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泡足联合局部换药治疗溃疡性糖尿病足效果观察

2008-06-27 02:14梁红梅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08年6期
关键词:溃疡性换药创面

梁红梅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泡足联合局部换药治疗溃疡性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溃疡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中药泡足联合常规局部换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局部换药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后评价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2.4%,对照组为37.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泡足联合局部换药治疗溃疡性糖尿病足可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糖尿病足中草药浸泡足换药

溃疡性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以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为主要表现,病程长,不易愈合,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规选用抗生素局部换药,但伤口愈合时间长,疼痛明显。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笔者对收治的29例溃疡性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中药泡足联合局部换药治疗,并与同期行常规治疗的29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住院的2型糖尿病并发溃疡性:糖尿病足患者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47~75岁,平均57.5岁。糖尿病病程4~11年,糖化血红蛋白(HbAlc)6.1%~7.8%。溃疡部位:单趾32例(其中小趾17例,无名趾9例,中趾6例),双侧趾14例,双侧趾间伴足跟部12例。溃疡面积1.5cm×2.4cm~5.3cm×8.4cm。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情、病程、溃疡部位及面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1.2方法

1.2.1创面护理:两组患者均采用胰岛素与庆大霉素注射液等药物联合局部换药,结合全身抗感染、控制血糖、加强营养等处理[2]。观察组加用足浴仪(深圳市精锐实业有限公司生产,PMF-V型)行中药泡足。泡足前创面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感染严重有坏死组织且脓性性分泌物较多时,将3%过氧化氢10-20ml注入脓腔或感染创面,待其充分发生反应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采用蚕食清创法,逐步清除坏死组织[3]。处理毕,即行泡足。泡足方法:①中药制剂。桃仁20g.红花20g、桂枝20g.地龙20g、没药20g、乳香20g、花椒20g、川芎20g,由本院中药制剂室煎制成600ml备用。②泡足。将煎制好的中药600ml加温开水5400ml倒入足浴桶中,保持水温40~45℃。协助患者将双足置入药液中,液面高于踝关节3~5cm,浸泡20~30min,1次l/d,连续4周为1个疗程。泡洗毕,协助患者擦干双足,穿袜(避免双足受凉。将足浴桶清洁后以75%乙醇纱布擦拭消毒,待干备用。泡足后根据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等及胰岛素加雷佛奴尔浸泡小纱布,敷于创面,外用无菌纱布覆盖,以胶布固定。

1.2.2其他护理:两组同时进行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①饮食调护。患者因感染,能量消耗大,每天增加热量159/6~209/6;根据患者空腹血糖及溃疡面的情况,每周评估2次,以调整饮食。②心理护理。糖尿病足患者因患病时间长,足部疼痛、伤口长期不愈,多有焦虑、紧张及消极心理。对此,护士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心理状况,并实施针对性疏导,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同时向患者讲解情志及生活习惯对疾病的影响,保持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4],以利于提高疗效与促进康复,使之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1.2.3疗效评价4周后观察疗效。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急性疮疡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皮肤颜色恢复,溃疡面完全愈合为治愈;皮肤颜色改善,溃疡面缩小70%以上为显效;皮肤颜色改善,溃疡面缩小30%以上为起效;达不到起效指标为无效。治愈加显效为总有效。

1.2.4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

2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1

3讨论

溃疡性糖尿病足是因患者末梢神经病变(包括自主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部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6~7]。现代药理证实,足浴方中桂枝具有扩张血管,促进发汗,镇痛抗菌之效[8];红花等活血化瘀药具有改善血液黏稠度及凝聚状态,抑制血小板聚集[9],加上热能松弛肌筋,疏松腠理,活血通络之效,可使药物在热能的作用下通过皮肤孔穴、俞穴等直接吸收进入经络,输布全身而发挥疗效;同时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缺血、缺氧状态,调节机体器官功能,可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泡足过程中,水流冲击、震动对患者皮肤及足底穴位起到按摩作用。以上多重作用叠加有利于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和全身营养,从而加速感染的控制和创面愈合。表1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2.4%,对照组为37.9%,两组比较,x2=6.97,P

泡足过程中需监测水温,每5~10分钟测量水温1次,保持水温在40~45℃,防止水温忽高忽低,因患者肢端麻木、疼痛感觉差,如水温过高(≥50℃)易发生烫伤;水温过低(<40℃),则达不到治疗效果。同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若患者血压较高(≥150/90mmHg)或并存严重心脏病则不宜使用泡足疗法,以免发生血压突然升高或脑血管意外。

综上所述,对于溃疡性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中药泡足联合局部换药配合饮食、心理护理及全身治疗,不仅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亦有利于原发病的治疗,且增加了患者治疗舒适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程丽娟,潘淑范,卢保平.糖尿病足22例临床分析[J].医药导报,2002;21(6):365.

[2]胡银慈,王久云.糖尿病难愈性溃疡换药方法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05;20(7):46

[3]商燕畦,辛玲芳,荆萍,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0

[4]彭淑芬.辨证施护联合龙珠软膏外敷治疗压疮30例[J].护理学杂志,2006;21(15):36~3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2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0

[6]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08~809

[7]罗爱华:潘翠环,伍丽姗,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糖尿病足疗效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5;20(4):212~214

[8]赵彩霞,李军,任会雅,等.足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74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5):33

[9]颜正华.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32,623.

猜你喜欢
溃疡性换药创面
间歇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难愈性创面中的疗效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效果体会
烧伤创面处理方法有讲究
浅谈换药室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针灸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外科『换药』学问大
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6例临床观察
门诊换药室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及防范对策
清热解毒湿敷剂治疗四肢创面感染11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