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代化方式争取现代化

1993-08-27 06:39周士疑
中国青年 1993年4期
关键词: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现代化

周士疑

自从西方工业文明在它的全球性扩张中以一种严酷的方式把现代化问题提到我们东方民族面前以后,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而争取工业化、现代化的努力已持续了一个半世纪。今天的中国人又来到了一个新世纪的门槛之前。

憧憬未来是激动人心的。一代接一代的中国人都把自己的梦想、民族的梦想寄托在未来。然而一个半世纪过去了,繁荣、民主、文明的现代化还是中国人梦绕魂牵地憧憬着的未来。这就不能不使人们在新世纪的门槛之前沉思。中国究竟应当怎样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现代化只有靠现代化的方式才能实现。只有抛弃一切空想和偏执,老老实实地循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的一般逻辑,循着这唯一正确的路标,才能到达我们民族数十年来热切向往、翘首企盼着的未来。除此之外,没有捷径,没有奇途。

计划经济,即国家通过行政性的高度集权的计划指令来组织经济发展的方式,曾被认为是一条捷径,可以在避免痛苦的情况下迅速实现奇迹。然而实践却没有证实这种先验结论。恰恰相反,无论在苏联还是在中国,几十年的实践都表明,计划经济不仅在达成有限的、特殊的目标方面使社会付出了过大的代价,而且从根本上就无力担负全面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任务。为什么?因为这种经济组织方式实质上是非现代化甚至反现代化的一种落后的组织方式。

计划经济的有效性来自两个必不可少的前提。第一,社会经济的信息量小。这是因为高度集中的计划控制系统获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要通过它来有效地组织整个社会经济,那么这个经济就不能太复杂,太多样化,也不能是开放的经济。第二,不存在或几乎不存在独立的群体和个人经济利益。这是因为独立的利益会要求对自身活动的独立的决策权、选择权,而这是与计划经济中决策权高度集中的要求直接相悖的。

显而易见,这两个前提与经济及社会的现代化趋势和要求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因此,如果要把计划经济当作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来捍卫,那就必须时刻对抗、阻止现代化进程,并遏制、消除广大民众在自主活动中追求自身利益这一最根本、最重要的现代化动力。这是任何良好的初衷也无法改变的必然结果。所以,不根本变革计划经济这一非现代化、反现代化的落后的经济组织方式,生产力就不能得到解放,就根本谈不上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

也许有人会说,几十年计划经济同样也取得了伟大成就。答曰:计划经济曾经达成过某种特殊目标,但不能把中华民族在这几十年中争取现代化的艰辛努力所取得的成就与计划经济的作用混淆起来。几十年建设成就是全民族节衣缩食,含辛茹苦,流血流汗,直至蒙受了在和平时期举世罕有的生命损失才换来的。而这种过度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使我们深刻反省经济组织方式上的严重问题吗?

也许有人会说,计划经济毕竟保证了社会公平、平等。答曰:不然。优者不胜,劣者不汰,是不公平;勤者不奖,懒者不罚,是不公平;以户籍制度、商品制度、就业制度、福利保障制度、消费品配给制度等一系列歧视性制度构成森严壁垒,隔绝城乡,禁止农民进入城市,直至对进城农民冠以“盲流”之类侮辱性名称而缉查遣返,强制规定并固化农民与城市居民这两大社会阶层的身份差异及全面的机会不平等,更是既不符合现代化要求又不符合社会理想的最大的社会不公平,不平等。

也许还有人会说,政府应当对经济有计划的管理。答曰:没有人否定政府的计划管理、宏观调控。相反,社会经济愈发展,这种管理、协调就愈重要。而计划经济方式的落后正在于它做不好这一点。它名曰计划经济,实为命令经济、统制经济、配给经济、短缺经济。人们不应忘记在计划经济下司空见惯、愈演愈烈的短缺、票证、排队、后门、黑市等种种尴尬现象;不应忘记高投入、低产出的强制增长对资源的惊人浪费;

也不应忘记在每一轮强制增长后又不得不继以进行的强制调整对资源的同样惊人的浪费。因此,靠计划经济方式无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这是实践的结论,历史的结论。人们实在不能再囿于传统意识形态的狭隘眼界而盲目地拒绝这个结论了。

如果说劳动使人脱离动物界,那么交换则使人进入社会。人们的社会联系的真正基础和一般形式就是人们相互提供劳动,交换劳动产品的关系。所谓市场,就是人们这种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把供给与需求联系起来,把生产与消费联系起来,并因此使整个社会的再生产过程得以不断循环。当整个社会经济的组织、协调主要通过市场来实现的时候,这个经济就叫作市场经济。

