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道绕不过去的墙

2009-02-10 08:35薛艳红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翠翠边城沈从文

薛艳红

《边城》一直被公认为沈从文文学成就的最高点,课本节选了《边城》的部分章节,并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小说全文”,“理解作者在文中对人类‘爱字所作的恰如其分的说明”。语文教师们对这篇课文大都比较重视,但同时对文中所涉及的翠翠的爱情悲剧又觉得不好讲述。对中学生大讲爱情吗?会不会误导他们呢?毕竟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历来对这个中学生禁忌的话题不是视若洪水猛兽就是讳莫如深。

但从学生研读的反馈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认为课文读来“没劲”。这也许是因为老师的草草分析,没能让学生体味出这篇文章所反映的人情、人性的美。但也有例外,比如就有学生,在按要求课后阅读《边城》全文后,就书中的《导读》与笔者“探讨”:作者说(作品)“无意中揭示了一个深邃的哲学命题——人在根本上是无法沟通的。翠翠与二老的爱情,某种程度上,就阻隔在这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的‘空白中”,这话如何理解?又充满遗憾地问:“傩送难道非得丢下翠翠不可吗?一定得远走辰州一去不返吗?”

一直以来,《边城》都以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审美天地著称,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如同一颗晶莹剔透的珠玉,能将读者引入清、雅、秀的意境。而现在有的学生却说《边城》没劲,这或许体现了当代中学生较为普遍的认知与审美状态,也许不少学生是带着对爱情的憧憬与好奇来阅读这篇文章的,但又大失所望地发现,它与目前大量流行的影视、言情作品对爱情的描写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这让笔者汗颜,虽然已经尽力试着让学生感受沈从文作品朴讷平静的情节特色;通过品读来感受作品细腻优美的语言特色、平淡悲凉的情感特色;试图通过图片展示来感受湘西的风土人情之美;通过背景介绍、整体品读来体会作者借乌托邦式的湘西风情构筑“人性之美”,以对抗都市文化和文学政治化的倾向特色等等。但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边城》中的人生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则又是一个层次,即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探究能力”层次,但这就将教师逼到了南墙根上了——因为这不可回避地要涉及“爱情”中的一些“人性”的问题。

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似乎一直都是以严肃正经的形象出现的。能在课堂上跟高中生探讨“爱情”吗?但毫无疑问,回避不是办法,就像讲《诗经》三首就不能不讲到爱情与婚姻一样,要么就含糊其辞的淡化爱情,要么就郑重其事的跟学生探讨一下这尚属“神秘”的话题。反过来想想,这有什么呢,西方早就在课堂上公开讨论“性”的话题了,老师正面引导总比学生糊里糊涂地接受一些负面影响要好得多。因为在这个信息高度发展的社会里,“爱情”这个话题已经成了中学校园里一道无法绕过的墙,一个不能掩饰也无法回避的问题。

众所周知,《边城》是围绕湘西女儿翠翠与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描写的。作品的节选部分,也正是以翠翠这个怀春少女细腻隐秘的内心情愫为情节发展轨迹的。学生感到课文“没劲”,是因为他们的人生阅历尚浅和时下文化环境的影响,他们也许还不懂得真正爱情的“味道”,作品引不起他们的共鸣。而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代表的是一种健康、完善的人性,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表达方式”。想要深究翠翠与傩送悲剧爱情的内蕴,体现了部分学生想探求爱情中的“人性”的内心欲望。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就《边城》这一课而言,要让感到“没劲”的学生觉得“有内涵”,要让对翠翠傩送的爱情结局不解和遗憾的学生得到更深的探究满足,进而使学生能对课文达到一个新的审美感知层次,要达到这一预期要求,爱情这一话题似乎绕不过去。

在谈及《边城》的创作时沈从文说到:“美的东西总是令人忧伤。”“照我思索,可认识‘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作者通过翠翠与傩送的悲剧爱情,想告诉读者:爱隋是美丽的,人性也是美丽的,但“爱情”由于“人性”的原因,又常常与痛苦、与折磨相伴随,爱情的“味道”是苦涩的。这是作者的人生隐忧,也是作者的悲悯情怀。

