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古莲花池的“水史”

2024-05-10 20:51潇,王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莲花池水门行宫

盛 潇,王 腾

(1.莲池书院博物馆,河北 保定 071000;2.保定军校纪念馆,河北 保定 071000)

古莲花池简称莲池,亦有古莲池、莲花池等称呼,地处保定古城中心,始建于公元1227 年重建保州城之时,原名“雪香园”。“水”是莲池的灵魂所在,正因为有水的存在,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和精湛技术才得以完美体现,清代莲池书院、莲池行宫才得以在此选址建立。然而学术界对莲池的水重视程度不高,亦未将莲池的水作为保定大水系的一部分进行整体规划①在众多论及保定水系的文章中,鲜少会提及莲池的水。即便有所提及,也仅限于追溯元代保定城市水系产生的历史或强调水利景观的作用,比如保定水利博物馆仅将莲池作为“景观水利”的一部分,展示了其建成时间之早以及“莲漪夏艳”的美景,并未对莲池与保定城市水系的互生关系进行说明。。目前还没有文章系统地介绍莲池水史,本文抛砖引玉,希望能够通过对莲池水史的相关探究,填补空白的同时引发更多学者的重视。

一、水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的源头有两层含义:一是历史之源,二是水流之源。

宋元之交的保定古城因受兵火波及,已是废墟一片,元大将张柔因满城地狭,决定移驻保州、重建州城。据元好问所写的《顺天府营建记》记载,张柔在“画市井,定民居,置官廨”的同时,引一亩泉、鸡距泉水进入城中,“度地之势,作为新渠,凿西城以入水,水循市东行,由古清苑几百举武而北,别为东流,垂及东城,又折而西,双流交贯,由北水门而出”。城建之初,保定水系雏形初显,饮水、灌溉、防御、航运以及景观营造皆因活水的到来而得到极大改变。莲池作为“渟滀之所,澄清荡漾,虽方塘而有巨泽之观”②见清李绅文“重修保定府莲花池碑记”,现藏于莲池书院博物馆。,建造者便因地制宜地借其水泊开辟为了私人园囿,数百年来作为官绅百姓的宴游之所,渐为一方名胜。

何人开凿?志书记载“莲花池,在府治前,元大帅张柔凿两沼对开,一桥曲度,盛夏荷繁”[1]卷五,然志书中同样记有“治之南向者,曰莲花池,元张弘范凿渠引水由西城而绕其第”[1]卷一、“苑德……助筑郡城有功。复疏掘旧渠,引鸡泉灌城中”[2]卷五十一之语。这并不矛盾,张柔作为重建州城的决策者,引泉入城、引水入池的功劳,势必要归于其身,然具体到疏掘施工人员,自是委派给得力之人。张弘范,字仲畴,张柔第九子,其人智勇双全“善马槊,颇能为歌诗”[2]卷五十一,曾被安排“摄府事,吏民服其明决”[2]卷五十一。苑德,字顺道,保定本地望族出身,因悉知保定的人文地理、历史风貌,在重建州城的过程中亦出力甚多,“张柔复立保城,命董其役,诛蒿莱、平瓦砾,市井屋宇,不期月告成。柔器之,复命疏决旧渠,引鸡泉灌城中,居民戴之”[3]。

二、水道

(一)入水道

保定古城的四个水门①据元好问《顺天府营建记》记载,张柔重建保州城时,只有西、北两个水门,西水门名曰通津,北水门名曰朝宗。中,西水门是唯一的入水门,水入城后“别为东流”者,即古莲花池。水自西水门进城后,南偏东流动,至西门南马道一段,名曰三角地(三甲地);随后继续东流至唐家胡同,这一段被称作荷包营,中段南折,整体东西走向;水继续东流,沿西河沿越红关帝庙到东河沿(清末统称这一段为西河沿),从莲池西北角进入到莲池内部。

随着城市的发展,入水道渐渐由明渠改为暗沟,再由暗沟直接断流,进而导致莲池水源断绝:三角地段在日伪时期改为暗沟,1953 年拓建裕华西路时被兼并;荷包营段在1950 年后被陆续填平河道,逐渐建起了中医门诊部和裕西百货大楼;西河沿段于1953 年填平河道,现为中新街[4]139-140;东河沿段“自辛酉(民国十年,即1921 年)以后,城内河道易为暗沟,积久淤塞,池水遂涸”②见于振宗“重修保定古莲华池记”,现藏于莲池书院博物馆。,最终也被现代建筑所覆盖。

