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职业学院应有自我特色

2006-07-24 23:37李向明
艺海 2006年2期
关键词:办学学院职业

李向明

艺术职业学院的出现始于2000年,这一年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成立标志着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兴起。此后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等地的艺术职业学院相继成立,成为我国艺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符合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晚,人们对于高职教育的内涵、特点和发展模式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偏差,所以在现阶段,高职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人们集思广益,逐步加以解决。艺术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目前的形势下,艺术职业学院应该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努力办出自身的特色,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合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明确办学理念

对刚刚由中专升格而来的艺术职业学院来说,升格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原有的基础上如何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中专向高等院校的根本性转变,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升为学院并不仅仅只是名称的变更,更重要的是实质内容的提升,必须站在大学的层次上,对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明确的答案。

经过多年的探索,综合艺术教育的办学特点,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明确提出了“围绕舞台,造就人才”的办学理念。这一办学理念确定了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为舞台培养专业表演艺术人才和舞台技术人才。作为艺术职业学院,只有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的舞台艺术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为学院在社会上赢得好的声誉,也为未来提供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力。这一办学理念的提出,廓清了未来的发展道路,解决了以往存在的一些具有争议的问题,使学院内各专业系都找准了自身发展的方向,目标明确了,力量集中了,整个学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正因为对于人才培养的思路明确,多年来从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走出去的艺术人才不计其数,其中不乏全国知名的艺术家和明星,他们对于学院知名度的提升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实践证明,“围绕舞台,造就人才”这一理念的提出是科学的,也是符合实际的,它对全国其他同类型学院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對于所有的由中专步入高职的艺术职业学院而言,一个清楚的具有指导性的办学理念的提出和明确,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突出地域特点

相比各大本科艺术院校,新兴的艺术职业学院无论是硬件条件还是师资力量都有不小的差距。如果一味地用传统的艺术办学模式去做比较,似乎这不是一个级别的较量。但是通过考察各艺术职业学院的历史及现状,不难发现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可以加以利用。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各艺术职业学院大多有过最早的“以团带班”的过程,目标都是为剧团培养演员和演奏员的后备力量,所以,各省艺术学校的早期都是为剧团而存在的,戏剧是那时唯一的专业。我国幅员辽阔,几乎所有的省份都有自己的地方剧种,这使得这些戏剧小演员训练班的地方特色十分鲜明,也云集了当地戏剧未来的精英,堪称地方戏剧的“黄埔军校”,这种人才培养的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地方戏剧的人才培养重任无可辩驳地依旧落在新兴的艺术职业学院的身上。所以,地方戏剧的发展和艺术职业学院是息息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在地方戏这一领域上,艺术职业学院代表的是最高水平,势必将这面大旗扛下去。

由于市场的急剧萎缩,地方戏剧现在面临着发展的困境,但实践证明,地方剧种不但有其独到的魅力,也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养分。比如湖南的花鼓戏唱腔的教学就成为多年来为艺术界关注的一个现象,从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走出去的花鼓科毕业生不乏张也这样的艺术家,也不乏雷佳、王丽达这样的歌坛实力新秀,她们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早期对花鼓戏的学习。而其他的各艺术职业学院也都有各自的地方特色。所以,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有用的富有浓郁地方特点的教学经验,在中国的艺术界树立自己应有的地位,将是我们未来要研究的课题。

除了地方戏剧外,应该说在音乐、舞蹈和美术方面,我们都能从其中发掘出特有的地方的特色,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省份的少数民族在艺术方面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深厚积淀,值得我们去从中吸收养分。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艺术职业学院不应与本科艺术院校去比较艺术研究的精深,而该在自身特点上下更大的功夫,在艺术教育界找到自己的位置。

三、创新高效管理

抓管理,抓教学质量,提升效率,这已成为各艺术职业学院在面临复杂的市场竞争时的共识。时下高校办艺术专业方兴未艾,而众多民办学校也是摩拳擦掌,似乎艺术教育是块唐僧肉,人人均想分一杯羹而后快,对那些有志于献身艺术的莘莘学子来说,接受教育的机会多了,这是好事。但对于以前门槛颇高不愁生源的艺术职业学院来说,竞争已经实实在在地摆在了面前,所以,比拼内功,努力提升竞争力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主题。

