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理论视角下“图书馆+地铁”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研究*

2024-05-09 09:57汪全莉万茹捷
图书馆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乘客图书馆空间

汪全莉,万茹捷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1 引言

2021 年出台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中均提到要在都市商圈等区域,引入社会力量,创新打造公共阅读和艺术新型空间,以扩大公共文化覆盖面,增强实效性,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期待。现代社会,地铁因其便捷、高效、准时等特点,日益成为多数城市居民出行首选。其人流广众、空间尺度大等特点,使之成为极具优势的潜在公共文化服务载体空间和新的服务场景;在强调物质文明发展、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代中国,地铁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和竞争力,也需要文化力量的注入。在此大背景下,思考如何将图书馆服务推向更广空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俨然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许多图书馆将其提供的服务延伸至地铁空间,充分利用地铁公共空间建设公共文化空间。在满足地铁文化建设需求的同时,也扩展着图书馆空间文化服务的场景。

图书馆与地铁正在进行着许多合作尝试。一是在地铁建设阅读服务空间。如建立地铁图书馆,将图书馆开在地铁站或者车厢内,为地铁乘客提供书籍借还阅读服务。1981 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地铁图书馆,之后国内外纷纷开展各类地铁图书馆建设,如东京地铁驿文库、中国第一个地铁图书馆——早期上海地铁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相同的地铁图书馆,如南京金陵地铁图书馆;自助式地铁图书馆,如长沙地铁24小时自助图书馆;地铁数字图书馆,如国外首个“地铁电子图书馆”设在圣地亚哥地铁6号线的伊内斯・德・苏亚雷(Ines de Suarez)站,国内的北京“M 地铁·图书馆”也同样仅提供在线阅读资源……各地地铁图书馆因地制宜地选择与本城市相适应的服务模式和资源配置内容。杭州地铁在2016年开展为期一个月的“24小时地铁书房”活动,在地铁站为乘客开辟一个阅读空间,所有书籍都不得带离书房,只能现场借阅或通过扫描二维码下载电子书阅读[1]。二是将地铁视为宣传空间,并利用该空间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如打造阅读主题车厢,2017 年8 月,杭州地铁2 号线驶出阅读专列;2019年10月,厦门推出“乘着地铁去阅读”主题专列。在地铁站内设小型展馆,如2016年10 月北京M 地铁·图书馆“品红之道——生活中的《红楼梦》”专题,就在地铁站内开设了“红楼专馆”;2023 年1 月又推出“探寻文明的印迹”主题,在地铁站内举办微展览,展出4个专题的文物仿制品11 种。此外,还借助地铁空间举办图书漂流、新春书写春联等活动。

国内学者对于图书馆与地铁的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集中在“地铁图书馆”这一主题上,主要通过案例分析、现状调研关注其建设发展,探讨服务模式[2][3]、对比服务效果[4]、探讨存在问题、总结建设经验[5],并预测以自助服务模式为主的[5]地铁数字图书馆[6]、智慧地铁图书馆[7]是未来建设的主要方向。图书馆与地铁合作进行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可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态不单只有地铁图书馆;场景本质是更高级形式的文化空间,也是融合物质、审美、价值观和人的活动的综合体,是一种强有力的概念工具[8]。而将图书馆和地铁看作一个整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景的相关研究较为少见,对于如何创新打造“图书馆+地铁”公共文化服务具体场景也缺乏理论指导。鉴于此,本文提出“图书馆+地铁”这一公共文化融合服务场景的概念,并引入场景理论,根据场景理论的合法性、真实性、戏剧性三个维度,从价值提升、空间打造、体验改善等角度出发,为“图书馆+地铁”公共文化服务场景构建提供建设理论支撑,通过创新公共文化空间场景建设,在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的同时,为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2 相关概念解析