市场靠什么来组织、协调经济这行呢?最根本的是靠货币、价格。货币与价格是人类在社会组织技术、组织工具方面最伟大的发明。有了它,各种独立、分散的生产活动才被联结成一个经济体系,才形成并不断发展了社会范围内普遍、紧密的经济联系。货币与价格制度在推动经济不断市场化、社会化的过程中,自身也不断发展,直至在社会经济内部形成以现代金融业为主要标志的复杂而精密的组织协调系统,并由此为有效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完备的现代组织技术和组织工具,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市场经济的组织程度,市场经济逐步发展为现代市场经济。

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信息问题,市场价格机制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自动的指示器和调节器。

市场既是一切经济活动主体间的交换关系的总和,它当然就是以承认各行为主体的独立利益和自主活动为前提的。所以,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个信号装置,而且是一个把信号装置和动力(压力)装置精巧配合起来的高度有效的自动的指挥、调节系统。假定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它就总是引导一切经济资源流向使用效率最高的地方,它奖惩严明地诱导、迫使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千方百计地去适应、满足市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由此造就出一个活泼泼、高效率的经济与社会。

传统的计划经济却要从外部另行构造一个人为的调节系统来排斥它、取代它。这就如同硬要用一个人工的体外调节、循环系统去替代人体自身健全的调节系统。这样做不论在技术上如何高明,结果也只能是使人成为植物人。为什么计划经济就是没有活力?原因尽在于此。这种经济终究只是一个植物人式的经济。维持植物人式的生存需要耗费昂贵的医疗费用,同样,维持植物人式的经济也需要耗费昂贵的经济与社会成本。大面积亏损的国有企业不正是日复一日地消耗着巨额的财政补贴吗?

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和人民生活迅速发展、提高,为什么?就因为经济的市场化在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再想一想,每当计划经济出了大问题以后,是靠什么才摆脱危机的?每次还不都是靠市场机制的力量来“勤王”、“救驾”吗?应当看到,市场机制作为一种经济组织方式,由于其固有特点和内在逻辑,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形成日益广泛、紧密的经济联系,从而不断提高经济的社会化程度;能够在数量上和结构上自行调节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从而使二者在相互适应、相互推动中不断增长,并日益多样化;能够按照竞争中的效率原则促进并引导经济资源的自由活动,从而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的质量,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也能够随着经济的日益复杂和发达而不断地自行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技术和工具,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调节系统,不断提高始发经济的组织程度。显而易见,这样一种发展过程正好就是经济现代化过程。所以,市场化的逻辑就是现代化的逻辑。中国不要经济发展,不要现代化便罢,倘若要现代化,那就不能不走市场化的道路,不能不全面实行市场经济这一真正通向繁荣、发达的现代化组织方式。所谓全面实行市场经济,就是说,不仅产品要进入市场,而且产品要素也要进入市场;不仅一切民营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而且国有企业也要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凡是在市场竞争机制、价格机制能有效发挥作用的经济领域,都应当确立市场调节的方式,亦即市场方式应当成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

建立并发展市场经济,意味着顺应现代化的逻辑,根本转变经济与社会的组织方式,真正用现代化的方式去争取现代化的实现。这将是一场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是无愧于即将来临的新世纪的重大抉择。然而,能否成功地完成这一变革,在新世纪中迎来中华民族振兴的壮丽日出,还取决于我们从现在起究竟做得如何。应该看到,尽管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不可改变,但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存在着发展受挫甚至失败的可能。要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以下一些做法是较为常见和有效的:

1、继续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公有制对立起来,只要有人主张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改革公有制的传统实现形式,就断然指其为削弱、否定公有制,鼓吹私有化,搞资本主义。运用这种高度的政治威慑,不仅可以有效地阻止市场经济的基础建设,而且可以有效地保证公有制财产在传统形式下的继续流失和被侵蚀。

2、充分利用中国缺乏市场经济传统从而人们对市场经济很不熟悉这一条件,任意渲染市场经济会带来种种丑恶和罪孽,为它描绘出一幅灾难性前景。这样可收到令人谈虎色变之效,进一步增强人们对市场经济的恐惧和反感。

3、听任人们把市场经济错误地理解为人人经商,无秩序、无规范甚至不择手段地去“创收”,然后再把由此造成的混乱、腐败、破坏归咎于市场经济,进而重新提出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限制以至排斥。这一过程可以反复进行,从而使社会不断地付出代价,却又始终得不到建成现代化市场经济这一积极成果。

这类做法还可以举出许多,但以上几种无疑是最为简便的,而且几乎不存在什么风险。说它简便,是因为这样做不需要任何智慧,任何创新,任何切实的研究。说它几乎没有风险,是因为这样做即使遭到普遍的反对,最终也无大碍,大不了承认有“认识问题”而已,“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而且,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争取现代化的过程总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等到问题出来,那时我又有话说!

既然如此,真正拥护中国的改革与现代化事业的人们应当怎么办呢?唯有警惕,唯有反其道而行之,唯有更大胆、更坚定、同时也更审慎、更周全地推进改革,推进现代市场经济的建设。

猜你喜欢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审计工作推动中央治理整顿重大决策落实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研发——以一汽为中心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计划经济思维难解医院停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