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追求课堂最大效益

2008-01-14 09:25马新桥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12期
关键词:课堂效益语文课堂教学优化

【摘要】社会、家长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学生成绩、学校业绩的苛责,他们所看重的是效益。而在所有学科之中,语文被认为是最易学又最难取得明显成效的学科。不少语文老师形象地说教语文是“带着镣铐跳舞——吃力不讨好”,语文教学处境尴尬。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已成为当务之急。其实,我们可以向语文课堂要效益,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等手段来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优化 教学方法 课堂效益

中学语文教学过分追求“效益”往往会被视为一种短视的、功利的行为。然而,中学语文教学,作为一种以提升学生语文水平、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为基本目标的实践活动,必须考虑“投入”与“产出”这一基本的教学效益问题。我们应该努力追求课堂效益,要向每一堂课要效益。

课堂是教学流程的关键点,我们应该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十分有限的时间空间,使课堂效益实现最大化。与效益问题相关的各教学要素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优化各课堂要素:课堂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教学环境等。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心设计,优化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是指课堂诸要素(如教师、教材、教法等)之间的组合排列。夸美纽斯说:“教学的艺术所需要的也没有别的,也只是要把时间、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而已。”

课堂结构的优化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教学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时间调控的艺术。课堂是一个时间流程,一切教学行为均在时间流程中展开。时间是一种有限存在,在一个单位时间里,如果能通过精细设计,优化课堂结构,合理组织教学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甚至超额完成教学任务,就等于为学生延长了学习时间。课堂教学时间是一个固定的数,但不同的课堂结构对教学时间的分配及其使用效率却大不相同。

曾经听过一节课,老师在讲《邹忌讽齐王纳谏》时,不分轻重主次,竟然引导学生讨论争辩徐公与邹忌谁美,耗时十余分钟,还美其名曰“研究性语文”、“发散性学习”。且不说这一论题有无意义,单是用十几分钟的时间来研究这一远离文本的问题,就很值得商榷。还有一位老师,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大讲特讲“四大刺客”,讲四大刺客的典故,来龙去脉,唯恐学生了解的不够详细,学生当然是兴趣盎然,但是,一节课下来文本以外的知识耗时太长,文本本身学习探究的时间却很少,课堂结构松散、随意。

其次,课堂结构的优化还应该是各教学要素的互相交融的立体结构。我们可以根据活动方式安排结构,如,小组讨论是并列的结构,辩论双方与主持评论者三方就可以建立立体结构;或按学生心理规律安排结构,如“激趣——自学——讨论——小结”。

在一个合理的教学流程中,各教学要素的轻重主次,都应该通盘考虑。总之,只有教学环节丝丝入扣、教学流程合理有序才能确保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细心选择,优化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内容庞杂而琐碎。从广义上来说,只要是语言文字就都可以归入语文的范畴,这就导致了语文老师常常苦于不知道该教给学生什么。于是,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强调,“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其实,这是在强调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作为语文教师,面对芜杂的知识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就是我们的大方向,高考《考试说明》是我们选择教学内容的更明确的参照。我们应该用心钻研文本,细心选择语文教学内容,既要依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选择最具语文味的内容,又要按照学生心理特点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乐学易学。我们提倡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整合教材,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具体的教学情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滕王阁序》是一篇文采斐然、光照千古的的骈文,可讲的教学内容很多,比如背景、典故、写景、言志等。可是,如何选择、整合相关教学内容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益。如果我们只是在语言知识点上打转,或者只是在典故上做文章,而忽视对文言现象的总结,忽视作者引用典故的深刻用意,甚至忽视王勃的遭遇与心境,如此对教学内容妄加取舍,必然伴随着课堂效率的低下。其实,学习《滕王阁序》一文,我们完全可以以其旧题《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为纲,“洪府”对应课文第一段,“秋日登滕王阁(写景)”对应课文第二三段,“饯(抒情)”对应四五段,“别”对应课文六七段。在这四部分中,以写景和抒情部分为主要内容分别进行教学,教学效益自然会有所提高。

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一文,看似繁琐,头绪繁多。如果我们仔细研究文本,就会发现教学内容完全可以加以优化,三个问题即可统帅全文:⒈狗的故事。⒉“我”对狗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⒊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相关背景,谈谈“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解决了这三个教学内容,也就基本上完成了对本文的学习。

三、用心探索,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具体操作手段。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一套传授知识的本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也就是说“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有了渊博的学识不等于说就能教好学生,有了合适的教学内容还需要恰当的教学方法。巴班斯基在《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中说,“教学的效率有规律地依存于选择各种教授方法、激励方法和检查方法的最优结合方案。如果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符合于所提出的任务,考虑到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能力,那么,教学效率就是相应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望海潮》一词,景物描写意境秀美,赞美之意完全融入到近乎唯美的写景之中,那么依据对教学内容的此种判断,我们就可以从写景的角度入手,采用散文化的手法,将这首词改写为文质兼美的现代散文。当然,这首词稍微长了些,为了便于课堂操作,我们可以将这首词分为两部分,交给两组同学同时进行改写,分别进行展示。这种方法既激发自由竞争,又训练写作能力;既节省教学时间,又提高课堂效率。

对于《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古体诗,依据其文体特点及个人风格特点,我们可以采用“响读(读准字音、节拍,读出气势、语感)——想读(读通内容,读懂思想)——享读(读出韵味,读出风格,享受阅读)”的以读带品的教学方法来学习,以避免传统的逐段串讲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还可以从其他角度着力,比如说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情景的精心创设等,在此不再一一论述。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需要优化教学要素,和谐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课堂结构与教学时间、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课堂效率之间的关系。在这样一个高度强调效益的时代,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以及资源条件进行统筹安排,优化课堂结构,选择最适宜的教学方法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作者简介:马新桥,安徽省濉溪二中教师。

猜你喜欢
课堂效益语文课堂教学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立足班级特色,预设有效课程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
让初中化学教学的课堂效益“问”出来
提问机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课堂的运用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合”乐而“不为”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