课文节选部分,翠翠在黄昏的景物中感到“薄薄的凄凉”,在心中生出以“出走”吓吓祖父的胡思乱想,在溪岸上无来由地“哭了许久”……作者细腻地刻画了情窦初开的少女因内心深处的隐秘情感得不到理会与满足的躁动心态。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又是一种确实存在的孤独。在节选课文的以后情节中,翠翠的爱情却以“尚未发生就已消失”的悲剧为结局,就像生活中许多事情一样失之交臂:傩送远走,祖父死去,留给少女的是无尽的期盼与等待……通过课外阅读《边城》,我们可以理出翠翠的情愫轨迹:躁动→明晰→忐忑→踏实→无尽的期盼与等待……其间或许有轻微的、少许的、短暂的甜蜜,但更多的,却毫无疑问,是少女特有的隐秘情怀所造成的折磨人的苦涩。对于这点体会,有必要向在爱情上处于朦胧与企盼期的中学生讲清楚。

也许学生看完《边城》全文,最大的遗憾就是:傩送为什么一定要丢下翠翠远走不返?在沈从文笔下,傩送是“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如亲人”“不爱说话,却聪明而又富于感情”的青年,他退出感情是那么决绝,如果仔细分析,也许是由于他心中有两个无法排解的心结。一是“负罪感”。哥哥天保为成全自己而押船下河,遭意外而死,这种内心深处的自责,使他无法直面哥哥也深爱着的翠翠的爱情。远走不返,实际上这不仅是对手足情,更是对爱情的一种“自赎”,是一个男儿自承痛苦的“真情”。二是缘于对老船夫木讷和翠翠羞涩的误解与负气。老船夫出于善良人的自卑,“很不得体”地两次向他提起“碾坊陪嫁”的事,似乎对他“要渡船不要碾坊”的承诺存疑,这当然令傩送反感。后两次过渡,他想看看翠翠,但一次“不知翠翠是故意不从屋里出来,还是到别处去了,许久还不见到翠翠的影子,也不闻这女孩子的声音”;一次翠翠“同小兽物见到猎人一样,回头便向竹林里跑掉了”。少女的羞涩犹疑很伤小伙子的心,他认为“得不到翠翠的理会”。“不爱说话”却又“富于感情”的傩送,承负着内心的巨大苦痛,这也是导致这场朦胧的感情以悲剧收尾的原因。

处于朦胧青春期的中学生,阅读同样处于朦胧期的翠翠与傩送纯洁而苦涩的爱情悲剧,接受积极、健康的情感教育,也许更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许有人仍存疑问:对高中生而言,有必要将翠翠傩送的爱情挖得这么深吗?但笔者觉得这样的“深挖”很有意义。这不仅仅是为满足一部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探究需求,也是为提升大部分学生的审美意识层次——能体悟悲剧的审美内涵,学会在“痛感”中体悟世态人生,更含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预期。毕竟如今高中生们的年龄,已经超过故事中的翠翠、傩送了,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不仅对爱情有朦胧向往,更有了对爱情实质进行思考、了解的渴求。让他们在阅读经典中明白爱情的“味道”往往苦涩,有助于他们更理性地对待两性情感;一味的躲避与排斥不但不符教学要求,故作神秘反而会将学生导入认识误区。让学生学会理解并且尊重别人的情感隐痛,则更是一种人文情怀与教养。这些都符合新课程标准关于语文“人性”精神的阐述。而时下高中生所处的文化环境中,一些低俗的文学作品,韩剧、日剧为主流的影视作品中的“爱情”往往甜腻化、低俗化、肉欲化……告诉高中生们爱情是纯真的,更有苦涩的味道,就更非多余之举。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在新时期语文教学中所无法回避,也无需回避的话题,因为它是一道无法绕过的墙,正视它、走近它,我们会发现,只要引导得法,它同样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与美育的重要话题。

猜你喜欢
翠翠边城沈从文
边城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翠翠的心事
初遇二老傩送
大庸边城的蛮与娇
微博评书:沈从文家书
沈从文小说开头艺术初探