2.1 场景与场景理论

“场景”具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即场景产生以物质空间为载体,与物理空间形态及基础设施有着密切联系,是独立的文化设施或单独物理空间,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供人们进行文化体验的文化服务设施[9];第二层含义是场景的存在形式逾于物理空间。在特定的文化空间,文化信息与群体之间会产生内在联系、意识及观念,这些意识及观念会反映在文化设施建设中。

芝加哥学派克拉克教授基于城市文化空间研究提出场景理论,聚焦于城市中空间设施及设施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价值观,以研究城市发展动力。该理论认为场景由邻里、基础设施、多样性人群、前三个要素及其活动集合、场景孕育的价值五个基本要素构成,包括客观结构和主观认识体系两部分。客观结构就是指物理场域;主观认识体系是其构建的对场景进行分析的解释框架,根据人们对文化空间的主观感受提炼出主观认识体系的三个维度:真实性(Authenticity),描述人们对具有文化意蕴的真实文化场景所产生的直观感受;戏剧性(Theatricality) ,是指人们在真实性的基础上,为场景表现所吸引而去体验文化氛围或者进行自我表达;合法性(Legitimacy) ,是人们在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认同和提升[8]。

2.2 “图书馆+地铁”

在公共图书馆的实践领域,“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发展探索,已经有了相当长的一段进程[10],其合作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非营利性单位,如博物馆、档案馆等文化事业机构,政府机关,学校,城市文化空间;营利性单位,如社交媒体、网络平台、各类文化旅游产业单位及便利店、咖啡店等地理位置优越的单位[11]。地铁同样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本文认为“图书馆+地铁”是为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广度,创新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形式,由图书馆与地铁运营方等社会组织机构合作,借助地铁这一物理场域,兼顾空间建设与深层文化呼应,打造契合地铁环境和乘客高品质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景。

3 场景理论与“图书馆+地铁”公共文化服务的契合

3.1 理论契合

3.1.1 场景理论的适用性

场景理论虽是由社会学家提出,但自传入国内后,为经济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许多学者将该理论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文化空间营造和价值提升研究中,如对公共文化空间[12]、图书馆[13][14]、城市阅读空间[15],农村文化空间[16]、农家书屋[17],虚拟文化空间[18]等进行实证或场景构建研究。从场景理论被应用的研究领域来看,不难发现其在指导文化空间建设时的独特价值,其通过构建整体系统多样的空间研究视角,创新了空间人文价值的内涵。因此该理论对于地铁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建设也同样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在场景理论的定义中,凡是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空间均可进行场景化服务。从场景组成的五个要素来看:邻里,或称为社区,场景理论认为社区体量的场景更容易捕捉到内外部的区别,位处城市不同区域的地铁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该区域的人群聚集特征;基础设施,即具体呈现的景观,无论是地铁站还是地铁车厢基本都有一定的空间面积,是理想的客观的物理场域;多样性人群,即由不同文化背景所形成的群体集合,地铁站一般为所有市民开放,人流量大,乘客类型众多;前三个要素及其活动集合,在“图书馆+地铁”这一场景中即是发生在地铁中的各类公共文化服务事件;场景孕育的价值,即场景中蕴含的价值观和价值选择。

3.1.2 发展逻辑的一致性

场景理论通过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多元群体的文化认同和消费,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最终达到推动城市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目的。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也意味着需要于实践中不断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以满足群众多样需求,鼓励公众文化参与,从精神文化层面提高公民素养。以场景理论为指导,丰富图书馆与地铁的合作内容和形式,在地铁站为乘客提供可视、可听、可感知、可交互的阅读场景,让乘客在乘车的碎片时间中,也能深刻感受人文魅力,寻求价值认同,培养阅读兴趣,形成阅读习惯,充实精神世界。“图书馆+地铁”空间设施与市民交互组合成蕴含和展示价值观的场景,不同的价值倾向又会吸引市民并影响其行为选择,促进产生更多元、多形态、高品质的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发展。

