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高校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2024-05-11 10:44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评价

雷 霄

(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广东珠海 519041)

在“互联网+教育”的发展驱动下,融合了线上教学和传统线下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混合式教学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性,整合了教学资源,实现了师生的有效沟通,全面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由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时间较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解决混合式教学存在的弊端,高校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力保障教学相关配套;调动师生课堂教学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进行知识体系建构;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发挥混合教学优化配置功能;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促进教学评价科学化,从而将线上线下教学优势最大化,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创新,让教育真正服务于广大学子。

一、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在高校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中的意义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又称“混合式教学”,是对现行教学模式的改良和创新。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关注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1]235,同时,混合式教学既能够发挥传统教学的互动性和监督性,又能够展示线上导学和教育资源共享等优势。

(一)拓宽教学渠道,深化育人目标落实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借助教材在课堂上获取知识,或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实践操作训练,参与教学的机会有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进度,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一方面,开放性的学习空间和时间更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混合式教学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按照自身掌握情况自由安排学习进度,深化对知识的掌握。学者汤海峰等人[2]对比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发现混合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且混合式教学能引导学生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多元化的教学资源获取途径能为学生带来多渠道的知识补给,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合作与共享[3]。例如,“数据新闻可视化”是一门理论性和实操性都较强的课程,多学科杂糅的知识体系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挑战,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整合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发挥各专业教师的特长,建立起协调育人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既有线下实体教学的直观性,又融合了线上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借助多师同堂突破了单一教学模式的瓶颈,让学生能够短时高效汲取学科精华。

(二)激发学习兴趣,助力综合素质提升

传统教学模式过度关注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状态,缺乏自我探索意识。大班制教学环境下,课堂教学仅能满足中间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和进度较慢的学生的需求难以被满足,不同层次教学目标难以实现[1]236。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既能够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优势互补和情景感知构建起交流互动、相互碰撞的学习环境。一方面,混合式教学为学生创设了身临其境的感知环境。视频、影像、科学操作等新颖课程内容的加入,激发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好奇,激励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教学[4]。研究发现,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较高,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教师能从课堂反馈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活动[5]。另一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特色课程设计能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结构力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中,除师生互动的课程教学外,增设个性化的自学模块。课前自学能让学生对课程整体有初步的把握,方便教师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课后自学模块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疑问,而且自学模块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让不同层次学生均学有所长[6]。

(三)发挥教学优势,推动高校教育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提升教育质量成为高校发展共识。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产生了互动式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等多种创新模式,加快了高校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进程[7]。混合式教学将线下实体教学和线上虚拟教学紧密结合,最大限度释放资源优势,让知识在云端得到流动,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双向提升。一方面,混合式教学具备可复制和多元化优势,突破了传统教学时空的束缚,提升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混合式教学融入了线上教学资源和虚拟教学空间,海量的优质资源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能深化课程的深度与广度。同时,多屏互动、学情分析、随堂讨论等互动操作构建起教师与学生沟通的纽带,有利于课程设计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师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组织能力,引导学生实现专业技能的提升。首先,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差异性及主体性被认可,教师据此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其次,教师和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通过平等对话和相互理解助力“教学相长”愿景的落实;最后,混合式教学是教育资源的整合,不仅有经验丰富的教师,而且有新技术的加持,能够加快高校教育现代化进程。

