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妈妈难忘雨中全营军人的军礼

2008-01-28 07:40牛淑娟
祝你幸福·知心 2008年2期
关键词:鞋垫战士丈夫

城市的喧嚣被渐渐抛在身后,车安静地行驶在沂蒙山区蜿蜒的山路上。这条路承载了中国革命太多的记忆,行走其间,让人不由回到那个红色年代。临沂被称为“山东的延安”,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沂蒙山的“红嫂”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家庭,用母爱、用真情救护了一批又一批子弟兵,这里成了中国革命最温情、最稳固的摇篮。

戚洪桂,一个爱兵的兵妈妈,一个新时期的红嫂。

[戚洪桂说:听说你们要来,我今天没去做工。60岁的她每天都要去村里的木材加工厂打工,她说,现在咱日子好过了,没农活时就去打零工,我们的木材都能出口呢!老区这些年的变化太大了,要是孩子他爹看到了,不知该有多高兴!]

“儿子连问我三个为什么,我的心都碎了”

戚洪桂出生于1947年,打记事起就非常崇拜解放军。她开朗热情,积极上进,16岁就当上了村里的团支书;她能歌善舞,经常自编自导拥军爱民的节目,深受村民喜爱。

20岁,戚洪桂与邻村小伙林本营自由恋爱结婚。婚后,戚洪桂想让丈夫去当兵,“家里的活我一定干好,把老人也伺候好。你去实现咱们的当兵梦。”但体检时丈夫被查出“血红丝”,心愿落空了。

当兵的梦想落在了孩子身上。1991年,年仅17岁的小儿子林立波参军了,要去西藏边防哨所。爷爷奶奶心疼孙子,都来劝阻。戚洪桂把儿子叫到身边:“好男儿就该保家卫国,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磨练人。妈妈相信你能当一个好兵!”

丈夫常年在外做工,儿子一走,家里的5头猪、6亩责任田,照顾三位老人的任务都压在了戚洪桂的头上,她搁下筢子拾扫帚,忙得团团转。为了赚点零花钱,还要熬夜绣花。戚洪桂挂念着儿子:能不能适应高原反应,饭吃得惯吗,睡觉冷不冷?下地干活的时候,她总提心吊胆地看着村口,生怕儿子当了逃兵。

心焦了一个多月,儿子来信了:“妈妈,我已经抗过高原反应,不用担心。我一定记住你的话,当一名钢铁战士。”戚洪桂看完信,跑进里屋哭了起来,哭完了又笑。

1992年下半年,在外做工的丈夫老感觉头疼,到医院检查,结果是“出血热”,并且已到高危期!戚洪桂一下跌坐在地:丈夫才44岁,身体一直很壮,咋一下子就不行了!

仅仅过了5天,丈夫就不行了。

丈夫拉着戚洪桂的手,声音微弱:“我想见见儿子。你快打电话让小波回来吧,我走之前无论如何要见他一面,要不我闭不上眼啊!”

戚洪桂强忍泪水,拿过儿子的照片:“他爹,小波刚刚适应部队生活,现在把他叫回来,看见家里这情况,你说他还能再安心回去吗?小波是块当兵的料,你看他穿军装的样子多精神!咱……不能拖他的后腿啊。”林本营用手摩挲着照片上儿子的脸,看了又看,直到闭上双眼,仍然把照片紧紧抓在手里。

公公婆婆全病倒了。戚洪桂白天用独轮车推着婆婆到十里地外的医院治病,晚上赶回家为公公熬药,喂老人喝下之后,再服侍轻度智障的婆娘舅起居,一夜睡不了两个钟头,天亮了,再推着婆婆去医院……

老人身体好了,戚洪桂病倒了。乡亲们都劝她,让儿子提前复员,回来帮娘支撑这个家。戚洪桂摇头:“家里事再大也是小事,部队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家里的事可不能告诉他。”

安葬丈夫的第5天,戚洪桂收到儿子的信:“娘,我爹身体好吗?他戒酒了吗?我刚退换下来一件皮大衣,不知道他喜欢不?如果喜欢我就买下邮回去……”戚洪桂的泪水流了下来:儿子长大了,知道疼父亲了,可丈夫却再也没福享受了。

