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题目功过参半

2006-07-28 05:57华德阳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5期
关键词:神甫爱斯克洛德

苏教版必修四选有《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笔者认为这个题目功过参半。

先说其功。一个“换”字把多重对比表现得淋漓尽致。看到伽西莫多受刑,不同的人表现不同,即“换”来的结果不同。伽西莫多的一滴眼泪“换”来的是什么呢?围观的群众是麻木的看客,他们缺乏怜悯同情之心,愚昧无知,他们对伽西莫多的外表丑陋进行无情的嘲笑,笑他是笨蛋,笑他愚蠢,大人在笑,孩子们也在笑,男人在笑,女人们也在笑。

伽西莫多的养父克洛德,挟持爱斯梅拉达的始作俑者,在看到伽西莫多受刑时的表现是什么呢?伽西莫多的一滴眼泪“换”来的是什么呢?“可是当那头骡子靠近了刑台,使骑在它背上的神甫(克洛德)看清了犯人是谁的时候,那神甫却低下眼睛,用两只踢马刺踢着骡子急忙转身走开了,好像在逃避一声耻辱的呼唤似的”。

只有爱斯梅拉达,这个应该记恨伽西莫多的人,在他受刑的时候,这位代表着人性的真善美的女子给他送上了救命水!这是“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再说其过。一个“换”字功利性太强了! 然而爱斯梅拉达的举止却没有任何功利性,是不求报酬的,是没有目的的,只是人性美的自然流露。

是爱斯梅拉达的善良唤醒了伽西莫多沉睡的心,是她的行动使伽西莫多热泪盈眶。所以应该是“一滴水换一滴眼泪”!是爱的甘露换来人性的苏醒。爱斯梅拉达是主动的,伽西莫多是被动的,所以是爱斯梅拉达“换来”(唤醒)伽西莫多的第一滴人性的眼泪。

(华德阳 江苏省沛县湖西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神甫爱斯克洛德
身份失焦与生存实验
——《对面的撒旦》的文艺心理学分析
压抑下的人性畸变
——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角度解析《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形象
美与丑的对照——《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塑造
消防检查
交警新成员
英雄,是怎样成为“北斗星”的
机会的本质
意义深远的“爱斯基姆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