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战争的六大因素

2000-06-14 00:30刘建铭
军事文摘 2000年9期
关键词:恐怖主义核武器冲突

刘建铭

国际上许多军政专家,都把21世纪前期的形势称之为冷和平;许多军政要人,都参考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所爆发的几场局部战争或军事冲突,推断大战打起来的可能性极小,但地区性的军事行动会不断发生。那么,诱发局部战争或军事冲突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纵观二战以来发生的200多场战争或冲突,着眼21世纪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六大诱因。

边界领土争端

领土争端虽然是一种传统的冲突起因,但在21世纪仍然是威胁国家安全和引发战争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领土争端问题。这其中有些是历史遗留问题,有些则是两极体制崩溃后出现的新情况。

在亚洲,存在日本与俄罗斯之间的千岛群岛之争,存在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的尖锐对立,存在印度对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9万多平方公里中国领土的侵占,存在日本对中国钓鱼岛事实上的占领,存在韩国与日本之间的独岛之争,存在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之间的锡帕丹岛和利吉坦岛争端,存在中国南沙群岛被越南等多国瓜分的局面。

在欧洲,存在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的伊米亚岛之争,罗马尼亚与乌克兰的蛇岛纠纷。在中东,存在伊拉克与科威特之间的阿布穆萨岛和通布岛之争,也门与厄立特里亚之间的哈尼什群岛的对抗。在南美洲,存在英国与阿根廷长期的马岛之争,等等。

所有这些争端,都是通过外交正常途径难以解决或短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而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关领土主权、海洋权益的争夺越来越激烈。这些潜在的危机,一旦条件成熟,就可能转化为战争。

海洋资源争夺

海洋冲突可以说是陆地领土冲突的继续和延伸。由于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资源在日益减少,各个国家都把目光投向了海洋。科学探测表明,占地球表面积70%以上的海洋蕴藏着地球资源的4/5。作为地球留给人类的最后的资源宝库,海洋给人类提供资源的能力远远超过陆地。毋庸置疑,在21世纪,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在这种竞争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国际冲突。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海洋资源的争夺主要表现为渔业冲突。自80年代以后,渔业冲突已属其次,而对石油等矿物资源的争夺日渐突出。据报道,英阿两国在马岛主权问题上态度强硬,并最终在1982年大动干戈,其根本原因是因为马岛南部有丰富的石油蕴藏。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是为了制止伊拉克对石油资源的垄断和控制;南沙群岛、钓鱼岛的种种争纷,除它们的战略地位重要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因为其蕴藏的石油量异常的诱人。

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命脉。谁占有了较多的资源,谁就占有不败之地,就会推动其经济、军事乃至政治的全面兴盛。因此,海洋资源的争夺战,在21世纪将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贫乏而变得越来越激烈。

核扩散与反扩散

随着核技术应用的日趋广泛,核材料的生产与储备越来越容易实现,制造核武器的秘密已逐步公开,核扩散的危险在日益增大。由于掌握核技术的国家日益增多,局部常规战争引发局部核战争的可能性增大了。

现在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和地区,除美、俄、英、法、中、印度和巴基斯坦之外,还有从前苏联分离出来的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南非、阿根廷、巴西也可能拥有核武器。伊拉克和朝鲜,以及以色列、阿尔及利亚、利比亚、伊朗和台湾,在谋求核武器方面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怀疑。

日本是一个可能随时拥有核武器的国家。首先,日本政界已有人表示过日本应拥有核武器的愿望。其次,日本具有很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发达工业基础。毫无疑问,只要日本作出制造核武器的政治决定,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甚至有可能在1年时间之内制造出来。日本现有47座核电站,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坚实基础。现有的核反应堆每年要排出700吨核废料,对这些废料进行重新处理就可以得到钚。在日本建成相当的核废料处理厂后,到2010年,日本就可以储存相当可观的钚。有的专家认为日本甚至不用进行核爆试验也可以制造原子弹,因为运用高速的超大规模电子计算机就可以三维空间对核爆炸的全过程进行模拟。1995年3月,日本《宝石》杂志刊载了一篇报道,题目就是《核大国的证明:日本能用183天造出原子弹》。韩国某报社所做的社会舆论调查表明,70%的韩国人认为日本在不远的将来会拥有核武装。

对于核扩散问题,美国是非常关注的,并一直把它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中心要素。在冷战时期,美国的立场是防止核扩散。在新形势下,美国的立场变成了反对核扩散,并且在不断加大力度。美国一方面不断施加国际政治压力和外交压力,另一方面则在军事上准备随时打击敌对国家的核设施和运载工具。

美国也许最担心的就是国际恐怖分子拥有和使用核武器。据报道,独联体国家的核材料丢失现象非常严重。由于社会动荡,一些犯罪团伙趁机与国际黑手党相勾结,进行核走私。哈萨克斯坦1995年11月有100公斤铀—235被盗,12月又有149公斤被盗。这些铀足以制造数颗威力巨大的原子弹。

核扩散和反对核扩散,这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一旦斗争加剧,最容易酿成冲突。1981年6月7日,以色列偷袭伊拉克的核反应堆就是一例。

