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摘编

2004-04-07 15:42
中国西藏 2004年2期
关键词:国民政府新政尼泊尔

清末西藏新政失败原因探

罗布发表于《西藏研究》2003年第四期的文章认为,作为以筹边改制和开发图强为核心的清末边疆地区新政改革运动的一部分,西藏地区的新政开发活动也在20世纪之初陆续开展。张荫棠和联豫从查办藏事到举办新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整体上看,清末西藏新政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告失败。其失败的原因错综复杂,文章认为作为新政主体即清朝政府在三个方面影响了新政的顺利推行:1、清廷中枢人物虽然从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出发,决定在西藏推行新政,但对如何举办西藏新政,缺乏整体构想,也没有公开颁行的新政实施方案以供遵行。2、举办新政的清朝驻藏官员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而不能戮力合作,妨碍了新政开发的有效推行。3、客观上,清末西藏新政的步履维艰也受清政府财力困难的限制。而另一方面新政客体也壁垒重重。一是自然地理环境极大限制了新政开发的推进;二是西藏的社会历史发展程度太低,对于带有一定改良主义色彩的清末新政开发形成一种难以克服的客观社会壁垒;三是严酷的自然环境不仅极大地限制了西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隔绝了西藏与外界的联系,封闭了西藏僧俗各界的视野,使他们对外部社会的发展几无所知,外界先进的社会思想和生产方式也难以传入西藏。文章认为,无论是张荫棠的新政设想还是联豫的开发措施,都有不少积极可取的方面,但有些做法不切实际,比如收回政权、开启民智,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西藏上层的理解,损伤了西藏僧俗民众的自尊心,加深了民族矛盾。另外达赖出走后革去其名号,在实施新政中采用高压手段,客观上激 化了民族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在西藏推动新政要达到预期目标,难有结果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

20世纪初西藏城市中的尼泊尔商人

20世纪初在西藏定居或客居的外国人大多居住在中心城市或边境地区从事商贸活动。其中尼泊尔人数量较多。周晶和孔宪风发表在《西藏研究》2003年第四期上的文章,对居住城市的尼泊尔商人状况进行了研究。文章说,尼泊尔是西藏南缘的小国,早在公元7世纪就与西藏有联系,松赞干布曾娶尼泊尔尺尊公主为妃。史籍中对于尼泊尔匠人、商人进藏时有记载。《卫藏通志》中便记述了西藏与尼泊尔贸易关系的重要地位。尼泊尔传统上向西藏出口的产品有大米、小麦、酥油、纸张、铁以及铜制品,还有香料、烟草、辣椒、花生和宝石。从西藏进口盐、硼砂、金粉、羊毛制品、牦牛尾等。1788年和1791年,一度统治尼泊尔的廓尔喀人曾以西藏盐掺土而两次发动战争。在后来中央颁布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中规定,只允许尼泊尔商人每年来3次,前往何地都须持有驻藏大臣衙门签发的路证。至于边民则不加限制。19世纪前五十年,尼泊尔依其地理优势,一直是西藏贸易和转口贸易的垄断者。1904年以后西藏与印度有直接贸易,但尼泊尔依然是西藏对外贸易的重要桥梁。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尼泊尔商人的数量和经营规模都有很大的增加,吴忠信在其《西藏纪要》中说,“拉萨市有尼泊尔人千余,商店一百五十家,资本百余万,全藏尼人总数在三千之谱。”从西藏商业与手工业调查资料来看,上个世纪50年代,仅拉萨就有尼泊尔人800多,商户100多,资产260多万元。尼泊尔商人的经营之道,主要是贸易使团、转口贸易、批零兼营。尼泊尔商人与西藏的关系:1、倍受重视但波折不断的政府关系;2、较为优越的社会地位和经常性的纠纷;3、并不融洽的民间关系。

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政策

南京国民政府的民族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孙中山先生的国内民族主义思想,提出“五族联邦制”的构想,并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当时蒙藏等边疆民族地区情况,采取柔性政策之羁糜,从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张双志发表在《中国藏学》2003年第四期上的文章,介绍了有关这方面的情况。文章说,国民政府高喊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口号,允许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地方自治,并采取五族联邦制,但是他只承认5个民族的存在,是开了历史的倒车。实际上孙中山生前已否定了五族共和的说法,提出要把中国所有民族融成一个中华民族。因此国民政府提出五族联邦,反映了他们一方面没有认清国内的民族问题,否认其他少数民族的存在,另一方面,国民政府无力对边疆地区实行直接统治,不敢公开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边疆问题存在的总根源。国民政府在制定的有关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诸多政策,对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抗战、内战的原因,多数未能实施,而更多地采取民族压迫和剥削的手段,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从而完全违背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原则和国民政府所制定的民族政策。

析桑耶寺僧诤的焦点

吐蕃僧诤,即桑耶寺辩论会,是8世纪由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主持的一场影响深远的佛法辩论会,会上围绕如何修行成佛的问题提出了顿悟和渐悟两种办法,于是称其为顿渐之争。许德存发表在《西藏研究》2004年第四期上的文章认为,顿门、渐门,一开始并没有顿悟、渐次的意思,而是非佛之法和非怜悯之义。后来才将“顿门巴”称为顿悟派,“渐门巴”称为渐次派的。桑耶寺辩论的核心,一是观心与观行。观心是北宗的基本禅法,以摩诃衍那为代表,追求内在心灵的自觉自悟,认为心灵处于无思无虑状态就能成佛;观行派是以寂护和莲花生师徒为代表的中观瑜迦行派学说的核心,意为用智慧观察诸法之生灭变化。需一定时间观行变化,逐渐消除烦恼妄想,回归本性,证达佛性。二是佛性观。摩诃衍那认为佛性本有,非是修成。莲花生师徒认为,佛心即菩提心,不是突然降临或闪电般产生,而是渐进修习才获得的,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文章认为顿门和渐门只是在修行的方法上有分歧,而并非观点完全对立,在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上,双方仍有相近与相似的观点。

猜你喜欢
国民政府新政尼泊尔
看好了!
多重利益分歧与广东免征洋米税风潮
滇缅铁路与抗战精神
尼泊尔的忧伤
尼泊尔的印象
尼泊尔 震后的日常生活
房贷新政能否锻造楼市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