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小学数学实验教材

2009-01-25 08:59潘秀莲
广西教育·A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小数例题教材

潘秀莲

当前,部分教师没能很好地把握教材,没有读懂教材编写的意图和体现的课程标准理念。人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教师们被它深深吸引的同时,也由于那幅幅主题图、情景图和几个简单的学生对话,或提出的几个问题而感到无所适从,这么少的内容怎么教呢?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究,认为教师“读懂教材”至关重要。它是教师备好课的首要环节,对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下面以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备课为例,谈谈如何去研读教材。

一、研读教学目标和要求

要备好《认识小数》这一课,就要研究学生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方面要达到的目标。具体要研读如下内容:研读课标对年段教学内容的要求;研读本册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研读本单元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当我们认真研读了这些目标对所教学内容的要求,在备《认识小数》这节课时,就能恰当地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中就不会拔高或降低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实施与教学目标的高度一致。

二、深刻理解编者意图

人教版实验教材教学内容的编排,是以《数学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以实验教材的总体编写思想、编写原则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实验教材充分体现了趣味性和生活性,关注学生的经验和体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丰富、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信息资源材料和环境。当然,要备好《认识小数》一课,还需要读懂以下内容:

1读懂“主题图”。实验教材中的主题图,把整个单元的内容用学生喜欢的生活情境、动物、自然景观图等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和了解。《认识小数》的主题图呈现的是一幅超市三种食品价格图,目的是让学生从食品价格初步感知小数,即以学生熟悉的元、角、分出现,以便学生联系实际来认识小数,然后用对话的形式,扩展到生活中的各方面。从这些信息中,我们知道主题图的作用是让学生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小数,认识小数点及会读小数,教学时就可以把握好适度了。

2读懂“例题”。例题是教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本的范例。教师怎样才能读懂读透例题呢?首先要知道例题是以什么方式呈现的,它这样呈现的作用是什么。《认识小数》例1,它以一组同学测量身高为题材,其作用在于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现实意义建构,进一步了解一、两位小数的含义及其写法,知道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3读懂“做一做”和“练习”。实验教材练习中做一做属于基本练习,它主要是对本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加以巩固,它的知识难度和呈现形式都与例题差不多,教学中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完成;练习,它不仅具有对本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以巩固的功能,还具有通过练习对学生的数学思想和问题意识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等功能。教师只有理解了“做一做”和“练习”与主题图及例题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三、了解和利用其他资源

1了解本节知识内容与前面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认识小数》的内容在三年级下册是属于新学知识,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这些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联系,是怎样联系的,学生已经了解了多少,是怎样了解的等等。

2了解本节知识内容与后面要学的知识有什么联系。人教版实验教材的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因此,很多内容首先在低年级出现让学生感知,然后在中高年级再具体的学。《认识小数》在四年级(下册)还要进一步深入学习,所以在三年级(下册)教学初步认识时不能拔高教学目标,不能脱离现实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

3了解本节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小数”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商品价格、容器的容积标记等都用到小数,教师平时要时刻关注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读懂教材不仅是一种教学实践,也是一种教育的理念。只有当“读懂教材”成为一种理念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才能从重视“结果”过渡到重视“过程”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就会从“知识”教育走向“智慧”的教育,让每节课都成为高效的课堂。

(责编林剑)

猜你喜欢
小数例题教材
小数加减“四不忘”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教材精读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教材精读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