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

2009-02-10 08:35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礼貌言语准则

凡 红

人们每天都在使用言语进行交际,运用言语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交流思想,这就是言语交际。我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一、言语交际原则的内容

美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格赖斯(Grice)在1967年首次提出“合作原则”及其制约“会话含义”所产生的过程。他认为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是互相合作的,谈话双方都希望能互相理解而共同配合。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双方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即“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包括如下内容:

1量的准则:所说的话提供的信息,与交际目的相适应,既不超出也不少于交际目的的需要:

2质的准则:所说的话是真实的;

3相关准则:所说的话同对方的话题相关联;

4方式准则:说话简明清楚。

1983年英国学者利奇(Leech)又提出了言语交际的“礼貌原则”,作为“合作原则”的补充,用于解释为什么有人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包括如下内容:

1策略准则:减少有损于他人的观点,表扬、异议、批评都要讲求得体;

2宽宏准则: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

3赞誉准则:减少对他人的贬损;

4谦逊准则:减少对自己的表扬:

5赞同准则: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

6同情原则:减少自己和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

国内学者夏中华在90年代把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总结为尊重原则、相容原则和理解原则。夏先生认为尊重原则是搞好语言交际的第一原则。他认为在言语交际中只有尊重对方、满足对方的尊重要求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相容原则是说人们在言语交际中要相容谦让。又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理解是搞好言语交际的必要保证,是言语交际尊重原则、相容原则的前提条件。因此,也是言语交际的重要原则之一。夏先生这种交际原则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尊人贬己、相容谦让的美德。而言语交际实质上是信息、思想等的交流,交际双方应该建立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可能在实际交际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一些不平等,但交际中的平等、互相尊重应该是我们的追求目标。

刘焕辉先生把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归纳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协调原则。合作原则基本上采用了格赖斯的说法。在礼貌原则中,除了利奇所提出的内容外,增加了“汉语会话的礼貌要求”,提出了五个准则,即平等准则、尊重准则、同情准则、谦虚准则和赞美准则。并且认为在言语交际中,对语言具体运用时,除了要懂得这种语言本身的知识外还要掌握与交际学有关的百科知识。在这里,我们认为尊重准则、平等准则应该是与礼貌原则并列的原则,而不应该是其下位准则。因为尊重、平等是进行交际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二者交际就处于一种不正常的状态。礼貌应该是在互相尊重、平等的基础上追求的准则。

刘艳春在《语言交际》一书中认为合作原则和得体原则是语言交际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则。她认为合作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合作而且是接近于社会实践上的合作,表现的是交际者由内到外的尽力配合。得体原则是指在进行言语交际时,在一定的时机,对一定的对象,根据一定的内容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二、言语交际原则的运用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言语交际原则。在我们的交际实践中,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很多。而这并没有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甚至在有些情况下,违反合作原则中的某项或几项会达到比遵循该项原则更好的效果。例如,当一个被医生检查出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的人问医生:“我得了什么病?”医生会回答:“你没什么事,回去休息几天就会好了。”显然,这违反了合作原则中“质的原则”,但会达到很好的效果——使病人幸福的度过余生。相反,如果严格的遵循合作原则,告诉他:“你得了绝症,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这样只会增加他的痛苦。如果是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弱的人,可能会当场晕倒,更别谈什么和你继续交际了。所以,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不能作为我们在交际实践中唯一去遵循的原则。

但是我们也不能据此认为合作原则一无是处。合作原则的提出,丰富了言语交际研究的内容,对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起了一定的规范的作用。合作原则不仅是后来学者研究言语交际原则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推导会话含义,进而从语用的角度对话语进行合理的分析。例如:

①作者:我这篇小说写得怎么样?

编辑:我觉得字迹挺工整。

②妈妈:你今天的作业做好了吗?

儿子:明天是星期六。

很明显,这两个对话分别违反了合作原则的量的准则和相关准则。但是我们能推导出说话者所要表达的“言外之义”。作者问“我这篇小说写得怎么样?”,回答者应该对小说的内容、主题、技巧等全方面做出回答。而只说字迹工整,故意缺少其它方面。这是为了表达“其实这部小说写得不怎么样”的意思。妈妈问儿子“你今天的作业做完了吗?”按照合作原则来讲,儿子应该回答做完或者没做完。他却说“明天星期六”。故意说与话题不相关的话,想表达“今天该休息,明天再做作业”的意思。

人们为什么有意的违反合作原则通过会话含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不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合作原则本身并不能解释这一问题。礼貌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一问题。例①编辑所要表达的意思是“这篇小说不怎么样”,但他没有直接说。虽然违反了量的准则,但是遵循了礼貌原则中的策略准则。可是我们不能认为礼貌原则是合作原则的一个下位准则。它们应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合作原则侧重理智,礼貌原则侧重情感。二者互相补益。

三、言语交际原则的层次性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认为言语交际的原则是分层次的。为了保证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从理想化的角度讲,应该遵循合作原则。合作原则还可以帮助我们推导会话含义。从保持交际双方友好、和谐的关系的角度讲,应该遵循礼貌原则。从交际实践的角度讲,我们进行言语交际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礼貌,不是为了合作,而是为了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礼貌和合作只是我们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所以,我们应该遵循的是得体原则。我们这里所说的得体原则,是同意刘艳春老师的观点,即在进行言语交际时,在一定的时机,对一定的对象,根据一定的内容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表达可能违反礼貌原则、可能违反合作原则。但它却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我们说可能违反礼貌原则、违反合作原则,并不是说礼貌、合作不重要。而是在得体的基础上尽最大的可能去追求礼貌、合作。例如: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结果周总理说这是朝鲜战场的战利品,反而使这位记者丢尽颜面。总理的这种做法可能是不符合礼貌原则的,但却是得体的,达到了理想的交际效果,取得了交际的成功。

在言语交际这三个不同的层次中,我们认为实践层次是最重要的。因为言语交际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实践中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取得交际的成功。所以,得体原则是言语交际中最重要的原则。

猜你喜欢
礼貌言语准则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当诚实遇上礼貌
小猴买礼貌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暗恋是一种礼貌
混凝土强度准则(破坏准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