3.2 价值契合

3.2.1 有利于打造新型文化空间,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覆盖

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与公共文化空间数量不足、服务不全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时代发展与自身发展需求迫切要求图书馆突破固有思维模式,加快服务转型升级。随着时代发展,多元文化主体层出不穷,人们获取文化知识的渠道不断拓宽,作为传统公共文化场馆之一的图书馆处境尴尬,读者的到馆量、文献借阅量等服务效能数据已进入难以持续增长的阶段[19]。图书馆需要更为积极地提供服务,主动深入人群,将目光投向人群聚集的空间场所,合作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以提升服务效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同时也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图书馆延伸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能够突破传统图书馆建筑的局限,让公共文化服务主动走近群众,以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覆盖人群。

3.2.2 有利于融合图书馆与地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在不断拓展覆盖面,图书馆与地铁运营方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能够让习惯了“图书馆服务活动应该发生在图书馆”、“地铁除了指向牌就是广告”的人们眼前一亮。地铁作为勾连着城市与市民学习生活的“城市地下大动脉”,不应只是冰冷的物理空间,需要更活跃地跳动起来,彰显其蓬勃生命力。在城市中地铁不仅仅以简单的交通工具的形态出现,更是以一种城市文化的形态出现,成为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部分地铁站会通过壁画、灯箱等站内装饰展示文化艺术,建设地铁图书馆提供阅读服务,但这只是少数。观察我国多数地铁站,简约明亮现代化,却也单调冰冷商业化。地铁站和车厢中,通常充斥着大量的商业广告和少量的公益广告,商业广告是对地铁宣传窗口功能的认可;而公益广告也从一定程度说明地铁运营方并不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还愿意承担社会责任。被商业气息桎梏的地铁站,需要更多文化力量的注入。地铁对文化的呼唤,让其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表达场域;其车厢及地铁站内开阔的空间,赋予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全新的空间形态。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使地铁馥郁人文气息,为地铁“聚人气”。二者优势互补,让乘客行在路上也有书为伴,将人们送达目的地的同时,也将人们送至阅读世界的彼岸。

3.2.3 有利于构建“图书馆+地铁”场景,深化公共文化服务内涵

总体而言,我国就“图书馆+地铁”融合发展研究仍处在探索阶段,虽然在地铁图书馆以及地铁阅读推广活动的策划上都分别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但少有研究将其作为系统整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景进行文化建设。场景作为特定空间,能够折射群体价值观,培育场景独特价值观、显现别样生活味[20]。图书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借助地铁这一空间载体,向众多的乘客提供便捷专业的阅读服务,丰富了其阅读体验,充分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乘客于繁忙的通勤、上下学途中能有所收获,在惬意的旅游出行中充实自己,使乘坐地铁的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文化具有传导性,这种性质使得其能通过文化符号增强特定场景内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图书馆+地铁”这一公共文化服务场景如能得到公众的充分认同,除了服务已有乘客,还能吸引更多的读者慕名前来,增加地铁客流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积极的社会影响,共同完善和丰富场景内涵,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在万物都可互联互通的时代,图书馆与地铁的这一组合大有可为。

鉴于此,本文尝试在场景理论的指导下,以人为中心,根据主观认识体系的“真实性维度、戏剧性维度、合法性维度”3个主维度,浅述“图书馆+地铁”公共文化融合服务创新思路,将“图书馆+地铁”看作一个有价值意义的公共文化场景,通过挖掘深层的价值内涵,泛在营造文化氛围,能让乘客在体验文化时有更深刻的文化认同,从而达到阅读推广、增强群众文化素养、促进文化发展的目的。

