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阅读兴趣 培养作文能力

2009-02-10 08:35祁开荣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作文课文学作文

祁开荣

对中学生而言,作文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语文成绩的好坏。作文写得好,不仅已取得了语文试卷的过半分值,而且表明该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是不错的。可以说,对于中学语文,“得作文者得天下”。

那么,怎样切实提高高中学生的作文成绩呢?有人说,要用题海战术,下死功夫,多写多练,就会提高作文成绩。这种说法是极不科学的,须知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特点,都存在具体的学科规律性,想要把这门学科学好,就要对它独有的规律性进行认知了解,在深入钻研的基础上找到提高这门科目成绩的好方法,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行之有效。语文与别的学科不同,特别是与数学、物理等理科基础课程不同。有数学家曾说过:“想学好数学吗,请做一万道题。”说明题海战术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数学成绩提高的重要性。但语文特别是作文如果照搬就不见得会取得什么明显效果,常见的则是在原地打转的现象。也就是说,必须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作文水平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包括字词成语的熟悉度、语言的感觉和悟性、文章的鉴别力和发散的语言思维。这是一个人具有良好综合语文素质的表征。一个学生如果能具备以上素质,那么他不仅作文会写得好,其他语文题型也一样会取得好的成绩。而现在许多中学生却在这些方面非常缺乏。为什么要把这些方面的能力统称为文学素养呢?这是因为这些能力主要是通过大量阅读和感悟文学作品后获得的。积累了一定量的好的文学作品阅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语言的悟性和感觉,能够很快判别某一篇文章在立意、谋篇布局、文采等方面的水平,同时也在无形中了解和熟悉了大量的字词成语俗语等,使自己在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上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同时形成了一种发散的思维,从而在实际写作中不惧任何类型的题目,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二、激发学生开启阅读之门

针对这一原理,笔者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就没有“循规蹈矩”,而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诱导训练。首先在平时的上课中,要突出著名作家的生平和作品介绍,而不局限在一篇“单薄”的作品里深挖。目的是要唤起学生对于优秀文学作品的热爱,通过教师的引领,让学生推开一扇扇文学之门,让他们自觉主动地走进文学的美妙园地,等他们切身体会到文学之美的时候,他们也就开始了大量阅读文学作品的旅程。实践证明,一些学生首先是在课堂当中被老师所讲的“课外”的作家经历所打动,开始搜寻这一作家的其他作品,在阅读这一作家作品的过程中,又发现了其他令他们感兴趣的作家作品,这样一发不可收拾,竟然在不知不觉中阅读了很多作品,而且惊喜地发现自己的作文和语文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不仅是写作文时“文思泉涌”,做基础知识题和阅读理解题时都感到“底气很足”,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三、帮助学生开启阅读之门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延伸”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他们主动阅读,这种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但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部分学生有主动探究的欲望,但却由于时间的缺少而迟迟开启不了这扇门,久而久之就会对作文失去信心,整体语文成绩也会下滑。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就在“课内”帮助学生开启这扇门。每周两节连排的语文课通常是作文课,一般情况下,老师会安排学生在这两节课的时间内写出一篇作文。这样做的效果是,每周学生会按时写出一篇作文,但提高很慢,甚至是在原地打转,有个别同学甚至会越来越不会写。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一直没有“输入”,却一直在“输出”,在这种不平衡的状态下,他们怎么可能会有能力的提高呢?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就对这两节连排的作文课做了一个调整,将一个学期中一多半的作文课变成了阅读课,要求学生每人带一本自己感兴趣的名著或老师推荐的优秀作品,在作文课上阅读,在刚开始时只是单纯的阅读和感悟,不强制写读后感和摘抄笔记,目的在于不给学生任何负担,把他们轻松地带进文学的大门,让他们产生对作品的兴趣。在一段时间后,再有针对性地布置写读后感,让他们在一段时间阅读后“有话可说”,甚至“不吐不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对所带书籍要有严格的限制和引导,否则就会有学生用宝贵的时间阅读一些低劣的读物,反而形成恶性循环。笔者还不定期地带学生到图书馆阅览杂志,给他们“换换口味”,维持他们的阅读兴趣。有不少学生在一段时间的课上阅读后,对优秀的作家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发地在课外阅读好的书籍和报刊杂志,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作文能力等综合语文素养。

总之,面对语文学科特有的规律性,必须要有科学的、针对性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作文能力培养而言,要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教师的努力帮助学生走上阅读优秀作品的旅程,在优秀作家作品的浸润和感染下,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整体语文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猜你喜欢
作文课文学作文
我们需要文学
一堂有趣的作文课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马老师上作文课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
作文课
Thc Composition Class作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