信息,绘制企业经营模型与财务模型,针对模型可以良好的判断各项活动的收入与支出,在不同情况下企业的经营压力与财务压力,提升企业对于各类可能的预判能力与处理能力。另外在预算执行中,企业需要强调并观测落实预算收付实现制度,以免预算工作的分析出现问题。

6.5 重构审计体系

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中,审计体系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其不但直接关系企业财务风险,还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效能。大数据可以显著降低企业领导层与员工的沟通成本,而且其具备汇集员工意见的效能,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及时地了解员工的意见与建议,继而对生产、经营流程进行良好控制,为领导层的决策提供一线参考依据。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系统,可以极大地扩展企业内部的审计范围,而且受大数据技术的加持,审计工作的效能还有显著提升。因此,既往的审计体系存在明显的不足,应当重新建设审计体系,基于大数据信息系統构建企业全面审计系统,将项目投资论证、全面目标责任制、项目经营等纳入审计内部,以达到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效能。

6.6  提升工作人员大数据应用素养

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高度依赖大数据进行,尤其是基于大数据对于企业经营活动分析,了解风险情况、财务风险,因此工作人员的大数据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对相关工作人员展开大数据技术培养,另外还需要进一步增大人才引进力度。例如,提升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中高素质人才的占比。

7 结论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两者均是以企业的持续盈利与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良好开展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效能。而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良好开展内部控制,应当积极强化大数据应用意识与能力,重新规划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与审计制度,以充分发挥大数据内部控制的效能。

参考文献:

[1] 黄红梅. 大数据背景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23,38(6):122-124.

[2] 郭鑫淼. 大数据背景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J].财经界,2022(16):140-142.

[3] 苏琳琳. 大数据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关系探析[J].中国商论,2021(6):145-146.

[4] 王蕊. 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如何加强财务内部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21(28):128,130.

[5] 夏阳. 大数据背景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J].知识经济,2021(5):72-73.

[6] 陆润良.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风险的对策研究[J].当代会计,2022(6):52-54.

[7] 张敏敏. 大数据时代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20(35):127-128.

[8] 曲倍. 大数据下医院财务风险防范与内部控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105-106.

[9] 侯娟娟. 大数据时代建筑企业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举措分析[J].当代会计,2021(23):145-147.

[10] 戴玉郭,雷宇.大数据时代电力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2019(28):251,253.

[11] 郑瑛. 大数据时代下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20(25):184-185.

[12] 季薇.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措施探究[J].当代会计,2020(5):155-156.

[作者简介]申坤(1974—),女,黑龙江伊春人,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企业内控管理。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管理企业内部控制大数据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探究
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对策研究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账务处理的几个关系
基于内控背景下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初探
企业存货的管理与控制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国内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