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海军可望重振海上雄风

2000-06-14 00:30左立平
军事文摘 2000年9期
关键词:远洋俄海军核潜艇

左立平

最近,世界一些军事专家对俄罗斯海军未来海上作战能力进行了评估,认为俄罗斯海军与前苏联相比存在着某些不足,例如制空能力不强,远距离登陆输送能力弱,远洋补给能力薄弱,各舰队间协同作战能力差,等等。

的确,当世界各主要海军国家正在加强和发展自己的海上力量之时,俄海军力量却在削弱。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海军经过几年的大幅度裁减和调整,虽然实力受到削弱,但就其目前整体作战能力而言,在当今世界海军强国中仍占有突出的地位,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力量之一。而且就发展趋势看,俄罗斯海军还有可能“重振雄风”,依靠海上力量来维持其大国的地位。

确立新的战略指导思想

具有300多年历史的俄罗斯海军有着十分辉煌的过去。沙俄海军19世纪曾显赫一时。前苏联海军拥有北方、太平洋、黑海、波罗的海4大舰队和里海舰队以及地中海、印度洋、南海3支分舰队,触角几乎遍及世界各大洋,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成为世界海上霸主之一。进入80年代后,前苏联海军积极发展远洋战略,向远洋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建造了航空母舰和大型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形成了由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海军岸防部队等多兵种组成的以远洋进攻为战略指导思想的强大海军。

80年代后期,前苏联提出“纯防御”的军事战略理论,海军开始实施战略收缩。苏联解体后,于1992年组建了俄海军,将大量舰船从海外基地撤回近海,不再进行大规模远洋军事演习。1993年俄军事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摒弃“纯防御”学说而代之以“积极防御”,俄罗斯海军转变为“区域性防御”战略。其要点包括3个方面:一是贯彻近海防御方针,遏制海上威胁;二是强化以战略导弹核潜艇为主的海基战略核威慑力量;三是积极开展对外军事交流与合作,扩大其军事影响,维护海洋大国的地位。总之,近海防御作战方针主要表现在实行区域性防御上,舰队将舰机日常活动和演习海区逐渐从远洋向近海区域收缩,主要放在内线防御作战上。

调整海上战略布局

自从北约东扩,俄罗斯愈加感到,这实质上是剥夺俄的大国地位,扼住了它复兴发展的咽喉。为此,俄罗斯进一步明确了它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是局部战争和地区性冲突。其作战对象:一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二是与美国有军事同盟关系、并与俄有北方四岛领土之争的日本。同时,俄罗斯将欧洲海区作为俄海军战略重点方向,其任务主要由北方舰队承担。

俄海军在北方舰队集中了全部兵力的35%,其中包括惟一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全部“台风”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大部分D级战略核潜艇和新型导弹巡洋舰、新型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等。?点部署地区位于科拉半岛周围,从而构成了“北方的战略堡垒”。这样,俄罗斯就可保持在大西洋海区对美国为首的北约进行有效的遏制,并可在危机发生时,随时支援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

与此同时,俄罗斯从远东战略利益出发,将太平洋舰队也作为俄重点加强的舰队,其兵力约占俄海军兵力的27%。已调进一批新建的大中型作战舰艇,其中有10余艘战略核潜艇部署在堪察加半岛基地,以增强对美日的威慑力。导弹巡洋舰和驱护舰集中在滨海地区的各基地,以维护附近重要海域和有关海峡通道的安全。

重点发展海上先进装备

俄罗斯海军的装备发展受其军费紧张和造船能力下降的影响,发展速度减慢。为此俄海军采取了保障重点、提高质量的发展方针。21世纪初俄将优先发展全球地域指挥系统,完善单舰和编队的自动化指挥系统,注重研制新型战略导弹潜艇和高效能的综合武器系统,装备抗全方位导弹攻击的武器系统。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将积极建立和完善其机、潜、舰、岸四位一体的对舰攻击火力,以形成远、中、近的综合打击能力。俄海军还将建造新一代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建造可深潜1000米全部自动化的高速核动力鱼雷潜艇、快速大型反潜舰,建造世界上最大的两栖气垫舰和时速可达500公里的舰机结合的地效飞行器。

俄罗斯作为传统的海洋大国,不可能永远局限于近海防御。对于俄罗斯来说,濒临两个大洋、13个海,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都要求俄罗斯拥有一支能够在世界任何海区完成国家使命的强大海上武装力量。

彼得大帝时代俄罗斯有一句名言:“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就没有强大的俄罗斯。”这种思想在当今俄罗斯人的意识中已根深蒂固。因此,维护大国地位,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重振海上雄风,将是俄罗斯海军未来发展的方向。△

(原载《中国国防报》)

猜你喜欢
远洋俄海军核潜艇
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两横一纵”远洋综合补给
战斗民族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船期表
英媒贬低俄军海上能力
中国核潜艇亮相备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