4 基于场景理论的“图书馆+地铁”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维度

“图书馆+地铁”场景的物理空间,可以是地铁站内所有不妨碍通行秩序的可用空间,包括立面灯箱、宣传栏,以及地铁车厢等,将这个空间环境作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为开展图书馆建设、阅读专列车厢打造、各类阅读推广活动的宣传等提供空间。对于乘客读者而言,他们对文化活动的认知顺序是知道有这个客观存在(对应真实性),然后被场景表现出的某个特质吸引,而参与到这场文化体验中(对应戏剧性),在体验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场景所要传递和表达的价值内容(对应合法性),来决定自己是否继续参与。而从场景构建视角考虑,理想状态是希望吸引绝大部分公众持续参与,在交融碰撞中产生新的内涵,推动场景发展,因此,在构建和优化“图书馆+地铁”场景服务时,首要是从合法性出发塑造场景价值,并在具体的构建中一以贯之,整体系统地推进资源建设、空间环境建设、活动建设。

4.1 场景合法性:塑造公共文化服务内蕴价值

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不能只关注“有没有”,更要看“好不好”[21]。在构建场景、打造空间、开展活动时不能“为了建而建”、“为了有而有”,需要赋予有深意的价值内涵。当一个场景有了价值,就有了主心骨,通过价值引领、理念先行,系统有序布局,从而避免盲目、无效建设。“图书馆+地铁”场景价值表达可以从国家社会、地域区域、个人社群3个方向展开。

4.1.1 充分彰显社会公共文化价值理念

现代社会中,宗教制度、超自然信仰以及与此有所关联的事物相对来说已变得不太重要,社会成员越来越趋向于现实性、理性化,越来越重视对社会事务的参与。普遍而强烈的世俗化现象对现代化建设、人的成长有积极推动作用,其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文化思想、价值观念集中体现着我们国家、民族的文化理想和精神高度,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着我国文化建设发展。图书馆要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并将其贯彻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始终,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展相关主题展览、遴选主题书单等主题活动以彰显文化自信,价值自信。如上海地铁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过程中,结合地铁实际,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红色文化车站、列车、长廊、广播播报等形式,让红色文化成为地铁公共文化的底色,打造可阅读、有感悟、振精神的城市公共文化第二空间,让百年荣光伴随市民乘客的脚步行以致远[23]。

从促进文化繁荣角度来看,合理、科学、创新、包容、多元、开放等价值理念能为文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各类文化激荡交融,百花齐放,丰富着“图书馆+地铁”场景价值内涵。“图书馆+地铁”场景应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努力营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社会人文环境。要把和谐理念贯彻于营造地铁公共文化服务这一社会人文环境的全过程。如《地铁上读书的人》以微纪录片方式呈现“地铁上的读书人”,共有十期主题,每个主题分别探讨诸如“媒介在变,阅读的本质不变”“品位阅读,从选对好书开始”“经典阅读的价值”“克服阅读中的偏见”等话题。也通过对各色人物的阅读记录,表达着地铁阅读“没有年龄的界限,没有性别的差异,没有观点的偏见,自由、包容、开阔”。

4.1.2 着力展现地方地域文化价值特色

基于共同的历史传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居住在同一区域范围内的人们,会形成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即地域主流群体价值观[24]。这种地域特色鲜明的价值观念具有强大的传承性、亲和力和渗透力。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不能脱离公众的日常生活和文化需求。以广为当地群众所熟知且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塑造“图书馆+地铁”这一文化场景,能够得到最多数公众的文化认同。图书馆也有义务对地域特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充分利用馆藏文献以及收集整理的地方文献,通过研究当地文化事件、文化名人事迹,城市记忆、建筑,群众生活,对当地文化脉络进行整理,了解地域文化的过去、现在并洞悉其未来,凝练出专属于地域的价值观念,使地域的历史特色、当代特色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和内容里得以显现,嵌入“图书馆+地铁”场景建设,唤起当地人的记忆和归属感,增强场景吸引力,实现更多数人的文化参与。以南京为例,南京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人文气息浓厚。南京每条地铁线路都设置了不同的文化主题,因《红楼梦》与南京的不解之缘,成为其三号线的文化主题,如大行宫站的文化墙上就展示了“金陵十二钗”的壁画。其地铁站名的设置也别有讲究,所以南京地铁站内南京地铁与金陵图书馆联合推出的“地铁里的金陵”专栏,向读者讲述地铁站名背后的故事,并推荐《南京地名故事》等相关书籍供读者线上阅读。无论是空间环境营造,还是活动内容表达,都与南京的地域价值相契合。

