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代的影子照下来

2009-01-29 06:07孙彩霞
关键词:新意与时俱进热点

孙彩霞

摘要:文章要与时俱进,关注现实生活,具有时代气息,用热点的潮流打动阅卷者的心灵。挖掘新的材料,选择新的角度,表现出文章的新意来,这是考生取胜的关键。

关键词:与时俱进 热点 时代 新意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其中的“时”,即为时代之意,这就告诉我们,文章要与时俱进,关注现实生活,具有时代气息,用热点的潮流打动阅卷者的心灵。

一、反映社会热点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一二月份南方的冰雪灾害,五月的四川汶川发生的8级大地震,所有这些都成为社会的热点。所以这些问题就出现在很多省市区的中考作文中。

例如2008年四川眉山市考生写的《有爱就有希望》一文,小作者选取了抗震救灾中温总理慰问受灾群众、炎黄子孙踊跃献爱心两方面的材料来表现主题。还如2008年河北省考生写的《那一刻,我们泪流满面》一文,小作者选取了两则材料。一个是写谭老师用自己的身躯抵挡住塌下来的天花板,把生留给了他心爱的学生,自己却悄悄地走了,表现人民教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崇高美德;一个是写妈妈弯曲的背上顶着千斤重的水泥板,用手机给儿子发短信:“宝贝,如果你还活着,不要忘记妈妈爱你!”,让人们懂得什么是伟大的母爱。再如《那一刻,我们在呼唤》一文,小作者以“呼唤”为线索,串起了全文。政府的呼唤、人民的呼唤、解放军的呼唤都是爱的呼唤,这些爱的呼唤,能够使灾区的人民化悲痛为力量,会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使灾区的明天更灿烂!

二、紧扣时代脉搏

2008年重庆市一考生写的《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一文,小作者高瞻远瞩,放眼世界,把选材的目光聚焦到奥运火炬法国巴黎传递的那一瞬间。一位始终微笑着的残疾女孩——金晶,当“藏独”分子把黑手伸向了坐在轮椅上的她时,她临危不惧,以自己的勇气和自信成功地保护住了手中的火炬,世人都为她这感人的一幕而震撼,它必将成为历史的永恒。2007年扬州市考生写的《吃在中国,在吃中国》一文,小作者对于咱们中国人的“吃”具有哲理的思考。他列举了乱吃“果子狸”吃掉了自己的生命;横吃“美食”,吃掉了民族的美德;猛吃“益虫”,吃掉了生态平衡。于是他大胆地提出:“吃在中国,在吃中国”的观点,给世人以启发和警醒。幽默犀利的语言,深邃睿智的思想,受到了阅卷老师的青睐,给打了满分。

三、关注社会进步

生活本是丰富多彩的,但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有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区别。选材时,应像摄像师一样,选择美景入镜头。所选材料要关注社会进步,要有积极意义,要有正确的思想导向。当然,生活中也有不可回避的假、恶、丑,关键是我们如何去看待它。正确的态度应是描写即为了暴露它、批判它,使其向真、善、美转化,让美的更显其美,善的更显其善,让生活中充满真情、善意、美景。例如,一位考生写的《我了解他》一文,考生先写了自己听说个体户卖东西爱缺斤短两,想吃豆腐而不敢问津,这是社会上存在着的丑恶现象。而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丑恶现象的揭露上,而是笔锋一转,写了一段自己与卖豆腐青年打交道的经历:卖豆腐青年待人热情,豆腐又干净又新鲜,不仅不缺斤短两,而且每次都多给点。有一次,看见一小男孩不小心把刚买的豆腐掉在地上,卖豆腐青年马上主动给补上。通过这几点见闻,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卖豆腐青年善良的形象。这篇文章选材很有积极意义:生活中是有缺斤短两的现象,但不尽然,更多的是合法的经商,这是社会的主体。所以,考生在作文时必须认识到:真、善、美才是社会的主旋律。

四、讴歌科技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源泉,科技创新为民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创新更是捷报频传,将这些写满了中国人自豪的科技创新成果写入作文中,可以极大地振奋民族精神,激发中华民族奋勇拼搏、勇攀高峰的决心和斗志。

例如2007年上海考生写的《记住这一天》,小作者以“神六”顺利升空和成功返回为素材。文章酣畅淋漓地抒发了自己为“神六”成功发射而产生的喜悦之情,表现了炎黄子孙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这与以前受人凌辱的屈辱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

五、评说不良世风

在讴歌真善美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勇敢地揭露生活中存在的假恶丑的阴暗面,批判社会存在的不良风气,以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念,提高人们辨别是非、识别美丑的能力,以达到净化社会风气之效。例如2007年湖南省益阳市考生写的《那一双无助的眼睛》一文,以第一人称来写,自称“猫眼”,把自己说成是市长家防盗门上的猫眼,以具有高度警觉和观察能力的猫眼,来审视来访者。文章选取了“笑纳礼金”、“拒绝父亲”、“市长被抓”三个情节来展示一位领导的蜕变。第一个画面,在洋溢的笑脸下突出一个“贪”字;第二个画面,通过不愿和父亲见面展示了人物的寡情;最后一个画面,则体现了法律的公正无私。这妙趣横生的材料,将一位贪官的嘴脸与命运刻画地淋漓尽致。2004年荆州考生写的《给屈原的一封信》,因选材独特、新颖被评为一类文。作者选取了与大诗人一次心灵的对话,劝其弃官从文,办补习班,捞个“院士”;或半官半隐,挂个公职头衔,领着优厚俸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以“油”润官,歌功颂德,专事奉承,以博得“皇恩浩荡”。全文借古人之口,贬痛心世相,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不仅体现了对屈原思想强劲的穿透力,而且显示了对时弊敏锐的洞察力,此文让人荡气回肠,拍案叫绝。再如,2003年天津市考生写的《刘备出书》一文,文章以“书”为话题,演绎了一个新故事,文章采用了反讽的手法,以古喻今,对当今社会上的某些名人出书给予了辛辣的讽刺,这样的选材就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挖掘新的材料,选择新的角度,表现出文章的新意来,这是考生取胜的关键。

猜你喜欢
新意与时俱进热点
一点新意,一点乐趣
4月高考热点关注
经典款也能穿出新意
电视台新闻播音创作空间的拓展探讨
科学小卫士系列(六)
有创意才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