二、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在高校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人才培养观念的更新。但受到高校、师生、课程设计等因素的影响,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在高校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中依然存在众多问题,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一)保障机制不完善,混合教学融合不深入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作为依托信息化的教学模式,离不开无线网络、教学平台、录课室等软硬件设备,以及专业管理人员的支持,而部分高校相关配套不健全,陷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遇。第一,部分高校软硬件设备不健全,没能有效推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具体表现为:硬件方面,教学相关设备配置率低、校园网运行效率不佳、缺乏录制微课的教室等,降低了师生混合式教学的使用体验[8]113;软件方面,混合式教学的线上课程资源开发、更新相对滞后,存在难以克服的技术缺陷。例如,部分高校混合式教学中发帖限制条件过多,导致师生参与积极性不高;难以有效监控在线学习,存在替考、替答等不诚信问题,教师很难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9]103。第二,高校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导致部分教师不具备应用混合式教学的能力。混合式教学模式包含大量的智慧化技术,需要教师定期进行课程资源的更新和教学设计的优化。而部分教师信息化知识和网络应用能力欠缺,没机会、没途径参加系统的培训活动,导致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动力不足,存在畏难、抵触情绪,阻碍了混合式教学优势的发挥。第三,混合式教学作为教学形式的革新,是教学方式和育人理念的创新。面对教研评价制度、教师绩效考核、学生成绩考核等制度的变化,传统教学理念和考核机制已不能适应当下教学需求[10]75。但部分高校管理制度更新滞后,未能为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二)师生接受度不佳,教学改革效果不显著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主体,师生的参与意愿、态度直接决定了教学能否顺利开展。第一,当代学生作为伴随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群体,对智能化终端的运用较为熟悉,将信息化设备应用于教学符合学生的习惯。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仅注重线下面授内容,将线上学习视为额外负担,忽视在线课程资源的价值,甚至有学生以在线学习的名义,在课堂上玩手机、打游戏。究其原因,这类学生对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及教学设计满意度不足,对混合式教学质量感知有限,参与混合式教学的动力不足[8]113。第二,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工作量、技能及回报率能否达成统一,是影响教师参与混合式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与传统教学相比,混合式教学下,教师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线上线下教学内容,课下还需要收集学生的反馈,并据此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工作量的激增加大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而教师精心策划的课程可能面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校领导不重视等问题,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展现不明显[11]98。长此以往,教师可能因自我效能感缺失,逐渐降低参与混合式教学的热情。

(三)教学设计不合理,混合教学质量差异化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融合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线下面授,是两种教学模式的结合,需要协同发挥混二者优势,助力教学质量的提升。但部分教师忽视混合式教学中的资源配比,出现资源同质化问题,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部分教师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借助计算机及网络资源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因而将教学重难点交于科技手段,弱化了师生之间的沟通。这种看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实则忽视了教师在课堂中的监管作用,容易造成学生过度懒散,学习积极性不高[12]57。第二,线上教学资源是混合式教学的优势,能博采众长丰富课程内容。但部分教师过度依赖网络资源,在教学中对其进行生搬硬套,不但造成在线资源实效性欠缺,而且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难以做到因材施教。以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为例,教学资源过度依赖教材,缺少特色化课程,学生在选择资源时看似较为自由,实则选择的多为同质化内容,选择范围较为局限[11]98。第三,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线上教学有了显著的变革,但线下教学突破不彻底。对于线下面授课程,部分教师仍以教材为主,授课内容与线上资源重复较多,教学案例与时代脱节,学生接受程度不高[9]102。

(四)评价考核单一化,教学调控作用难发挥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强调知识体系建构和能力培养,将主动权交予学生,其成果考核及评价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但当前部分高校评价机制相对滞后,仍以传统评价模式为主,单一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很难对教学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第一,教师作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对学生的教学反馈享有决定权。具体而言,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仅能由教师作评价,不但剥夺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性,而且存在较多主观干扰因素,有违评价的公平性。第二,无论是线上评价还是线下考核,评价内容以记忆和理解为主,或依据预设的标准答案进行量化的分数评定。过度关注知识的掌握情况,忽视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无法全面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例如,部分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中,仅以知识识记作为考核内容,忽略了学生应用思政理论、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当前混合式教学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部分学生选择考前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应对考试,忽视了以评促学的评价目的,未能发挥激发学生主动性的作用。虽有部分高校会在学习过程中增加过程性考核,但成果反馈不及时,学生对自身情况了解不全面,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容易丧失学习积极性。

三、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在高校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中的应用