她跑到后山丈夫的坟前,哭着把信念给丈夫听。晚上,戚洪桂含着泪,给儿子回信:“家里一切很好,内地暖和,皮大衣就别买了……”戚洪桂没告诉儿子爹已经不在了,她把4双绣着两朵小白荷花的鞋垫寄给儿子,心里想着,儿子穿上带有白花的鞋垫,就算是戴孝了,让他这样为他爹尽尽孝吧。

看戚洪桂苦苦支撑着这个家,在青岛工作的大伯哥给部队写了封信。戚洪桂知道了,马上给部队去了封信,请求领导一定不要把家里的事告诉林立波。部队领导拿着两封信,百感交集,他们被戚洪桂的深明大义感动了,答应替她保密。

半年后,林立波偶然得知父亲去世了。他悲痛欲绝,放声痛哭,冲着东方家的方向磕了3个响头,请求父亲原谅他的不孝。他流着泪给妈妈写信,泪水洇透信纸。

他质问母亲:“爸爸生病的时候为什么不告诉我?18年的养育之恩我无法回报,为什么不让我在爸爸病重的时候回去看看他?为什么让他带着遗憾离开?”

戚洪桂心都碎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三个为什么,“我对不住他爹,也对不住孩子啊。”她连夜给儿子回信:“你要安心服役,干出成绩,那就是对你爸爸尽了最大的孝。你一定要振作起来,这才是从咱老区出去的兵!”

[让戚洪桂感到欣慰的是,儿子终于理解了她。她骄傲地拿出奖杯和证书给我们看,那都是儿子在军事竞赛中获得的。儿子一直留在了西藏边防,他本来早有机会复员,安排一个不错的工作,但他已离不开那片雪域高原,为了最初对母亲的承诺,他已经在那里呆了整整16年。]

“半夜里下着大暴雨,

全营的战士列队向我敬礼”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妈妈,您为什么不告诉我》为题报道了戚洪桂的事迹,战士们落泪了,一位叫刘义华的士兵给戚洪桂写信,落款是“您的儿子”。

“新兵训练的时候再苦,我都没哭,听了您的故事,我感动地哭了。我从小没有母亲,从您身上我感受到了母爱的博大无私,您就是我的母亲!”

这样的信雪片一样飞来。战士们寄钱寄物安慰戚洪桂,有寄30的, 有寄20的,总共有1000多元。戚洪桂过意不去,“战士每月津贴才几十元钱,却把一分一分省下来的钱寄给我。他们叫我妈妈,我能给孩子们做些什么呢?”戚洪桂琢磨来琢磨去,想起儿子说过西藏边防兵训练很苦,穿胶鞋训练出汗很多,很多人都患上了脚病,“我这当妈的,就给孩子们做鞋垫吧,把鞋垫垫在脚下,希望他们能感受到母亲和家的温暖。”

戚洪桂买来20丈布,80多个线团,1斤绣花球,白天干农活,夜里飞针走线,60多天赶制出150双鞋垫,每个鞋垫上都绣上花和字,有的是“军民一家”,有的是“精忠报国”、“建设边疆”,署名“沂蒙山区农妇”。她把鞋垫寄给部队,战士们拿着鞋垫,心里暖乎乎的,这里面寄托了一个母亲多少深情和厚爱啊!

1995年7月,戚洪桂想趁着农闲去西藏看看自己可爱的兵儿子。上路的时候她带了三个包,肩上背着一大包衣服和路上吃的咸菜、煎饼,手里提的两个包袱里,都是她给战士缝的鞋垫,有300多双。在兖州上火车的时候人很多,戚洪桂一个人拎着三个大包怎么也挤不上去。火车上有个列车员大声喊,“那个老太太上不来,一脚把她踹下去!”她一听急了,一把抓住车门的把手,死命不松开。火车开动了,她总算挤上了车,才发现衣服全湿透了。

去西藏的路,艰难而漫长。戚洪桂数不清自己倒了多少次车:从费县到兖州,从兖州到西安,从西安到西宁,从西宁到格尔木,从格尔木到拉萨……几乎一天就要换一次车。盛夏酷暑,火车上又闷又热,人又多,有时连个位子都找不到,戚洪桂就蹲在过道上,靠着人家的座位休息一会;饿了就咬两口自己带的煎饼,有时,她连口水都喝不上,嘴上不断脱皮,起了一圈燎泡,火辣辣地疼。

一下火车,戚洪桂好像突然从蒸笼掉进了冰窖。戚洪桂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看到大雪纷飞,白茫茫的雪漫山遍野。她身上还穿着出门时的短袖褂,就在外面套了个棉袄。

终于到了拉萨,戚洪桂摸索着找到军区,不凑巧的是,这天正好是周六,部队过双休日,戚洪桂只好在小旅店里待了两天。周一,她给政治部打电话,刚介绍说“我是来自沂蒙山区的戚洪桂”,政治部主任就兴奋地问,“戚妈妈您在什么地方?我们马上过去接您!”

