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008-04-08 00:59张桂琴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2期
关键词:质疑能力培养兴趣语文教学

张桂琴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设质疑的氛围,让学生敢问;培养质疑的兴趣,让学生愿问;给予质疑的时间,让学生能问;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问,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质疑能力;创设氛围;培养兴趣;给予时间;教给方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索、答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质疑,也最能发现学生不懂的字、词、句、段,以便教师给予有的放矢的辅导,从而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须教其有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创设质疑的氛围,让学生敢问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仅是个教学方法、教学技巧问题,而且是个教学原则、教育观念问题。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与师道尊严的传统教育观念彻底决裂,确立学生主体观念、师生平等观念、学术和教学民主观念,倡导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和学术探讨气氛,支持和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质疑——敢于对老师质疑,对学生质疑,对教材质疑。

二、培养质疑的兴趣,让学生愿问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问错了,不仅不能指责,还要肯定其积极动脑的一面;如果问对了,问得好,要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其中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全班同学从文中找答案,一起解决;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同学们开辩论会。比如,教《荷塘月色》时对“为什么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个问题,一般的课堂教学是由教师介绍一下时代背景,这个问题也就得以解决了。可是,如果我们本着“把薄书读厚”的原则,将这个问题作为小课题交给学生进行研究,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查阅一些资料,答案就不这么简单了。学生总结出的原因有:(1)反映了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与苦闷彷徨的思想感情;(2)生存困境,经济问题;(3)家庭的龃龉和矛盾;(4)知音难觅,无人理解……学生都喜欢表现自我,他们为了发现问题必定开动脑筋思考,挖空心思找答案,这样就激起他们质疑的兴趣,愿意去问。

三、给予质疑的时间,让学生能问

一些专家认为,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一大流弊仍是一个“牵”字,老师精心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环节,牵着学生的鼻子按老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往前赶。老师问个不休,学生忙于应付,根本没有质疑问题的机会。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老师首先必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安排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去发现问题;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去提出问题。要改革教学方法,把质疑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四、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问

学生乐于思考,敢于质疑,但有的学生质疑的质量不高,这个词语怎么读,那个词语是什么意思,疑不到点子上。这里存在着一个善于思考、善于质疑的问题。从何疑起?怎样疑?教师要教给学生多方面的、行之有效的质疑方法。

1.从课题上质疑。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祝福》,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问:为什么以“祝福”做题目?作者为什么让祥林嫂在祝福声中死去?这些问题,直触中心,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作了铺垫。

2.从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质疑。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从中去寻找问题。比如学习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有个比喻非常精妙:“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我问学生哪些词用的好?这两个比喻好在什么地方?经过反复揣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从课文的重点、难点处质疑。对课文重点、难点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如教《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我问:邹忌直接向齐王提出建议不就得了,干吗绕弯子?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通过思考讨论学生明白了讽谏手法的妙处,理解了《战国策》中游说之士的说话特点。

4.从矛盾之处质疑。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作者匠心独具所在。引导学生读书时把前后联系起来,找出矛盾的地方,从此处质疑,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教《孔雀东南飞》一课,我问学生封建社会讲究“三从四德”,焦仲卿真的是迫于母命休妻吗?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充分讨论,最后给出了圆满的回答,使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

5.从标点符号上质疑。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不一样,它能帮助我们识别句子,辨明语气,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可以引导学生从标点处质疑。语文教材中把《再别康桥》第四节的标点点为: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而最早钱谷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等几种版本,“是天上虹”后面没有任何标点符号。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经过查阅资料,思考讨论,我们一直认为教材错了。这让学生很是兴奋,我们还能给课本纠错了。

总之,要把质疑作为改进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举措,使学生不但会质疑,敢于质疑,而且善于质疑,习惯于质疑,把质疑当作治学的一项基本功。对于那些善于思考、敢于大胆质疑的学生要给予鼓励表扬,即使问错了也不要紧。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各抒己见,听、说、读、思的能力提高了,就觉得学习语文更有趣了。

猜你喜欢
质疑能力培养兴趣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课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浅谈初中物理启蒙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日记写作兴趣的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