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的规模经济原理分析

2008-05-26 07:31陈莉敏
关键词:规模经济集群

陈莉敏

〔摘要〕文章界定了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的概念,揭示了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的内涵及形成机理,构建了孵化器与科技企业的生产函数。

〔关键词〕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规模经济

〔中图分类号〕 F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8-2689(2008)04-0021-004

一、引言

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孵化器集群,它是单个孵化器规模化的延伸。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是随着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一定区域内的孵化器集群,其实质是基于区域空间概念的城市科技企业孵化系统。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的构成单元不仅包括各孵化器,还包括对孵化器和在孵企业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的各个支持系统,它们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赋予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的内涵可以界定为,由众多科技企业孵化器聚集的含有孵化器及在孵企业,生存与成长所需的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支持体系等组成的网络化系统。

在单个孵化器内部,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经营场地、公共实验室、研究仪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硬件服务[1],同时还提供经营培训、合同管理、市场调查与商业信息供给、技术咨询等管理援助和信息咨询服务。在孵化器内部员工和相应支付成本一定的条件下,在孵企业越多,则单个企业的孵化成本越低,即存在孵化器内部规模经济。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主要体现在:孵化器集群通过信息的迅速传播促进竞争和合作,使孵化器产业资源及相关产业的企业、技术和服务资源实现最大程度上的聚集和最优化的配置,形成各类专业孵化器和专门的技术、服务等中介机构,加速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在孵企业的孵化成功率。此外,孵化器集群还可以形成初创企业的拓展型外部规模经济。基于此,本文试图对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内部规棋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的

微观机理展开相关研究。

二、科技企业孵化器规模经济的

形成机理

(一)科技企业孵化器内部规模经济形成机理

经济学中所定义的规模经济是指一家厂商的平均成本会随产出增加发生增减变化,如果产出增加时,平均成本下降,那么厂商被称为具有规模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增);如果平均成本不随产出变化,则规模报酬不变:如果平均成本随产出增加而上升,则称该厂商具有规模不经济(或规模报酬递减)。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而言,其内部规模经济的形成机理包括:

(1)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的专业分工

在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内,不同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通常会依据电子通讯、软件开发、生物制药、新材料等行业领域的差异性,以及孵化器集群内孵化区域的专业优势差异性,形成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集群内研发设备、生产配套、实验场地、咨询机构等相对独立、互不干扰、互不交叉污染的专业分工格局。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内部的专业分工有助于形成生态层级错位的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2],其通过对科技企业所在行业的专业了解与全面调查,在孵化器集群内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与资源使用,其能够为各科技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且行之有效的孵化服务。基于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内部的专业分工,科技企业降低了孵化器选择的信息搜索成本和试错成本,科技企业孵化器亦因为专业的适应性和经验的积累性降低了对于科技企业的孵化成本。

(2)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的学习效应

科技企业孵化器对于科技企业的孵化服务具有成长性和学习性,且是不断趋于成熟和专业的过程。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的学习效应表现为:通过己成功毕业的科技企业的经验总结以及在孵科技企业的反复试错,各专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借助学习曲线,将形成对于孵化管理人员配置、孵化模式选择、孵化管理办法等独特见解。特别是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技企业所面临的技术更替、市场需求、投资环境等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科技企业孵化器所接触的同类型、同性质的科技企业越多,其对于行业前景的把握、风险危机的判断以及应对策略的选择将更为敏感和专业。与此同时,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的社会效益、孵化效率、服务能力、发展规范等必将随之提高。值得说明的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学习效应所导致的孵化成本降低不仅仅是指分摊至每一科技企业的平均固定成本,还包括来自对于不断变化的科技企业的变动适应成本和辅导成本。

(3)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的网络效应

尽管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内存在按照专业和区域分工的、相对独立的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但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本身是属于由多个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弱关系形成的特殊网络。对于从事复杂经营领域并涉及多个交叉学科的科技企业,单一的、严格按照专业分工的孵化器往往难以满足对于科技企业的孵化需求,存在科技企业先后在多个孵化器内接受辅导服务,各孵化器对于科技企业实行差异化孵化工作的现象。基于此,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网络效应体现为各孵化器通过统一和规范辅导标准、共同建设孵化环境、发挥不同孵化器的专业优势、建立不同孵化器的共享机制等方式,构建科技企业与不同专业孵化器优势资源的协同网络。

(二)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外部规模经济的形成机理

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内部规模经济原理可概括为: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内孵化器与己毕业和在孵科技企业规模的增加所导致的内在的孵化成本的降低。与此类似,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外部规模经济同样与孵化器和科技企业的数量有关,但其规模经济性的引致因素主要来自于如下几个方面:

(1)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的政策导向。即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在具备足够的规模之后,将极大地提高科技企业的创业环境指数,促进创业经济的发展并将形成对于区域科技与经济良好的支撑作用,由此引发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更为密切地关注。在规范化管理前提条件下,政府部门将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3],为科技企业孵化器提供更为便捷的程序、绿色通道与公共办公环境,适当增加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部门授权的幅度和范围,由此导致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整体的运营成本有所降低。

(2)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的产业导向。即科技企业孵化器对于区域科技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产业导向性,科技企业孵化器对于科技企业的现选以及专业分工后的孵化器,对于科技企业的定向辅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同或类似科技企业的集聚,并使得各科技企业均能够接受相对统一和规范的辅导服务,并形成在地域上比邻、业务上相近的产业集群。孵化器集群的功能分工实现了对于科技企业产业集群的属性分工,从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中毕业的科技企业结构,决定了区域内产业结构中的行业比例结构。显然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与科技企业产业集群相互祸合并具有正向反馈性,当产业集群趋于发达和完善时,科拔企业整体水平提高,孵化器所需花费的成本亦随之降低。

