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2005-02-17 06:46
新财经 2005年2期
关键词:罗生门贵刊经济学家

海外并购整合不易

在国内并购市场还没有成熟的今天,中国企业到海外市场去并购,其中蕴藏了很大的凶险。贵刊05年1期的封面文章《海外并购没有浪漫曲》就是勾勒出了近几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图景。

虽然中国公司对海外并购抱有很大的期望,但是整合过程将使过于乐观者举步维艰。在国际市场并购成功比例本身就很低的情况下,中国企业面对的文化、管理上的整合挑战则要困难得多。

在一片质疑声中,联想还是完成了和IBM的初步对接。虽然对中国的民族企业充满了希望,但却也不得不接受一个个“坏消息”的传来,IBM员工人心不稳,经销商打起退场鼓。不管最终如何解决,它也典型地说明了中国企业在整合海外业务时遇到的重重阻力。

建议贵刊继续关注中国公司的海外并购之旅,尤其要总结整合过程中的經验和教训,因为这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最宝贵财富。

天津李响

人民币升值之“罗生门”

贵刊2005年第1期中的文章《升值之惑》,对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的问题做了正反两方面的说明。我读完之后,颇有黑泽明电影“罗生门”的感觉。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来自各方面的政府、机构、经济学家等都在对这个问题加以探讨。但却不难发现,很多声音的背后都是代表各自的利益。不同的政府或机构都有自己的利益考虑。经济学家的话也让人半信半疑。一些经济学家代表着某一利益方,还有一些纯粹哗众取宠。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市场的各个主体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地向理论界和舆论界抛撒着烟雾弹,各方都想方设法的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来影响舆论,但其中却很难找到一种完全值得信赖的观点。中国的市场中,缺乏能够完全中立的主体,给社会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而这样的主体应该由有良知的经济学家和媒体充当。

《升值之惑》文章中,将各方观点充分披露、相互碰撞的方法,有助于读者纵览全局,跳出这场“罗生门”,摆脱其中所谓的“恐惧”和“幻觉”。

济南刘会民

从中航油事件想到价值投资

在贵刊05年1期《陈久霖败在哪里》一文中,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先生指出,“投资有三个境界:道听途说、看图识字、风险管理”,“制度化的风险管理就是要通过流程化的强制来克服人性的弱点。”

诚哉斯言,当前国内大多数投资者不也是停留在道听途说和看图识字两个阶段?

虽然大家口里都大谈“价值投资”,但有多少人能真正了解到企业的实际投资价值。而就象新加坡的投资者一样,之前也是本着价值投资的理念来投资中航油这支红筹股,但随后的事实证明这种以价值理念为基础的投资,在没有能够对企业知根知底的情况下,显示十分的荒谬。在这种情况下的风险管理根本无从谈起。

说到中航油本身,投资巨大失误的根源在于企业管理制度的流于形式,人性的弱点没有能够得到控制。这一点也可以说是国有企业的通病,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产权还没有完全明晰的情况下,又会有多少国有企业存在着类似的情况,而投资人又能够依靠什么样的途径来了解到这种情况的存在。即使在大型机构投资者的研究报告中,也很难看到对公司治理结构和领导者的行为约束方面的分析。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于一个企业的风险无形中增大了好多。

可能也就只能在经历若干个中航油事件之后,公司的制度约束才能逐步健全,投资人的风险管理才能逐步有成效。

长沙 赵勇翔

猜你喜欢
罗生门贵刊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还需汲取的教训
两个新发现的不等式
产妇自杀的“罗生门”
从经济学家到摄影师
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詹连富
三株 人事变动罗生门
罗生门下的人性丑恶——解析电影《罗生门》
论小说《罗生门》的叙事技巧
蔡昉:富足的“穷人经济学家”
何时不再“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