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2009-01-25 08:59郑志刚
广西教育·A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芦笛文本课文

郑志刚

回望当前的课堂,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教学的理念变了,教学内容的领域宽了,知识的结构综合了,学习的形式丰富了……这些变化,弥足珍贵。但是,我们也要冷静地看到教学中同时存在着教学内容“胖”了、教学环节“碎”了、能力训练“浮”了、教学的形式“花”了、教学效果“虚化”了等问题。我们的心情在兴奋之余又有些许沉重,语文教学到底如何是好?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行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同理,语文课应是实实在在地为所有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服务,尽可能的把于目标不益的东西去掉。而如何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

一、变“漫无边际”为“有标度”

部分教师习惯于课前让学生或个人或小组地自主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在课中进行各种展示。可课文学完了,学生依然懵懂:难认的字不会认,难写的字不会写,意境优美文字不会读,精美诗句不会品,更不用说积累其间的语言运用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了。这都是由于该课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的。叶澜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提供主动积极的活动保证;会对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提出要求。可见,教学设计要为动态生成而设计。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是有目标又有弹性。

《爷爷的芦笛》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的课文,特级教师刘红教学这课时,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后,让学生带着“在强强的心目中,爷爷的芦笛是什么”这个问题进行阅读,学生们自主读书,边读边悟边读边划,边读边交流。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聆听、拼识、品味芦笛,紧紧抓住文中三次出现的芦笛声为明线,深入挖掘主人公强强情感的变化、对芦笛声的感受为暗线,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此的体会,让学生置身于文本中、情感中。课堂上,刘老师用情教学、用心教学,学生在她的引导下身临其境,文本与人本交融在一起。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刘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但在必要时,她也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领与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爷爷的芦笛,让强强觉得有一个伟大的精神闪耀在自己的面前,这伟大的精神就是爷爷的坚强、顽强。“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学生由这样的一个问题去阅读、思考、品味……教师没有因学生的“节外生枝”而手忙脚乱,使精彩成为“预约”,弹性的设计使课堂充满了灵性。

由此可见,好的教学设计是设立目标、围绕目标进行开放的教学,而非牵着学生走或被学生牵着走。有标度有弹性的教学设计才能给课堂教学提供自由挥洒个性创造的空间。

二、变“轻描淡写”为“有厚度”

要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厚度,这要求教师要守住语文的本位。语文的本位就是扎扎实实感受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语言的学习应该在语言实践中完成,语言实践的过程就是语言内化和外化的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是顺应本位的设计。那么我们应通过怎样有效的设计,来引领学生进行丰富的、灵动的、有效的语言实践呢?

1抓文本语言的“亮点”

所谓文本语言的亮点是指一篇课文中写得精彩的地方。亮点往往是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节奏明快、气势磅礴的排比,贴切传神、栩栩如生的比拟,工整而有韵律的对仗,令人叫绝的神来之笔,精巧有序的布局谋篇等。这些优美规范的语言是语言中的精品,它们往住也是课文情理意趣之所在。准备教学设计时,我们要抓住这些亮点语言,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乃至背诵。这样,不但能快速感悟文本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审美情趣,而且对丰富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也是一条捷径。同时,还能突出重点,节约有限的教学时间,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如《天鹅的故事》中,老天鹅“……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像石头似的”这个词是表现老天鹅带头破冰、舍生忘死精神的传神之笔。抓住它细细品味。老天鹅的形象兀然耸立,而作者这一形象的写法也在学生心灵震撼的瞬间得到定格。

2寻文本语言的“空白点”

现代接受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含着许多“不确定”与“空白”。作为教者,我们应于文章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引领学生遵其路,识其真,驾想象之舟神游于文本之海,或喜,或悲,或歌,或舞,或爱,或恨,或恶,或仇……感受生命,倾吐性情,品得个中妙谛。《特殊的葬礼》是一篇震撼人心的课文,文本的文字看似很简单,实则意味深远。教师可让学生在体味大瀑布的雄伟壮观以及衰竭之时,读课文,划重点词句,在以各重身份发表议论,是游客会说些什么,是这个国家的公民会说些什么等,从不同角度去感受文本,充分感受大瀑布的壮观与奄奄一息。这样,学生边读边揣摩,边读边感受,边读边设身处地地去想。他们才会与文本同悲、同恨、同爱,才会感受到文字的力量,感受生命的真谛,真正为他们的精神成长奠基。

三、变“随意平淡”为“有深度”

张庆老师提出语文教学要“倡简”,自有其历史的意义。新课标的执行,让许多的课堂在无效的对话中呈现新质的“少慢差废”。在这样的背景下,张老师提出“倡简”,其实是一种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但在回归之后,我们依然要坚持“人文”。我们的语文课堂,尤其是高年级的语文课堂需要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使其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得到熏陶,从而生成新的感受,新的思维,使师生在课堂中一起享受语文的无穷乐趣和无限魅力。

窦桂梅老师在进行《晏子使楚》授课时,她逐层深入,一步一步将晏子的形象刻画于课堂上,继而文章主题也随着晏子形象的丰满自然跃出,即“人要有尊严地活”,接着,她再延伸拓展,强调到了国家、民族和内外实力的高度上。课堂最后,她以一曲雄厚浑圆的《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结束课堂教学,像一部大剧的徐徐落幕。“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窦老师用自己的深情的歌声把学生、把课堂,也把听课的老师带人了时空的隧道,在绕粱的余音中体会到人类永恒的主题,那就是“尊重”。

如果仅仅从字眼上做文章,多少带着点匠气的话,那么对文本的拓展与扩充,则体现了课堂的另一个高度。窦桂梅老师上《秋天的怀念》,她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史铁生的好好活,还感受自己的好好活。她把《秋天的怀念》放到史铁生的一组作品中理解,《合欢树》《有关庙的记忆》《病隙碎笔》相关文本段落的呈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的深度体验,这样的拓展,不是孤零零的阳春白雪似的曲高和寡,而是对文本加工后的再创造再回归。这样的课堂,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既有大泼墨的写意,也有工笔细描的精致,这种平衡,何尝不是一种新的突破。

立足语文本位,使课堂富有弹性与深度,虽然少了许多的热闹与繁华,但语文这棵参天大树的树根扎深了,树干长粗了,树枝变得更坚挺了!从而使大树在收获成果的时候,有风花雪月的美丽,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有“云淡风轻话沧桑”的风雅,有“阳春白雪”的喜悦。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有效设计。

(责编蓝能波)

猜你喜欢
芦笛文本课文
平乐十八酿
空气炸鸡翅
杧果布丁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鲁米诗两种译本对照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