提升竞争力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应该是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艺术职业学院大多在经济实力上有着先天的不足,这使得我们不可能象有些重点高校那样以大手笔去引进人才,但是利用现行行业办学的优势,合理引进人才还是可行的。在这一点上,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提出“专家治校”,在文化厅的支持下,引进了贺小汉、杨霞、欧阳觉文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的艺术大师来担当各专业系的学科带头人。大师们带来了他们从艺过程的丰富的经验,以及对艺术独到的理解。这一举措无疑是极大地提升了校园的艺术品位,无论是学生,还是各专业老师都从大师的身上受益非浅。学院以此为契机,鼓励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学识水平,在教学岗位上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为教学做出贡献。可以说,大师们不光教学,更以其人格魅力感染了全校的师生,为建设和谐校园做出了表率。

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同时也是决定学院生产的“产品”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一个好的教师将会让一个成长过程中的学子受益终生。

当然,学生管理工作也是学院工作的重要一环。由于各类艺术学院数量的增加,好的生源在一定程度上被分散,加之学艺术的学生生性好动,甚至桀骜不驯,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这种状况下,本着出人才的培养目标,艺术职业学院更应该严格管理,全面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学生管理机制,为营造校园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艺术氛围创造条件。同时试着推行“学分制”,用“宽进严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和鞭策,用更为公平和科学的手段评判学生的学习成绩,积极推行奖学金制度,形成一个能够出人才的好的校园学习环境。

四、适应市场变化

教育改革一段时期以来,做大做强成为中国各大院校的努力方向,一时间,不少大学通过合并和整合教育资源,建起了中国大学的“航空母舰”。升格后的艺术职业学院也有很多开始把扩大办学规模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但实际上从目前来看,中国教育的改革还在逐步完善,而职业学院扩大办学规模将是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事实上,小而精也是艺术职业学院目前的特色,俗话说“船小好掉头。”正因为规模相对较小,所以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更能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作出人才培养方向的调整。

从目前情况看,各职业学院对招生专业的调整和增加一直在进行中,大部分保证了传统专业的延续性,也在市场的变化中增加了一些新的专业。如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就开办了计算机维护与应用、文秘与办公自动化、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和历史与文化旅游等高职专业,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有数字图书与管理和影视多媒体技术等新开专业,其他各艺术职业学院也分别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有专业上的调整,在这个问题上,各学院的步伐是不约而同的,从实践过程看都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益。

当前的职业学院普遍实行“定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就业的风险,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艺术职业学院有其艺术教育的自身特点,但在某些专业上实施“定单式”的培养模式也是完全可行的。如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社文系开办的一些专业,就完全是依市场而设,象和一些星级酒店签署委培协议,为酒店培养形象气质佳的高素质酒店管理人才‘,对于酒店和学院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其他专业也可以作出类似的尝试,充分利用艺术教育的资源,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需求。

五、发展文化产业

相比欧美国家和亚洲的韩国、日本,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较小。事实上文化产业是大有可为的,韩国曾提出“文化立国”的口号,所以他们的文化产业后来居上,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而艺术职业教育又很好地融合了“专业”和“职业”的特点,有足够的理由去为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能产生效益,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

目前我们在艺术职业学院中发展文化产业还处在摸索阶段,但一些学院都已经开始了有益的尝试。如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充分调动全院师生的积极性,力争每年都出人才、出作品,并尝试着让作品走向社会、走向市场,成立了专门的演出公司。每年的“湖湘骄子”新年音乐会主要有全院师生参与,邀请部分知名校友演出,在社会上有了较大的反响。同时,积极创作排演优秀戏剧作品,条件成熟则对社会公演,为戏剧的繁荣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除演出公司外,学院还成立了影视制作公司,成立艺术培训部,主管各大艺术院校的本科函授教育和青少年艺术培训和艺术考级工作,这些产业化的运作假以时日,一定可以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力地扶持学院的艺术教育教学主体工作。

总之,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各艺术职业学院都在积极探索,试图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之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思路,把艺术职业教育办出水平,办出品位,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人才。

猜你喜欢
办学学院职业
初等教育学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学院掠影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