(二)莲池内部

莲池内拥有入水口一处,位于莲池西北角的响琴榭。水进入莲池后流入西侧池塘,一部分经曲径桥、宛虹桥而达东侧池塘,另一部分由太平桥下绕藻泳楼、篇留洞,所有的水同汇于水东楼下,水东楼位于莲池东侧,也是东出水口所在的位置,水由此处向外排至南大街。

清末时,莲池内增加了一处出水口——南出水口。光绪二十九年(1903)袁世凯为迎接从西安回銮的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在永宁寺修建行宫,并在行宫与莲池之间的御路下“修建暗沟,引莲池活水至行宫内以植荷”[5]9,此条暗沟自莲池西南角流出,过菊胡同、县府大街(今兴华路),自行宫西北角流入,在行宫内整体呈东西走向,于河中部开阔处成池,随后水出东墙,入暗沟流走至南水门汇于府河。

随着时间的变化和城市的发展,两个出水口相继被填平。这就导致了莲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既无入水,也无出水,成为一潭死水了。

(三)出水道

与入水道线路明晰且自始至终没有大的更易不同,出水道则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初建之时的水,自莲池东出后,垂及东城又折回西流,再由北水门而入护城河;随后,出水道改为从北水门、南水门双出,这一点在志书中多有体现,如康熙《保定府志》载“莲花池……始从南北水门出”[1]卷一,光绪《畿辅通志》载“由城北水关、南水关双流分出(其旧渠名紫河套)”[6],光绪《保定府志》载“引泉水穿城西入,南北出”[2]卷十九等;再后来,经北水门而出的水道逐步让渡,至迟在康熙十九年(1680)时,莲池的出水道已经完全变为自南水门而出了,“别为东流,夹南街双流交贯,至府学泮池,由南水门出,及城外东南隅,仍归清苑河”[1]卷五。

保定古城地势以东西大街一线为高点,南北两侧自然成坡,而莲池位于此线的南坡,加之地势低洼,若水由北水门出,势必需要通过最高线,极易因行水不畅而致淤塞。事实也的确如此,“其北流久湮,惟府治北至于北水门河形犹有存者。而所云‘别为东流,垂及东流,又折而西’之旧迹,不可复识矣”[7]。“按旧志,循市东行转北,久湮。今北街之西遗迹尚存”[2]卷十九,紫河套作为北出水道旧迹的一部分,正是因为水流到此停滞不通,渐成臭水,颜色呈现紫黑而得名。若水流从南出水道出,则按地势沿南大街向南流动,“经过文庙、泮池及关岳庙前,以达南水门(南门之东)出,绕南关天水桥而归府河焉”①参见民国贺宗儒“修浚保定莲花池东出水道及南街甘石桥清秽二沟碑记”,现藏于莲池书院博物馆。。只可惜,因南出水道采用的是暗沟排水的方式,湮塞问题也时有发生:康熙时,出水道“湮塞为衢”[1]卷五;雍正时,“池水阏不东注”②参见清李卫“莲花池修建书院增置使馆碑记”,现藏于莲池书院博物馆。;乾隆时,出水道“伏流地中,其淤不可得见”③参见清方观承“重浚莲花池东西二渠记”,现藏于莲池书院博物馆。;光绪时,“东出水口亦湮……知县萧世本疏浚,然地高沟浅,水由西水门入莲花池势难东出,循街南行迳泮池出南水门工未成”[2]卷十九;民国时更是“乃因年久失于疏浚,出水之甘石桥及南街清水沟既形湮塞”④参见贺宗儒“修浚保定莲花池东出水道及南街甘石桥清秽二沟碑记”。,昔日的文化名胜之地日渐荒废。

三、疏浚和管理

“莲漪夏艳”作为莲池美的概括,其关键要素在于水,保定古城人文之盛、风化之美,咸与此水有关。为保持莲池水的活力,历朝历代会对其进行疏浚和管理。

(一)元时期

雪香园建成后归张柔的副将乔惟忠所有。彼时的雪香园“茂树葱郁,异卉芬茜,庚伏冠衣,清风戛然,迥不知暑。澄澜荡漾,帘户疏越,鱼泳而鸟翔,虽城市嚣嚣而得三湘七泽之乐,可谓胜地矣”[8]。元末,保定地区发生一场大地震,雪香园毁圮。此时乔家已经失势,该园后来修复与否,未见记载。