在军区招待所,部队立即安排好了她的食宿,还派专人来给她检查身体。当班的服务员都很疑惑,悄悄议论:“这老太太是谁啊,享受这么高的待遇?军长来了也不过如此啊。”

稍事休息,戚洪桂起程到儿子的营地。到达时已经是夜里11点,高原上下起了滂沱大雨。戚洪桂下车,眼前发生的一幕被她永远铭刻在心灵的底片上——灯光亮起来,海拔5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上,全营几百名战士整齐地列队,站在暴雨中,齐刷刷地举起右手,向她致以军人的敬礼!

这是雪域高原给予一个妈妈的最高礼遇啊!

像迎接首长那样,每个战士凝视她的目光,都流露着无比的钦佩和敬意;像凝望母亲那样,每个战士的目光中又包含着无限的爱和深情,那是儿子对母亲最真切的守望。

抱着扑进怀里的儿子,戚洪桂的泪水与雨水一起流淌……

[戚洪桂捧出花生招待我们,花生很小,也不饱满。她说,这花生是自家种的,好的都被她挑出来送给了当地驻军。拥军,已经自然地融入戚洪桂的生命中,成为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她情感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把鞋垫送到了

天安门国旗护卫队”

在西藏,戚洪桂一住就是50多天。那些日子,她和战士们一起出操,一起打靶;为战士做报告,和他们唠家常;给他们讲沂蒙老区与我党、与人民军队情深如海的故事,激励战士们热爱部队,扎根边疆。

忙惯了的戚洪桂一刻也闲不住,她挨个替战士拆洗被褥,战士们都亲切地叫她“妈妈”,戚洪桂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快乐。

戚洪桂要走了,好多战士眼圈都红了,拉着她的手久久不愿放开:“妈妈,您别走!您在这里,我们看到您就像看到自己的妈妈,我们训练时有使不完的劲啊!”

蒙山有顶,沂水有界,戚洪桂拥军的故事讲也讲不完——

儿媳出了车祸,颅内出血,60岁的老人硬是咬着牙不让通知儿子,自己日夜照料儿媳;

她先后动员侄子、外甥参军入伍,保卫边防;

每年,她都要为西藏驻军及地方驻军缝制几百双鞋垫,夜晚,除了绣鞋垫,她几乎没干过别的事。

2007年建军节,戚洪桂精心缝制了800多双鞋垫,送到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战士手中:“我是一个兵妈妈,见到你们就跟看到了自己的儿子一样。我把这些鞋垫送给你们,礼物虽薄,但希望你们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战士们郑重地接过鞋垫,还以标准的军礼。

戚洪桂笑了,她看到了儿子的身影,似乎又回到了十几年前雪域高原那个暴雨倾盆的夜晚……

幸福感悟

一直在探讨“什么样的女人是幸福的”,大致得出这样的结论:自尊自立,内心充实,心中有爱。以这样的标准,戚洪桂无疑是幸福的。

她按自己的方式活着。十几岁的时候,戚洪桂在沈阳给做县委书记的大伯看孩子,大伯要她留下并为她安排工作,她拒绝了,她放不下村里的工作;20岁时,她冲破封建礼教,自由恋爱组织家庭;丈夫去世后,她毅然留下来,支撑起摇摇欲坠的家。

她有信仰。拥军的种子在她心中发芽生根,她像一个朝圣的信徒一样苦苦地追随解放军,几十年如一日,把拥军当成生命的一部分,虔诚而快乐。

她心有大爱。几十年照顾智障的婆娘舅;忍受着脚骨刺的疼痛与施工队一起为村里挖井,解决乡亲吃水难问题;自己出钱为村里架电修桥,不图回报。

戚洪桂幸福地生活着。我们衷心祝福戚妈妈永远幸福平安。

niushujuan@sina.com

(编辑:牛淑娟)

猜你喜欢
鞋垫战士丈夫
傍晚
绿茵小战士快乐友谊赛
鸡蛋战士
安慰
我学会了绣鞋垫
国际主义战士
防走失鞋垫
怎样保护丈夫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