(3)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的网络导向。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既具有内部网络特性,又具有外部网络性,后者是指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集群有助于实现科技企业与政府机构、工商税收部门、供应离群体、潜在客户之间的稀疏型社会网络机构。即在某种程度上可认为各科技企业孵化器将其所发展的网络资源让渡于科技企业,后者以不断毕业的科技企业为纽带,同样可实现与官、产、学、研等更为紧密的网络关系[4]。己毕业或尚未毕业的科技企业起步阶段的网络资源来源于孵化器,同时亦是对科技企业网络资源的补充与完善。显然,科技企业孵化器外部网络结构越完备,拥有的网络资源越多,对应的单个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辅导成本亦越低。

三、科技企业孵化器规模经济的

微观机理

据美国的相关调查显示:借助于孵化器对新创企业提供网络、基础设施和相关环境,能使这些企业中的80%-90%得以生存,而没有这些帮助的企业仅仅只有20%的生存比例。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基于对孵化器资源的聚集和整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在孵企业的成长[5],其作用机制可以表示如下:

Q=C×RPd×CPg(1)

式中:Q—产出(Output),代表新创企业的诞生和发展的结果;RP—孵化管理者的投入(Regular Producer Input),代表孵化器集群中孵化器和相关支持机构的综合投入;CP—被孵企业的投入(Consumer ProducerInput),代表在孵企业自身在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C—规模因素量(A Scaling Factor),代表双方合作的时间、强度、合作领域的宽度和从事合作的准备程度。d、g分别为RP、CP投入的输出弹性。它们涉及到三个变量:①意识(Awareness):孵化管理者(包括孵化器和孵化器的相关支持机构)及在孵企业业主各自对传授、接受知识、能量和资源的意识;②重视(Recognition):双方管理者对上述问题进行弥补的重视程度;③意愿(Willingness):双方从事合作的意愿。

对Q=C×RPd×CPg求偏导,可得:

RP对Q的影响程度为:

=C × d × RPd-1 × CPg

CP对Q的影响程度为:

=C × g × RPd × CPg-1

RP与CP对Q的整体贡献为:

=C × d × g × RPd-1 × CPg-1(2)

从上面的公式(2)可以看出,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内的独特优势能够促进在孵企业快速形成和发展,其具体优势表现在:

①孵化器集群内各孵化器和相关支持机构与被孵企业存在进行合作的意愿和行动,它们之间在场地、资金、技术、服务等资源的提供和利用上存在良好的运行机制和沟通方式,使d、g随着孵化过程的推进而不断提高;

②从合作时间、合作强度和合作领域而言:孵化器集群中的初创企业,较之非孵化器中的初创企业和单一孵化器中的初创企业,存在明显的优势,从而产生规模因素C的效应;

③C和d、g内诸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相互的正相关关系,相互促进加强了孵化效应。由式(2)可以得出:

(1)当d>O,g>O时,RP与CP对Q存在正向贡献,即存在科技企业孵化器与科技企业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的内部规模经济性;

若01,g>1时,RP与CP对Q的规模经济性具有边际递增效果,但这一情况在现实中通常很难实现,主要原因在于某一区域内的资源容量和市场总量是有限的,因此规模经济不可能无限制扩大。

(2)在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内,由孵化器和科技企业分别引致的规模经济效益之比为=,当CP·d

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外部经济性对于产出的影响因素主要为RP、CP投入的输出弹性:即外部规模经济将使得单位RP、CP投入变化引致的产出变化发生变化。若将变量d和g近似看作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内的孵化器与科技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指数,则同理可得,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内,孵化器与科技企业的外部经济性对于产出的边际影响分别为=C × Ind × RPd × CPg、=C × Ind × RPd × CPg,由此可得:

(1)由于d和g必然大于1,可认为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总是存在的;因为lnd>0,lng>0,可认为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内孵化器与科技企业引致的外部规模经济性均具有边际递增性,其与内部规模经济性不同。

(2)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内,孵化器与科技企业外部规模经济引致的边际价值之比为=。与内部规模经济性类

似,当d=g时,孵化器与科技企业实现最优配置,外部规模经济价值得到最大体现。

四、结束语

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是以孵化器和科技企业为主体所构建的利益集合体,内部规模经济是主体之间内部作用的产出,外部规模经济是主体与外界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表现形式不同但原理相当。对于科技企业孵化器而言,其只有在良性循环中才能促进孵化器与科技企业各自内部、相互之间以及与外部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的整体最优。

〔参考文献〕

[1]冯伟,李吴,杨路.从空间规划探讨企业孵化器集群的信息交流[J].情报杂志,2004,(4).

[2]李岱松,王瑞丹,马欣,等.孵化器产业特征及我国孵化器营运模式探析[J].科研管理,2005,(3).

[3]黄涛,李光,梅士宏,等.科技企业孵化器与中部崛起——以武汉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1).

[4]姚福根.从以色列孵化器模式看政府、孵化器及企业间的内在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06,(12).

[5]张锡宝.网络型孵化器及其对我国科技孵化器发展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7,(9).

(责任编辑:一剑)

The Scale Economics Analysis of Incubator Cluster for Hi-tech Enterprises

CHENLi-min

(School of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via the definition of incubator cluster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sinesses, demonstrates the essence, the founding mechanism and the micro mechanism of the incubator cluster, thus constructing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of hi-tech enterprises with the business incubator.

Key words: incubator of hi-tech enterprises; cluster; scale economy

猜你喜欢
规模经济集群
小议产业集群内涵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浅谈国际贸易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集群品牌是集群整体的品牌还是集群产品的品牌?
浅议成都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必要性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高校规模经济探析
航空公司战略联盟动因分析
数字集群的未来之路(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