(二)明时期

雪香园残垣败瓦,狐兔出没,唯塘内荷花岁岁盛开,“广衍可数十亩许,或曰‘古莲花池’云”,成为百姓士人饮宴赏景的必选之地。有鉴于此,保定知府张烈文、张振先先后对园林进行“重构”“充扩而润色之”。万历十五年(1587),知府查志隆取“以水为鉴”之意,将莲池辟为“水鉴公署”,并“葺其所坏,益其所未备……舼舟与夫芘舟之水庐,罔不具饬”,此次修缮使得莲池池塘达到“红渠翠荷,锦绣灿然满地面”的效果⑤以上内容参看明查志隆“重辟水鉴公署记”,现藏于莲池书院博物馆。。有明一代所记载的三次修缮,均由保定知府主导。

(三)清时期

至清代,莲池逐步繁盛,官员士绅对莲池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疏浚工程多次开展。康熙四十九年(1710),保定知府李绅文因莲池“池既就淤,屋宇亦在在倾圮,久无当年胜概”,于当年一月开始重修,大建房舍的同时“又浚其池而加深,为东、西水闸,以时蓄泄”⑥参见李绅文“重修保定府莲花池碑记”。。入水口和出水口水闸的修建,便利了莲池内部水文系统的微调节。

雍正十一年(1733),直隶总督李卫在此建立莲池书院和使馆。书院是直隶省的最高学府,乃育才之所,使馆则用来应对因公事往来而产生的住宿问题。在建设过程中,李卫针对“池馆就荒,池水阏不东注”的问题予以疏浚,使得建成之后的书院与使馆呈现出了“面清流为限,跨石梁为阈,使节应酬与匡坐吟诵不相妨杂”⑦参见李卫“莲花池修建书院增置使馆碑记”。的画面,好不美哉。

乾隆十年(1745),直隶总督那苏图将莲池使馆改建为行宫,称莲池行宫(乾隆十年至道光二十六年)。莲池行宫作为清代直隶行宫的代表,规制齐备、丰奢无比。为了能呈现出莲池最好的一面,直隶总督方观承专门对莲池的入水道和出水道进行了疏浚,这是有资料记载以来的首次,意义重大。由于出水道“伏流地中,其淤不可得见”,工程难度较大,所幸施工彻底有力,自乾隆十六年(1751)三月始至五月工竣,短短两个月,便让莲池恢复了“清流荡漾,输委自然,由是启西渠以入,盈盈不穷,开东渠以出,渟污去而不滞,而渠之制已顿还其旧矣”①参见清方观承“重浚莲花池东西二渠记”。的效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工程后不久,经直隶总督的批准,由保定府组建了行宫委员会,全面负责莲池行宫的管理工作,并对莲池水系进行监管,确保水系的流畅干净。根据《莲池行宫管理规条》的规定:“莲池之水停顿日久易致秽浊,委员须不时知会水利县丞妥为蓄泄,务使清澈。如上下沟渠淤塞,委员随时秉明该府,饬工(县)疏浚”②见清“莲池行宫保护管理文告”刻石,现藏于莲池书院博物馆。。比较彻底的疏浚加之得当的管理,从根本上保证了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莲池的水没有再进行过大规模的疏浚。

道光二十六年(1846),皇帝下诏裁撤行宫,“莲池行宫恢复为使馆,莲池园林归莲池书院管理”[7]8,其间多有修缮,记载较为详细的一次发生在同治七年(1868),直隶总督官文见莲池“池之涸也亦久矣”,又逢旧友唐训方统领练军驻于保定,想到“勇众不宜终日散处,尤不可一日逸居,必使束筋骸,任操作,以充其乐事劝功之气,舍重修莲池无便于此者”,于是乎,驻保士兵纷纷“持斧荷锸、披蒙葺、浚淤塞、整倾欹、补残阙”,仅用三个月的时间便使得莲池“就湮之迹复于今日”③参见“重修莲花池碑记”,现藏于莲池书院博物馆。。

