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会读·爱读

2009-02-10 08:35朱晓莉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课外阅读习惯

朱晓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得法者如鱼得水,无法者如瞎子点灯。只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多读书、会读书,才能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阅读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加强诱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把读书当成生活中的一件乐事。

1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向学生推荐书目前,为了使学生对这些书产生阅读兴趣,依据推荐的书目中的有关内容,设置一些富有情趣的悬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向学生推荐《动物漫谈》系列丛书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同学们,你想知道小鸟为什么能在树上睡觉吗?你想了解……《动物漫谈》将为你解开这些谜团。”简单的几句话,使学生对这些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赏读节选,诱发兴趣

许多书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在于学生没有尝到书本内容的甜头。教师在课堂上,在向学生推荐书的同时,应有意选取精彩片断,朗读赏析。如向学生推荐《格林童话》时,可向学生讲述其中的一个故事,学生听后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争着阅读。

3因势利导,及时推荐

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还得见机行事,抓住机会,及时推荐。(1)为配合语文及其它学科及时推荐优秀读物。如语文课学习了《小壁虎借尾巴》推荐《尾巴的功能》一书;自然课学习了《火山和地震》推荐《我们的地球》;思品课学习了《当他还是少先队员的时候》推荐《科学家的脚步》等等。(2)为接受最新信息和知识及时推荐报纸期刊。(3)为配合学校和社会重大活动及时推荐有关读物。如科技节推荐科普类读物《小哥白尼》等。

4做好笔记,深化兴趣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时,做好读书笔记,不仅使学生把收获记下来,而且由于在写的过程中,有读、有思、有写、有画,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因而能够有效地深化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借鉴其它学校的经验,坚持自由性、实践性、趣味性、教育性四条原则,体裁不限,篇幅不限,学生自由自在地作文画图,深化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5体验成功,强化兴趣

学生年龄小,好胜心强,教师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竞赛活动,既能激发他们的读写兴趣,又能及时检查阅读的效果,便于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此,我们经常组织“文学作品朗诵会”“故事会”“评选故事大王”“阅读知识竞赛”“阅读经验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显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体验阅读的成功,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另外,还要善于鼓励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课内,以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重视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不是单纯地做做“加法”就能奏效的,它涉及语文教学的全面改革。必须转变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优化阅读教学的过程,改革阅读教学的方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就好比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因此,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改革阅读教学,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提高课外阅读效益的前提和关键。

1掌握读书的一般方法

阅读一般包括精读、略读和速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可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速读一要带着问题一眼一句、一行的扫读,二要看得快想得也快,脑子跟着眼睛扫读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灵活地选用适宜的阅读方法。

2探索不同文体的读法

读记叙文的方法:初读、精读六要素,弄清起因、经过、结果,了解大意:细读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及重要环节;精读赏识好词佳句,理解中心。读写景的文章,明确写的什么景,此景有何特点。读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文章,先要明确借何物喻何人托何物言何志;再抓住重点,看特点,弄清写作目的;最后理解思路,了解方法。读说明性的文章,先明白文章说的是什么物,有何特点;再看文章按什么顺序写,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最后了解哪个地方说得最明白,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说明的等等。

三、注重养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培养学生“读思结合”的习惯

多读勤思才能有所收获。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习惯,主要是启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善于抓重点,深入钻研,独立思考,达到弄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会写作技巧。这种阅读习惯的培养一般在课内阅读教学中进行。

2培养学生“读说(议)结合”的习惯

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学生看了许多书报,学习了丰富多彩的知识。为了防止学生走马观花,不求甚解,使学生学有所得,有目的地举办故事会、读书报告会、知识竞赛、向家人汇报收获等活动,让学生把所看的内容,通过归纳总结,提取精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开展“读书评书”“好书推荐”等活动,让学生议一议、评一评所读之书籍的优劣,从而达到互荐好书、议中提高欣赏水平的目的。

3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习惯

在指导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读书时,可边读边画,把书中的好词、好句、精彩片断摘录下来,以便重点学习,还可以在一旁写上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为了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提高学生的理解、鉴赏能力,要求学生大量写读书笔记,做到每读必写。读书笔记的写作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笔者还指导学生办好手抄报,增加学生读写结合的机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其整体学习水平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课外阅读习惯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