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骄子

1993-08-27 06:39陈先法
中国青年 1993年4期
关键词:假日酒店中国银行金融业

陈先法

刘金宝,我国自己培养的年轻一代的金融家。

35岁时,他被聘为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兼职副教授,是这个系最年轻的副教授;36岁时,他出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是国内最年轻的副行长;38岁时,他又兼任由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交通银行、日本三和银行、香港东亚银行联合投资组建的国际财务公司董事长;39岁时,他又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他虽然年轻,却经历了丰富而又不平凡的金融生涯。

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代表中国银行在伦敦金融市场上从事外汇、黄金和股票买卖时就已崭露头角,成了解放后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最年轻的交易员。

1981年,美国发生了前总统里根遇刺事件。那天,正做交易员的刘金宝突然听到这条震惊的消息时,立刻意识到:里根如果被抢杀,不光美国,与美国经济搭界的世界许多地方都会引起混乱,因恐慌势必对黄金的需求量增大。他即刻打电话给美国黄金市场,买下了一批黄金。之后,里根遇刺的消息传遍世界各地,金价立即直线上升。里根在医院里排除了死亡的危险,当他听到这一最新消息后便感觉到,金价很快便会下降。因此,当金价上升到一定限度时,他当机立断地把黄金抛了出去。他刚抛出去,金价如同他预测般地开始下跌,直至趋于稳定。就这短短的一会儿,他为国家赚了许多许多……

事后,金融界的不少人都称赞刘金宝的魄力和智谋,称赞他富有一个融合了金融、经济和政治的头脑。

那年,他才26岁。1976年北京外贸学院毕业后,他来到中国银行总行营业部搞总收工作。由于他工作出色,1977年底中国银行总行派他到伦敦分行担任外汇、黄金和股票买卖交易员。当时,我国刚刚实行对外开放,参与国际金融活动很少,而从事外汇、黄金、股票买卖经验几乎为零,一切都要从头干起。伦敦交易所的外汇汇率瞬息万变,交易台上吉凶难卜。他起初常被生意的失败困扰,可他没有认输,而是对工作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晚上系统地学习西方经济、会计、法律和银行学,白天则做交易。经过发奋、刻苦训练,他最终不仅成了中国银行系统第一个在国际金融界从事外汇交易的年轻人,还成了国际金融界一位强有力的竞争者。

四年后,海外好些银行都要他去工作,甚至国外许多银行和大公司都愿以高薪聘请他,但他却回到了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上海。有人不理解:他为什么一定要回来呢?殊不知,他已将自己的生活与国家的金融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回上海后,他主持中国银行上海信托咨询公司的工作。

1985年,上海耀华玻璃厂和国内某金融机构与英国皮尔金顿玻璃有限公司合资生产玻璃的谈判濒临中止和失败,刘金宝闻讯后代表中国银行加入了谈判。中国银行在国际金融界具有很高的信誉,它的加入使皮尔金顿玻璃有限公司转忧为喜,信心回升,当天英国的《金融时报》就刊登了他们准备继续谈下去的消息。谈判虽起死回生,但仍是艰巨的。外方派出了很强的律师,我们没有专职律师,法律问题便由刘金宝负责。他身兼数职,方针是:实事求是,促使成功。谈判从上海谈到北京,又从北京谈到上海,好几次从白天一直谈到黑夜,外方死缠住几点原则不放,刘金宝对此既不退让,又灵活以对。通过一次次的“交锋”,谈判终于取得成功。1980年的新年钟声敲过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签字仪式时,中外双方的心情都很激动,上海耀华玻璃厂的同志更是感慨万分,他们说:这次谈判成功,多亏了刘经理啊,避免了许多矛盾和误会……

其实,这一项目的谈判成功,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项目本身。这是中国银行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为上海、为国家引进的外资,是零的突破,无疑为后来者闯出了一条路。

一座由三幢崭新的现代化高楼组成的上海商城已屹立在市中心,人们路经这里时总要情不自禁地驻足仰望,惊叹它的气派和雄伟。然而,人们不知道当初刘金宝代表中国银行为上海商城引进总投资高达2亿美元的外资,度过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和黎明!1985年末,他参加一个代表团去美国亚特兰大市和旧金山等地实地考察、洽谈,每到一地往往是白天调查、访问,晚上看资料、看文本,一天睡眠不足6小时。在旧金山时,他给上海分行领导打电话汇报情况,不料电话里传来了他父亲不幸去世的噩耗,母亲召他立即回国。那阵子太劳累了,加上这个意外的打击,他眼前一黑,晕了过去。同伴们七手八脚把他抢救过来后,都竭力劝他马上回国去,并买来了飞机票。他左右为难,思绪紊乱如麻。他是个孝子,不回去对不起死去的父亲、悲痛中的母亲;但在代表团里他是主要谈判者,谈判又进入了关键时刻,怎能离开呢?思前想后,他还是留下了,直至谈判最后成功。然后又与代表团成员一起转道去香港,仅花三天时间,就组织到了美国、日本、荷兰、加拿大、法国等20家银行为上海商城的筹建贷款。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组织到如此大型的银团贷款,因此在香港引起了强烈反响,报刊上连篇发表文章,称:“上海金融界在变”、“中国的金融业正在走向国际化”……

国家经济的振兴和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活跃和繁荣;金融业的活跃和繁荣,离不开金融界人士对金融业的一片痴情和对国际金融界的了解。

