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的成功模式

2008-01-17 05:28陈志武
大学 2008年12期
关键词:沃尔顿批发商杂货店

作者简介

陈志武,华人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生于1953年7月,福州人。曾获得过墨顿·米勒奖学金。他的专业领域为股票、债券、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

沃尔玛是一个有意思的财富故事。过去近20年里,沃尔玛公司创始人——沃尔顿家族的财富一直排第一,远远超过盖茨和其他家族。这种故事,这么大的财富数字,不是神话又是什么呢?

为什么沃尔顿家族能有这么多财富?沃尔玛只是开平价超市连锁店的,在这种传统行业里,怎么可能比微软更赚钱?

从表面看,沃尔玛超市好像跟其他连锁店没区别。但是,沃尔玛的特点是东西总是很多,又很便宜。所以大家喜欢去沃尔玛,特别是买吃住行等日用品。

沃尔玛以高质量、低价格把别的商店挤掉。如果沃尔玛的价格总比别人低,那沃尔玛靠什么赚钱呢?微软每卖一份软件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但零售商没那么幸运,卖出的每件物品的成本不可能接近零,比如,他们肯定要花钱进货,还要雇佣员工,支付运货成本,还有商场的租金,等等。所以,沃尔玛的商业性质跟微软不可能相同,赚钱的模式自然不一样。因此,为了做到“天天平价”,同时又能赢利,沃尔玛必须在成本上下工夫,要最大限度地压成本,这样才可让消费者得到好处。问题是如何压低成本?

沃尔玛的最大特点是大批量采购货物,而且是直接从厂商采购,避开批发商。由于采购量巨大,它能把厂商的出货价格杀到最低。沃尔玛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最大零售商,在全球有5 000多家巨型超市,雇用150万员工。每周有一亿多顾客光顾,2006年的销售额是3 388亿美元,相当于整个中国农林牧副渔业一年的收入。这几千家超市的货物由总公司统一采购,比如鞋、衣服,只要沃尔玛决定从哪家制鞋厂进货,那就是一年许多亿双鞋的订单,那家制鞋公司就不用找别的客户了,只为沃尔玛生产就够它发展增长了。正因为这样,沃尔玛就有充分的砍价能力。以最便宜的价格直接从厂商进货,不仅给沃尔玛很大的赢利空间,而且也让它有能力以低价跟别人竞争。所以。大批量从厂商直接采购,避开批发商,是沃尔玛压低成本、提高利润的主要策略。

降低成本是企业经营的核心之一。要么有技术优势,要么有成本优势,当然最好两者都有。沃尔玛的“大规模”,都有大量的客户群为基础。而且,通过规模扩张,以“大”来压低进货价格,把每件销售的边际成本降到最低。

不过,如果是这样,沃尔玛的竞争对手不也可以通过规模压价吗?别人不是也能模仿吗?实际上,前不久,另一家连锁店公司Kmart破产了,它也有许多分店,为什么Kmart的规模没让它胜利呢?

这是很有意思的问题,的确有些不可思议。但,如果我们看看沃尔玛的背景,或许能更好理解。

沃尔玛的创始人沃尔顿先生于1918年出生在俄克拉何马州的农村,他的家境极普通。从小放牛养马,挤牛奶,养兔子,养鸽子。中学、大学时期,在餐馆、商店打工,自己赚钱上学。大学毕业后。在一家连锁商店工作过两年,1941至1945年当兵。1945年至1962年间,在阿肯色州的农村,他通过加盟“Ben Franklin”品牌开过多家连锁店,当时让他极其痛苦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他必须付很高的批发价进货,他的规模太小,没办法,只能拿到批发价,得不到出厂价:二是像阿肯色州农村这种边远的地方,人口少,市场小,没有批发商愿意往那里送货,沃尔顿自己必须想法安排货运,成本升高。

就以今天中国农村的情况为例,农村人口稀少,收入又低,不仅银行和保险公司不愿意去,就连一般的平价超市也觉得那里没油水,不愿去。结果,收入低的农村反而得不到廉价商品。当时,美国农村也是如此,一般认为,在人口少于57]的乡镇开平价商场,是不会赢利的,所以,那时的连锁超市都集中在城市,在那里互相竞争砍价,避开乡村。也恰恰因为是这样,沃尔顿先生反倒觉得乡村才有机会,因为那里竞争少,只要价格足够低,就可赢得市场。

