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的力量

2006-07-24 23:37雷济菁
艺海 2006年2期
关键词:拉氏拉赫玛春潮

雷济菁

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位旋律大师。他的作品表情性特别尖锐,抒情意识细腻而深邃,旋律气息宽广;音乐旋律优美悠长,时而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时而充满勃勃生机。其代表作品有钢琴曲《升C小调前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等,特别是其创作高峰时期写下的83首浪漫曲,是他音乐创作中的朵朵奇葩,在世界各地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和赞誉。

最成功流传最广的作品当数《春潮》,这首作品不仅体现了作者深深的民族情结,而且表达了最诚挚的热情,同时也展示了作者高超的作曲技巧。

《春潮》创作时期正是19世纪末十月革命爆发前期,曙光将至,面对黎明前的黑暗,拉赫玛尼诺夫,呼唤着胜利春天的到来,他创作了《春潮》一曲以鼓舞革命士气。全曲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充满着春潮涌动无与伦比的活力与力量。

《春潮》的前奏只有两个小节,拉氏采用连续的三、四度音程模进和六连音的写法具有造型性的效果。在前奏的隐伏声部提供了主导动机,表现了春潮的翻滚暄腾,我们称它为春潮动机。前奏的音域并不宽,曲线型的旋律线条由弱渐强再减弱,使听者能想象出潮水一浪一浪涌来的情景。春潮动机涌动了两小节远不够表达春的生命力,因此持续了四小节,到第五小节把春潮动机进行分裂,表明春潮已经形成。接下来的旋律采用变和弦(降六级和弦)半音上行分裂的写法,与歌词紧密结合,描写潮水形成不断升级气势汹涌地冲向沉睡的海岸。在歌曲的第九小节伴奏出现柱式的六度和弦使音乐变得饱满,气势更加宏伟,把潮水奔腾呼啸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伴奏从十二小節采用了九小节的分裂动机,在降五音的二级重导和弦上重复的三连音下行,和声丰富色彩明亮,如同胜利的钟声在不断地敲响。歌曲旋律则以G调主和弦呼唤着、高声唱道“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宣告生机勃勃的春天即将到来,沉睡的海岸和大地将要苏醒,寓示着革命胜利的曙光即将降临!此时出现了全曲中最强的力度记号fff推动旋律向高潮进行。此时春潮动机又一次出现,但是采用等音转调的写法转入了升F大调,音乐更加激动,音区更加开阔,旋律声部速度渐慢、半音上行形成歌曲的高潮。随后的间奏是高潮的缓冲,具有一定的连接作用。虽然是重复着潮水流动的旋律,但是调式从升F调转回降E调,而且和声材料非常丰富,采用大量的变和弦,描绘了明媚柔和的春水和无尽美好的春光,使音乐完整统一又不失新颖!最后的乐段还是采用春潮动机的旋律,但是织体为柱式和弦又再现第二乐段的钟声主题。和弦坚实饱满有力,寓示着充满生机的未来。最后的尾声采用音程扩大的写法,连续的三连音下行渐强进行,以强奏结束,全曲一气呵成。表现了大地欢腾,春潮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拉赫玛尼诺夫的《春潮》是一首非常成功的浪漫曲。它不仅让人体会到拉氏

真挚热情的情感抒发,而且对他的创作技巧也为之惊叹,同时有着如下几大特点。

1、思想内涵深刻,情感与思想性相融。古典的艺术歌曲对歌词的要求很高,一般是有名的作家的诗作。如舒伯特的《野玫瑰》、《魔王》等,都是根据歌德的诗创作而成。舒曼的《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是根据德国政治诗歌的前驱沙米索的八首诗为歌词而创作的声乐套曲。与拉氏同时代的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穆索尔斯基等都是采用普希金、莱蒙托夫、托尔斯泰等大家的诗作进行创作,拉氏的创作也不例外。此外,他也经常采用名气不大的、甚至是无名之辈的诗作。《春潮》的词作者是丘特切夫,拉氏并没有看中他的名气,而是注重歌词本身所蕴涵的深刻的内容。歌词与拉氏深深的爱国情结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在他心中产生了共鸣,因此拉氏“笔下如有神”,感情炽烈而真挚,令听者都为之震撼。由此可见,拉氏创作的作品不仅仅只是写作,而是用心在创作,每首作品都凝聚了他的真情实感,有血有肉。这也许就是他的作品能入人心扉,震撼心灵的原因之所在吧!