4.1.3 高度尊重个人独特的文化价值表达

公众参与文化活动之后,思想会与场景所表达的内容产生碰撞和交融,可能会难以认同场景所要表达的东西,也可能会产生新的立意概念。“图书馆+地铁”这一公共文化服务场景所要展现的价值观念不一定能受到所有人的认同,但是需要尊重和听取不同的价值观点,继续完善场景的价值内涵。互联网时代,受社交网络影响,上网和关注社群已成为网民群体的日常习惯。社群是思想、知识、信息的交汇地,网民乐于在社群中与志同道合者分享、学习和交流,相互影响,共同进步。阅读作为公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交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地铁让人群汇集,“图书馆+地铁”场景中最不缺乏多样性人群,所以在强调阅读的同时,也需要强调交流,不能忽视创意人群聚集的价值[25]。“图书馆+地铁”场景中可通过设计交互性活动如读者交流区、读者留言板、读者社群等,邀请乘客共创文化活动,鼓励群众参与文化,在活动中与社会交互,读者能够通过发表评论,分享、交流阅读体会,获得关注,摆脱个人阅读的孤独感;建立读者社群,帮助读者在阅读的旅途中寻找到志同道合的社群,获得认同感;并在共同阅读的同时与其他读者形成思想上的碰撞、认识上的交流,促进文化发展;同时要善于从群众的表达中发现最能打动他们的活动特质,不断改进“图书馆+地铁”服务内容和水平,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南昌地铁就为市民推出了共读功能,乘客可通过共读功能与他人一起分享书籍,交流读书心得。在向公众推荐了很久的主题书单后,2020 年北京M 地铁·图书馆举办“科技阅享生活”主题活动,由国家图书馆精选《时间简史》等20本中外名家的科技类作品作为基础书单,邀请读者选择最想阅读的书籍,与乘客共同拟定书单。充分尊重读者的阅读表达,丰富了读者的参与体验。

4.2 场景真实性:固牢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基础

从真实性维度构建场景,就是要让场景切实存在,寻求多方合作,保障资源续航,合力探索建设高质量的现实场景。

4.2.1 寻求社会合作凝聚强效合力

场景内的空间营造、活动开展需要资金、人力、信息资源的支撑,单靠某一方的力量很难做到专业且全面。既然是图书馆与地铁融合服务场景,建设主体自然也应以图书馆和地铁运营方为主。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可以积极寻找第三方参与合作共建,提供更专业、地道、具代表性、典型性的服务活动。对象不限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单位、社会组织、各类企业单位,甚至是市民群众,内容不限于管理、资源、宣传,聚合软硬件设施服务,更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提供更具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调动投入经济和管理资源以增强场景内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可持续性。如与文旅部门合作,制作当地文化旅游攻略手册;与报纸、杂志社合作联合创办地铁图书刊物;与文学组织合作,整合专题资源,精选推介内容,如与经典文学、儿童文学、科幻文学等各类文学研究组织合作,并根据不同乘客类型向公众分级推荐精品书单和阅读材料;与有声阅读平台合作,丰富阅读形式,2019 年北京M 地铁·图书馆创新引入喜马拉雅音频分享平台,形成“电子书阅读+有声阅读”的双阅读模式;与移动通讯商合作,为乘客减免使用公共文化服务时所需流量,以提升乘客使用公共文化服务意愿,“镇江市智能公交数字阅读推广项目”设想通过与微信捆绑,下载数字资源所消耗的流量由电信、移动和联通公司赠送,令市民下载更加随心所欲[26];与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合作,全媒体多渠道地宣传报道,能吸引更多的潜在读者前往场景进行文化体验;招募阅读活动志愿者,参与活动策划管理、秩序维护,以及地铁图书馆的书籍捐赠。

