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重在务实

2002-04-27 08:33张炳华
人民教育 2002年12期
关键词:大纲师德江苏省

张炳华

1996年,我校被江苏省教委确定为“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德育整体改革实验学校”。多年来,我们认真学习《中学德育大纲》,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精神,不断探索奋进,初步形成了“深化改革,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的德育思路。以下是我们的认识过程和做法。

抓统筹兼顾,求责任落实

学校德育是一个多因素相互制约、多层次相互交织的有机整体,为有效避免顾此失彼、舍本求末现象,我们坚持“统筹兼顾防片面,齐抓共管求落实”的做法。

(一)德育目标层次化。

根据《中学德育大纲》要求及学生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我们将德育目标细化为3个层次:初一工作重心是搞好衔接、立规成习,适应新环境;初二工作重心是遵守规范、树立理想,迈好青春第一步;初三工作重心是认识国情、立志为国,做合格的初中毕业生。实践证明,这样做克服了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增强了计划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保证了德育整体目标的实现。

(二)德育途径网络化。

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要求每个教职工成为德育工作者,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还需要学校外部的支持与配合,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立体德育网络。根据《大纲》提出的要求,我们形成了思想政治课、班主任、团委、学生会相互结合,各科教学渗透及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德育途径,分别制定了与《大纲》紧密结合的工作细则,以保证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三)德育评价程序化。

德育评价工作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年来,我们逐步建立了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分别制订了“学生品德评定”、“班级活动评比”、“班主任工作考核”等实施方案。通过细致的考核与评比,学校德育管理从软指标变成了硬指标,原来模糊不清的一些问题,有了较为具体的客观依据,提高了学生的自控能力,也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实效。

正人先正己,教人先自教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我们特别注重教师的主体能动作用,努力塑造良好的师表形象。

(一)促进自知。

为帮助教师克服自我认识的障碍,客观地认识自己,我们组织了师德建设的系统讲座,如“市 场经济条件下的师生关系”、“为师当自律”、墩师素质与素质教育”等,还组织了关于教师形象的讨论,确立了“敬业,勤业,精业,乐业”的自我塑造目标。此外,学校每年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名师风采”表彰话动和“师德标兵”评选,使教师以人为镜,见贤思齐。

(二)引导自立。

近年来,我们一方面制定出了一系列师德建设制度,如《教师一日常规》、《教师忌语100条》等,让教师行有所规、动有所范:另一方面,着力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理想,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信任、业务上培养、生活上相助。此外,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我们要求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自我发展规划,力求不断发展。

(三)强调自律。

我们大力倡导“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的育人观念,做到正人先正己,教人先自教。为使教师具有自尊、自重、自爱、自控能力,我们专门设置了“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家访日”、“假日咨詢电话”,不定期地在教师间、师生间和家长与学校间开展“给您提个醒”、“我想对您说”、“为了孩子”等活动,强化教师的自律意识。

(四)激励自强。

为全力创造个体充分发展条件,我们组织了为期两年的教师素质综合考评系列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名师立校”的口号,面向现代教育,实施教师的分层次培训计划。同时,我们以优化人际关系为突破口,创设愉快和谐、积极进取的氛围,鼓励教师以真诚立足社会,把爱心献给学生,帮助后进生,资助特困生,爱护特殊生,在实践中塑造师表形象。

由于我们始终坚持德育首位不动摇,努力在稳中求深、新中求实,从而使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与此同时,“省优秀班主任”、“省先进教育工作者”也相继涌现。

猜你喜欢
大纲师德江苏省
致良知与师德
吃火锅的发现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应试良方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送作品选登
显示或隐藏“大纲”或“幻灯片”选项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