2、歌曲旋律与歌词紧密结合,有着丰富的造型性。音乐美的特点在于它的非语义性,并非语言所能够具体表达具有超语言而引起人们共鸣的音乐内涵。海涅说过:语言停止的地方就是音乐开始的地方。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创作者将音符与歌词巧妙地结合,传达与听众并产生共鸣,在脑海形成具体的形象。拉氏的浪漫曲歌曲旋律和诗词结合完美,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使得他的作品形象鲜明。《春潮》中所采用的旋法、和声、调式调性布局都紧紧围绕着春潮主题。歌曲前奏春潮动机采用的六连音转位模进就有着浪涌的造型性,音量由弱渐强再渐弱,我们可以想象潮水由远及近再退去的画面。当他写到 潮水涌向海岸时采用半音分裂上行的直线型旋法,与歌词紧密联系。随后的钟声式的音响与前面的旋法不同,采用柱式和弦并且每个三连音组原样重复了三次,使得气势更加雄伟。拉氏所采用的大调式,中段由降E大调转为升F大调, 调式调性布局都十分精致、细密、严谨,音乐完整统一又有新意,整首作品洋溢着激情、欢腾和胜利的旋律。同时也使音区更高、音乐更开阔,形成歌曲的高潮,传达了春天到来的捷报!拉氏的和声材料也非常丰富,虽然音乐的旋法就只有三种,有时也有动机的再现,但是和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春的景色是百花齐放,春的光影是色彩纷呈,春的气息是活力无限,春的潮水是汹涌澎湃,这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所以和声材料的运用需要更加灵活与丰富,色彩性要更强!拉氏运用了大量的变和弦,没有刻板、枯燥程式化的倾向,使得如此短小的歌曲处处洋溢着新颖别致,同时,令人激情澎湃。

3、钢琴伴奏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知道拉氏是一位优秀的钢琴演奏家,他的很多作品钢琴伴奏与歌曲一样重要。《春潮》甚至单听伴奏也是一首非常美妙的钢琴小品,它绝对不是旋律与歌词的陪衬,而是表达整首乐曲思想感情的重要支柱。《春潮》钢琴伴奏的织体变化多样、旋律优美,基本上属于无旋律伴奏。只是少时有少量的旋律音出现,同时它又与歌词旋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紧扣主题、推动情绪的发展,使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拉赫玛尼诺夫的《春潮》是一首春的颂歌,是对春潮力量的赞颂,也表达了作者对革命胜利的急切盼望。这首作品虽然结构简约,但充满着激情,焕发出勃勃生机。《春潮》浓缩了拉氏浪漫曲的鲜明特点,展现了他出色的创作才华和独特风格;让听者得到歌曲旋律、歌词内容内涵、钢琴伴奏三位一体的享受。我们不得不由衷地赞叹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位杰出的钢琴演奏家、指挥家和作曲家。他创作的浪漫曲也是世界室内声乐遗产的宝贵财富!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 晓芳

猜你喜欢
拉氏拉赫玛春潮
春潮奔涌东方阔
基于拉氏变换的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
不同离子浓度、温度、pH对拉氏精子活力的影响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春潮带雨 寒食月明
浅谈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以《音画练习曲》Op.39 NO.9为例
沉默与孤独——《春潮》电影解读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音乐风格研究——以《春潮》为例
草原春潮
基于因果微积分定理讨论时域分析和s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