(四)1921 年至今

随着国运衰颓,遭逢水灾、兵祸的莲池已不复当年盛世模样。民国十年(1921),直隶省省长曹锐曾为“保存古迹,光大名区”,特命保定警察厅厅长张汝桐董其事,“池沼淤塞朽腐,凿沟以通之”,莲池景貌得以些许改善④参见刘春霖“重修古莲花池公园碑记”,现藏于莲池书院博物馆。。

之后的十年间,保定兵祸不断,莲池成为“列幕宿营之地”,园内“楼阁桥梁,垣墉户牖,摧残不遗余力,惨黩狼藉,不堪言状”,更为严重的是,此时的莲池不仅出水道早已湮塞,入水道也因改为缸管暗沟而有断流之势。商震等有识之士不忍一方名胜就此淹没,各有捐款,希图重修,恰逢“庚午之秋,东北陆军独立第十三旅旅长李振唐来保驻防,治军之瑕,协议兴修,并允率全旅士兵担任浚河工役,不受地方津贴。于民国二十年(1931)四月兴工,胼胝畚锸,将久经湮塞之渠道逐段挑浚,河水得复畅流”。入水道的疏通,成为随后展开的重修莲池工程的先锋和关键。重修工程在河北省主席王树常等军政绅商的倡导下,遴选了监修员,设置莲池整理委员会,对莲池内部建筑、景物、池塘等各处进行维修,仅耗时三个月,“昔日颓圮晦暗之莲池,至是轮焉奂焉,均复旧观”⑤参见于振宗“重修保定古莲华池记”。。

然而莲池的东出水道,却“因限于款,仍未得通”。彼时南大街上有一桥,名为甘石桥(乾石桥),“甘石桥往南以至南街南端,计有清水沟、秽水沟共二道。甘石桥本秽沟聚所,莲池清水在下经过,从此分流,清、秽二沟并行南趋,至南街南端,复东折为一,合流至南水门”。民国二十二年(1933),在保定公安局长于锡藩的倡议下组设了“整理路政委员会”,负责此次“挑浚二沟及修整甘石桥之分流与南街南端之合流两地”的工程。此次工程科学合理,根据南大街复杂的街道情况,有针对性地新修了井眼、泄水沟等辅助工程,解决了水源淤塞问题的同时,还起到了调洪泄洪的作用:“清水沟旧共有井眼十座,惟距离均远,工作既感困难,而尤不易彻底,因于旧井外议增修井眼八座,以利通联”;“又以南街道路多坎,且路旁向无明沟,每遇雨水,苦难宣泄,乃于清水沟上横修泄水沟十二道,通入秽水沟,并两旁各留沟眼十二座,覆以铁板,俾遇雨水,启而泄之”;“鼓楼北虽有道旁明沟,而流至鼓楼下则无法南行。复由鼓楼下至甘石桥,亦加修泄水沟一道,明留沟眼一座,以便同时宣泄”;“二沟合流之东以迄南水门,悉属明流河道,且为清、秽二沟尾闾,亦并挖深培高,资其通畅”。自此之后,莲池出水、进水均流畅照常。

1949 年,“修建全市明暗水沟 9 条(全长 2 460 米),整修古莲花池”[4]481。1963 年 9 月,保定市莲池管理处成立,对池塘和出水渠进行了清淤和疏浚,对塘岸四周进行垒石加固处理并饰以栏杆。1967 年打深水井一眼和购置相关设备,解决了水源断绝的问题。在2002 年及之后进行的莲池复原修缮工程中,对池塘进行了统一的清淤、防渗漏处理。目前,古莲花池由莲池书院博物馆负责,池塘的日常维护和生态营造等相关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实现了抽取府河水作为水源补充的目标。

四、莲池水系的作用

(一)造就了莲池的美景

一汪清水,澄波荡漾,春时藤花满地,夏则荷香袭人,秋天落英缤纷,冬季松柏耸立,水与景就这样在四季的变化中交互融合了八百年的时光。在古木周遭、蔚然深秀的莲池,池水掩映于亭台楼阁之中,更添了几分绝妙。响琴榭,池之关键,作为入水口,泉水涌入池内击打着岸边的叠石,泠泠之声如弦音般美妙,道是无琴胜有琴。宛虹亭,池之灵魂,作为莲池的中心景观,将池面一分为二,毫无吝啬地展现它的宛宛身姿,“却是清波无我见,亭桥入影惣沄沄”。藻泳楼,池之生气,“楼正踞池上,前矗孱颜,后临芳渚,池水三面环之”①以上内容参见咸丰年绘《莲池行宫十二景图咏》之《藻泳楼》的图咏和图赞,现藏于莲池书院博物院。,登楼极目迥望,可见春波荡漾,藻影粼粼。水东楼,池之总汇,游人至此,或坐或站,涤荡尘俗,心旷神怡。