地区民族纠纷

20世纪,特别是冷战结束后,民族冲突频仍,并成了国际冲突的主要因素之一。以1992年爆发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为例,其中较大的24场中有15场是因民族问题而引发的。这15场中又有9场是以民族分治为目的。

南斯拉夫内战自1992年爆发以来,已造成20多为目的。万人死亡,40多万人伤残。索马里部族冲突自1991年升级为全面内战后,造成了30多万人死亡,100多万人无家可归。近年伤亡最惨重的是卢旺达的部族冲突,估计造成了50多万人的死亡。

前苏联自分裂为15个共和国以来,各共和国之间或共和国内部的民族矛盾异常激烈。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激烈的民族冲突持续了4年之久;在哈萨克斯坦,哥萨克族各集团寻找本民族的独立,不时发生动乱;在摩尔多瓦,这个由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组成的共和国试图同摩尔多瓦的亲罗马尼亚人决裂,摩擦和冲突接连发生;波罗的海国家、俄罗斯、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都程度不同地存在民族冲突。俄罗斯内部的车臣问题,也因长期的主权归属矛盾闹得不可开交,激烈的武装冲突持续多年。

索马里,在1991年独裁者西亚德被推下政坛后,4个民族组织自相残杀,加上美国干预,使得冲突更加复杂化、尖锐化。另外,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民族冲突。

从民族冲突的事实看,它往往是一种缺乏自我约束机制的过程。矛盾的激化与升级常常表现为必然的趋势,而且一旦演化成局部战争,外部力量常常很难加以控制,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就多次遭到失败。

民族主义之所以会引发战争,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民族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是民族利已主义。当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发生矛盾时,就必定要发生冲突,而当利益达到不可调和之时,就不可避免地会爆发战争。

宗教派别矛盾

当民族矛盾迸发出来之后,宗教矛盾又掺杂其中,并共同对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产生诱发作用。20世纪90年代初,在前苏联、南斯拉夫、中亚、中东、非洲等民族分裂和动乱严重地区,宗教矛盾也与之鼓动呼应。如在哈萨克斯坦,哥萨克族寻求本民族的独立,而穆斯林原教旨主义者谋求建立一个在宗教上纯洁的国家。这两者既一致又对立,因而造成这个地区的紧张局势,终于于1992年下半年爆发了激烈的武装斗争。前南斯拉夫在波黑境内的三个主要民族都信仰不同的宗教:穆斯林族约200万人,占波黑人口总数的43%,信奉伊斯兰教;塞尔维亚族约15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33%,信奉东正教;克罗地亚族约8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7%,信奉天主教。由于历史原因和宗教上的不同,三个民族长期不和,动乱与战火连绵不断。

宗教矛盾之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初异常突出,并成为诱发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的一个重要动因,主要是因为国际意识形态上的激烈争斗。冷战结束后,根深蒂固的宗教意识形态便占领了市场,传统的宗教,包括原教旨主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复出的。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宗教“复兴”,更有着鲜明的政治目的。特别是许多国家政教合一,教派组织有着强烈的权利欲望,追求扩大的土地、攫取更多的资源、夺取更广泛的政治权力或主宰对方等,便成为宗教组织最终的目标。矛盾斗争被蒙上宗教色彩,比纯粹的为某一目的而展开的争夺更具有煽动性和尖锐性。

国际恐怖主义

长期以来,国际恐怖主义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地球,像瘟疫一样在世界各地肆虐,使成千上万的人惨遭毒手,上百亿美元的财产被摧毁,上亿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受到破坏。有人把这恐怖主义狂潮称之为“20世纪的政治瘟疫”,更有人比喻它是“一场永无休止的地下世界大战”。

目前,世界上有案可查的恐怖组织有1000多个。随着高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恐怖分子也更多地采用高科技手段为其恐怖活动服务,制造并使用具有大规模杀伤力武器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大。以日本大规模毒气案为代表的一连串的恐怖行动,似乎已证明了人们的普遍担忧,恐怖分子将使用比常规武器杀伤力大得多的化学、生物甚至核武器去制造更大更残酷的恐怖事件。

电脑恐怖主义虽然刚刚开始,但其发展前景和危害性不可小视。1995年9月3日,意大利中央银行的一些电脑终端突然自动脱离国际互联网络,核物理研究所的计算机系统也被来历不明的“钥匙”打开数小时之久;罗马、帕多瓦、费拉拉的另外6家私人机构的计算机也同时遭到袭击,使人们从中隐约可以看到未来恐怖主义发展的轨迹。

恐怖活动已成为威胁国际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恐怖、反暴乱已上升到了军事行动。恐怖主义活动虽然属于一种暴力活动,但任何暴力行为,只要它是针对军事目标,它就是战争的一部分。况且,战争与恐怖主义本来就是交织在一起,亦可算是一种暴力模式。90年代中在波黑和卢旺达爆发的战事,就伴随着极其野蛮的恐怖性大清洗。

因此,恐怖与反恐怖,可能成为21世纪一种新的战争类型。△

猜你喜欢
恐怖主义核武器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网络黑客比核武器更可怕
冲突管理
“恐怖主义”法律定义的合理程序
观点
全面冲突管理的构建与应用
瑞典智库:全球现有1.63万件核武器
国家实施国际恐怖主义行为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