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现代宗教管理的新学科

2009-01-27 04:31刘康乐
世界宗教研究 2009年4期
关键词:管理学管理

刘康乐

近十年来,学术界在宗教管理领域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研究,诸多著述以历史研究的方法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以古鉴今,从宗教管理的历史经验对宗教管理现状进行学术反思,探寻现代宗教管理之路。总体来看,宗教管理依然处于筚路蓝缕的探索阶段,“宗教管理”研究的广阔领域亟待拓垦。最近,由西南大学杨玉辉教授主编的《宗教管理学》(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一书填补了宗教管理系统研究的空白,这项历时多年的研究成果是理性思考和求是探索的结晶,此书不仅把宗教管理行为的科学化实践建立在缜密理论研究之上,更重要的是开创了“宗教管理学”作为一门全新的现代学科体系。

本书是一部运用管理学和宗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地阐述各种宗教管理问题的开创性著作。全书分为三编共二十七章,续篇概述宗教管理的相关理论,主要介绍宗教管理的历史及现状、宗教管理学科体系结构、学习研究宗教管理学的方法等。在此篇中编者提出了许多新的管理学概念,对宗教管理的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以现代管理科学的框架设计宗教管理的主要内容。宗教管理行为源于宗教组织的形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宗教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这些传统经验对于当时的宗教管理发挥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当然其中也有失败的教训,总体来说,农耕社会的稳定性使得传统宗教管理模式能够成为长期稳定和谐的管理定制,适应了漫长的农业社会进程。

上下两编是全书的重点部分,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对宗教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宏观宗教管理”和“微观宗教管理”两大新概念。本书指出,“宏观宗教管理”是指政府宗教管理部门、各宗教的协会和社会监管体系等在宏观方面对宗教的管理、监督和指导,而“微观宗教管理”就指向具体的宗教组织的自我管理,如寺庙、宫观、教会和清真寺等宗教基层组织具体而微的管理,这两个层面的管理因管理者的角度和分工差异具有不同的特点。本书认为,宏观宗教管理是从外部对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进行整体规范和监督管理,而不必介入宗教组织内部的具体管理,充分放权以实现宗教组织的自治目标。而对宗教组织来说,正如一个“企业”一样,微观管理的各要素如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激励、协调都真正发挥作用,实现宗教组织“利益”的最大化和目标的一致性,不过宗教组织的“利益”有着自己独特的信仰内涵。

在微观宗教管理部分,具体把管理范围分为教职人员与信众的组织管理、教产管理、财务管理、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活动管理和出版宣传及法物流通管理,对于宗教组织内部的各种管理活动都提出了科学的建议和意见。宗教管理的传统经验,往往忽视科学管理方法的运用,而更为强调管理者的品格、道德以及宗教的戒律、禁忌等在宗教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当然,某些以信仰为基础的传统经验确实发挥了一些重要的作用,然而宗教组织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管理方法不能脱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现代管理科学是在总结人类社会组织有序化、效益最大化的科学成就,完全可以也应该运用到宗教组织的管理中去。

通观全书,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向读者推介:

首先,《宗教管理学》明确把现代管理科学引入到宗教管理活动之中,为宗教组织的微观管理和国家对宗教的宏观管理指出了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一般管理学所谓的管理,就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协调各种关系,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作用,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知力(文化知识力量)等组织资源,实现组织目标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等活动过程。宗教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管理科学同样适用,因此宗教管理就不应是国家政府对宗教组织的掌控,而是协调各种关系和资源,实现宗教管理者预期目标的手段。

该书中这样界定“宗教管理”的概念:“所谓宗教管理就是为了保障社会宗教生活的正常进行,促进社会宗教事业的健康发展,实现社会宗教生活的目标,而对宗教组织与宗教活动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等一系列活动。”(第二章)并且明确提出,宗教管理实际上是从最广泛的角度来理解的整个社会宗教生活的组织问题,是为社会宗教生活创造和维持其所需要的秩序的问题,与一些人所理解的管制、控制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是管理的应有之义。

其次,“宗教管理学”建立在对宗教的正确的认识基础之上。宗教是人们试图超越自身有限性而走向无限性的形式,宗教追求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宗教管理学”的提出,是建立在对宗教本质和宗教现状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科学创举。

宗教管理是一个不断摸索的实践,在中国现有的社会条件下,没有现成的管理模式可以照搬,但是传统的管理经验可以吸收,国外的管理经验也可以学习,最终是要找到符合中国现实的科学管理之路。《宗教管理学》把管理学的普遍原理应用到宗教管理的特殊活动之中,是理论实践密切结合的研究成果。

最后,《宗教管理学》奠定了“宗教管理学”的学科基础,基本建立了“宗教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宗教管理既有一般管理的普遍性,更有宗教管理本身的特殊性,因此宗教管理学的提出便有其独特的意义。作为宗教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宗教管理学既是管理学的分支学科,也是宗教学的分支学科。

作为一片新领域的拓荒之作,《宗教管理学》也需要在实践研究中不断地完善。就本书来说,由于研究范围还局限于国内宗教管理的考察,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管理模式认识较少,若能从全球大视角把我宗教管理的现状和发展,大概会有更多的收获,我们期待编著的下一步努力。不过,正如朱越利教授的评价所说,这部《宗教管理学》,贯彻了自己所提出的原则,具有中国特色,它更像是“中国宗教管理学”。中国的宗教国情确实是独特的,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因此这本书便更有鲜明的国家特色和现实的指导意义了。

猜你喜欢
管理学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从管理学角度看军事指挥体制改革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