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2009-01-25 08:59刘红霞
广西教育·A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基本技能笔算口算

刘红霞

口算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小学生口算能力有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口算的速度及正确率普遍有所下降,且随着年级的升高正确率“只跌不涨”,口算能力出现弱化趋势。究其原因,是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据本人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现代计算工具的普及使师生淡化了口算意识;二是教材中计算教学内容的训练量较以往减少了许多;三是教师平时对学生的口算技能训练也较过去明显减弱。针对以上问题,本人认为,教师有必要重新认识、思考口算的意义与价值,让口算教学重新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重新认识口算教学的意义

口算又称心算,是指不借助工具直接通过思维求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口算活动主要依靠心智活动,它具有计算速度快、运用广泛等特点,是发展儿童心智技能的主要途径。口算是笔算和估算的基础,任何一种笔算,实际上最终都可以化归为一定量的口算。例如,2645+6738这道笔算题,实际上就是由4道20以内的加法组成的。

相比笔算固定的运算程序,口算通常没有一定的程序规则,它可以按照数据的特点从多种方式中进行符合自己的运算习惯的选择,灵活而多变。例如,口算36+25这道题时,学生可以选择如下符合自己思维习惯的运算方式:30+20=50,6+5=11,50+11=61;36+20=56,56+5=61;30+25=55,55+6=61;36+4=40,25-4=21,40+21=61……口算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敏捷性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训练学生注意力及记忆力(尤其是短时记忆)的有效手段。因此,加强口算教学意义重大。

二、算理算法并重,让学生经历算法抽象的过程

在口算教学中,让学生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是十分必要的。算理是口算的依据,是对算法的解释;而算法是算理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是口算的方法、程序,比较抽象。教师在组织数学活动时,宜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算理,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抽象概括算法,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算理直观化到算法抽象性之间的过度,进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算法的切实掌握。

例如,教学《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时,先让学生探讨60÷3的算理,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意或动手操作,明白“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即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接着再让学生学习理解600÷3和240÷3的算理,最后引导学生概括抽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先把被除数看作几个十或几个百,再用表内口诀算出商是几个十或几个百,结果就是几十或几百。这样通过算理直观和算法抽象的有效联结,学生经历了从算理到算法的过渡和抽象演变过程,便可获得数学化的思考,既弄清了算理,又掌握了方法,在心智活动中,严谨、理性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口算能力得到提高。

三、重视算法交流。自主实现算法优化

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但算法多样化不是多多益善,不是任凭学生想当然,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算法多样化是因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思维方式等不同而产生的,而算法优化是学生在交流和体验中,逐步学会“多中选优。择优而用”的数学优化思想。所以,口算教学中,在学生自主探索出算法后,教师要给学生搭建交流算法的平台,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或通过创设新的应用情境,让学生在应用中产生认知冲突,自主实现算法优化。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时,出示情境图后,引导学生观察图意,搜集、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12×10,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怎样口算12×10=?结果学生出现了下列几种不同的算法:12×9=108,108+12=120;12×5=60,60+60=120;10个10是100,10个2是20,100+20=120;12×1=12,12×10=120。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图说出各自的算理,并分别给予肯定,紧接着让学生尝试口算12×30,由学生自主选择更合理、有效的算法,结果大多数学生得出这样的算法:12×3=36,36×10=360。这样,学生在运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实现了算法的优化,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科学安排训练,形成口算基本技能

教育心理学认为,任何一项基本技能的形成,都需要经过反复操练才能正确掌握。口算也是一种基本技能,也需要一定时间、一定数量的训练才能形成。而进行口算训练,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有长远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科学训练,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编排,提高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和趣味性。可以是看卡片口算,也可以是听题口算;可以由教师出题组织训练,也可以是同学之间互相出题训练;可以是集中练习,也可以是分散练习……

要形成口算技能,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对于一些基本的、常用的口算内容要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首先,熟记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因为,无论是整数四则运算,还是小数、分数四则运算,都是由若干道20以内加减法或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口算组成的(如上面列举的2645+6738),如果其中某处口算出错,整题的计算结果就全错了。其次,熟记使用频率高、规律性强的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有关数据的互化。如1/4=0.25=25%、2/5=0.4=40%,因为这可以极大地提高分数、小数、百分数混合运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也可以减少许多解决问题列式后因计算造成的错误。再次,熟记圆周率3.14与1~9各数相乘的积,甚至可以熟记3.14与12、15、16、25等常用数据的乘积。因为,“圆”和“圆柱、圆锥”等单元内容的学习,经常要计算3.14与这些数据的乘积。熟练记忆上面这些口算,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提高学生计算速度与正确率的基本保证,它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功体验,更重要的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探究其它的数学问题。

(责编林剑)

猜你喜欢
基本技能笔算口算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1+X”课证融通下《飞机维修基本技能实训》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与设计研究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从“法”到“理”悟本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实践与思考
口算 笔算 估算
全媒体记者的基本技能和采访技巧探析
浅谈电视台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