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 再创教育事业新辉煌

2002-04-27 08:33
人民教育 2002年12期
关键词:科教兴国江泽民小康社会

本刊特约评论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十六大期间,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组织广大干部、师生认真收听、收看了十六大开幕式盛况,聆听和学习了江泽民同志代表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广大干部、师生深受鼓舞和教育。大家纷纷表示,坚决拥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通知要求,教育系统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

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江泽民间忠的报告,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为主题,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报告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一系列讲话中,他多次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是高度重视的,对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十分关心的”。他号召全党、全社会都要满腔热情地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经历了跨越式发展的时期,事业快速发展,改革全面突破和推进,这13年是教育事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创新的思想,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说,为新世纪新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肩负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的光荣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继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以极大鼓舞和鞭策,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十六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努力完成十六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再创教育事业新的辉煌。

一是要深刻认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深刻认识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关键所在:教育与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现A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

二是要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要提高各级领导对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的认识,切实把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轨道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把实施科教兴国、开发人才资源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加大政府投入,进一步动员社会资源,加快教育发展。

三是要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公正,为全体人民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改革课程、教材,建立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考试评价体系,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各级各类教育与培训相互衔接与沟通,基本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特点的终身学习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建立完善的保障教育發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党的十六大指明了我们胜利前进的方向,开启了新的伟大进军的征程。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与时惧进,开拓进取,奋发图强,扎实工作,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科教兴国江泽民小康社会
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与实践
浅谈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材解读方法探析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浅析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的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树立发展信心 培育增长动力
江泽民专著赠德国总理习近平举动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