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与慈善捐款

2008-04-22 09:15
启迪·上半月 2008年3期
关键词:捐款人大款曼哈顿

薛 涌

盖茨、巴菲特等人的慈善事业,已经是众所周知。美国的“大款”,确实非常慷慨。当然,许多中国人会说:我要是成了盖茨、巴菲特,我也会捐。问题是我哪里来那么多钱?我们当然先要赚了钱以后再讲仁义道德。孟子不也是讲“衣食足而后知礼仪”吗?

我们很难责怪说这些话的人。但是,在美国,捐款的并不只是盖茨和巴菲特这样的“大款”,一般老百姓的慷慨才最是感人。你会读到这样的故事:一个一生省吃俭用、穿旧衣服、买减价商品的工薪层,突然捐出上百万美元来。一般人甚至想不通拿这样的工资怎么可能攒出这么多钱来。最近《华尔街日报》上有一篇文章,题为“Giving till it hurts”(直译是“捐到疼为止”),报道的就是这样的人。盖茨和巴菲特不管怎么捐,他们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不会受影响,乃至有人在电视上质问盖茨:“当今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生活在一天不到一美元的水平上。你住那么个豪宅,你觉得自己是老几?”

那些普通人的捐助,则必须以自己的生活为代价。比如纽约大都市博物馆的一个馆员 谷信子,从事布料收藏达37年。她生活清贫,走路上班,从不去餐馆吃饭。但是,退休后两年,居然给曼哈顿的亚洲文化委员会捐了一百万美元!一个人在37年中,靠一年几万的工资,在纽约这一世界上最昂贵的城市生活,怎么能省出这么多钱呢?她為了使自己的捐助成为可能,计划把自己早年买下的曼哈顿的公寓卖掉;而在战时日本长大的她,也习惯了在极端状态下节衣缩食。有个老年洗衣妇,1995年捐给南密西西比大学15万美元的奖学金。根据许多慈善机构的报告,这种挑战自己财政极限的捐助最近越来越多,捐助人的年龄也越来越小。甚至有学者对捐款人进行研究,得出了越捐越幸福、越捐越富裕的结论。因为捐助的需要给捐助人提供新的生活动力,使他们为了捐钱而更努力工作,最后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都更加成功。有位大学教授甚至算出:在2000年每一美元的慈善捐助,会导致捐款人收入水平提高3.75美元。

这种慈善行为,当然和从小培养的价值观念有关。Joe Engle是在俄亥俄州一个小镇中长大的企业家。他清楚地记得,35年前生活得紧巴巴的父亲捐出大量的钱给教会,但除了俄亥俄大学外(本州州立大学的费用一般不及私立大学的一半),支付不起学费让他这个当儿子的上更好的大学。如今85岁的他,和妻子一起作出决定:把几千万美元的资产如数捐出,并告诉儿子他们不认同继承遗产这类行为。儿子则说:“我从来没有想过在财政上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如果你从五岁、十岁,或十五、二十岁就开始想这些问题,你很可能会有一个不幸福、没有成就的人生。”所有这些,其实就是亚当·斯密所描述的由“看不见的手”所支配的君子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为他人带来幸福,成了许多人终生追求的目标。

云舒摘自《今晚报》

编辑/叶琪

猜你喜欢
捐款人大款曼哈顿
咋回事
老爹的遗嘱
婉拒拾荒者“倾家荡产”式捐赠
洪秀柱 退还捐款
就买最贵的
大款的报应
死不瞑目
曼哈顿中国城失火一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