4.2.2 确保资源长期及时有效供给

根据每个“图书馆+地铁”场景的定位,权衡经费权重,调整资源结构。地铁图书馆建设中不同城市可根据地区特征,因地制宜选择最为合适的地铁图书馆运营模式。传统地铁图书馆以提供实体资源为主,但在地铁站内空间有限、移动阅读被现代人所接受、实体书籍投放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许多地区会选择建立数字图书馆,以提供数字资源为主。不论是纸质资源还是数字资源,书籍的选择要紧跟时代潮流,与人们当下的阅读需求相契合。在地铁上阅读时间是碎片化的,阅读内容零碎松散就更难以形成结构化的认识。图书馆需要在向乘客提供阅读服务前,深耕已有资源,进行专题整合。通过专题形式,向地铁乘客推荐围绕主题整合的资源,也能达到建立系统结构化知识的目的。一方面,需要与环境特征相适应,人流特征分布明显的如在临近行政单位附近的地铁站,可以增加政治类、法律类书籍的投放;临近商圈的地铁站,可多投放金融、时尚杂志;在临近工业企业园区附近的地铁站,可以供应管理类、技术类书籍;在临近学校附近的地铁站,可以注重投放科学类、课标推荐阅读、教辅类书籍;在临近旅游景点附近的地铁站,可以放置地理类、人文类、历史类书籍[27]。如智利地铁图书馆在提供图书时,将国内和国际知名作者的作品视为首选。类型主要包括少年文学、校园文学、智利小说、国外小说等,以娱乐性图书为主,因为电子图书馆的基本目标是提高非阅读人群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也需要合乎时宜,在具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如各种节日、纪念日,适时推出关联活动、推荐相关资源。

地铁智能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服务宗旨仍然应该是为公众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考虑到用户的差异性和图书馆设施的使用水平,造价不菲的多媒体设备对于不精通电子设备的公众来说形同鸡肋,即便用户有电子设施的使用学习能力,要在有限的地铁候车时间内完全掌握自助借书机的使用还是很困难。所以各地地铁图书馆应根据当地实际,选择尽可能简便且容易上手的设备,并适当保留一些较为传统、能为大众接受的操作方式,便于乘客使用阅读服务。资源设备也需要管理与维护,尤其是自助式地铁图书馆,要保障所有自助设备正常运转,定期维护,及时修理。