刘金宝就是这样一位既痴情又了解金融业的金融家。他主持信托咨询公司的四年中,通过投资、贷款、租赁等形式,为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静安希尔顿宾馆,闵行、虹桥、漕河泾开发区等20多个合资合作项目提供资金6000万美元、2000多万人民币,并为一大批中外合资项目提供了几亿美元对外融资的担保。

说起维护国家的声誉和尊严,海内外的金融界都知道刘金宝为上海银星假日酒店和影城这一项目的成功,一次次周旋于香港银行界的情景,以及那场震动香港新闻界的“签字风波”。

银星假日酒店和影城如今已耸立在上海街头,但中国银行作为担保行,刘金宝与海外投资行与投资商的一次次洽谈、周旋,竟前后跨了整整七个春夏秋冬,这在他的金融生涯里是洽谈项目历时最久的一次,其间充满了无尽的酸甜苦辣。

前两次与外方的合作均因外方资金不能落实而告败,待到第三次与外方合作,与香港凯富投资有限公司经反复谈判而成功时,其时已是1987年夏季。中方人员赴香港与由日本拓植银行作为牵头行的银团正式签署贷款协议。

历经了曲折和风雨,终于到了签字的这天,刘金宝很激动,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然而,就在签字的前一刻,意外地发生了一件罕见的“签字风波”。签字仪式定于5时开始,在4点55分时,假日酒店管理集团的一个律师对刘金宝说,让中国银行再出封信,对担保书所承担的义务再确认一下。刘金宝对这无理要求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说:“有这个必要吗?你这身西装外面再穿套西装,你说有必要吗?”“我们只是想补办个手续。”“不行,绝对不行!这是对我们中国银行的不信任……”双方就这么争执起来。

其实,签字前5分钟发生这种不愉快的事,中外双方都很着急。刘金宝虽然表面上十分强硬,但心里却也很担忧:银星假日酒店的谈判几经曲折才到今天签字的一刻,多少人盼望着这一刻啊;再说,大厅里参加签字仪式的五六十人正等着,万一真的签不成怎么办?时间已到5点半,大厅里有些人已等得不耐烦了。刘金宝想:信绝对不能出,中国银行在国际上的尊严、信誉和威望一定要维护,但签字仪式还应该举行。因此他与同伴商量一下后对外方义正辞严地说:“如果你们一再坚持的话,我们中国银行就不签字了,不担保了。这样,你们想一想对你们有什么好处?没好处。你们失去了上海这一市场,损失的还是你们……

在强硬的刘金宝面前,外方退却了,立即打电话到英国向总部请示,总部也无奈,被迫妥协了,同意中国银行不再出信。刚才还趾高气扬的那位代表此时握住刘金宝的手,既表示歉意,又表示友好,让刘金宝这就出去签字。可是,外方一软,刘金宝却更硬了,说:“没那么简单,你们这么不信任我们中国银行,现在说签就签了?等到签完字,说不定你们又有什么花样了。”其实这是刘金宝的策略,此时他摸准了外方的心理,外方唯恐中国银行不担保哩;他之所以在外方妥协的情况下还这么说,是想以此作为警告。后来,外方一再表示歉意,并保证去上海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刘金宝才同意去大厅。签字仪式正式开始时已是6时,整整耽误了一小时。结束后,记者们纷纷围住了刘金宝……

没想到的是,两年后这项目又出意外情况。当时,银星假日酒店和影城的外壳形象刚刚屹立起来,还有待繁重的内部装修和其他工程时,财务人员突然发现项目超支,而且整整超支了1000多万美元。当时,业主和筹建单位急得团团转,又求救于中国银行。刘金宝面对棘手又复杂的问题,再一次次赴香港,一次次周旋于香港银行界,最后,以自己丰富的银行业务知识和高超的策略和计谋以及外交家的手段,终于使超支问题圆满解决了,只是其间又尝尽了酸甜苦辣。

在上海银星假日酒店和影城竣工前夕,刘金宝收到了一大簇鲜花,里面夹着一张纸条,上面用英语写道:“刘金宝先生:当您接到这簇鲜花的时候,上海银星假日酒店竣工在即。诚挚地感谢您几年来为此付出的辛劳、贡献的智慧。上海银星假日酒店将永远记住您的名字。我们还将介绍更多的银行、商人,与您、与你们中国银行、与你们国家合作。”

这就是刘金宝,他性格开朗、率真,敢讲真话,从不人云亦云、随大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主张。他敢讲真话,除了他的性格因素外,作为一个金融家,他对国家的经济和金融业更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他曾向市长建议将上海公用电话服务的时间由晚上7点延迟到10点;又向市长提出加强上海出租车管理的14条意见;他还一直呼吁要大力培养金融人才……他日思夜想的是如何优化完善上海的投资环境。

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他年轻的身体过早开始衰退了,在医院给他的诊断书上这样写道:左大脑后动脉、双椎动脉颅内段、双小脑后下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降低;高血压。医生多次发出严重警告:如再不休息将面临中风的危险,让他无论如何住院治疗。可是,他时时憧憬着我国金融业的明天,仍在不懈又紧张地工作着。

在前不久召开的上海市九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刘金宝当选为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他说,他很激动,因为这不仅是个人荣誉,更重要的是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是的,刘金宝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我国的金融业!

猜你喜欢
假日酒店中国银行金融业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
澳新假日酒店
中国银行
美国老人提议去假日酒店养老
美国养老院比假日酒店还贵
金融业的发展与经济进步的关系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中国银行
PYRAMID PA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