(一)完善教学配套保障,加大教学改革支持力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充足的教学保障是高校教学模式创新的先决条件。其中,丰富的教学资源、畅通的网络环境、便捷的教学平台是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资源。第一,高校要完善基本软硬件设备的配套,重视在线教学平台的研发和维护,及时解决技术漏洞。高校要加快网络通信建设,对传统教师进行智能化升级,构建起信息化教学环境;在线平台设计讲究规范化和美观化,既能以形式多样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以丰富的内涵充足课程资源;通过身份认证、指纹识别等辅助手段强化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监管,并为教师提供全面的学生信息[9]104。第二,高校既要帮助教师深入领会混合式教学模式内涵,又要加快数字化资源建设。为此,高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混合式教学模式技能培训,通过优秀成果展示和经验分享,引导教师重新审视和参与课程设计;同时,高校要整合符合本校教学需求的教学资源,以保障混合式教学的顺利开展。此外,高校要严格把控教学资源准入标准,积极开展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通过校际合作、产学研融合及跨学科合作等方式,着力打造一批优质课程资源[10]77。第三,高校要顺应教育改革需求,建立与之匹配的管理制度。高校可通过改变教学质量评估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创新设计;还可制定适用于混合式教学的管理办法,规范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提升师生获得感。

(二)重视师生观念转变,强调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强调通过创设自主化的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并通过创设临场的互动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体系建构[11]77。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向学生阐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必要性,提升学生对新型模式的兴趣及期望。同时,教师要持续完善课程设计和优化,借助线上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这种良性循环不仅加强了学生参与混合式教学的动力,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8]114。第二,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教学的交互质量。在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通过临场情境营造、学习任务发放、交互环节设置等,营造出互动式的教学环境。这种线上线下自由切换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目标的落实。第三,高校通过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对参与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教师给予物质或精神回报,以促进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对于混合式教学实施效果显著的教师,可通过授予“教学标兵”“创新楷模”等称号,或适当给予资金资助等方式,对教师教学能力给予肯定。

(三)加强教学资源开发,促进混合教学优势发挥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要不断探索,找到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融合的“度”,确保混合式教学既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又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教师要正确处理现代技术与面授的关系,借助信息化技术提升教学效果,但又不过度依赖线上平台,做到两种模式相辅相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第一,教师要合理分配学生自学和课堂授课的时间,坚持教师主导、线上辅助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讨论,积极寻求问题解决办法。课前,学生借助线上教学资源了解课程概述及重难点;课中,针对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并对学生差异性问题进行交流互动;课后,借助线上平台完成针对性的练习或测试,对所学内容加以巩固,并结合学生数据反馈,对后续课程进行适当调整。这种“视频自学—课堂互动—线上测试—课后反馈”的教学设计,全面释放了混合式教学优势,使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第二,混合式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在教材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章节的限制,将课程内容融会贯通。教师在统编教材框架下,结合自身学术积累和研究方向,对理论内容进行拓展和具象,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的逻辑思路。同时,混合式教学要发挥互动优势,通过讨论、探究及自学等方式,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3]。

(四)构建健全评价体系,提升教学评价正向引导

完善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能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是监控教学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工具[10]76。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包含课前学习、课堂活动及课后练习,因而在评价体系中,需要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对线上线下活动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第一,高校要健全评价机制,尽可能涵盖学生的整体情况。其中,除必要的测验和考试等终结性评价外,还要增加出勤率、随堂测试、学习投入度、互动率、讨论活跃度等因素,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或将自学考核、课堂测验、期末考核等按照比例划分,共同决定最终成绩[14]。同时,注重学生参与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的评价覆盖率,既要包含在线学习时长、互动频次、在线测验等涉及学习态度及习惯的评价内容,又要包含线下讨论、知识掌握等反映综合素质的内容。第二,高校还应引入教师评价、小组互评、自我评价等多元评价模式,增加评价主体,并不断细化评价标准,将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及获得感等纳入评价依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的学习习惯。第三,高校综合考量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不但要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多环节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而且要通过期中期末测试检测学生知识构建成果和技能掌握程度。

四、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但课程在设计实施中,依然存在保障体系不完善、师生参与热情不高、课程设计不合理、评价方式不健全等问题。因而,未来高校教育改革应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并通过优质资源整合、创设沟通平台、完善考核指标等方式,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助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评价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