(二)成就了一地文风

莲池的水潆洄城市,育物钟灵,是士大夫的精神寄托之所在,带动了一地文风蔚起。“此水来自丁方,委蛇南北,汇河归海,不止资溉田亩,实荫一郡之文风。以故,任斯土者率皆循卓声闻,崇阶洊陟;黉宫之士蔚起科名者,指不胜屈”②见李绅文“重修保定府莲花池碑记”。,这句话代表了当时世人的想法,作为畿辅胜地,莲池书院建于莲池内,劝学兴德,聚引八方学子,四方贤俊,担簦负笈而来,正所谓“其以勋光文曜彪炳于仕途、议院、学校者,不可胜数。是以莲池书院之名,洋溢乎中外。然则古莲花池者,不仅为保定名胜之巨擘,且为北方文化之渊泉,岂虚语哉?”③见于振宗“重修保定古莲华池记”。书院因莲池而得名,莲池因书院而闻名,二者相辅相成。乃至于今时今日,提及“莲池”二字时,既指园林,亦指书院。

(三)代表了一座城市

莲池美,美在水的清澈盈盈;莲池古,古在水的经久不竭。作为保定的城市名片,“省会景物之美萃乎池,池之润分乎渠”④见清官文“重修莲花池碑记”。。水之于莲池,好比血脉之于人体:“滞必导之,郁必宣之,涤瑕荡秽犹后焉,而孤虚之说无足论矣。”莲池之于保定,“斯土近在郊畿,沟洫之利,王政首重,滞而不行,岂独一渠之病哉?是举也,宣郁达滞,涤秽镜清,用以和民气而瀹士心”⑤见清方观承“重浚莲花池东西二渠记”。。所以,水关系到莲池风景美丽与否的同时,更关乎整个城市的内涵是否深邃,毕竟,二者一脉同源。

(四)塑造了几世人文情怀

士人爱景,更爱寄情于景,景色卓然的莲池,寄托了文人八百年的情怀。早在莲池园林初建之时,元代大儒郝经面对参与莲池宴会的满堂宾客,提出了“己乐矣思吾民有未乐者,己安矣思吾民有未安者,其不负于此亭矣。不然则有负于此亭矣”的灵魂拷问⑥此亭即临漪亭,临漪亭是元代及其以后文人对莲池整座园林的习惯称呼。该句出自郝经《临漪亭记略》一文。,赋予了莲池肩负天下苍生的职责。到了明代,知府查志隆表述得更为明确:“岂徒以便游观而已?”莲池位于保定府治之南,“不越数十武”的距离似乎是上天有意为之,要求保定府的官吏们以水为镜,“鉴于心,因以鉴于水”①参见查志隆“重辟水鉴公署记”。。清代李卫创办莲池书院,乃是秉持着希图实现士人治国平天下这一宏愿的目的而设,“今兹之举,既以宣朝廷乐育之雅化,而益以广皇上惠使臣轸原隰之盛心,且以瞻王畿都会之中巍乎焕乎,有以廓大古人之遗迹而更新之”②见李卫“莲花池修建书院增置使馆碑记”。……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结语

八百年前,一汪活水自西而东穿城而入,赋予了保定水的底色,历史向前,时代不弃,莲池因水而生,因水而荣,是保定大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古莲花池园内“河水清浅,鱼荷交晖……虽无大山大水天然风光之盛,然在此平原城市中,作为游人欣赏休闲之所,可从喧嚣的城市中享到出静的意趣”[9],是人民群众品质生活认同感和获得感的所在。

猜你喜欢
莲花池水门行宫
英雄群像、历史真实与“出圈”营销——多方位解析《长津湖之水门桥》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京西郊野"莲花池"
过水门
论元稹《行宫》的主题意蕴
飞机“过水门”仪式
莲花池畔歌舞飞扬
莲花池的“二绝五怪”
基于《南巡盛典》版刻图像的清帝南巡行宫御苑空间格局探析*
项城袁世凯行宫(故居)园林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