4.3 场景戏剧性:渲染公共文化服务外显表达

场景对乘客有吸引力,需要契合乘客行为习惯,需要有“冲击力”。这种“冲击力”既要是表现在视觉、听觉等器官上的感官冲击,也须是体现在内容思想层面的心灵震撼。

4.3.1 以现代美学为风向,不断完善地铁空间建设

空间建设包括线下实体空间和线上虚拟空间,虚拟和现实的融合统一,才构成完整的“图书馆+地铁”场景。

地铁站内空间建设要能够满足人们视觉上的愉悦,还要能满足功能性和审美性的和谐统一。对于大多数争分夺秒赶时间出行的乘客而言,他们并不会过多关注在行进过程中出现的景象,只有在等待或乘车时才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周围环境。所以国外最早的地铁图书馆就是设在地铁站台旁边,读者可以从图书馆直接进入车厢里。而当人漫无目的地行走时,最容易关注到的就是带给其视觉冲击的景象,一味追逐物理空间的“空壳”或者千馆一面,显然难以吸引到重视个性表达、美学情怀的公众[28],所以要强化空间美学特色。“图书馆+地铁”场景内实体空间建设应综合公众、社会和环境等公共要素,“特色”从何处来?可以从图书来,北京M地铁·图书馆曾“承包”北京地铁四号线,开出“童车专列”主题专列,活动推荐儿童文学史上出版时间跨越百年的10 本童书著作,并以此次活动推荐的童书里的角色和插画场景为设计素材,特别装饰6节创意车厢,登上列车,仿佛置身童书的海洋,各种经典作品的角色在眼前游动、漫步,与乘客“对话”“交流”,吸引乘客走进书籍,品读经典;也可以从根据地域特色、从周边景点来。场景可根据地域发展水平、人民审美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多元、多层次地完善场景虚实空间建设,也可以与周边景区相呼应。长沙烈士公园地铁站以红色文化为基底,进入站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湖南烈士公园纪念碑浮雕设计,通过将LED 数字屏幕向乘客推介习近平总书记著作,整个站点红色文化氛围浓郁,配合着烈士公园这一著名红色景点,让红色文化印象深入乘客心中;场景内公共文化的展示还可以引入新媒体,地铁实体图书馆使用高科技设备,会给乘客带来新奇体验,运用新媒体艺术,借助数字影像、感应装置,结合声光电等元素进行类型多样的场景空间设计,吸引乘客主动参与交互。在虚拟空间中,因其容量基本不受限,各类型的资源都能在虚拟空间得到展示。利用感应技术,根据人员密集程度、移动速度形成不同的视听影像内容,利用VR、AR、HR技术增强乘客与场景空间的沟通和对话。

在移动阅读不断发展的今天,“图书馆+地铁”场景的虚拟阅读空间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移动阅读平台可以被包含在地铁或图书馆移动端App、小程序中,也可以是独立网页链接。如南昌地铁在其地铁App“鹭鹭行”内推出“云图书馆”,乘客在开通个人碳减排服务后,就能免费阅读“云图书馆”中的5000册正版电子图书;纽约地铁图书馆通过地铁站内WiFi 接入图书馆网站,向乘客提供所有免费的公共图书馆线上阅读资源;而北京M 地铁·图书馆通过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后直接跳转至其独立的地铁图书馆网页中。在移动阅读平台中,除了基础的阅读服务,还可借助各类信息技术实现个性化服务。如通过大数据,对乘客特征信息进行分析,发掘用户喜好,能实现资源资讯精准推送;实时进行场景匹配,为用户提供生动的场景化服务。

4.3.2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创新文化服务形式

差异性不大的服务内容和千篇一律的服务形式,使公共文化服务容易陷入趋同困境,往往只能达到短期性热度。所以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需常常求变,时时更新。活动可以深入至群众日常生活,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品牌是企业存在与发展的灵魂,是产品质量和服务的特有标志,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依据,代表大众对产品的认同。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要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精”,以提升读者对阅读活动的持续关注,使读者认同、喜爱图书馆的活动品牌[29]。北京“M 地铁·图书馆”以主题形式整合推送优质数字阅读资源,从2015 年启动至今共开展24期活动,每期都有不同的主题,活动类型丰富,吸引众多乘客读者参与,取得良好社会反响。佛山市图书馆与地铁合作,借助地铁车厢宣传公共图书馆最基本的免费公益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如何获取图书馆服务,为让读者更有参与感,佛山市图书馆还在主馆一楼大堂复刻了一列地铁专列。地铁里宣传图书馆,图书馆里复刻地铁,也是某种程度意义上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5 结语

创新与融合是未来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主要方向,根据场景创新和打造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可以有效扩大公共文化覆盖面,增强实效性,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文化生活的向往。地铁空间因其人流广众、空间尺度大等特点,成为极具优势的公共文化服务载体空间和新的服务场景。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可充分利用人们地铁出行场景,坚持价值引领,在夯实场景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加速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乘客图书馆空间
嫦娥五号带回的“乘客”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最牛乘客
图书馆
飞跃图书馆
车上的乘客
高铁丢票乘客索退款被驳回
去图书馆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