1962年,在阿肯色州的一个小镇,沃尔顿开了第一家“沃尔玛超市”,以“天天平价”为基本立足点。随即,开始在其他小镇扩张。他只选那些没人去,人口在5 000至25 000之间的乡镇。那些小地方,不仅没有竞争,而且每开一家“沃尔玛超市”,马上会家喻户晓,不需要花钱做广告,当地人自动会来。这当然节省成本,也是沃尔玛的一个成功秘诀。到1969年,沃尔玛共开了1吕家规模相当大的分店,全部在人口低于25 000的小镇。到了1990年,沃尔玛有三分之一的超市都在这种没有竞争的小镇,在那里,它有相当强的定价权。有了这种优势作后盾,沃尔玛相对于对手的竞争力就强了。

但是起初没有批发商愿意送货到阿肯色州的乡村,1964年开始,沃尔顿就只好建自己的物流库存中心。虽然这是被迫的,但意外的收获是,沃尔玛从此可以避开中间批发商,直接跟生产厂商谈价、进货了。也就是说,沃尔玛从厂商进货到自己的物流中心,然后再运到各分店。随着沃尔玛规模的上升,它的砍价能力也直线上升,使沃尔玛的货价越来越低,竞争优势越来越强。

看到沃尔玛的增长前景、竞争优势这么强,沃尔玛公司的股份自然有很多人想要。愿出高价买。为了得到更多资金作扩展,沃尔玛于1872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向大众投资者发行新股。从此以后,股票市场就成了沃尔玛增长的资金来源。

到了2006年,在美国,沃尔玛每周有一亿多客户来购物,在美国之外的14个国家,有近3 000家分店,也有一亿多客户。国内、国际销售网加在一起,使沃尔玛一年的销售额超过3 500亿美元,这种全球化的规模使沃尔玛能胜过任何竞争者,比任何竞争对手更有能力要求供货商降价,对供货制造商来说,谁能给沃尔玛供货。谁的产品销路就能立即遍及15个国家,两亿多顾客。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哪家公司不能在国际市场上做跨国销售,或者不能在全球范围内找最便宜的地方生产制造自己的产品,那家公司就会被竞争对手挤掉。

赚钱也得考虑商业伦理,讲道德。比如说,贩毒肯定赚钱,让他们一个个吸毒上瘾,然后不管你把价格抬多高,他们都会要买。但是,这会不道德,也违法,会让一些家庭倾家荡产,让他们的小孩没钱上学。

所以,有两种赚钱的方式,一种是让别人受益,自己也赚钱;一种是损人利己,或者说,是靠损害别人让自己赚钱。

沃尔顿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既深远,又实在,因为他帮助家庭节省了不少开支。省下的钱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大了,一方面让大家可以买更多的东西,也可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或者多去旅游,或者去投资,或者买更大的房子。既然沃尔顿让千千万万的家庭省了这么多钱,他们赚些钱为什么不可以呢?他们的财富是社会给他们的回报。

沃尔玛在过去30年把许多杂货店挤垮,那些杂货店的进货价无法跟沃尔玛比。特别是在那些南方、中西部的小镇上,原来有许多夫妻杂货店,后来一个个被沃尔玛挤垮,许多人要么失业,要么去沃尔玛打工或另谋职业。

所以,沃尔玛带来的几乎是一场零售业革命,给消费者巨大好处,但也逼着许多人另谋职业,去其他行业重新发掘优势和特长。这就是奥地利经济学家熊皮特所讲的“创造性破坏”。也就是说,沃尔顿把千千万万个小规模杂货店挤垮,这当然是一种破坏,破坏了高价格、低效率的零售业秩序。按一般的理解。“破坏”是一个贬义词,可是,沃尔玛的破坏是一种“创造性破坏”,是褒义的,因为由沃尔玛取代千千万万家杂货店之后,社会效率提高了,数亿家庭的生活费用降低了。这就是对社会的创造性贡献。

猜你喜欢
沃尔顿批发商杂货店
Chapter 25 The final wish 第25章 终极嘱托
1975年扑朔迷离的“外星人绑架案”
新作文·解忧杂货店
《财富》山姆.沃尔顿长子抛售自家股票
责任心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批发市场进货:砍价的三个秘诀
解忧杂货店,我的心灵憩所
杂货店
批发市场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豆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