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生诚信考评体系的研究

2006-11-21 11:48龙景奎陈韶君
教育探索 2006年10期
关键词:考评体系诚信大学生

龙景奎 陈韶君

摘要:大学生诚信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学校的高度关注。从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入手,构建能够反映大学生诚信度的考评体系,是改变大学生“诚信危机”现状和提高大学生诚信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考评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101-03

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间,由于受社会环境、道德观念和意识形态中存在的负面因素的消极影响,加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存在的不足,导致学生考试作弊、抄袭作业、故意拖欠学费、借贷逾期不还、编造理由逃避责任、“坦然”违约等不诚信行为和现象在大学生中时有发生,屡见不鲜。大学生诚信品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甚至已经步入“诚信危机”之中。大学生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并尽快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因此,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诚信考评体系,是目前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培养、强化大学生诚信意识的角度出发,以指标量化的方式建立大学生的诚信档案,并制定确实有效的考评办法、措施及应用方法,从而构建相对完整的大学生诚信考评体系,实现大学生诚信教育与诚信管理考核的良好结合。

一、构建大学生诚信考评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大学生诚信考评体系,既是培养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目标要求和导向,又是对他们诚信行为表现的测定和评价。要使测评结果准确、客观、有用,在选取和建立评价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系统性原则。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和态度,会在学习、工作、生活、交往等方方面面表现出来,是一个系统的体现。这就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系统性原则,使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足够的涵盖面和充分的信息量,能够反映大学生诚信的品质,并且各项评价指标体系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第二,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是指所构建的考评体系能有效地测评大学生的诚信观念、态度和行为,且与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内涵、要求相符合,能从主体上反映出他们的诚信品质,以更好地激发和激励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第三,可比性原则。建立考评体系,主要目的之一是能够区分出大学生的诚信度差异。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的定性、定量和适用范围等必须明确,以确保评价结果能够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既可以让学生本人对自己的诚信度进行自省,又可以与他人的诚信度进行比较,有利于诚信品质的养成和提高。

第四,教育性原则。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的一种途径、手段,是开展诚信教育的切入点。我们在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过程中,要重视大学生诚信档案本身内在的教育性职能,坚持教育为主的原则,以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培养的自觉性。

第五,合理性原则。诚信考评体系能否有效执行,关键在于其指标体系是否合理,这就要求既要考虑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目标,又要考虑他们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着眼于他们的成长、成才。合理性原则一方面要求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内容要具有合理性,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大学生诚信考评体系的合理性。

第六,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评价指标可量化,即评价结果要以分值形式体现;二是量化指标分值的可获得性,要与大学生的诚信行为表现直接挂钩;三是评价指标不宜过多,既要能够反映出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内在要求,又应尽可能简化。

二、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1.确定诚信评价的关键要素

(1)正确的诚信价值观。诚信是每个人判断真善美丑的信念体系,决定一个人在学习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选择,大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是自身诚信价值观比较真实的流露。大学生能否成为有用的人才,关键在于他的诚信价值观是否正确。

(2)积极的诚信态度。有了正确的诚信价值观,还必须要有积极的、与价值观相吻合的诚信态度,即做人做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要求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努力成才的信念和目标,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具有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做事准则,具有自主成熟的健康人格等,并且自然表现在平时的学习生活过程当中。

(3)负责的诚信行为。行为受价值观和态度的指导,是态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直接反映,是一个人与社会、他人乃至自己接触和沟通的必然结果。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大学生只有诚信做人,诚信做事,做到思想与言行的统一和协调,才可能拥有好的诚信品质。

2.确定诚信档案的主要内容

按照构建诚信考评体系的原则,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和学习生活实际,其诚信档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1)学习诚信。学习诚信是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的直接体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知识视为考试成绩、学术论文的学生大有人在,这就导致了上课迟到、旷课、考试作弊、抄袭作业或实习报告或论文、考试不理想就向老师送礼求情等不诚信行为的发生,学习诚信应主要考评这些不诚信行为,并对作弊、抄袭等行为要加大惩罚力度。

(2)工作诚信。大学生活是群体生活,并不是要当学生干部才有“工作”可做,每个人在其中都有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都有很多的工作、活动要组织和参加,工作诚信应包含学生对待工作及活动的态度、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参与集体活动情况、虚报瞒报工作情况、对突发事件的关注程度等方面。

(3)纪律诚信。主要对学生的纪律观念、行为表现进行考评,应包含打架斗殴、偷盗、损坏公物、违章用电、造谣诽谤、扰乱公共秩序、酗酒闹事、不请假外出和不服从正常管理等常发生的行为考评。

(4)生活诚信。生活的范畴很广,可以说包含了一个人的方方面面,这里主要指对个人在大学集体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考评,应对值日不负责、个人内务脏乱、违反作息时间、不诚实交往、靠非正当手段达到个人目的、不履行承诺等不诚信行为进行考评。

(5)经济诚信。主要对故意拖欠学费、借他人钱物超期不还、借助学贷款逾期不还、用虚假理由或材料获取困难补助、用贷款或困难补助购置高档品、拥有贫困生档案却铺张浪费等不诚信行为的考评。

3.大学生诚信档案的主要功能

(1)评价和对比功能。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种写实式的记录,它对学生的诚信表现有较为全面的描述,通过量化考核结果,可以从面上区分出不同大学生的诚信度,以达到评价的目的。可以肯定的是,一个真正讲诚信的大学生,量化考核的结果一定是优秀的。

(2)激励和引导功能。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是对他们信用度的测评和记录,良好的测评结果是他们的一笔无形资产、财富,这会使学生产生珍惜它、维护它的愿望,激励和引导自己做诚信人,做诚信事,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度。

(3)教育和完善功能。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种特殊的隐性教育方法,其建立的过程就是确立诚信教育的目标,并使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诚信约束、自我人格完善,通过“评价—反馈—自省—调节”的循环作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和巩固诚信意识,形成良好的诚信品质。

三、大学生诚信度的考评办法、措施和应用

1.考评办法

第一,根据大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方便操作的角度出发,分别赋予学习诚信、工作诚信、纪律诚信、生活诚信、经济诚信等五个方面的诚信度基础分为100分,即总分为500分。

第二,根据学习诚信、工作诚信等五个方面的考评内容,分别制定具体的详细的考评指标,并结合各具体指标的重要性、突出性明确应扣分值。例如:学习诚信的基础分为100分,具体考评指标可评述为:1)禁止考试作弊、抄袭论文等不诚信行为的发生,否则对考试作弊者扣60分/次,抄袭论文或实习报告者扣30分/次,抄袭作业者扣20分/次;2)上课不能迟到、早退或旷课,否则对旷课者扣10分/学时,迟到或早退者扣5分/次等。由于诚信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要求,所以只对不诚信行为采取扣分方式,而无须对诚信行为加分。

猜你喜欢
考评体系诚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大学生之歌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新常态下独立学院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新临床检验基础能力考评机制的建立与探索
企业中层干部考评体系方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