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学校:中国教育新热点

1993-08-27 06:39文彬等
中国青年 1993年4期
关键词:私立学校办学中学

文彬等

2000多年前,中国的圣人孔夫子就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最辉煌的开篇。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教育,自然而然地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和完善而完全统一在国家的控制下。私立学校的历史使命便顺理成章地划上了句号。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讲话发表以后,曾一度在中国销声匿迹的“私立学校”重又复活起来,其发展势头大有愈来愈猛烈之势。

私立学较知多少

对于学校属性来说,世界上流行的说法只有两种:公立和私立。

由于“私”在中国是一个敏感问题,因此,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私立学校重新回到中国教育的大舞台是以“社会力量办学”的面目出现的。

我们不需要对“社会力量办学”是否准确去咬文嚼字,但不可否认,中国语言文字在中国的历史进步过程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1977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在这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文凭热”滚滚发烫:农家子弟上中专、考大学而跳出农门;下乡知青通过高考而返回城市;待业青年通过考学而有了工作;党政干部有文凭才能提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改革开放,教育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杠杆:经济发展需要人才,人才培养需要教育,经济和教育的联系前所未有地紧密。因此,中国教育界的一批有识之士便挣脱了原有的教育体制的束缚,以民办公助的形式办起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最早的一批“私立学校”。这些学校中,比较有名气的有上海杉达大学、杭州树人大学、上海新世纪中学、新世纪小学、天津静翔中学、江西育才中学等。

据有关部门统计,到目前为止,在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注册的私立全日制大学、中学、小学已分别达到17所、54所、655所。从私立学校分布看,沿海、内地都有,但以上海、浙江、四川、湖南、广西等地区最多。尤其是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发表以后,我国的私立学校发展更快,以上海市为例,1992年上半年,就有5所私立学校注册,而在私立学校开办较早的浙江温州,目前私立学校的在校学生已占该地区在校生的10%以上。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1992年7月,四川都江堰私立光亚小学的一则招生启事在中国引起了轰动。这所学校不但可以向学生提供诸如拥有进口空调、钢琴、电脑、大屏幕彩电的教室,有单人席梦思床和淋浴设备卫生间的宿舍等优越的生活条件,还有一流水平的师资、毕业后推荐进入重点中学甚至帮助出国留学的诱人的前景。在这些吊人胃口的说法背后,是进入该校就得交纳的1.8万元的集资费和每年4200元的学杂费的巨额代价。

这则启事一见报就被全国大小报刊转载,成为1992年中国私立学校无限风光的写照,这所私立学校也被人称之为“贵族学校”。

中国人对私立学校的误解完全来自其不同于公立学校的收费标准。

上海私立新世纪中学、新世纪小学每年每个学生学杂费标准为:小学600元、初中800元、高中1000元。浙江温州市8所私立中学每年学杂费300~400元。北京私立正则中学高一、高二、高三文科班每年每个学生学杂费680元~850元。上海第一所全日制私立大学杉达大学的收费则要高出私立中小学的3倍左右,每个学生每学年需交3000元左右的学杂费。全国其他地方的私立学校收费情况也大致如此。

尽管私立学校的收费要高出公立学校许多,但各地私立学校的招生却没有遇到麻烦。北京私立正则中学1992年10月登报招生后仅5天就完成了招生计划。报考上海私立杉达大学的学生竟是其招生额的10倍。

中国私立学校这朵迟开的教育之花为什么开得这般红艳呢?

一言以蔽之,私立学校的魅力来自其教育质量和教育体制。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同国营企业没什么两样,校长是指派的,老师端的是铁饭碗,教学内容是国家规定的,教育质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而相比之下,私立学校的优势就比较明显,为了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可以自主招生、自聘教师、自选教材。学校有人事任免权,教师实行合同制,干得好重奖,干得不好走人。工资、奖金同工作质量挂钩,严格按劳分配。因此,这种体制上的优越性决定了私立学校在同公立学校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私立学校有了这些优势,就可以在教育产业上同公立学校一决高低。在上海,私立杨波中学新招入学的初中生达到当时上海完全中学入学录取分数线的不到20%,但由于花钱进了私立学校,这些学生的行为方式、学习态度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老师的精心教育下,其中大部分学生入校后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上海私立新世纪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就开设外语和计算机课。上海私立明珠高级中学则要求学生毕业时熟练掌握中英文打字和计算机操作,初步学会第二外国语和国际交往礼仪,以增强学生毕业后的社会竞争力。这些私立学校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质量都让人感到耳目一新,许多学生家长说,孩子进了私立学校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为这个,再多花一点钱也值。另外,由于私立学校有分配上的自主权,私立学校老师的收入也就相应地高于公立学校教师的收入。因此,私立学校便吸引了一批富有教学经验、素质较高的教师。这些较高水平的教师是许多私立学校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北京私立正则中学20多名教师基本上是高级教师和教研部门的学科带头人。上海杉达大学还聘请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教授执教。

规范成了当务之急

私立学校在中国的发展,毫无疑问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这一结果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单一靠政府办学的模式,使教育由单一的政府行为变为一种全社会的行为,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我国私立学校的兴起是建立在没有规范的基础上,在其发展过程中,人们自然而然地提出了一些疑问。

——有的私立学校教学条件简陋,学校教师大多是离休和兼职教师,如何保证教学质量?谁来监督私立学校的教学质量?

——私立学校自负盈亏必然追求赢利,其收费标准合理吗?

——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办私立学校?什么样的人有资格当私立学校教师?

——私立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同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能否统一?是否符合国家义务教育法有关法规?

——私立学校能否聘请外国人当教师?

——私立学校可以跨省、跨市、跨区招生吗?

在国家对私立学校还没有有效的法律调控手段以及对私立学校社会化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人们对私立学校的种种疑问便准确地反映了目前我国私立学校所处的尴尬境地。

私立学校的存在和发展是对我国传统的教育制度、教育体制、办学模式、教学机制等多方面的改革。这一改革就是重新调整学校和社会的关系,将单一的由国家包办的教育改为多元化的、由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使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国家行为,而且成为一种社会行为。

因此,中国的私立学校要走上一条健康发展之路,当务之急是要对这种社会行为作出规范。

立法便是达到规范的唯一手段。

值得庆幸的是,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正在加紧着手有关私立学校的立法工作。相信在不久后,这部关系到中国私立学校前途和命运的法律将会问世,并将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私立学校办学中学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在多解中学创新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The State Schools and Private Schools in the UK英国的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